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息肉真的不用治嗎?小心癌變
2025-07-23 06:56:10
腸息肉是腸道黏膜上所有隆起性的病變,其實就是腸道上面了一個小的肉。中老年人得腸息肉的機率會更大些,所以他們去醫院檢查時就會覺得其實只要吃藥不痛了就行了,其實並不是的,時間久了它會慢慢的病變,最後有可能變成癌的。而且腸息肉大多是會遺傳的,是很危險。今天就和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什麼是腸息肉
息肉是一種從黏膜表面畸形突出到達腔內部的突起樣病變的統稱。在腸道廣泛出現數目多於100顆以上的息肉,並具有其特殊的臨床表現時,稱為腸息肉病。腸息肉病並沒有明顯的年齡層次劃分,早期症狀並不明顯,且生較緩慢。息肉包括腫瘤性息肉和非腫瘤性息肉,腫瘤性息肉與癌發生關係密切,存在不同程度的惡變率,是癌前期病變或狀態。
腸息肉的發病原因
腸息肉的致病因素非常多,可能是由原發疾病比如潰瘍性結腸炎、腸結核、克羅恩病、血吸蟲病等引起,也可能是受情緒、飲食、環境等因素影響而誘發。還有部分腸息肉有遺傳傾向,具有家族聚集性,一家人中會有多人存在腸息肉。40歲後是腸息肉的高發期,具有遺傳傾向。
腸息肉的症狀
腸息肉一般無特異性症狀,可有出血、消化不良相關症狀,出血可引起便血。出血過多或長期慢性失血可有貧血症狀。消化不良的表現有時存在,因息肉部位不同表現也有一定區別。
小腸息肉的表現一般不明顯,常因並發腸套疊或在手術中才發現。小腸息肉出血偶爾引起嘔血。還有出現便血、腹瀉或便秘、大便習慣和形狀的改變(比如大便變細),都應引起高度重視。
腸息肉的危害
1、息肉的長相:
那種體積較小由帶蒂的非腫瘤性息肉,多數與息肉中的良民,一般不易發生惡變;如果體積較大、寬基廣蒂的息肉,則極有惡變為癌的可能。
2、息肉的數量:
單純一個息肉癌變率低;而多發性息肉的癌變機率增加。
3、看息肉的組織屬性:
單純炎症性息肉惡變者較少,而腺瘤性息肉,特別是絨毛狀腺瘤最容易惡變為結腸癌。
4、息肉的生長速度:
良性息肉多生長十分緩慢,若是在短期內迅速長大,直徑大於2釐米以上時,應警惕癌變。如結腸腺瘤性息肉是因結腸黏膜細胞增生過旺,癌變率可達42%-77%。
腸息肉患者的療養
1、飲食科學合理、注意病因治療、內鏡治療後遵醫囑活動。
2、多吃些富含膳食纖維的粗糧、新鮮蔬菜和水果,可選擇容易消化的湯麵、嫩菜葉、魚、蝦、蛋及豆類製品等,以使腸道得到休息;
3、少吃肥肉、煎炸燻烤以及過於辛辣的刺激性食物;
4、更應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堅硬及變質食物,不喝酒。
總結:腸息肉雖然剛開始時不是很嚴重的病,可是如果發現了就還是要去治療,因為它畢竟是病,多少都有可能會病變,到時就不好了,早治早好。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去做一些常規性的身體檢查還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