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中「骨肉分離」的境界 你達到了嗎?
2025-05-06 08:21:24
我們在電視上看武俠電視劇時經常會聽到「人劍合一」、「人拳合一」這樣的詞語,這是武術的一種境界,太極拳也講究境界,今天小編要講的就是太極拳中「骨肉分離」的境界,一起去看看吧。
勁上脊背,如虎豹腰胯。貓科比犬科厲害,一個主要原因是犬科只有胯而貓科還有腰,腰就是大龍。貓科動物的腰能瞬間隆起如彈簧,犬科就只有四肢踞地的一撲,故貓科除了勇還佔了個靈。說藏區某地一野豹夜闖牧場,咬死八個藏獒全身而退,就多了這個靈字。小貓激了除非遇見大貓,不然天下無敵,不信你逗人家試試。毛一炸,腰一弓,眼神就變了,在內家拳就叫一氣。咱們練拳,都是一套系統下來的,一定階段腰胯就出來,就有虎豹的感受了。胯是整體,腰是靈變。兩加一塊,才知道什麼是內家拳。到這個階段,人從精神上就脫胎換骨,是魔是神,就看你怎麼走了。
練拳至一定的境界,會出現骨頭跟肉分離的情況,我們稱之為「駁骨感」。這種狀況可能在臂,也可能在背。
我們觀察一下貓科動物,全身的毛皮都是非常松的,一抓一大把,跟骨頭是完全分離開的,甚至可以一拉很長。這種情況的出現,跟貓的筋骨的特性分不開的。貓在運動時,奔跑或者快速躍進時,前竄的具有突然性,全身筋骨的彈動發勁,使得身體骨架的運動,在大筋的驅使下,遠遠超過身體皮膚的運動速度,經常的加速度的運動,使得動物的皮毛變得越來越松,具備了相當的拉伸度。
人亦是如此,常年的磨練,顫勁出以後,身體骨架運動表現得靈動無比,往往一個抖身,全身的肉都在顫動,長此以往,肉與骨的分離感便出現了,當然,此時的功夫也已經到了相當高的程度。有人稱氣血在皮膚下遊動,其實也就是「骨肉分離」帶來的效果!
傳統拳多以盤練「身勁」為主,在攻擊時,以貼身近擊為能,發勁時如同釘子入牆,在攻擊點上無需要打擊距離,硬生生扎進去的感覺。內臟帶動身體快速砸進,就如同一把大錘,砸擊釘子,使其長驅直入。
我們平時練習過程當中,要把發勁的重心放在身體的「弓」上面,以內臟的「起落」輔之,打擊在「手」而崩彈在身,雖梢不動,而根已至,如泰山壓頂之勢,一擊必毀。
大家都知道,在脊柱的盤練過程當中,要調整「尾閭」,也就是尾巴椎。平時尾骨處於後翻的狀態,腰椎是前挺的,要成「身弓」,則要主動改變脊椎原有的位置。
我們看到動物要捕捉前,尾巴都是下垂前收的,目的是脊柱成弓,便於快速撲進!人也一樣,要想整體發勁,得具備「五張弓」。
「壓肩,收尾閭」可以幫助脊柱「開弓」,「尾閭後翻」可以使弓壓緊,但要「放箭」,需要「尾閭抖絕」,很多朋友在練習時,把脊柱變成「大波浪」由尾骨向上節節推進,這樣訓練,很容易把自己練「傻」掉,巨大的衝擊力由尾閭直衝腦門,最後把自己給「打傷了」,就得不償失了,所以大家在練習中一定要明拳理,切忌急於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