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這個食譜 溫暖整個冬天 口水止不住!
2025-07-22 11:57:11
寒冷的冬天已然來臨,冬季養生成了大家茶餘飯後常常討論的一個問題。那麼你知道冬天吃什麼比較禦寒嗎?下面小編就介紹幾款美味又禦寒保暖的食譜,供大家參考。
冬季禦寒食譜
1.韭菜炒黃鱔
韭菜自古就有「蔬菜之葷」的美稱,冬天食用不僅可以除風祛溼,對關節疼痛也有緩解作用。黃鱔是溫性食物,可補肝腎、益氣血、強筋骨。冬日補腎,韭菜炒黃鱔很好,但火氣重的人不易多吃。
做這道菜首先要將黃鱔洗淨切成寸段,用薑汁至少醃10分鐘(去除腥味)。先將黃鱔炒熟,再放入韭菜。由於黃鱔體內有一種頜口線蟲的囊蚴寄生蟲,如果沒有燒熟燒透,會有感染頜口線蟲的風險,因此,一定要炒熟。另外,要選長得比較飽滿、活潑、顏色明黃的,太老或太小的都不太好,當然,不要選購死黃鱔。
2.紅棗芝麻粥
立冬後天氣更冷,有些腎氣不足的人就會感覺手腳冰冷。我推薦喝紅棗黑芝麻粥,能迅速溫暖身體,也助於體內微循環,尤其適合手腳冰涼或便秘者。另外,紅棗中的蘆丁可軟化血管,而環磷酸腺苷有提高免疫力和抗癌的作用;黑芝麻不僅能補腎,滋養肌膚,護髮的效果也不錯。血脂高者還可再加點蕎麥或燕麥等富含膳食纖維的粗糧一起熬粥食用。
紅棗是溫熱食物,吃多易上火,每人每天3~5顆為宜。挑選黑芝麻時用手捻一下,若褪色可能是被染色了,也可以掐一下,天然芝麻裡面應該是白色的。
3.羊肉蘿蔔湯
寒風起,羊肉肥,立冬進補,羊肉是首選。羊肉有補脾益氣的功效,而蘿蔔是涼性食物,與羊肉搭配,堪稱冬日進補絕配。
燉羊肉白蘿蔔湯非常適合冬天喝。把羊肉切塊放入冷水中慢慢加熱(若一開始放入沸水中煮,不利於肉中雜質排出),水沸後撈出;再加入熱水以及蔥、姜、八角一起燉製,快熟時放入蘿蔔即可。注意鹽要在快出鍋前放,加鹽過早會導致肉不容易燉熟。
羊肉中嘌呤含量較高,痛風患者不要多吃。另外,購買時要選擇羊肋部的肉,燉出來口感較好,而且有嚼頭。
4.糖醋小排
這道菜相信是很多人的最愛,不僅美味,而且還具有較高的營養和養生保健價值。可以幫助在緩解冬季乾燥,增加體內熱量抗寒冷,還能達到滋陰補血的功效。豬排骨提供人體生理活動必需的蛋白質、脂肪,尤其是豐富的鈣質可維護骨骼健康;具有滋陰潤燥、益精補血的功效,適宜於氣血不足,陰虛納差者。
5.糟熘鴨三白
鴨肉中的脂肪酸熔點低,易於消化。所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較其他肉類多,鴨肉中含有較為豐富的煙酸,對心肌梗死等心臟疾病患者有保護作用。鴨肉可以清虛勞之熱,還有養胃的功效。鴨掌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和同等質量的熊掌的營養相當。從營養學角度講,鴨掌多含蛋白質,低糖,少有脂肪,所以可以稱鴨掌為絕佳減肥食品。鴨肝中維生素A的含量遠遠超過奶、蛋、肉、魚,能保護眼睛,維持正常視力,防止眼睛乾澀、疲勞還能補充維生素B2。
6.燒海參
我們都知道海參是一種名貴食材,富含許多珍貴的活性物質。對養生、補充營養來說是上好的佳品。但是海參本身無味,因此製作海參的關鍵是讓其入味。冬季吃海參,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幫助身體抵禦寒冷帶來的身體不適。海參可以延遲衰老,消除疲勞,提高免疫力,增強抵抗疾病的能力。海參富含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五十多種天然珍貴活性物質,其中酸性粘多糖和軟骨素可明顯降低心臟組織中脂褐素和皮膚脯氨酸的數量,起到延續衰老的作用。海參不僅是美味佳餚,而且是良好的滋補藥品。
7.蟲草湯
冬季正是喝湯的季節,適量喝湯可以增加身體熱量,抵禦外界寒冷,還能達到滋補潤肺,去火潤燥的功效。這道湯水的秘密在於其中加入了蟲草和海馬。是一款冬季很適宜的養生湯品。冬蟲夏草和人參、鹿茸並列為我國傳統中藥中的三大滋補強壯品。冬蟲夏草性味甘、平、入肺腎經,可以益肺、補腎,補虛損、壯陽補體。
怎麼樣,看著就食慾大開吧,還不快收起你的口水去準備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