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金沙清熱解毒利水通淋 治尿路感染 尿路結石腎炎水腫咽喉腫痛
2025-07-20 09:04:08
【海金沙】海金沙的功效與作用: 海金沙的功效與作用是清熱解毒,利水通淋,治尿路感染,尿路結石,腎炎水腫,咽喉腫痛,海金沙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有海金沙排石湯,海金沙千裡光湯,三金排石湯,海金沙馬蘭茶。 海金沙海金沙 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乾燥成熟孢子,海金沙有清熱解毒,利水通淋的功效,海金沙主治尿路感染,尿路結石,白濁,白帶,肝炎,腎炎水腫,咽喉腫痛,痄腮,腸炎,痢疾,皮膚溼疹,帶狀皰疹。 1、海金沙,甘寒淡滲之藥,故主通利小腸,得牙硝、梔子,皆鹹寒苦寒之極,又得蓬砂之季,所以能治傷寒熱狂大熱,當利小便,此釜底抽薪之義也。淡能利竅,故治熱淋、血淋、膏淋等病。《本草經疏》 2、海金沙治肝炎:海金砂五錢,陰行草一兩,車前六錢。水煎服,每日一劑。(《江西草藥》) 3、海金沙補脾健胃。治小兒食積。《湖南藥物志》 4、海金沙治小便出血:海金沙為末,以新汲水調下。一方用砂糖水調下。(《普濟方》) 5、海金沙治尿路感染,尿路結石,腎炎水腫,感冒發熱,小便短赤,腸炎,痢疾。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6、海金沙治溼熱腫滿,小便熱淋、膏淋、血淋、石淋,莖痛,解熱毒氣。《綱目》 7、海金沙主通利小腸。馬牙消、蓬砂共療傷寒熱狂,或丸或散。《嘉佑本草》 8、海金沙治筋骨疼痛。《中國植物志》 9、海金沙清熱解毒,利尿除溼。治肝炎,腎性水腫,皮膚溼疹,水痘,尿血,痄腮,風火牙痛,喉蛾,白喉,帶狀皰疹,小兒疳積。《江西草藥》 10、海金沙治小便不通,臍下滿悶:海金沙一兩,臘麵茶半兩。二味搗研令細。每服三戧,生薑、甘草湯調下。(《本草圖經》) 11、海金沙治脾溼脹滿:海金沙一兩,白朮二錢,甘草五分,黑醜一錢五分,水煎服。(《泉州本草》) 12、海金沙利水通淋。治男子淫濁,女子帶下。《本草正義》 13、海金沙治膏淋:海金沙、滑石各一兩(為末),甘草二錢半(為末)。上研勻。每服二錢,食前,煎麥門冬湯調服,燈心湯亦可。(《世醫得效方,海金沙散) 14、海金沙,方書但知其治血淋、膏淋、石淋等症,詎知其種種所患,皆本於溼土之氣不能運化,而又有火以合之,乃結聚於水道有如是耳,豈可徒取責於行水之臟腑乎?試觀東垣治脾溼方,更如續隨子丸之亦治通身腫滿、喘悶不快者,則可以思其功之所主,固不徒在行水之臟腑矣。《本草述》 15、海金沙治尿酸結石症:海金沙、滑石共研為末。以車前子、麥冬、木通煎水調藥末,並加蜜少許,溫服。(《廣西中藥志》) 16、海金沙治熱淋急痛:海金沙為末,生甘草湯衝服。(《泉州本草》) 17、海金沙治脾溼太過通身腫滿,喘不得臥,腹脹如鼓:牽牛一兩(半生半炒),甘遂、海金沙各半兩。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煎水一盞,食前調下,得利止後服。(《醫學發明》海金沙散) 18、海金沙用於水腫及熱病吐血。《廣西中藥志》 食用方法編輯本段回目錄【海金沙】海金沙的食用方法: 海金沙用法用量:6——15g,入煎劑宜包煎。 