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好24式太極拳從站樁開始 初學者必看!
2025-08-02 05:31:09
太極拳是我國武術界的上層武功,在國內外都很有名,太極拳博大精深、變幻無窮,正是因為如此才受到國內外拳迷們的喜愛。而24式太極拳被稱為「簡化太極拳」,在楊氏太極的基礎上簡化出來的,24式太極拳是一種內外兼修,深受不少中老年人的喜歡,既能陶冶情操,又可以增強體質,而今天太極拳小編要講的是如何學習24式太極拳的站樁,幾乎在各派中都有站樁的內容,這也是最重要的基本功,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如何學習24式太極拳的站樁
24式太極拳通常被稱為「簡化太極拳」,有著自己的演變歷史。為了滿足大眾,1956年在楊氏太極的基礎上,扣除負責繁瑣的招式,從中簡化出24式,顧名思義,24式太極拳問世。
太極拳簡易套路,是一種漢族民間健身拳術。1956年國家體委組織部分專家,在傳 統楊式太極拳的基礎上,按由簡入繁、循序漸進、易學易記的原則,去其繁難和重複動作,選取了二十四式編成《簡化太極拳》。全套共四段,5分鐘左右可練完一套,主要動作有:野馬分鬃、摟膝拗步、倒卷肱棚、捋擠按、單鞭、雲手、左右蹬腳、獨立穿梭、海底針、閃通臂、搬攔錘等
1979年國家體委又編創四十八式太極拳,是簡化太極拳的繼續和提高。全套共六段四十八式,約8分鐘左右可練完。以楊式太極拳為基礎,吸收吳式、孫式太極拳的平圓手法和武式,孫式太極拳的撤步,跟步,其中掩手、馬步靠採用發勁的陳式太極拳。
24式太極拳注重內外雙修,對內講究運氣,氣層丹田,吞吐自然;對外也注重招式的多重變化。
太極拳最根本的內容是掤、捋、擠、按、採、挒、肘、靠、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定等十三勢,而站莊就是練中定的最佳途徑之一。
清代太極拳秘譜中有「對待用功,法守中土——俗名站莊」之說,並對其作了進一步的闡述:「所難中土不離位」,「定之方中足有根」。大成拳(意拳)的主要鍛鍊形式就是站莊,它們的莊法多達20多個;少林拳最主要的莊法有「立禪樁(莊)」、「四平馬步樁(莊)」;形意拳的站莊主要有「三體式、乾坤樁(莊)」等。總之,中國功夫中,幾乎各家各派都有站莊的內容,而且都把其列入最重要的基本功。
站莊功夫:涵三惟一,太極之象
多年來,我曾站過少林馬步樁、大成拳渾元樁、太極拳的太極莊、八卦掌的走圈樁、智能氣功的三心並站莊;研究過峨眉十二莊、形意拳「三體樁、定勁樁」、醉拳的站樁及自然門的矮步樁等。本質上,這些「莊」或「樁」是一致的,但是,由於各派所用「樁」或「莊」的不同,它們的解釋和內涵也就有了微小的差異。
無論哪種功夫,都對下盤功夫要求嚴格,但凡上層武功都得從扎馬步做起,然而站樁、走樁也成為一門必修課。
形意拳的尚濟老師認為,站樁是按照一定的形式要求站立不動的一種練功方法;少林拳系認為,樁的意思是木樁,泛指契入地中的樁柱,也指樹木砍伐折斷後留在地上的部分,意其靜止不動,像樹木一樣穩定;峨眉十二莊的「莊」字,其內涵是四通八達的道路之意,南朝宋鮑照《蕪城賦》對此的描述最為恰當:「重江復關之隩,四會五達之莊」。
一般來說,靜止不動的多採樹樁的「樁」字,而峨眉十二莊、形神莊、五元莊等並非是靜止不動的,所以,採用的是「莊」字。我自己所練的姿勢雖然是站立不動的,但身心的調整及功夫進階的層次很豐富,是融武功內養、道家修真、佛家明心見性於一體的修身養性之法,所以也稱之為「莊」。
站莊對提高身心修養水平及功夫境界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感興趣的人最好能抽空練一練站莊。由於流行的站莊方法很多,學練者或無所適從,或每天練許多種。無所適從,就會形成不知道練什麼好的心態;學練太多,則不易形成有序化,身上存不住功夫。
