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養生 飲食注意事項
2025-07-17 20:49:08
老年人飲食養生原則 三 高:食物要高新鮮度、高纖維素、高蛋白質。 三不宜: 1、 飯後不宜劇烈活動。 2、 飯後不宜洗澡。 3、 不宜吃刺激性的辛辣食物。 三餐: 1、早餐:吃飽,為一天的熱量打下基礎,特別是上午,是人精力教旺盛的時候,需要有充足的熱能供給。因此,早餐不但要吃飽而且質量要好,可食用牛奶、雞蛋、豆漿、麵包、蛋糕、饅頭等。 2、午餐要好,因為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一方面補充上午的熱量消耗,另一方面還要為下午供給熱能。所以,應豐富些,主食、葷菜、素菜都應該有。 3、 餐:宜少,以清單為佳,主食可為米粥饅頭,蔬菜為宜。因為晚飯後,一般都是在電視 機前度過的,有的看一會書就休息了。由於活動少,睡後血液循環減低,如晚上吃得豐盛,大量血脂就容易沉積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動脈粥樣硬化,並且吃得多了,腸胃的負擔加重,肚子會不舒服,甚至夢多或者睡不好覺。 因此,老年人的飲食,應當本著上述原則,吃少、吃好、少葷多素、清淡為主。 四度: 1、 硬度:老年人腸道蠕動減弱,消化功能較差,粗糙堅硬的食物不易消化,如果食沒有煮爛或不易爵碎 的較硬食物,易引起胃潰瘍,胃炎等胃腸道疾病。 2、 溫度:老年人的胃腸黏膜變薄,腺體和小絨毛逐漸萎縮,對食物的刺激十分敏感。如果進食過燙或過 冷之食物,都會對胃腸道產生刺激,影響消化功能。如經常進食過燙的食物,食道的防禦功能下降,也易增加老年人罹患食道癌的危險性。 3、 速度:進食時,實物通過咀嚼肌和牙齒的協調作用,食物被切割得越充分。這樣,就擴大了食物和腸 壁的接觸面積,有利於消化功能下降,如果不充分。這樣,就擴大了食物和腸壁的接觸面積,有利於消化液充分發揮作用。老年人的牙齒較稀,加上消化功能下降,如果不充分細嚼,就會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有的老年人鑲有單個假牙,如果囫圇吞棗,進食過快,還易將假牙吞入食道和胃壁,造成上消化道出血。 4、 飽肚:吃得過飽,食物不能被全部消化,會有許多未消化的食縻團在腸道中長時間停留。經細菌發酵 後產生較多的氣體使人感到腹脹和不適。老年人長期吃的過飽還有罹患胃下垂的可能。 五 低: 1、低鹽:每天2克便滿足人體的需要。 2、低糖:過剩的糖會使人發胖,增加心臟負擔,減少肺活量,誘發糖尿病。 3 、低脂:過多的攝入會加速動脈硬化的形成。 4、低膽固醇:攝入過多膽固醇,會促進動脈粥樣硬化。老年人每天1—2個雞蛋對健康有益。 5、低刺激性:攝入刺激性食物會加重疾病。 六 宜: 1、 宜早:人體經一夜睡眠,腸胃空虛,清晨進些飲食,精神才能振作。 2、 宜緩:吃飯細嚼慢咽利於消化。 3、 宜少:人體的營養來自飲食,但飲食過量也會損傷腸胃等消化器官。 4、 宜全:飲食五味不可偏亢。 5、 宜暖:胃喜胃暖而胃寒,凡飲食中之生冷,瓜果皆宜食用適量。 6、 宜軟:硬堅之食,最難消化。 7、 七分飽:不飽食或過食,對養生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