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一種治療感冒的中成藥及其製備方法

2023-12-03 04:49:36

一種治療感冒的中成藥及其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感冒的中成藥及其製備方法,該中成藥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製成的藥劑:膽木20~50份,板藍根20~50份,連翹20~50份,蘆根15~40份,紫蘇葉10~30份,白藥子7~15份,蘇梗7~15,生石膏5~10。本發明將上述藥物採取現代製藥技術製備成複方中藥膠囊、片劑、顆粒劑、口服液和糖漿劑,其工藝先進,藥效發揮充分,使用安全、方便,經過臨床使用4萬餘例病人,療效顯著,未發現明顯的副作用。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感冒的中成藥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醫藥【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治療感冒的中成藥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經常引起地方性流行,有時引起世界性大流行。流感帶來的損失不容忽視,根據美國科學技術委員會的報告,近年來科技發達的美國每年死於流感的人數為2萬~4萬,流感成為致死率較高的病毒性傳染病;每年用於預防流感的費用和流感引起的勞動力損失超過1.2億美元。可見流感至今仍是嚴重危害人類生命和健康的一種傳染病。
[0003]現代醫學在研製抗流感病毒的藥物和疫苗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流感病毒具有不斷發生抗原性變異的特點,抗流感病毒的藥物和疫苗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並具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因此,目前尚無理想的防治流感的藥物。
[0004]流感屬於中醫的時行感冒範疇,為外感熱病的一種。中醫在流感的防治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具有獨特的優勢,成為目前防治流感的重要研究方向。在此背景下,研究中藥複方感冒顆粒(下稱感冒顆粒)綜合傷寒論六經辨證理論及溫病學衛氣營血、三焦辨證理論,採用寒溫並用的組方進行研製感冒顆粒,用於治療流感。感冒是一種最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臨床表現以鼻塞、咳嗽、頭痛、惡寒發熱、全身不適為特徵。中醫理論認為:感冒是因外邪侵襲人體所引起的以頭痛、鼻塞、鼻涕、噴嚏、惡風寒、發熱、脈浮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症。感冒全年均可發病,但以冬、春 季節為多。病情輕者稱「傷風」;病情重者,且在一個時期內引起廣泛流行的,稱為「時行感冒」,因此,研究感冒顆粒對於防治流行性感冒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就在於提供一種療效顯著,無明顯副作用的治療感冒的中成藥;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治療感冒的中成藥的製備方法;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所採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治療感冒的中成藥,其特徵在於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製成的藥劑:膽木20~50份,板藍根20~50份連翹20~50份,蘆根15~40份,紫蘇葉10~30份,白藥子7~15份,蘇梗7~15,生石膏5~10。
[0006]所述的藥劑是任何一種藥劑學上所說的劑型。
[0007]所述的藥劑是膠囊劑、片劑、顆粒劑、口服液或糖漿劑。
[0008]一種治療感冒的中成藥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其工藝步驟為:
1)將紫蘇葉粉碎成粗粉後蒸餾提取揮髮油,蒸餾後的水溶液另器收集備用;
2)將膽木粉碎成粗粉,用乙醇浸提或加水煎煮提取,濾過,所得濾液濃縮至60°C條件下相對密度為1.18~1.19的清膏,加4倍量的熟石膏粉,混勻,在70~80°C下減壓乾燥,粉碎成50目粉,加乙醇使含醇量達85%,攪拌提取,冷藏,靜置24小時後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加純化水至60°C條件下相對密度為1.02~1.03,冷卻至室溫,調節pH值至2.0~3.0,冷藏,再次靜置24小時,濾過,調節濾液pH值至7.0,冷藏,三次靜置12小時,濾過,所得濾液即為膽木提取液;
3)將上述過程I)和過程2)剩下的藥渣與板藍根、連翹、蘆根、白藥子、蘇梗、生石膏混合後加水煎煮,濾過,所得濾液濃縮至90°C條件下相對密度1.2~1.25,然後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到60%,靜置24小時,分取上清液,加入過程I)所得的膽木提取液,減壓回收乙醇至無醇味,並繼續濃縮至65°C條件下相對密度為1.33的稠膏;
4)在過程3)所得稠膏,按照常規製劑方法製成顆粒,乾燥後噴揮髮油混勻,製成顆粒劑、膠囊劑、片劑;或者將過程3)所得稠膏,按照常規製劑方法加揮髮油、糖漿和水適量,攪勻,濾過,灌裝,滅菌即得糖漿劑或口服液。
[0009]所述過程2)中乙醇浸提是採用6~8倍量85%的乙醇浸提,浸提時間7天。
[0010]所述過程2)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5小時,合併煎液。
