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陳小旺太極拳高級特訓班將於2017五一開班
2025-05-08 12:21:26
國際太極拳大師陳小旺杭州太極拳親授高級特訓班將要開班啦,為了繼承和弘揚太極拳文化,國際太極拳大師陳小旺將於2017年五一勞動節在杭州舉辦首屆陳小旺太極拳高級特訓班,陳小旺老師講親身教授。
陳小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世界陳小旺太極拳總會會長。
中國武術九段,陳家溝陳氏第十九世太極拳掌門人,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第七屆政協委員,曾擔任河南省武術館副館長和河南省陳式太極拳協會主席,河南省武術協會副主席,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名譽會長;2012年10月做客央視「文明之旅」欄目並榮獲首屆「中華之光——傳播中華文化年度十大傑出人物」,2013年3月做客央視「華人世界」欄目,並榮獲「第二屆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薪傳獎」;美國國際醫藥大學(university of east-west medicine)韓國圓光大學等多所國際知名學府的名譽教授;參加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影片《陳氏太極》和河南電視臺拍攝的電視片《拳鄉行》並出任主演,參與拍攝電影《神丐》並擔任該片的武打設計,擔任過《太極神功》《少林弟子》等多部影片的藝術顧問;編著了《世傳陳氏太極拳》《陳氏三十八式太極拳》等書籍;發表了《拳學闡微》《論陳氏太極拳的五層功夫》《陳氏太極拳的發勁》《陳氏太極拳的抖杆》等多篇論文。
先生於1990年遠赴國外開拓中國傳統武術空間,並積極響應祖國號召成立《世界陳小旺太極拳總會》,巡迴世界五大洲弘揚太極拳文化。
先生傾畢生之精力致力於太極拳文化的研究、傳承與推廣工作,並在拳術及理論上為人類貢獻了豐碩的成果,即把太極拳由神秘走向科學化。提出一個運動體系分三種運動形式,即通過丹田前後、左右、上下旋轉把全身練成以丹田為核心,一動全動,節節貫穿,一氣貫通的運動體系,練拳時本著這個原則來縮小運動當中的誤差,為之修身;提出運用陰陽哲學思想平衡心理,縮小思想上的誤差達到心理平衡,為之養性;明確提出通過習練太極拳能夠達到修身養性的目地之核心理論。並提出在教學時需要通過三種語言,即講訴的語言,肢體的語言,手的語言傳輸給學生,學生才能真正領會正確的習練方法。
先生三十年奔走世界各地,受眾達三十餘萬人,並醫治了無數的身體及心理有疾病和創傷的人。先生站在真理的高度以身踐行,在傳承中把太極這千年的文化落定到人的文明習慣當中並為人類貢獻了健康的秘籍。
太極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已經融入中華名族的血液裡,並因其強調身心合修,注重精神與體魄的平衡發展所以受到大眾推崇,並成為全人類共享的精神財富。
為了繼承和弘揚太極拳文化,把健康早日帶給大眾讓大眾受益,國際太極拳大師陳小旺應杭州廣大太極拳愛好者和新老弟子強烈要求傾情奉獻,將於2017年五一 國際勞動節,舉辦杭州首屆陳小旺太極拳高級親授培訓班。
課程宗旨是通過學習培訓,使學員深入了解陳式太極拳動作招數的含義及實戰用法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使學員逐步了解太極拳每一招式的動作及要領,從而懂得練功的正確方法,並解決大家在以往習練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有助於提高太極拳的習練水平,以便學員儘早獲得太極拳的技擊和健康養生方面的真諦。
屆時,由世界陳小旺太極拳總會攜手承辦方——世界陳小旺太極拳總會浙江省杭州西湖分會暨菡梅太極拳館共同舉辦。
具體公告如下:
一、培訓時間
2017年4月29日—5月2日
二、培訓地點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玉古路172號 西湖體育館
三、參加培訓人員的要求
太極拳愛好者
世界陳小旺太極拳總會會員
宗師陳小旺先生名下各組織機構成員
無傳染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能獨立完成學習任務者
四、課程設置
老架一路及用法
演示套路
五、結業儀式
陳小旺大師親筆籤髮結業證書 與宗師合影留念
六、報名時間
即日起2017年4月24日止
七、報名方式(附有表格)
可通過手機或微信聯繫總會人員報名或在當地分會集體報名或發郵箱報名。
報名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紫京花路388號 世界陳小旺太極拳總會杭州西湖分會 菡梅太極拳館
八、繳費標準
收費標準:4000/人
入門弟子享受優惠,3600/人
(要求報到前繳清學費;以上費用包括培訓課程學習經費,太極拳練功服,結業證書,4月29日宗師與學員聚餐晚宴費;不含車旅費及食宿費。)
九、繳費方式
1.轉帳匯款帳號:中國銀行深圳沙河支行6217852000013033264 孫冬俠
2.微信帳號:15239000999 張軍偉
3.支付寶帳號:15239000999 張軍偉
十、報到要求
1.學員與2017年4月28日報到
2.報到時請攜帶本人有效身份證及2寸藍底免冠照片3張以供證書及存檔備案。
3.報到地點: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杭大路8號,紫雲飯店。
十一、培訓報名事宜諮詢聯繫電話及微信:15008011111;15239000999(張老師)
十二、培訓須知
課前十分鐘持培訓證入場課間不得隨意走動早退,保持課堂肅靜,上課時間關閉通訊工具,培訓時間請勿攝像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