經過20多年的探索,本人根據太極宗師的要旨,基本弄清了站莊的內涵。實質上,作為太極拳內功訓練基石的站莊,並不需要太多,三個莊法就足夠了。這三個莊法是:無極莊、升降莊、混元莊。
無極莊多在盤拳走架的前後進行,可作為太極拳套路的組成內容之一,不需要單獨拿出來進行鍛鍊。
升降莊可在日常生活及練拳間隙,見縫插針地進行操練,此法適合集體操練。
混元莊至為重要,不僅要拿出專門的時間進行修持,在平時,還要養成不練拳架也要站混元莊的習慣。在一生的時光中,混元莊最好能每天都體悟之,即所謂的生命不息,混元莊不已。
混元莊:混化身心,階及神明
混元莊為「承始承終」莊法,初學者和高功夫者都可操練。初學者和高功夫者同練此莊,外在姿勢沒有什麼大的不同,而內在的境界則會有「天壤之別」。
基本站法:先兩腳掌貼地外展,然後兩腳後跟外展,成一個微微的倒八字,比肩略寬,身體微微下蹲,尾閭指地;隨之,雙手從身體兩側好像抱著一個大氣球,緩緩上升,提至胸環抱兩手上不過肩,下不過臍,一般與胸等高就可以了。如此這般,站立不動,最少站30分鐘。為什麼每次至少站30分鐘呢?古人認為,人的氣血在身體裡邊運行一周的時間為28分鐘。
當然,初學者由於體力較弱,站不夠30分鐘也沒有關係。一般來說,每天站30分鐘,100天後,則身體修功夫的基礎就有了,此即古人所說的百日築基。30分鐘後,如想結束站莊,就可先兩腳後跟貼眷地合攏,然後兩腳掌也貼著地併攏;兩手把懷抱中的大氣球好像攏到腹內去一樣,自然攏合,男的左手在下,女的右手在下,疊在一起;隨之,按照「左、上、右、下」的方向,逆時針揉腹9次;9次結束之後,按照「左、下、右、上」的方向,再順時針揉腹9次。
最後,保持兩手撫於肚臍的姿勢,安安靜靜的站立2~5分鐘,兩手還原體側,成無極莊姿勢再站立幾分鐘。
太極拳樁功是如何練習
一、無極站樁
兩足平行分開,與肩同寬,眼向前平視,意含頂勁,含胸拔背,松腰胯,精神內固,氣沉丹田,一任自然。兩手掌自兩胯向前舉起,兩臂彎曲,收至胸前,掌心相對,如抱球狀。兩膝微屈,周身放鬆,無絲毫拙力,無思無慮,懸頂松腰,意守丹田,周身四肢內勁加厚外,而丹田氣充足。
二、馬步站樁
兩足平行分開,距離略寬於兩肩,兩腳尖向前,身體下蹲,成馬步,重心分於兩腿,小腿與大腿成90度,上身正直,懸頂松腰,含胸拔背,沉肩垂肘,尾閭中正,眼神前視,斂氣凝神,以鼻呼吸,舌抵上顎,唇齒相合。
兩臂屈彎,雙手向前,掌心相對,如抱球。練習日久,分為一升一沉,一升身咯上升,兩手掌稍開,為吸氣,貼於脊背,一沉即身體略下坐,兩手掌稍合,為呼氣,沉於丹田。兩手掌一開一合,一吸一呼,一升一沉,呼吸與動作吻合。
先天氣與後天氣,即上層氣與下層氣之沉升,中焦之氣分為上下二層氣,由鼻呼出,下層氣漸漸沉入丹田。
胸腹中之氣,出自中焦,分為上下二層,呼時上層氣、後天之氣,由鼻呼出,同時下層氣、先天氣反沉入丹田;
吸時上層氣由鼻吸入,同時下層氣反由丹田逼上,此種境界,為氣通。凡練習正宗太極拳術至相當程度時均能達到,初練者可不必過分強求,初學時,每次只需十分鐘至十五分鐘,漸漸加至半小時至1小時。
日久以後,下部穩實有力,周身四肢內勁皆增強,丹田之氣充足。
三、川步站樁
兩腿平行站立,右足向前邁出半步,腳掌著地,左腿屈膝後坐,成虛步。松腰垂臀,兩足距離約一尺左右,勿過近或過遠。
上身正直,臀部勿突出,含胸拔背,虛靈項勁,尾閭中正,眼神前視,無思無慮,全身重心寄於左腿。兩臂略彎,雙手向前平伸,沉肩垂肘坐腕,手指微屈,自然分開向上,右手在前,左手在後,略近胸前,掌心參差相對,如抱球狀。
上身肩、肘、手與足合,肩與胯合,周身輕靈,無絲毫拙力,務求自然。姿勢與拳架中提手上勢相同(左式一切動作與右式相同),左手左足在前。
一吸氣,貼於脊背,身體向上略升,一呼氣,沉於丹田,身體往下略沉。
全身重心寄於左腿,隨吸氣,兩手隨身體上升向內略收,隨呼氣,兩手隨身體下沉向外略開。練習此樁功,不論時間長短,如能有恆,於人身內部意氣,周身內勁,及腰腿功夫皆有莫大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