[0011]本發明以膽木、板藍根、連翹、蘆根、紫蘇葉、生石膏、蘇梗和白藥子組方,其中膽木作為組方君藥,退熱、抗炎、抗病毒作用明顯;膽木,又名烏檀,藥烏檀,黃羊木,為茜草科烏檀屬喬木烏檀(Nauclea Pierre exPitard),分布廣東、廣西和海南等。膽木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抗病毒之功效。我國廣西、廣東和海南民間常用於感冒發熱、肺炎、腸炎、痢疾、溼疹、皮疹、膿瘍等病的治療。白藥子又名老虎姜、盤龍七、算盤七、山姜;藥材標準收載於《寧夏中藥材標準》(寧夏衛生廳編),藥材來源寧夏六盤山地道藥材,主要功效:潤肺養陰,健脾益氣,祛痰止血,消腫解毒;治虛癆咳嗽,咽喉腫痛,瘡腫,瘰癧等。與紫蘇葉相配伍,增強發汗解表力量,配伍白藥子以溫化寒飲而止咳;配伍蘆根治周身痛等證更有效;配伍板藍根、連翹增強抗病毒、抗炎作用,二者合用在臨床上清熱涼血、抗病毒、抗菌作用明顯;現代研究結果表明,膽木、板藍根具有顯著的清除體內能引起體溫升高的熱原作用,退燒作用即是通過殺滅體內的病毒細菌等病原體、清除引起發燒的過氧自由基和熱原等因素而實現的。在低燒的情況下,服用感冒顆粒,不但能夠有效的退燒,同時,還能夠促進身體的康復和免疫力抵抗力的增強。早期應用,同時配合對症處理,可大大提高治療效果。
[0012]本發明將上述藥物採取現代製藥技術製備成複方中藥膠囊、片劑、顆粒劑、口服液和糖漿劑,其工藝先進,藥效發揮充分,使用安全、方便,經過臨床使用4萬餘例病人,療效顯著,未發現明顯的副作用。
[0013]下面提供一些用本發明感冒顆粒治療住院病人病例,以驗證本發明的技術效果:
1.姓名:丁國棟性別:男年齡:26民族:漢入院日期:2012年4月2日ID號:
T65395。
[0014]主訴:咽痛不適伴發熱13天。現病史:患者自述於2012年2月20日,在部隊無明確誘因出現咽痛不適,發熱,自測體溫37.5°C,伴頭痛、鼻塞、咳嗽、無咳痰。無胸悶氣短;無噁心嘔吐。
[0015]初步診斷:上呼吸道感染。
[0016]最後診斷:上呼吸道感染。
[0017]治療經過:給予感冒顆粒每日三次,每次10g,止咳,補液對症支持治療。
[0018]治療效果判斷:治癒。
[0019] 2.姓名:劉亦斌性別:男年齡:26民族:漢入院日期:2012年04月6日ID 號:T63675o
[0020]主訴:鼻塞、流涕、咽痛3天。現病史:患者自述於3天前因不慎受涼後出現鼻塞、流涕、咽痛不適症狀,並有全身酸困不適,偶有咳嗽、咳疲,疲為白色黏疲,量少,時無聞熱、寒戰、頭痛、頭暈,無胸痛、咳血、腹痛、腹瀉、腹脹,無尿急、尿痛、尿頻,自行口服藥物治療(具體不詳),上述症狀為見明顯緩解,今為進一步診療,來我院就診,門診遂以「上呼吸道感染、扁平疣」收住我科,病程中,患者精神、飲食、睡眠欠佳,無高熱、寒戰、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無胸痛、咳血、呼吸困難,無腹痛、腹瀉、腹脹,無尿急、尿痛、尿頻,無抽搐、昏迷,大小便正常,體重無明顯變化。
[0021]入院診斷:1.上呼吸道感染,2扁平疵。
[0022]出院診斷:I上呼吸道感染2扁平疣。
[0023]治療經過:給予抗病毒,感冒顆粒每日三次,每次10g,止咳、化痰等對症支持治。 [0024]治療效果判斷:治癒。
[0025]3.姓名:潘學欣性別:男年齡:19入院日期:2012-04-12民族:漢族 ID號:17097。
[0026]主訴:發熱4天。現病史:患者自述於2012年4月8日,在部隊無明顯誘因出現發熱,測體溫:38.6°C。
[0027]即衛生隊就診,診斷為感冒,給予口服藥治療(藥名用法用量不詳),複測體溫:38.9°C,給予柴胡注射液2ML,肌注後測體溫38.5°C,並給予輸液治療。
[0028]輔助檢查:2012年4月12日我院門診查血細胞分析:WBC 3.61 X 109 /I,月幹腎功分析:AST 65U/L, ALT 51U/L, CRP 35.3mg/L, CK 199U/L, LDH 309U/L,血凝常規分析:FIB 4.41g/L, TT 13秒心電圖:大致正常心電圖腹部平片:未見明顯異常腹部彩超示:肝內鈣化斑。胸片示:雙肺及心隔未見明顯異常。
[0029]初步診斷:1.上呼吸道感染。
[0030]最後診斷:(2012-04-13) 1.上呼吸道感染。
[0031]主任仔細查閱病歷,查看病人後分析病情:1.男19歲。因「發熱4」入院。自述於2012年4月8日,在部隊無明顯誘因出現發熱測體溫:38.6°C即衛生隊就診,診斷為感冒,給予口服藥治療(藥名用法用量不詳),複測體溫:38.9°C,給子柴胡注射液,2ML.肌注後測體溫38.5°C,並給子輸液治療(藥名用法用量不詳),測體溫最高時為39.9°C,感胸悶、無氣短、咳嗽、咳痰;間有頭痛、無頭暈、全身乏力、無皮疹及出血點;無噁心、嘔吐;無腹痛、腹洩;連續治療4天,反覆發熱。2查體:咽部輕度充血,扁桃體無腫大,無分泌物。甲狀腺不大,胸廓對稱無畸形,雙肺呼吸動度一致,語顫無增減,叩診呈清音,雙肺呼吸音清晰,未聞及乾濕性羅音及胸膜摩擦音。各瓣膜聽診區來聞及雜音。腹部平坦未見胃腸型及蠕動波,腹壁靜脈無顯露外斐氏反應,肥達氏反應結果未回報,綜合病例病歷特點,可初步排除結核,診斷:上呼吸道感染給子感冒及對症支持治療。
[0032]入院日期:2012-04-12出院日期:2012-04-14住院天數:2。
[0033]治療經過:給感冒顆粒每日三次,每次IOg及對症支持治療。
[0034]治療效果判斷:好轉。
[0035]4.姓名:許皓翔性別:男年齡:18民族:漢族入院日期:2012-05-07。
[0036]主訴:發熱、咳嗽、咳痰5天。現病史:自述2012年5月2日受涼後出現發熱,體溫最高40.(TC.發熱時頭暈、頭痛明顯,以頂部為王,表現為間歇性跳痛。同時感全身乏力、咽痛,伴咳嗽,咳少許黃色粘痰,易咳出,無咯血。無耳鳴、視物模糊、意識障礙。
[0037]輔助檢查:入院後查血常規、抗核抗體、術前檢測均正常;肝腎功:K 3.32mmol/L,DBTL 6.lmmol/L, CRP 11.2mg/L;血凝:APTT 42.6 秒,FIB 4.27g/L;血沉 17mm/h;結核抗體陽性;抗ENA抗體:抗JO-1弱陽性;尿常規正常;心電圖、胸片均正常;彩超腹部:脾大。
[0038]初步診斷:1.上呼吸道感染,2.肺部感染?
