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虛的症狀有哪些?血虛該如何調理?
2025-07-22 00:17:11
對於女性來說,身體內在的氣血更應該好好保養。而血虛會使身體變得虛弱不堪、臉色蒼白、頭暈目眩、頭暈目眩等問題。那麼造成我們身體血虛的原因是什麼呢?具體有哪些症狀?我們該如何調理?
血虛是什麼
指血液虧虛,臟腑、經絡、形體失養,以面色淡白或萎黃,唇舌爪甲色淡,頭暈眼花,心悸多夢,手足發麻,婦女月經量少、色淡、後期或經閉,脈細等為常見證候。
血虛的症狀
1、看眼睛:看眼睛實際上是看眼白的顏色,俗話說「人老珠黃」,其實指的就是眼白的顏色變得混濁、發黃,有血絲,這就表明你氣血不足了。眼睛隨時都能睜得大大的,說明氣血充足;反之,眼袋很大、眼睛乾澀、眼皮沉重,都代表氣血不足。
2、看皮膚:皮膚白裡透著粉紅,有光澤、彈性、無皺紋、無斑代表氣血充足。反之,皮膚粗糙,沒光澤,發暗、發黃、發白、發青、發紅、長斑都代表身體狀況不佳、氣血不足。
3、看頭髮:頭髮烏黑、濃密、柔順代表氣血充足,頭髮乾枯、掉發、頭髮發黃、發白、開叉都是氣血不足。
4、看耳朵:現在,人的身體素質越來越差。不信你去仔細看看,現在人的耳朵小,看上去越來越僵硬、而且形狀上看上去已有些變形。就是孩子和年青人都很少能看到圓潤、肥大、飽滿的大耳朵了。而這些大耳朵在老人那裡卻很多見,這說明以前人的身體素質明顯強於現代人。
小孩子看耳朵看形態,大人除了形態就主要看後天的情況了,主要看色澤、有無斑點、有無疼痛。如果呈淡淡的粉紅色、有光澤、無斑點、無皺紋、飽滿則代表氣血充足。而暗淡、無光澤代表氣血已經下降。如果耳朵萎縮、枯燥、有斑點、皺紋多,它代表了人的腎臟功能開始衰竭,你要注意了。
5、摸手的溫度:如果手一年四季都是溫暖的,代表人氣血充足,如果手心偏熱或者出汗或者手冰冷,都是氣血不足。
6、看手指的指腹:無論孩子還是成人,如果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細細的,都代表氣血不足,而手指指腹飽滿,肉多有彈性,則說明氣血充足。
7、看青筋:如果在成人的食指上看到青筋,說明小時候消化功能不好,而且這種狀態已一直延續到了成年後。這類人體質弱,氣血兩虧。如果在小指上看到青筋,說明腎氣不足。
如果掌心下方接近腕橫紋的地方紋路多、深,就代表小時候營養差,體質弱,氣血不足。成年後,這類女性易患婦科疾病,男性則易患前列腺肥大、痛風等症。
8、看指甲上的半月形:正常情況下,半月形應該是除了小指都有。大拇指上,半月形應佔指甲面積的1/4~1/5,其它食指、中指、無名指應不超過1/5。
如果手指上沒有半月形或只有大拇指上有半月形的說明人體內寒氣重、循環功能差、氣血不足,以致血液到不了手指的末梢,如果半月形過多、過大,則易患甲亢、高血壓等病。
9、看手指甲上的縱紋:只在成人手上出現,小孩不會有的。當成人手指甲上出現縱紋時,一定要提高警惕,這說明身體氣血兩虧、出現了透支,是肌體衰老的象徵。
10、看牙齦:小孩子不明顯,主要是成人。牙齦萎縮代表氣血不足,只要發現牙齒的縫隙變大了,食物越來越容易塞在牙縫裡,就要注意了,身體已在走下坡路,衰老正在加快。
11、看睡眠:成人如果像孩子一樣入睡快、睡眠沉,呼吸均勻,一覺睡到自然醒,表示氣血很足;而入睡困難,易驚易醒、夜尿多,呼吸深重或打呼嚕的人都是血虧。
