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太極拳有什麼好處?如何提高太極拳的養生功效
2025-07-23 13:04:13
太極拳的歷史非常悠久,堪稱中國武術的代表,主要因為練太極拳的好處是非常多的,已經成為一種「健身符號」,強身健體、益壽延年是其發展的主旋律。每個時代都有很多人熱衷於太極,經常練習太極能起到非常好的養生作用。那麼練習太極拳對身體有哪些好處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什麼是養生太極拳
養生太極拳是一種身心兼修的練拳健身運動。練拳時注重意氣運動,以心行氣,疏通經絡,平衡陰陽氣血,以提高陰陽自和能力。演練時立身中正,輕靈灑脫,拳勢舒展大方,動作柔順,架勢可高可低,適合各種年齡層次、不同體質狀況的人鍛鍊。養生太極拳對人身體起到的健康作用極大。
練太極拳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一、太極拳鍛鍊能疏通心腦血管,促進新陳代謝
血液循環系統被譽為不知疲倦的「運輸線」,每時每刻,它都為人體的新陳代謝,緊張而有序地輸送營養,運走廢料。
近20年來,隨著人們工作節奏的加快,精神壓力的加大,飲食的失衡,導致心血管病的發病率、死亡率逐年上升,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
太極拳鍛鍊通過不同拳勢的運動,有效地推動骨骼肌、胸腔、腹腔作周期性的收縮和舒張,促進靜脈血液的回流,達到及時補充營養,排除廢物,維持身體健康。
二、太極拳鍛鍊能提高腸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生命離不開飲食,沒有攝取的生命猶如沙漠上的花朵,枯萎將是唯一的命運。飲食離不開消化,沒有消化對飲食中營養的轉化,山珍海味也只能是一些無用的廢渣。
消化是人體吸取各種營養的手段。用正確的保健措施去打造消化器官的健康狀態,做好生活中常見的防範,達到食有所選,美味與滋身於一體。
打拳時通過腹式呼吸,推動隔肌的升降運動,通過胸腹的折迭運化,帶動腸胃蠕動,通過氣沉丹田,引起腹腔鼓蕩;通過舌抵上顎,促進唾液分泌,提高了消化、吸收和排洩功能。一個人的消化吸收,排洩功能好了,身體也健康了。
三、太極拳鍛鍊能提高呼吸器官功能,增加氧氣的供給
呼吸伴生而來,隨死而逝,貫穿人的一生。一個人可數天不食,但不能一刻(15分鐘)不呼吸。呼吸系統是人體天然的氣體更換站,吸進新鮮氧氣,排出二氧化碳,這個過程由呼吸系統來完成。
呼吸時人體與接觸各種微生物、有害、有毒物質,導致呼吸系統患病,降低了人體氣體交換功能,影響身體健康。打太極拳可使人氣道暢通,呼吸調勻,具有補氣益肺的作用。對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活動性肺結核等疾病有康復治療作用。
四、太極拳鍛鍊能延緩骨骼和筋肌系統的衰老
人體運動系統由206塊骨及上百個骨連結和600多塊骨骼肌組成骨架,在神經系統作用下。骨骼肌產生收縮牽引所附著的骨頭進行各種活動。人體才能直立於世,行走於天地間,做出各種各樣優美動作。
由於它們又是負力的對象,所以運動受傷的機率大大增加。隨著年齡增長骨質增生、骨質疏鬆等疾病嚴重影響著中老年人。
打太極拳時要求對全身每個骨節都有明顯的動作要領,要求伸筋拔骨,節節鬆開,內氣穿行於骨間和筋膜肌健之中,催動筋骨合乎生理的規律的運動。可防骨質疏鬆,預防中風、風溼、預防畸形駝背,保持挺拔的體形和輕盈穩健的肢體動作。
[NextPage]養生太極拳六大原理
太極在養生方面是非常好的,對於中老年人是非常有利的,所以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許多中老年人在公園,廣場上練習太極。
在我國較早的一部醫書《黃帝內經》中就記載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具,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獷醉以入房,以欲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一、太極拳是非常講究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太極拳中動靜結合,動中求靜,對於調節身體健康是非常有幫助的。