最後診斷:1.上呼吸道感染。2.脾大。3.低血鉀。
[0039]治療經過:給予感冒顆粒每日三次,每次10g、哌拉西林鈉舒巴坦鈉粉針靜滴及對症支持治療。
[0040]主治醫師查房後分析病情如下:1.患者青年男性,因發熱、咳嗽、咳痰5天入院。2查體:體溫39.9°C。全身皮膚黏膜無黃染及出血點,各淺表淋巴結無腫大。雙肺呼吸音清晰,未聞及乾濕性羅音及胸膜摩擦音。腹平軟,無壓痛,未觸及包塊,莫菲氏徵陰性,膠鳴音正常。3平素健康。4輔 助檢查:血常規、抗核抗體、術前檢測均正常,肝腎功:K3.32mmol/L, DBTL 6.lmmol/L, CRP 17.2mg/L;血凝:APTT42.6 秒,FIB4.27g/L;血沉 17mm/h;結核抗體陽性;抗ENA抗體譜:抗Jo-1弱陽性;尿常規正常;心電圖、胸片均正常;彩超腹部:脾大。5.綜上所述,初步診斷(I)上呼吸道感染,(2)脾大(3)低鉀血症。
[0041]治療後患者體溫逐漸下降,昨日最高38.6°C,咳嗽、咽痛減輕。現排除肺炎。結核抗體陽性,但患者無結核中毒症狀,胸片正常,結核抗菌素我院無藥,暫不能做。不考慮結核病。注意複查結核抗體,血鉀等。治療藥物不做調整。
[0042]2012-05-11患者入院第2日體溫恢復正常,咳嗽、乏力明顯好轉,無咽痛、鼻塞、流涕,精神、睡眠尚可,飲食一般。大小便正常。查體:雙肺呼吸音清晰,未聞及乾濕性羅音。外裴氏、肥達氏反應均陰性。繼續治療,鞏固療效。
[0043]2012-05-13上級醫師查房記錄主任查閱病歷並查看病人後指出:1.結合病史,最後診斷:(I)上呼吸道感染,(2)脾大,(3)低鉀血症。2現患者無發熱、該嗽,一般狀況好。大小便正常。查體未見明顯陽性體徵。複查電解質正常。體溫己正常4天,停哌拉西林鈉舒巴坦鈉粉針。繼續治療,下周安排出院。
[0044]2012-05-15患者一般情況好,體溫正常,無頭暈、頭痛,無咳嗽、咳痰、關節疼痛,大小便正常。查體:雙肺呼吸音清晰,朱聞及乾濕性羅音。請示主任同意辦理明日出院。
[0045]治療效果判斷:好轉。
[0046]5.姓名:吳領性別:男民族:漢族年齡:18 ID號:T67492入院日期2012-05-08 。
[0047]主訴:頭暈3天,發熱2天。現病史:患者自述2012年5月6日,無明顯誘困感頭暈,就診於衛生隊,測體溫37.(TC給予靜滴藥物(具體藥物及劑量不詳)治療,效果不佳。於5月7日測體溫最高39.(TC,仍感頭暈,伴全身乏為、咽痛,無咳嗽、咳痰。
[0048]輔助檢查:我院門診查血常規:WBC13.3X109/L,N82%, L6.40%;胸片:兩肺及心隔未見明顯異常。
[0049]初步診斷:1.上呼吸道感染。
[0050]最後診斷:1.上呼吸道感染。[0051]2012-05-10 主治醫師查房後分析病情如下:I患者因「頭暈3天,發熱2天」入院。伴頭暈、全身乏力、咽痛,無咳嗽、咳痰,大小便正常。2查體:全身皮膚黏膜無黃染及出血點,各淺表淋巴結無腫大。咽部充血,扁桃體無腫大。心肺腹部未見明顯異常。3平素健康。4輔助檢查:我院門診查血常規:WBC13.3X109/L,N82%、L6.4% ;胸片:兩肺及心隔未見明顯異常。入科後複查血常規 WBC8.77X 109/L, N79%;肝腎功:K3.47mmol/L, Nal34mmol/L, Ca2.86mmoI/L, P0.68mmol/L, GLU6.79mmol/L、DBJL6.2umol/L, TBA24.7umol/L,CRP69.lg/L;尿常規:尿蛋白+_尿膽原+ I;糞常規:陰性;心電圖:竇性心動過速,大致正常心電圖;S綜上所述,初步診斷:(I)上呼吸道感染。6.治療後,患者體溫逐漸下降,昨日最高38.7°C,咽痛減輕,無咳嗽、咳痰。
[0052]2012-05-13 患者一般情況尚可,近2天無發熱,訴咽部疼痛,偶有咳嗽,無咳痰,大小便正常。查體:全身皮膚黏膜無黃染及出血點,各淺表淋巴結無腫大。咽部略紅,扁桃體無腫大。心肺腹部未見明顯異常。輔助檢查回報:胸部CT:未見明顯異常;抗核杭體、結核杭體、杭ENA杭體譜分析、肥達氏反應、外斐氏反應:均陰性;血沉:36mm/h。根據各項檢查結果,發熱原團仍考慮上呼吸道感染。繼續治療觀察病情變化。
[0053]2012-05-15 王任查房後分析病情:1、入院後經檢查,診斷明確:I上呼吸道感染。經給子感冒顆粒每日三次,每次10g、抗炎、補液等對症支持治療,現患者無發熱、咽痛等不適。2、查體:全身皮膚黏膜無黃染及出血點,各淺表淋巴結無腫大。咽部無充血,扁桃體無腫大。心肺腹部未見明顯異常。患者要求辦理出院。請主任後同意辦理出院。囑患者院外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0054]入院日期2012-05-08出院日期:2012-5-16住院天數:8天。
[0055]治療經過:經給予抗炎、感冒顆粒每日三次,每次10g、補液等對症支持治療。
[0056]出院治療效果:治癒。
[0057]6.姓名:趙新國 ID 號:D1212786。
[0058]輔助檢查: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來回報。胸片及心電檢查未回報。肝功能、腎功能未回報。泌尿系彩超檢查示:左腎結石、左腎積水。胸片檢查提示:支氣管炎。
[0059]初步診斷:1.左腎結石。2.上呼吸道感染。
[0060]最後診斷(2012-05-23):1.左腎結石。2.上呼吸道感染。
[0061]治療經過:經給予抗炎、感冒顆粒每日三次,每次10g、補液等對症支持治療。
