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藥子清熱解毒止血止痛 用於腸炎外用治燒燙傷 瘡癤 狂犬咬傷
2025-07-20 10:54:08
紅藥子
【別名】紅要子、白藥子[西北]、金蕎仁、紅藥、赤藥、硃砂七、硃砂蓮、猴血七、血三七、毛葫蘆 【來源】為蓼科翼蓼屬植物翼蓼Pteroxygonum giraldii Damm. et Diels,以塊根入藥。秋季採挖,除去莖葉及鬚根,洗淨切片曬乾。 【植物形態】毛脈蓼多年生蔓性草本。根狀莖膨大成塊狀,木質。莖細長,中空,綠紫色,先端分枝。託葉鞘膜質,褐色,近乎透明。葉互生;葉柄長0.5~5釐米,上面具溝,下面具粘質乳頭狀突起或具微小纖毛;葉片長圓狀橢圓形,長6~11釐米,寬3~6釐米,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具明顯小梗;花被白色或淡紫色,5裂,外側裂片中脈具翅;雄蕊8;子房三稜狀,柱頭3,盾狀。 小堅果三稜形,黑紫色,為擴大的膜質翅的花被所包。花期夏季。生於山坡路旁、溝邊、灘地及亂石堆中分布我國西北、東北和湖北、四川、貴州。 【藥理作用】小鼠灌服煎劑175g/kg,有明顯的止咳及祛痰作用;根煎劑在離體家兔迴腸試驗表現有明顯的抗乙醯膽鹼作用;試管試驗只對金黃色與白色葡萄球菌有輕度抑制作用。 【化學成分與藥理作用】其中所含之硃砂蓮甲素(即大黃素)、硃砂蓮乙素用試管法雙倍順序稀釋,最後滴入菌液轉種平板,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弗氏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硃砂蓮水浸液對多種呼吸道及腸道病毒有廣譜的抗病毒作用。 【味道】酸、苦、澀,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血,止痛。用於腸炎,痢疾,腰腿痛,便血,崩漏;外用治燒燙傷,瘡癤,狂犬咬傷。 【用法用量】 2~5錢;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或研粉用油調塗患處 【使用禁忌】尚不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