可有效阻斷過分亢進和熾烈的七情對氣血的幹擾和逆亂影響,護衛「元神」正常發揮其調控人體身心健康的功能。
二、太極拳是主張「以意導氣,以氣運身」,強調全身心的放鬆。「練意、練氣、練身」內外統一的內功拳運動,形成剛柔相濟,快慢有節、蓄髮互變,以內勁為統馭的獨特拳法,從而有利於經絡的疏通。
經絡不通,就有不健康的地方,行動不利索、血液不暢通,有可能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三、在練習太極的時候,往往都會用到腰部的旋轉,在四肢的屈伸所構成的纏繞運動和虛實轉換的時候,會對我們身體的各個部位都起到一定的好處。
這實際上是一種自我按摩,能起到類似針刺的作用,疏通經絡,激發經內氣,加強維持並聯繫各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使其處於協調有序狀態。
四、太極拳全身性的輕慢鬆柔的適當運動,會使周身暖意融融,可加大經絡傳導速度和強度,有利於脈氣在全身上下、內外循環無端的經絡系統中運行。
有助於經絡暢通透達,使氣血充盈全身,濡養各臟腑組織器官,營陰陽,維持和保護機體功能,加大抗禦病邪和自我修復能力。
五、太極拳不僅強調肢體放鬆,而且練拳全過程都要求精神放鬆,使大腦抑制與興奮結合,而且它還有利於心態平衡。
所以練習太極拳是一條非常可靠的健康之路。只要你每天堅持練拳,它就可以使你持久地保持身心健康。
六、太極拳重視人體下盤功力訓練,人利於氣血下行,調整人體上盛下衰狀態。
「上盛下衰」指的是中老年人肝腎兩虧、陰虛陽浮,出現血壓升高、心虛失眠、畏寒怕冷、四肢發涼、食滯便秘等症狀。
太極拳良好的養生保健功效,只有經過長期的鍛鍊才能發揮出來,首先,太極拳同其他體育項目一樣,鍛鍊效果的出現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實踐證明,太極拳養生保健功效的獲取,貴在堅持練習。
[NextPage]如何提高太極拳的養生功效
不斷進取以養拳
俗話說:「藝無止境」。可有些人在訓練稍有所成,便感滿足,不肯進一步由粗到精、由表及裡、由具體到抽象去發掘領會提高,不能大受,中途自輟。
另一些人自以為是,固步自封,不與同道交流、切磋、探究,沒有相規相成,久之定形變味。'不進則退'是事物發展的規律,自滿的產生便是拳術生命走向衰弱的開始,即所謂'滿招損'。
鑽研理論以養拳
任何拳術都有自己的一套思想理論,且比形式更富神奇奧妙。某些人雖能依樣畫葫蘆,有模有樣,但由於對內在的東西缺乏深入鑽研,不知其所以然,無法感化思悟,品嘗不到拳中妙境,感到乏昧後他會自願停棄,深化不了。這是造成拳術生命短暫的第二大原因。太極拳結合中醫原理,練習者在練拳的時候,可打通身體經絡,促進血液循環,加快身體排毒。
結合生活以養拳
首先,要儘量使自己的生活習慣不悖於拳術的運動規律。比如太極拳要求鬆柔、人靜,生活中自己就要設法避免元謂的用力和不必要的緊張。其次,儘可能將拳理落實到日常生活的各個環節中,要因時、因地制宜,隨時隨地養拳。
氣、神、意的練習對拳術保養有良性影響,可隨時隨地進行。說沒一點時間練拳那是藉口,排隊、等車、看報、聊天都有練拳的機會。
如果常規訓練一停,就忘了自己是練拳之人,那他練拳的時間也就那麼一些;而有些人卻善於見縫插針,平時也能做到'人在拳中',行、走、坐、臥不離拳。顯然後者的拳術生命將會更長久、旺盛。
總結:太極拳良好的養生保健功效,只有經過長期的鍛鍊才能發揮出來,太極拳同其他體育項目一樣,鍛鍊效果的出現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實踐證明,太極拳養生保健功效的獲取。能保持身體健康水平,延遲機體衰老,同時太極拳還有助於和諧社會的建設。每位立志習練太極拳進行養生保健者,都應從中悟出持之以恆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