[0062]2012-05-15 患者入科後病情較前無明顯變化,自述無明顯不適。入院查體:雙腎區無紅腫,無壓痛、叩擊痛,腎肋下未觸及,雙側輸尿管走行及膀朧區無壓痛。外生殖器未查。入院後行各項常規輔助檢查結果回報心電圖提示:竇性心律不完全性右柬支傳導阻滯。彩超提示:左腎結石伴局限性積液,左側輸尿管上段擴張,右下肢深靜脈瓣功能不全。腹部平片提示:左腎區高密影,考慮左腎結石。靜脈腎盂造影提示:左腎結石,左腎積水。餘輔助檢查未見明顯異常。主任查房及閱片後指示:現診斷明確,暫予以治療上呼吸感染,上感控制良好後,可考慮行經皮腎鏡欽雷射碎石術。 [0063]7.姓名:段林雄性別:男年齡:24民族:漢族ID號:T66480。
[0064]主訴:發熱I天。現病史:患者自訴幹2012年5月31日約21:00.受涼後出現發熱,體溫38.5°C,伴頭暈、頭痛、乏力咽痛,無寒戰、鼻塞、流涕,無咳嗽、咳痰、咯血、盜汗,無胸痛、胸悶、氣短及心犀不適。未治療。今日晨起仍有發熱。[0065]初步診斷:1.上呼吸道感染。
[0066]最後診斷:1.上呼吸道感染。
[0067]2012-06-02主治醫師查房後分析:1、患者青年男性,受涼後發熱I天入院,伴頭暈、頭痛、乏力、咽痛。2、查體:咽部充血,胸廓對稱無畸形,雙側呼吸動度一致,語顫無增減,雙肺呼吸音清晰,未聞及千溼性羅音及胸膜摩擦音。心臟及腹部未見明顯異常。3,輔助檢查:入科後急查血常規:正常;肝腎功:P0.85mmol/L, GLO 21.2g/L, CRP24.6mg/L;心電圖:竇性心律II,III,aVF可見Q波;尿常規:潛血+-,尿蛋白+_;糞常規:陰性;胸部CT:來見異常。綜上所述,入院診斷:上呼吸道感染。入院後杭感冒、抗炎、抗病毒、補液等對症支持治療。現患者未再發熱,無咳嗽、咳痰繼續治療。
[0068]主任查房後分析:入科後經檢查,結合症狀、體徵,最後診斷:上呼吸道感染。經給子抗感冒、抗炎、抗病毒、補液等對症支持治療,現患者一般情況好,無發熱、咳嗽、咳痰等不適,餘未訴不適,大小便正常。查體:咽部無充血,扁桃體無腫大,胸廓對稱無畸形,雙惻呼吸動度一致,語顫無增減,雙肺呼吸音清晰,未聞及乾濕性羅音及胸膜摩擦音。心臟及腹部未見明顯異常。患者要求出院,請示主任後同意辦理出院。住院天數:5天。
[0069]治療經過:入院後感冒顆粒每日三次,每次10g、、抗炎、補液等對症支持治療。
[0070]治療效果判斷:好轉。
[0071]7.姓名:陳曉斌性別:男年齡23婚否:未婚民族:漢族。
[0072]主訴發熱5天.現病史:自述20日年12月24日無明顯誘因出現發熱體溫最高
38.5°C,伴頭痛,以枕部明顯,表現為持續性悶痛,可忍受,同時感全身酸痛不適,無〃咽痛、鼻塞、流涕,無咳嗽、咳痰無尿頻、尿急、尿痛無皮疹、出血點,無盜汗,到單位衛生隊就診,給予藥物〈具體不詳)靜滴治療3天體溫下降後仍有升高。今日為進一步診治,來我院門診查血常規:WBC3.6X 109/L,CR0.326.ff-LCR0.57,PLT75 X 109/L。請主任會診後,門診以「上呼吸道感染」收住。病程中,精神、睡眠、飲食尚可,小便正常,大便乾燥,2-7天解I次。輔助檢查 2011 年 12 月 29 我院門診查血常規:WBC3.6X109/L, ff-SCR0.326,ff-LCR0.57,PLT75X 109/L。
[0073]初步診斷:1.上呼吸道感染。
[0074]最後診斷:(2011-12-31):1.上呼吸道感染。
[0075]洽療經過:給感冒顆粒每日三次,每次IOg及對症支持洽療。
[0076]治療效果判斷:治癒。
[0077]8.姓名:張浩ID號:T66231性別:男年齡:17婚否:未婚民族:漢族。
[0078] 主訴:咳嗽、氣短伴全身酸痛5天。現病史:患者自述緣於5天前因受涼後出現咳嗽,呈間斷性咳嗽,咳嗽時伴隨氣短、全身酸痛不適,無發熱,寒顫,午後低熱盜汗,無發作性心前區疼痛、胸悶、氣短,無夜問陣發性呼吸困難及端坐呼吸無流鼻娣,鼻塞、打噴嚏無腹脹、腹瀉、腹痛無尿痛、尿急,無雙下肢浮腫,偶感咽痛不適,遂就診我院急診科,行胸片檢查:未見明顯異常;未行任何處理。回到單位後仍感咳嗽、氣短不適,無咳痰、咯血不適,今為求進一步診洽遂就診千我院門診以「上呼吸道感染」收入我科,病程中患者精神、食慾、唾眠尚可。咽部充血,扁桃體II度腫大。領軟無抵杭,領靜脈無充盈,甲狀腺無腫大,氣管居中。胸廓對稱無畸形,雙側呼吸動度均等,語顫增減,叩診呈清音,雙肺朱聞及乾濕羅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區無隆起心尖搏動不彌散,未觸及震顫心界不大心音有力心率75次了分,律齊,各瓣膜聽診未聞及病理性雜音。
[0079]輔助檢查:血常規:正常;肝腎功:球蛋白:20.3g/L;血凝常規:正常;血清DJJ聚體:正常,甲狀腺功能:T3:0.73偏低;心電圖:竇性心律、正常心電圖;心臟彩超:未見明顯異常;彩超腹部:未見明顯異常;胸片示:未見明顯異常。
[0080]初步診斷:1.上呼吸道感染。
[0081]最後診斷:(2012-02-02 1.上呼吸道感染。
[0082]2012-01-29 近兩日查房,患者精神、飲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自訴咳嗽、氣短較前好轉,無午後低熱盜汗,無發作性心前區疼痛、響間、氣短無夜間陣發性呼吸團難及端坐呼吸,無流鼻涕.鼻塞、打噴嚏,無腹脹、腹瀉、腹痛等不適。查體:血壓120/75mmHg,咽都輕度充血,扁桃體II度腫大,雙肺呼吸音清晰雙肺未聞及千溼羅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區無隆起,心界不大,心音有力,心率75次/分,律齊各瓣膜聽診區未聞及病理性雜音。餘查體未見明顯陽性體徵。輔助檢查:血常規:正常;肝腎功:球蛋白:20.38/L偏低〔不排除實驗室誤差》;血凝常規正常;血清DH聚體正常;甲狀腺功能T3:0.73偏低;心電圖:竇性心律、正常心電圖;心勝彩 超:來見明顯異常;彩超腹部:未見明顯異常;確片示:未見明顯異常;目前診斷為:I上呼吸道感染。上級醫師查房後示:患者因受涼後出現咳嗽、氣短伴全身酸痛5天,查體咽部輕度充血,扁桃體II度腫大雙肺叩診呈清音,雙肺來聞及幹、溼羅音及胸膜摩擦音胸片未見明顯異常,結合臨床症狀及檢查目前診斷上呼吸道感染成立,2患者無明顯喘息、氣短無過敏史但患者有支氣管哮喘的家族史。