海金沙用藥禁忌: 1、腎陰虧虛者慎服海金沙。 2、小便不利及諸淋由於腎水真陰不足者勿服海金沙。《本草經疏》 3、腎臟真陽不足者忌用海金沙。《本經逢原》 海金沙排石湯 功效:治泌尿繫結石。 組成:金錢草60g、雞內金30g、海金沙20g、石葦15g、篇蓄l5g、車前子15g、瞿麥12g、滑石12g、木通l0g 用法:每日1劑,煎成500ml,分2次溫服。連服6天為1療程。另配合多飲水(茶水更好),多活動。 加減變化:疼痛加延胡索12g;血尿加白茅根15g;內熱加黃柏、知母各l0g。 來源:趙新鄉.陝西中醫,1998,19(2):50 海金沙千裡光湯 功效:主治怕日羞明。 組成:千裡光(即石決明)、海金沙、甘草、菊花各等分。 用法:每服8錢,水1鍾半,煎至1鍾,去滓,食後溫服。 來源:《葆光道人眼科龍木集》。 三金排石湯 組成:雞內金30g,金錢草30g,海金沙(兌服)20g,扁蓄15g,瞿麥15g,滑石15g,車前子(包煎)15g,丹參10g,王不留行10g,赤芍10g,陳皮12g,枳殼10g,芒硝(衝服)10g,牛膝15g,甘草6g,虎杖30g,琥珀(研末兌服)3g。 隨症加減:血尿加小薊、生地;刺痛加元胡、三七粉;發熱加雙花、公英、黃柏;腎虛加枸杞子、山萸肉。此方每日1劑,水煎500ml左右,分2次服,服後大量飲溫開水,並加強跳躍活動,6劑為1療程,每服1療程,休息3天。如未見結石排出,可繼續服第2療程。因為經常做些幅度大的運動對排石也好,一定要多喝水。 方解:該方具有清熱利尿,通淋排石,兼行氣軟堅,活血化瘀的功效。其中雞內金、金錢草、海金沙能通淋化石,其中金錢草可以增加輸尿管動作電位,並有利尿效果,有利於推動輸尿管結石下移,促進結石排出;篇蓄、瞿麥、滑石、車前子利尿通淋,虎杖,丹參、赤芍、王不留行能活血化瘀,陳皮、枳殼行氣,芒硝瀉下、'能化七十二石',甘草緩急,琥珀活血散瘀、止血開竅、為利水祛濁之要藥,配合牛膝引石下行。諸藥合用,能增加排尿量,加快輸尿管的蠕動頻率,使結石排出。 海金沙馬蘭茶 功效:主治黴菌性口腔炎。中醫兒科名「鵝口瘡」。患兒因心脾積熱而致的口腔舌面滿布白屑,狀如鵝口,伴有面赤唇紅,煩躁蹄哭,口渴口乾,小便短赤,舌紅脈滑等。 組成:海金沙(鮮品)、馬蘭(鮮品)各30克(幹品各15克)。 製法:上藥洗淨,加水煎湯代茶飲,不拘時。每日1——2劑。小兒可少量頻服。 宜忌:腎陰不足,虛火上浮而致的鵝口瘡不宜飲用。 按語:鵝口瘡一病多見於嬰幼兒,身體極度衰弱的成人、老人或長期應用抗菌素、激素的患者亦可得之。本病多由白色念珠菌等致黴菌引起。中醫則認為是心脾積熱或腎氣不足、虛火上浮致病。嬰幼兒多和胎熱內蘊或口腔不潔、感受穢毒之邪蘊結心脾,上燻口舌有關。亦有因先天不足、腎陰虧損致虛火上浮而發病。本方海金沙性味甘淡而寒,能清利小腸和膀胱溼熱。海金沙藤兼有清熱解毒,治療癰瘡療毒、口舌生瘡之功。馬蘭辛平,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清利溼熱,是治療咽喉腫痛、口瘡、出血等病的民間草藥。《養生治病茶療方》介紹本方時說:「江西省德興縣原人民防治院介紹,該院用此茶治療10個月至3歲體質、營養均較差的6例黴菌性口腔炎患兒,輔之以2%碘甘油塗擦口腔及咽部,3——5天均痊癒」。根據海金沙和馬蘭的功效,本藥茶對心脾積熱之鵝口瘡是有一定療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