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腦癱的早期症狀 如何判斷?
2025-07-22 04:06:09
早產兒時很普遍和正常的,可是就是因為是早產的原因,孩子在母親的肚子裡還沒有完全的發育好,所以就會出現各種不同程度上的病,而早產兒腦癱算是早產兒中常見的病症了,可是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很難看出來他是否是不是患有腦癱。現在就和小編一起來分辨一下吧!
早產兒腦癱的定義
1956年6月國際醫學協會認證早產兒腦癱,早產兒腦癱是指受胎到新生兒或嬰兒期發病的、非進行性的腦損傷所導致的綜合症。主要表現為中樞性運動障礙及姿勢異常,同時經常有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礙、視覺、聽覺、語言、行為、情感、心理等障礙。在早產嬰兒中,早產兒腦癱的高危因素還與心肺疾患、敗血症、低鈉血症、孕婦營養及感染等有關。早產兒腦癱產生的原因多種多樣,在產前3個月中,任何有害因素要是影響了胎兒大腦的正常形成,均可導致腦癱。
早產兒腦癱的病因
早產兒腦癱的原因可以分為三個方面,
一、是產前原因
產前因素包括父母吸菸,酗酒等不良嗜好造成的影響,或者一些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綜合症以及過多服用避孕藥等都是產前腦癱的發病原因。
二、是產時原因
而在生產時也有很大可能造成嬰兒腦癱發病,嬰兒在出生的時候如果大腦受到創傷,或者在分娩的時候大腦缺氧,或者生產時女性在高孕次或者有過死胎史,流產史以及宮內感染的情況,都是造成腦癱發病的原因。
三、產後原因
在產後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會導致小兒腦癱發病,比如小兒黃疸病等都會造成腦癱發病。
早產兒腦癱的前期症狀
1、運動落後和主動運動減少:
一般正常小兒3個月時俯臥位時會抬頭,仰臥位時有踢腿動作。但是腦癱患兒很少有這些動作,和外人也不會有互動。
正常小兒4~5個月時能主動伸手觸物,而腦癱患兒上肢活動很少。
2、肌張力異常:
腦癱患兒比正常兒張力低或增高。
3、姿勢異常:
腦癱患兒經常有頭向後仰,6個月坐位時後倒,看起來像是「沒脊椎骨」,不能自己左立。兩腿夾緊,把尿和更換尿布困難等等。
4、反射異常:
正常小兒頭部位置忽然放低有擁抱反射(如驚嚇一樣表現),一般6個月以後消失,而腦癱患兒不消失。還有其他各種反射異常。
5、頭圍異常:
頭圍是腦的形態發育的客觀指標,腦損傷兒往往有頭圍異常。
6、哺乳困難:
生後不會吸吮,吸吮無力或拒乳,吸吮後疲乏無力,經常出現嗆咳、吐奶現象,嘴不能很好閉合,體重增加不良。
7、定姿勢:
小兒出生後十分安靜,哭聲微弱或持續哭鬧。往往是由於腦損傷使肌張力異常所致,如角弓反張、蛙位、倒U字形姿勢等。在生後一個月就可見到。
8、不笑:
如果2個月不能微笑、4個月不能大聲笑,可診斷為智力低下。
9、手握拳:
如果4個月還不能張開,或拇指內收,尤其是一側上肢存在,有重要診斷意義。
如何預防早產兒腦癱
懷孕期間,孕婦的健康、營養狀況與胎兒的生長發育有著密切的關係。特別是懷孕的頭3-4個月是胎兒各類器官分化形成的關鍵時期,尤其是神經器官的形成與分化。在孕期前後重視身體方面的檢查是預防腦癱的關鍵所在。
一、重視孕婦的健康與營養
1.孕婦應避免不良因素對胚胎的影響,不到擁擠的公共場所,避免病毒感染;不接觸貓狗;避免接觸放射線、有毒有害物質;慎用藥物,不抽菸、不喝酒;
2.不吃未經煮熟的魚、肉類少食多餐,吃一些清淡富有營養的食品,嘔吐後仍有堅持進食。
3.注意休息,避免重體力勞動;切忌性生活,以免損傷胎兒。
二、排除難產因素
分娩期間,難產、胎兒窒息等可能導致腦癱。因此應做產前檢查、排除難產因素,孕婦在懷孕期間應該保證一定的運動量,確保順產,這是預防腦癱重要而有力的措施。
總結:為了自己孩子能和別的孩子一樣健健康康的,快快樂樂的長大,那麼我們在懷孕前後一定要先去醫院做好各種檢查,避免以後出現這樣的情況。在懷孕時一定要去定時檢查,也一定要好好的觀察孩子行為,早發現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