[0083]2012-02-0近兩日查房患者訴偶感咽部癢痛及氣短不適,經給予沙丁胺醇氣霧劑間斷吸入及感冒衝劑每日三次,每次10g,氣管炎衝劑口服後症狀明顯緩解。無咳嗽、咳痰,無發作性心前區疼痛、胸悶、氣短,無午後低熱、盜汗,無腹脹、噁心、嘔吐,無煩渴多飲多食多尿,精神、食慾睡眠可大小便正常。查體:血壓120/75mmHg,咽部無充血雙側扁桃體無腫大,雙肺呼吸音清晰,心率75次/分心律齊,各瓣膜聽診區未間及病理性雜音腹部查體同前無明顯變化,雙下肢無浮腫。目前不排除氣道高張力反應,繼續給予沙丁胺醇氣霧劑吸入,經請示主任準許給子辦理出院手續。
[0084]治療效果判斷:上呼吸道感染治癒。
[0085]9.姓名:王曉強ID號:T51504性別:男年齡:20婚否:未婚民族:漢。
[0086]主訴:發熱、頭痛4天。現病史:自述2012年2月18日無明顯誘因出現發熱,最高體溫39.8°C,伴寒戰、頭痛,以枕部明顯表現為持續性脹痛,發熱或乾咳時明顯。時有上腹部飽脹不適、噁心、進食即吐呈非噴射狀,為所進食物量少無嘔血。到單位衛生隊就診,給予肌肉注射退熱藥物,並靜滴頭孢類藥物及利巴韋林、口服藥物〔具體不詳)對症治療2天後體溫最高39.3-39.4°C仍感頭痛。今為進一步診治,來我院門診查拍片:雙肺及心膈未見異常;血常規正常。並以「上呼吸道感染」收住。病程中,無頭暈、胸悶、氣短。精神、睡目民、飲食欠佳。小便量少,色深,大便4天未解。體重無下降。
[0087]體格檢查:體溫37.50C,脈搏64次/分呼吸18次/分,血壓120/70mmHg,發育正常,營養良好,神志清晰自動體位,查體合作,無異常。
[0088]初步診斷:1.上呼吸道感染。
[0089]最後診斷:(2012-02-25) 1.上呼吸道感染。
[0090]2012-02-25經用感冒顆粒每日三次,每次IOg治療患者於2月25日體溫恢復正常,頭痛減輕無頭暈、噁心、嘔吐,精神、睡眠飲食尚可,大小便正常。監測血壓波動於90 —130/50-70mmHg。查體:咽部輕度充血。心肺腹部及神經系統均來見明顯陽性體徵。查外斐氏、肥達氏反應陰性;腦電圖:邊緣狀態腦電圖;腦脊液常規:外觀無色、清亮、透明,潘氏試驗陰性,細胞計數3X106/L,有核細胞計數2X106/L;腦脊液生化氯106mmol/L,腺苷脫氨酶93U/L,餘正常;腦脊液墨汁染色:未找見新型隱球菌。
[0091]治療效果判斷:治癒。
[0092]10.姓名:孫愛芬(急性扁桃體炎)性別:女職業:其他勞動者年齡:57婚否:已婚民族:漢。
[0093]主訴:咽痛伴發熱2天。現病史患者自述2天前因受涼後出現咽痛,伴發熱,在我院急診科診斷為」急性扁桃體炎,給子靜滴抗炎藥物治療後症狀無緩解。且疼痛逐漸加重,故幹今日就診我科經門診檢查後以急性扁桃體炎』收入院。病程中無心季,氣短及關節腫痛史,精神食慾良好二便均正 常。既往史:平素體質良好患有糖尿病5年口服降糖藥物治療,預防接種史不詳,否認有肝炎、傷寒、菌痢、SARS等傳染病史,青黴素、頭袍類大環內酯類藥物過敏,無食物過敏史,無外傷史,無手術史無輸血史。
[0094]體溫:37°C脈搏:76次/分,呼吸:18次/分,血壓:140/100mmHg。發育正常,營養中等神志清楚查體合作自動體位,步入病房。全身皮膚黏膜無黃染及出血點。各淺表淋巴結未觸及腫大。頭顱大小形態正常。唇無紫紺,齒齊無缺,伸舌居中。頸軟無抵杭,氣管居中,雙甲狀腺不大。胸廓對稱雙側呼吸動度均等,觸診語顫無增減雙肺叩呈清音來及乾濕性羅音。心區無隆起,心尖部未扣及震顫心界不大心率:76次/分,律齊,各瓣膜聽診區未聞及病理性雜音。腹平坦未見腸型及蠕動波,腹軟肝脾肋下未觸及,無壓痛及反跳痛,無移動性濁音,靦鳴音正常存在。脊柱四肢活動自如,雙腎區無叩擊痛。專科情況:咽部急性充血雙側扁桃體I度腫大,咽後壁淋巴濾泡增生。
[0095]輔助檢查:血常規:WHC: 12.30X 109/L.尿常規、類常規、胸片、心電圖等檢查已查,結果待報。
[0096]初步診斷:1.急性扁桃體炎。
[0097]最後診斷:急性扁桃體炎。
[0098]2012-02-24副主任醫師查房患者病情恢復平穩,一般狀況好,生命體徵平穩。自訴口服感冒顆粒後,咽部疼痛明顯減輕,飲食可。查體:咽都無充血。主任查看患者後建議繼續都滴抗炎藥物對症治療。遵囑執行。
[0099]治療效果判斷:治癒
11.姓名:莊巖性別:男年齡:20婚否:未婚民族:漢。
[0100]主訴頭痛、發熱3天。現病史:患者自述於2012年3月8日,在部隊無明確誘因出現頭痛表現為失頂部持續性疼痛,伴發熱,測體溫:38.5°C無咳嗽、咳痰;無胸悶、氣短無噁心、嘔吐;無頭暈、暈厥;無意識障礙。就診於某部門診部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給藥物(具體藥名用法用量不詳)口服後,體溫降至正常,頭痛有所緩解。於2012年3月12日晨起後,再次出現頭痛不適,遂來我院就門診測體溫:39°C。查血細胞分析:正常。門診以「感冒」收入科。自發病以來,精神差,睡眠可,飲食可。大小便正常。
[0101]體格檢查:體溫:39.2 V,脈搏8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壓:130/70mmHg,