12、看運動:運動時如果出現胸悶、氣短、疲勞難以恢復的狀況,氣血就不足,而那些運動後精力充沛、渾身輕鬆的人就很好。
血虛的原因
一、失血過多:因外傷失血過多、月經過多,或其它慢性失血皆可造成血虛證。由於出血過多,日久則導致瘀血內阻,脈絡不通,一方面造成再出血,另一方面也影響新血的生成,繼而加重血虛。
二、飲食不節:暴飲暴食,饑飽不調,嗜食偏食,營養不良等原因,均可導致脾胃損傷,不能化生水谷精微,氣血來源不足,而導致血虛。
三、慢性消耗:勞作過度、大病、久病消耗精氣,或大汗、嘔吐下利等耗傷陽氣陰液;勞力過度易耗傷氣血,久之則氣虛血虧;勞心太過,易使陰血暗耗,心血虧虛等,均可導致血虛。
血虛如何調養
1、飲食調養:血虛體質的人平時常吃補血養血的食物,如菠菜、花生、蓮藕、黑木耳、雞肉、豬肉、羊肉、海參等。水果可選用桑椹、葡萄、紅棗、桂圓等。
2、精神調養:血虛體質的人,容易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能集中,因此,在精神調養方面要努力做到注意力集中。
3、藥補調養:常用的補血中藥有當歸、熟地、川芎、白芍、阿膠等。用這些中藥和補血的食物一起做成可口的藥膳,如當歸羊肉湯、四物雞湯(當歸、熟地、川芎、白芍燉雞湯)等,均有很好的養血效果。
4、眼睛調養:傳統中醫學認為「久視傷血」,所以血虛體質的人要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養,防止因為過度用眼而耗傷身體的氣血。中醫認為「肝開竅於目」,眼睛的好壞,依賴於肝之藏血。因此,不可長時間看書、看電腦,以防「久視傷血」。
血虛吃什麼更好
1、桑葚幹
含鐵量高,其中以桑葚幹為最,桑葚幹每100克含鐵42.5毫克,無愧於水果中「補血果」的稱號。在曬制過程中,最有利於一些穩定營養素的保留,如鐵、鋅、錳、蛋白質、抗氧化物質等。
2、紅棗
紅棗富含磷、鈣、鐵等礦物質,並有多種維生素和胺基酸,有補氣血、強筋骨之功。《本經》中更是記載:「紅棗味甘性溫、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的功能。」
3、胡蘿蔔和南瓜
含有豐富的鐵質和胡蘿蔔素,胡蘿蔔素可促進血紅素增加,提高血液濃度及血液質量。南瓜中還含有「鈷」和「鋅」,「鈷」是構成血液中紅細胞的重要成分之一;鋅則直接影響成熟紅細胞的功能;鐵質則是製造血紅蛋白的基本微量元素,這些都是補血不可或缺的原料。因此,清代名醫陳修園曾稱讚「南瓜為補血之妙品」。
4、烏雞
養陰退虛熱。烏雞湯甘溫、補虛損,養陰血,大補氣血,對陽虛、氣血兩虧者宜之。
5、黑色和紅色食物
黑色和紅色的食物多有補血的功效。黑色的食物入腎,有助於腎藏精納氣。腎藏精,精生髓,髓化血,因此,血的根本也在於腎。至於紅色食物補血,理論則源於「以形補形,以色補色」。
黑豆助益腎生髓化血,也可以增強脾胃運化功能。腎虛、血虛者多吃有益。黑木耳養陰補血、潤肺明目。花生則能補血止血。
總結:大家可以學習血虛這方面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自己的身體。希望小編的的介紹能給大家幫助。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