練太極拳可練胸懷、心態、智慧等
2025-08-03 04:58:08
做事都有講究目的性,那麼練習太極究竟是為了什麼?是想從太極中得到什麼?想必大家練習太極之前都已經在心裡畫好了譜。習練者的層次、素質不同,追求的目標也不同。
有人為了健身,有人為了消遣,也有人為了技擊等,各有所求也各有所得。練習太極大概有這麼些類人:
一是胸懷
太極在動作要領上講究松、柔、圓、活。靜中有動,動中有靜。一套動作打下來必須做到行雲流水內涵深遂。經過長期修煉,習拳者會變得胸懷寬廣,性格豪爽,正氣凜然。
一個人如果有了博大的胸懷,豪邁的氣慨,定能成就一番大業。所以,太極拳第一要練胸懷。
二是心態
太極要求動作穩健,速度平緩。習拳前要去除內心雜念,舒展大方,開合自然。要求練拳者要在一種十分平衡、穩定的心態下去動作。這一點在太極推手中尤為重視,只有凝神靜氣,心態穩定,才能通過皮膚的接觸"聽"到對方的意圖,然後再隨曲就伸,因勢利導奪取勝利。
學習太極最忌諱的就是盲目與焦躁。所以習拳者經過長久的修煉會變得冷靜沉著,心理素質提高,應變能力變好,更有耐心。在這個複雜的社會生活中,能夠使讓自己內心穩定,不會被外界因素幹擾。因此,練太極拳要追求心態的鍛鍊。
三是智慧
太極拳的推手和技擊術都強調要以柔克剛,用四兩撥千斤,後發先至。那麼什麼時候用什麼招式的判定變得尤為重要了,習拳者需要經過大腦思考,進行謀劃,學會以己之矛攻己之盾,太極推手中的走化和引進落空等都是這些動腦原則的體現。就好比在頭腦裡面下一盤棋一般,一招一式都需要在腦子成型演練。如何誘敵深入,在進行反擊。練太極拳要掌握的奧妙和真締在於動腦。如果講技擊的話,太極拳的最高境界是不戰而勝,因此,需要一個具有高等智慧能力的頭腦去思考和謀劃。
四是修養
太極 是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結合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中醫經絡學,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形成的一種內外兼修、柔和、緩慢、輕靈、剛柔相濟的中國傳統拳術。
太極拳是文化拳,它的拳理深奧,涉及的知識面極廣。事實證明,對太極拳的理論認識理解到什麼程度,再通過下功夫苦練才能達至什麼程度,則只能是架子。所以要想弄通太極,提高哲學、文學、美學等方面的修養是一個非常好的途徑。
五是健身和技擊
許多人練習太極最開始的目的是為了健身,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太極拳獨特的運動形式確實十分適合。他行拳平緩,又能讓氣與身體相結合,能讓人有一種年輕的感覺。對於年輕人來說,想要學習技擊,需要下的功夫就涉及到許多了,如肌肉,樁功,全身性的綜合訓練都要考慮進去,太極技擊需要具備的條件比起其他拳種可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