發育正常,營養中等.神志清楚.自動體位步入病房問答切題查體合作。全身皮膚黏膜無黃染及出血點,各淺表淋巴結無腫大。頭顱五官端正無畸形,雙眼瞼無浮腫結膜無蒼白,無充血水腫,鞏膜無黃染,雙側瞳孔等大等圓,對光反射靈敏。乳突區無壓痛,粗測聽力正常。鼻通氣暢,無膿性及血性分泌物,各副鼻竇區無壓痛,唇無發紺,伸舌居中,咽部較度充血,右興側扁桃體II度腫大無淋巴濾泡及膿性分泌物。頸靜脈無怒張頸軟,無抵抗,氣管居中,甲狀腺對稱無腫大。胸廓對稱無畸形雙側呼吸動度一致,聽診雙肺呼吸音清晰未聞及乾濕性羅音。心前區無隆起,心尖搏動不明顯,心濁音界不大,心率84次/分,律齊,各瓣膜區來聞及雜音。腹軟,無腹壁靜脈曲張無靦型及蠕動波。全腹無壓痛、反跳痛及肌緊張肝脾肋緣下未觸及,莫非氏徵陰性,移動性濁音陰性腸鳴音如常。肛門及外生殖器來見異常。脊柱無畸形無縱軸叩擊痛,各棘突無壓痛及叩痛,右脛骨外側有一長約13cm的手術癱痕,癒合好,各關節無紅腫,活動靈活,雙下肢無浮腫。
[0102]神經系統檢查:神志清楚,言語流利,遠近記憶力、定向力、理解力、判無異常。雙側瞼裂大小一致,無眼瞼下垂雙側瞳孔等大等圓,雙側瞳孔直徑3mm,雙側直接、間接對光反射靈敏,調節、輻揍反射正常存在。雙眼球無突出及內餡,雙眼球各方向運動自如,雙眼無眼震及復視。雙側角膜反射靈敏,雙側咀嚼肌有力,張口下領無偏斜,下領反射無無進。雙側面部痛覺對稱。雙側額紋對稱,閉目有力,雙耳粗測聽力正常張口發「啊」音懸雍垂居中,雙惻軟顎上抬有力,雙側咽反射存在。雙側轉頸、聳肩有力,伸舌居中,舌肌無萎縮及纖顫。雙側肢體痛覺對稱,四肢關節位置覺、振動覺正常存在。四肢肌容積正常對稱,四月支肌張力正常,四月支肌力正常。雙側勝二頭肌、舷三頭肌反射(+_),撓骨膜反射(+_),膝、跟脫反射(++),無館踝陣攣,右側日Babinski徵(士),左狽Babinski徵(一)雙側Hoffmann徵(一)。泌汗功能正常,全身皮膚顏色、溫度正常。頸軟無抵杭Brudzinski徵(一)Kernig嚨徵(一)。
[0103]初步診斷:1.上呼吸道感染。
[0104]最後診斷:1.上呼吸道感染。
[0105]治療經過:給子感冒顆粒每日三次,每次IOg 口服。頭孢曲松鈉粉針預防感染。
[0106]治療效果判斷:治癒。
[0107]12.姓名:王向欣性別:男年齡:34患者自述於2012年3月10日,在家中因受涼後感頭痛、發熱。頭痛表現為左側頭部陣發性疼痛,伴發熱,未測體溫,咳嗽、無咳痰;無胸悶、氣短;無噁心、嘔吐;無頭暈、暈厥;無意識障礙。自購清開靈膠囊、阿莫西林(用法用量不詳)口服後上述症狀無緩解。於2012年3月11日就診於東方診所,測體溫:
38.5°C,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給予柴胡、安痛定(用量不詳〕注射後測體溫正常。晚間出現頭痛、咽痛、咳嗽,於2012年3月13日就診於中山醫院,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給予輸液(具體藥名及用法用量不詳)後,回家測體溫:37.6°C。今為進一步診治來我院,門診以「發熱」收入科。自發病以來,精 神差,睡眠可,飲食差。大小便正常。
[0108]查體:體溫:36°C,脈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壓:130/70mmHg。發育正常,營養中等,神志清楚,自動體位,步入病房,問答切題,查體合作。全身皮膚黏膜無黃染及出血點,各淺表淋巴結無腫大。頭顱五官端正無畸形,雙眼瞼無浮腫,結膜無蒼白,無充血水腫,鞏膜無黃染,雙側瞳孔等大等圓,對光反射靈敏。乳突區無壓痛,粗測聽力正常。鼻通氣暢,無分泌物,各副鼻竇區無壓痛。唇無發紺,伸舌居中,咽部輕度充血,雙側扁桃體無腫大。頸靜脈無怒張,頸軟無抵抗,氣管居中,甲狀腺對稱無腫大。胸廓對稱無畸形,雙側呼吸動度一致,聽診雙肺呼吸音清晰,未聞及乾濕性羅音。心前區無雜音。腹軟,無腹壁靜脈曲張,無腸型及蠕動波。全腹無壓痛、反跳痛及肌緊張,肝脾肋緣下未觸及,莫非氏徵陰性,移動性濁音陰性,腸鳴音正常。肛門及外生殖器未見異常。脊柱無畸形,無縱軸叩擊痛,各棘突無壓痛及叩痛,各關節無紅腫,活動靈活,雙下肢無浮腫,無杵狀指趾。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0109]輔助檢查:入科後查血細胞分析:WBC 4.19X109/L,HGB 169g/L,血糖(隨機):6mmol/L,肝腎功分析:正常。心電圖:竇性心律:大致正常心電圖。胸片:雙肺未見活動性病變。
[0110]診斷依據:
1.患者、男性、74歲。主因咳嗽、發熱4天入院。患者自述於2012年3月10日在家中因受涼後感頭痛、發熱。頭痛表現為左側頭部陣發性疼痛,伴發熱,未測體溫,咳嗽、無咳痰;無胸悶、氣短;無噁心、嘔吐;無頭暈、暈厥;無意識障礙。自購清開靈膠囊、阿莫西林〔用法用量不詳)口服後,上述症狀無緩解。
[0111]2.查體:咽部輕度充血,雙側扁桃體無腫大。胸廓對稱無畸形,雙側呼吸動度一致,聽診雙肺呼吸音清晰,未聞及乾濕性羅音。
[0112]3.輔助檢查:入科後查血細胞分析:WBC 4.19X109/L, L HGB 169g/L,血糖(隨機):6mmol/L。肝腎功分析:正常。心電圖:竇性心律;大致正常心電圖。胸片:雙肺未見活動性病變。
[0113]初步診斷:上呼吸道感染。
[0114]鑑別診斷:
流行性感冒:為流感病毒引起,起病急,呼吸系統症狀相對較輕。全身中毒症狀重,如高熱,頭痛,全身痛,進而衰竭,有流行趨勢。
[0115]肺炎球菌肺炎:發病早期可出現咳嗽、咳痰等。以寒戰、高熱為首發症狀,體溫可迅速達40°C以上。重症者可有呼吸困難。可聞及中小溼羅音。血白細胞可顯著增高多在10-30 X 109/L.
[0116]腦膜炎:可引起頭痛嘔吐,腦膜刺激症陽性,發燒明顯。可行腦脊液相關檢查。
[0117]肺炎球菌肺炎:發病早期可出現咳嗽、咳痰等。以寒戰、高熱為首發症狀,體溫可迅速達40°C以上。重症者可有呼吸困難。可聞及中小溼羅音。血白細胞可顯著增高多在10-30 X 109/L.
