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個治療肩周炎的偏方 徹底告別肩周炎
2025-07-23 00:02:10
肩周炎是肩部的一種疾病,肩部逐漸產生疼痛,夜間為甚,逐漸加重,疾病高發的年齡一般都是50歲以後,患肩周炎的病人肩膀會變得異常怕冷,稍有不注意就容易出現陣發性疼痛,今天我們就說一說肩周炎的食療方法都有那些,來來來一起瞧瞧。
治療肩周炎的偏方
1、附桂豬蹄湯
附片、桂枝各10克,桑枝30克,羌活15克,豬蹄1對,調料適量。將豬蹄去毛雜洗淨剁開,諸藥布包,加水同燉至豬蹄熟後,去藥包,加食鹽、味精、胡椒粉等調味,煮沸服食。
2、蛇肉湯
烏蛇肉、胡椒、生薑、食鹽各適量,燉湯,肉湯同食,日2次。具有補虛、祛風、散寒之效。適用於肩周炎晚期而體虛、風溼阻絡者。
3、當參羊肉湯
當歸、黨參、川芎、白芍各10克,桑枝、羌活各15克,甘草5克,羊肉50克,調料適量。將羊肉洗淨切塊,諸藥布包,加水同燉至羊肉熟後,去藥包,再加食鹽、味精、蔥、姜、辣椒等調味,食療煮沸服食。
4、桑枝雞湯
老桑枝60g,老母雞1隻,鹽少許。將桑枝切成小段,與雞共煮至爛熟湯濃即成,加鹽調味,飲湯吃肉。具有祛風溼、通經絡、補氣血之效。適用於肩周炎慢性期而體虛風溼阻絡者。
5、川烏粥
生川烏頭約5g,粳米50g,薑汁約10滴,蜂蜜適量。把川烏頭搗碎,研為極細粉末。先煮粳米,粥快成時加入川烏末,改用小火慢煎,待熟後加入薑汁及蜂蜜,攪勻,稍煮即可。具有祛散寒溼、通利關節、溫經止痛之效。適用於肩周炎風溼寒侵襲所致者。
6、當歸血藤雞蛋湯
全當歸、雞血藤各15克,木香、陳皮、赤芍各10克,桑枝20克,雞蛋1個。將雞蛋與諸藥(布包)同煮,待蛋熟後去殼再煮10分鐘,棄藥包,吃蛋喝湯,每日3次,每次1個。
7、桑枝雞湯
老桑枝60g,老母雞1隻,鹽少許。將桑枝切成小段,與雞共煮至爛熟湯濃即成,加鹽調味,飲湯吃肉。具有祛風溼、通經絡、補氣血之效。適用於肩周炎慢性期而體虛風溼阻絡者。
8、蘑菇燒黃豬肉湯
豬肉250克,蘑菇250克,黃酒30毫升,花椒適量,白酒30毫升;花椒熬水衝入黃酒;然後將肉切片和蘑菇、黃酒拌勻,蒸熟,白酒為引吃下,可分兩次吃完。
9、雞屎白、麥麩各250克。共入鍋內慢火炒熱,加入適量酒精,混勻後用布包好,趁熱敷患處,熱散後取下。次日可再炒熱後加酒精使用,連用4-5次後棄之。每日1次,7-10天為1療程。本方對腰肌勞損、急性腰扭傷及關節炎均有效。
10、伸筋草、生薑、川芎、威靈仙各15克,羌活12克。水煎後取汁;再將麥麩300-400克入鍋內炒黃,趁熱拌入藥汁,加醋1湯匙,盛於紗布袋中,趁熱敷患處。每日1次,10天為1療程。
11、把生薑和蔥根切碎,搗成泥漿,小茴香和花椒搗成面,然後將四味混在一起攪勻,置於鐵鍋中用文火炒熱,加白酒攪和,再裝入紗布袋中,敷於患處。
溫度以能耐受為度,上蓋毛巾,再蓋上棉被,使之發汗。第二天藥袋用鍋炒熱繼續用,不必換藥,此藥袋可加酒。
每晚1次,堅持治療,定有療效。連服1個月見效。
12、拔罐治療肩周炎常選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貞、天宗等穴位。每次選兩個穴位,交替使用。
13、刮痧刮痧治療肩周炎常選用的經絡有:手臂外側的肺經、大腸經。每周可刮1~2次。
14、針灸針灸治療肩周炎常選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貞、大椎、曲池、外關、腕骨等穴位。選用1~1.5寸針灸針,用75%酒精棉球消毒皮膚,刺入穴位,留針20~30分鐘。每日1次。兩周為1療程。
15、熱鹽熨燙在肩周炎初期,可以使用這種辦法治療,效果很不錯,具體方法是用大鹽粒500克,炒熱,裝布口袋捆結實(不要讓鹽粒掉出),放在肩部慰燙。
16、選用超短波等高頻電磁療法,每日1次,10天為1療程。可起到消炎、鎮痛、解痙、改善血液循環、鬆弛肌肉的作用。
17、功能鍛鍊功能鍛鍊對肩周炎的患者來說十分重要。「醫三分練七分」,應鼓勵患者多做肩關節的運動,特別是適當做大幅度的運動,對預防肩關節的粘連,肩部軟組織的拘緊、攣縮,大有好處。
18、後伸下蹲患者背向站於桌前,雙手後扶於桌邊,反覆做下蹲動作,以加強肩關節的後伸活動。
19、爬牆患者面向牆壁站立,雙手上抬,扶於牆上,努力向上爬,要努力比前一天爬得更高一些。
20、彎腰轉肩患者彎腰垂臂,甩動患臂,以肩為中心,做由裡向外,或由外向裡的畫圈運動,用臂的甩動帶動肩關節活動。
總結: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關於肩周炎的一些食療方法,只要大家堅持食用效果都是很好的,然後除了以上的這些偏方,其實生活中空閒之餘給肩膀按摩按摩也是可以有很好治療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