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易怒的原因是什麼?老人常見的心理問題
2025-07-22 21:53:15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很多狀況逐漸顯現出來,最明顯的是出現易怒的情況。老人易怒可能是一些疾病的影響,例如:抑鬱症、甲亢、老年焦慮症、血糖不穩等。那麼老人易怒是怎麼回事呢?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一些緩解老人易怒的方法。
老人易怒是怎麼回事?
1、甲亢
甲亢患者會有代謝增加及交感神經高度興奮的表現。患者身體各系統的功能均可能亢進,出現心慌,心率增快等症狀,對外界的反映會過分緊張,也就容易出現暴躁的情緒。服用甲亢平等藥物,可有效控制甲亢症狀。
2、他汀類藥物影響
有些正在服用他汀類降血脂的患者在停藥之後出現易怒現象,其原因是該藥在降低膽固醇水平的同時也會降低大腦中的血清素水平,導致怒火難以控制。血清素是體內產生的一種神經傳遞素,是神經細胞用來互相傳遞信息的一種混合物質。血清素低會對人的胃口、內驅力(食慾、睡眠、性)以及情緒產生負面的影響。這種情況下,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逐步減少他汀用藥量。
3、抑鬱症、老年痴呆症
一些精神方面的疾病也是導致情緒暴躁、易怒的直接原因。例如抑鬱症和老年痴呆症。
抑鬱症臨床症狀典型的表現包括三個維度活動的降低:情緒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具體可表現為顯著而持久的抑鬱悲觀。老年抑鬱症患者可伴有煩躁不安、心神不寧、渾身燥熱、潮紅多汗等症狀。
4、血糖不穩
血糖不穩,喜怒無常。血糖升高會引起機體代謝功能紊亂,影響B族維生素的吸收甚至導致人體內B族維生素的缺乏。當老人缺乏B族維生素時,就會影響神經系統的穩定性,從而出現脾氣暴躁、喜怒無常的現象。因此,脾氣突然變壞,要及時檢測血糖水平。需要提醒的是,即便是血糖不高,有些老人也會因缺乏B族維生素影響情緒。比如吃的食物過於精細,或者經常喝酒,都會干擾維生素B1的吸收。
5、老年焦慮症
老年焦慮,不安恐懼。老年焦慮症患者的情緒往往非常不安與恐懼,同時伴有交感神經亢進、肌肉緊張等植物神經紊亂。此外,若是患動脈硬化的老年人脾氣改變,性格變得孤僻、膽小、情緒不穩、喜怒無常,同時有頭痛、頭暈、四肢麻木等症狀出現,就要考慮是不是老年期神經症。老年期神經症常表現出抑鬱、焦慮,並伴有心腦血管疾病。這一類經審訊的疾病會影響來年人的精神健康,導致老年人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很容易因為一些外界因素產生怒氣。
6、缺鐵
老人缺鐵,萎靡不振。有些老人長期吃素食,或者胃腸消化不好,都會導致缺鐵。缺鐵的老人會感到精神萎靡不振、睏倦乏力、注意力不集中、急躁易怒、性慾低下等。這些身體的不適很容易影響老年人的精神狀況,讓一個脾氣平和的老年人變得急躁易怒起來。
7、缺鋅
缺鋅也是導致老年人易怒的關鍵因素之一。老年人缺鋅表現最明顯的就是常常感到味覺異常,吃東西不香,沒有食慾。這是因為鋅參與味覺素合成,可增強味蕾的敏感度,有促進食慾的作用。容易疲勞、運動失調也是老年人缺鋅的一個表現。老年人體力活動的減少和身體機能的下降,導致對鋅的吸收能力也變差。除此之外,老年人精神障礙、記憶力下降,也有可能是由於缺鋅引起的。各方面的機能下降導致了老年人喜怒無常,情緒不穩。
8、心理問題