[0118]腦膜炎:可引起頭痛口區吐,腦膜刺激症陽性,發燒明顯。可行腦脊液相關檢查。
[0119]診療計劃:
1.內科護理常規,一級護理。
[0120]2.完善入院常規檢驗及檢查。血細胞分析、肝腎功全項分析、術前檢測+B肝五項+血型鑑定、尿液常規分析、糞便常規檢測、胸部正位片、彩超腹部。
[0121]3.給予感冒顆粒、清熱解毒、利巴韋林注射液抗病毒治療。轉化糖電解質注射液、胺基酸注射液補液支持治療。
[0122]治療經過:給予感冒衝劑每日三次,每次10g、利巴韋林注射液抗病毒等治療。
[0123]治療效果判斷:治癒。
[0124]13、歐陽志冬,男,27,已婚,漢族。[0125]主訴:發熱、頭痛3天。現病史:自述2011年5月27日下午感頭頂部悶痛不適,到單位衛生所就診測體溫37.3°C,給予速效感冒膠囊、布洛芬(具體不詳)口服後,於次日測體溫38.60C,到區醫院查血常規:WBC2.77X 109/L, L26.4%, PLT114X 109/L。診斷上呼吸道感染,給予利巴韋林顆粒、999感冒靈、重感靈口服後頭痛無緩解,體溫仍高、最高達
39.1°C。5月29日又到中醫院查血常規:WBC 2.28X109/L,體溫最高達39.1°C。5月29日又到中醫院查血常規:WBC 2.28X 109/L, L 0.33%, PLT 90X 109/L;尿常規:蛋白質+1尿膽原+1。給予喜炎平氨曲南靜滴後頭痛緩解,體溫恢復正常。今日再次感頭痛,體溫升高至39.2°C,為進一步診治,來我院門診以「發熱待查」收住。病程中,感乏力、全身酸痛,無頭暈、噁心、嘔吐,無意識障礙無咽痛、鼻塞、流涕,無咳嗽、咳痰,精神、睡眠尚可飲食一般。小便色深,量正常,大便3天未解。查血WBC 2.77X 109/L, L 26.4% ;5月29日外院查血常規:WBC 2,28X 109/L, LO, 33%, PLT 90X 109/L;尿常規:蛋白質+1 尿膽原+1。
[0126]初步診斷:1發熱1.1上呼吸道感染1.2其他。
[0127]最後診斷:1 上呼吸道感染2脾大。
[0128]補充診斷:I慢性胃炎。
[0129]入院時病情:因發熱、頭痛3天入院。自述2011年5月27日下午感頭頂部悶痛不適,到單位衛生所就診測體溫37.3°C,給予速效感冒膠囊、布洛芬(具體不詳)口服後,於次日測體溫37.3°C,到區醫院查血常規:WBC 2.77X 109/L, L 26.4%,PLT 114X 109/L診斷上呼吸道感染,給予利巴韋林顆粒、999感冒靈、重感靈口服後頭痛無緩解,體溫仍高、最高達 39.1°C。5 月 29 日又到中醫院查血常規:WBC 2.28X 109/L, L0.33%, PLT90X 109/L;尿常規:蛋白質+1,尿膽原+1。給予喜炎平、氨曲南靜滴後頭痛緩解,體溫恢復正常。今日再次感頭痛,體溫升高至39.2°C,為進一步診治,來我院門診以「發熱待查」收住。病程中感乏力、全身酸痛,無頭暈、噁心、嘔吐無意識障礙無咽痛、鼻塞、流涕,無咳嗽、咳痰,精神、睡眠尚可,飲食一般。小便色深量正常,大便3天未解。查體:體溫38.6°C,脈搏82次/分,呼吸18次/分,血壓,120/60 mmHg。咽部充血,右側扁桃體I度腫大,無膿性分泌物。心肺腹部及神經系統未見明顯異常。
[0130]治療經過:給感冒衝劑每日三次,每次10g,升白細胞、保護胃黏膜、抑酸、止痛、退熱對症支持治療並行腰椎穿刺術。
[0131]出院情況:
I症狀體徵轉歸:現無發熱、頭痛等不適,精神、唾眠、飲食尚可,大小便正常。查體:咽部無充血,心肺腹部未見明顯異常。請示主任同意辦理出院。
[0132]治療效果判斷:上呼吸道感染好轉。
[0133]14、姓名:袁軼萍性別:女年齡:婚否:未婚民族:漢族。
[0134]主訴:咽痛伴咳嗽、咳痰I周,加重2天。現病史:患者自訴緣於I周前不慎受涼後出現咽痛伴咳嗽,呈陣發性刺激性,以晨起、夜間及活動後明顯,偶有白色粘液痰,量少,易咳出,無黃色粘液痰、痰液分離、膿臭痰;無高熱、畏寒、盜汗、午後潮熱;無皮疹、黃疸;無腹痛、腹瀉,尿頻、尿急等不適,時未引起重視。病情呈進行性加重,予今日為進一步診治急來我院,門診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收入我科。病程中患者精神、睡眠食慾尚可,無抽搐,無呼吸困難及口唇發紺,無噁心、嘔吐、腹瀉,尿量及尿色無明顯改變,二便如常。體重無明顯減輕。[0135]治療經過:口服感冒衝劑,每日三次,每次10g,複方甘草口服液每次IOml,每日三次。
[0136]初步診斷:上呼吸道感染。
[0137]最後診斷:上呼吸道感染。
[0138]洽療效果判斷:治癒。
[0139]15、姓名:盛磊性別:男年齡:28婚否:已婚民族:漢族主訴:全身酸困不適、咳嗽、咳痰6天。現病史:患者自述緣於6天前因不慎受涼後出現全身酸困不適、咳嗽、咳痰,不適症狀,痰為白色粘痰夾 雜少量黃痰,量少,並有咽痛、頭痛、頭暈不適症狀,頭痛呈脹痛,以枕部為著,無天旋地轉感,無高熱、寒戰、噁心、嘔吐、無咯血、呼吸困難、腹痛、腹瀉,無尿急、尿痛、尿頻,遂就診於衛生隊,給予藥物治療(具體不詳),上述症狀未見明顯好轉,今為進一步診療,來我院就診,門診遂以「上呼吸道感染」收住我科,病程中,患者精神、食慾、睡眠尚可,偶有胸痛、胸悶不適,無高熱、寒戰、噁心、嘔吐,雙肺未聞及乾濕羅音及腦膜摩擦音。
[0140]初步診斷:上呼吸道感染。
[0141]最後診斷:上呼吸道感染。
[0142]治療經過:口服感冒衝劑,每日三次,每次10g,抗炎對症支持治療。
[0143]洽療效果判斷:治癒。
[0144]16、姓名:張斌性別:男年齡:20入院日期:2011-07-21。
[0145]婚否:未婚民族:漢族。