一些退休後的老年人由於身體狀況下降、工作能力減退,從原來的快速緊繃的生活節奏上過渡到退休後的悠閒生活節奏時出現了適宜不良的情況,容易產生失落感。再加上眼前一些看不慣的事情,自然難以適應,進而對情緒產生負面影響,變得煩躁、不滿。加上生活圈子變小,缺少情緒發洩出口,常常不知不覺對身邊的人「挑刺」,把心頭不滿說出來。因此,顯得老年人的脾氣暴躁易怒。
老人易怒如何調節
1、喝糖水,有的時候由於天氣的原因,也可能會出現煩躁的現象,這樣就會影響自身的心情了,因此,這時候就要及時的滋補,可以從食物中獲取一些營養,除了喝湯之外,喝糖水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尤其是在天氣乾燥的時候,則你可以喝一些糖水來緩解,最常見的可以滋補潤燥的糖水有:冰糖燉雪耳、川備燉雪梨、天山雪蓮燉百合等。
2、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其實這是一種不錯的方法,當你非常的煩躁的時候,你可以遠離自己煩躁的事件,試著轉移一下注意力,這就是儘快平伏情緒的地方,可以將注意力轉在其他人的身上,如:心情煩躁聽聽重音樂、看幽默笑話、綜藝節目等,這樣就可以讓你煩躁的情緒慢慢的消散的。當出現了煩躁易怒的時候,則不要總是鑽牛角尖,這樣不利於心情的恢復。
3、進行自我調節,其實很多原因就是心理因素造成的,這時候你在衝動中,則要注意陶冶自己的情操,比如作畫、鍊字、品茶等,則這些都可以幫助我偶們拓寬自己的心理世界,減少心情煩躁的現象出現的,你可以多培養自己的一些性趣,並且在生活中也出現積極的以免,學會享受自己的人生和生活,這樣也可以避免煩躁易怒的現象發生的。
4、做運動,這不僅可以鍛鍊身體,還可以發洩自己的情緒的,在運動的時候,不僅僅可以讓你從煩惱的困境中走出來,並且在運動的時候,還可以出汗,這樣身體的毒素也會隨著汗液排出自己的體外的,這樣對於自己的健康是有利的。
老年人常見的心理問題
1、失落感
老年人由於社會角色的改變,心理上會產生一種失落感,從而表現出兩種情緒:有的沉默寡語,情緒低落;有的急躁易怒,對周圍的事物看不慣,為一點小事而發脾氣。
2、孤獨感
老年人由於喪偶、獨居、離退休、人及交往減少,社會及家庭地位改變,生活空間增多或身體心理及其它原因導致的行動交往不方便,老年人感到空虛寂寞,心理上往往產生隔絕感或孤獨感,進而感到煩躁無聊。
3、恐懼感
老年人由於擔心患病,自理能力下降以及給心理加重負擔等問題的發生,心理上會產生憂慮感或恐懼感,從而表現出冷漠或急躁的情緒。
4、抑鬱
抑鬱多由於老年人受到慢性疾病的困擾及死的威脅,從而產生恐懼抑鬱心理,有的老年人則因生活單調或失去配偶,家庭不和,內心空虛而產生了焦慮及抑鬱,有的老年人由於退休後生活方式的改變,社會交往減少,缺乏歸屬感,造成心情抑鬱,遇事灰心,悲觀失望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5、健忘
老年人智力水平下降,常出現健忘,由此老年人經常忘記吃藥,剛剛手拿著的東西,一會兒就東找西找,出門忘記關門,然後自問我關門了嗎;健忘使老年人經常懷念過去,影響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6、經濟狀況
目前我國老年人的經濟收入一般都低於在職人員,加上醫療服務費用的逐漸上升,老年人的經濟來源缺乏獨立可靠的保障。農村老年人的經濟來源主要靠自己的勞動和兒女供給,直接影響了老年人的營養、生活條件和醫療衛生服務的享受,從而影響身心的健康。
總結:老人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作為子女的我們應該時刻關注他們的心理,應多加留意其身體及情緒上的變化。易怒對老年人是身體危害很大,希望可以通過以上的一些方法調節老人的心情。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