[0146]主訴:發熱2天。現病史:患者自述於2011年7月20日中午,無明顯誘因突然出現發熱,伴輕度頭痛,無咽痛、咳嗽、咳痰,無寒戰、大汗淋漓、胸悶、氣短等不適,無腹痛、腹脹、腹瀉、嘔血、黑便等。當時測體溫38.(TC,就診於衛生隊給予柴胡退燒。今日測體溫
39.8°C,為求進一步診治,就診於我院門診,查血常規:WBC13.3X109/L、N86.8%、L72%;胸片:未見明顯異常。門診以發熱待查收入院。既往史:平素體質良好,否認有結核、肝炎、傷寒、菌痢、SARS等傳染病。
[0147]輔助檢查:2011年7月21日來我院門診查血常規:WBC13.2X 109/L,N86.8%.L7.2%。
[0148]治療經過:口服感冒顆粒,每日三次,每次10g。
[0149]初步診斷:1.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
[0150]最後診斷:1.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
[0151]治療效果判斷:好轉。
[0152]17、姓名:鄭偉國性別:男年齡:21未婚民族:漢族住址:寧夏賀蘭縣入院日期:2011-07-25。
[0153]王訴:鼻塞、流涕、咽痛3天。現病史:患者自述於2011年7月22日因受涼後出現鼻塞、流涕、咽痛,偶有咳嗽、咯痰痰液呈黃色。同時伴兩側頸部搏動性疼痛,每次持續半小時左右可白行緩解。無發熱、噁心、嘔吐;無胸痛、喘息、呼吸困難。感雙膝關節酸困不適,無全身肌肉疼痛。自服「999感冒靈顆粒」等藥物治療,咽痛較前好轉,但仍感咽部不適鼻塞流涕。現為進一步診治來我院就診。門診以1、上呼吸道感染2、關節炎收入我科。自發病以來,無腦悶、氣短;無腹痛、腹脹。精神、食慾、睡眠尚可,大小便如常。[0154]初步診斷:1.上呼吸道感染2.高血壓病。
[0155]最後診斷:1、上呼吸道感染2、左膝關節腔積液,3、乙型病毒性肝炎攜帶者。
[0156]治療經過:口服感冒顆粒每日三次,每次10g,B肝免疫治療,降壓治療。
[0157]治療效果判斷:上呼吸道感染治癒。
[0158]18、姓名:趙振性別:男年齡:19未婚民族:漢族入院日期:2011-07_25。
[0159]主訴:咽痛、畏寒、發熱2天。現病史:患者自述緣於2011年7月24日因不慎受涼後出現咽痛、畏寒、寒戰、發熱不適症狀,並有咳嗽、咳疲、頭痛不適症狀,疲為白色粘疲,夾雜受涼黃色粘痰,無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無腦痛、咯血、呼吸困難,無腹痛、腹瀉、腹脹,無尿急、尿痛、尿頗遂就診於當地部隊衛生隊測體溫:39.7°C,給予藥物治療(具體不詳),上述症狀未見明顯緩解今為進一步診療,來我院就診門診測體溫:39.7°C。急查血常SE:WBC:11.2X109/L, RBC: 4.69X/1012/L,HGB: 139g/L, PLT: 169X 109/L,N:64.8%.L: 24.7%,肝腎功:K:4.2mmol/L0
[0160]治療經過: 口服感冒顆粒每日三次,每次10g,抗感染治療。
[0161]初步診斷:1上呼吸道感染2急性化腋性扁桃體炎。
[0162]最後診斷:1上呼吸道感染2急性化腋性扁桃體炎。
[0163]治療效果判斷:治癒。
[0164]19、姓名:武博性別:男年齡:17未婚民族:漢族籍貫:安徽入院日期:2011-07-26。
[0165]主訴:咳嗽、咳痰、胸悶、咽部不適3天。現病史:患者自述緣於3天前因不慎受涼後出現咳嗽、咳痰、胸悶、咽部不適症狀,痰為白色粘痰,疚中無血絲,偶感胸痛不適,無高熱、寒戰、抽搐、昏迷,無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無腹痛腹瀉、腹脹無尿急尿痛、尿頻,遂就診於當地部隊衛生隊,給予藥物治療(具體不詳),上述症狀未見明顯緩解,今為進一步診療,來我院就診門診遂以「支氣管哮喘,」收住我病程中,患者精神、飲食、睡眠尚可,無高熱、寒戰、抽搐、昏迷、咯血、呼吸困難,無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無腹痛、腹瀉、腹脹,無尿急。
[0166]初步診斷:1上呼吸道感染2支氣管哮喘。
[0167]最後診斷:1上呼吸道感染。
[0168]治療經過:給予口服感冒顆粒每日三次,每次10g,止咳、化痰等對症支持治療。
[0169]出院情況:
治療效果判斷:治癒。
[0170]20、姓名:鄭文斌性別:男年齡:20入院日期:2011-7-27婚否:未婚民
族:漢族。
[0171]主訴:發熱4天。現病史:患者自述於2011年7月23日晚間疑因受涼後突然出現發熱,體溫最高39°C,伴輕度頭痛、四肢關節痛,無寒戰、大汗淋漓,無咳嗽、咳痰,無呼吸困難等其他不適。至團衛生隊就診,予以靜滴「頭抱」等治療(具體不詳),效果欠佳,仍間斷髮熱,以下午為重。今為進一步診治來我院就醫,門診查血常規、抗O、類風溼因子、血沉均正常,胸透:心影增大;心電圖:竇性心動過緩伴律不齊,左室高電壓,RY5+SVl>4.0mV;心臟彩超:左心室略大,主動脈瓣返流(少量),三尖瓣返流(少量),心功能正常。門診擬發熱診斷收入。彩超(2011-7-27,我院):左心室略大,主動脈瓣返流(少量),三尖瓣返流(少量),心功能正常。[0172]初步診斷:1發熱1.1上呼吸道感染? 2病毒性心肌炎?
最後診斷:1上呼吸道感染2病毒性心肌炎?
補充診斷:1肝功能異常。
[0173]治療經過:入院後予以口服感冒顆粒每日三次,每次10g,抗病毒、抗感染、保肝及對症治療。
[0174]出院情況:
I患者目前一般情況良好,無發熱、頭痛、關節痛,無胸悶、心慌等不適。查體未見明顯異常。
[0175]2輔助檢查結果:2011-8-1複查血常規、肌鈣蛋白未見明顯異常;肝腎功:AST73U/L, ALT 110U/L, LDH 313U/L。
[0176]21、姓名:王東性別:男年齡 :27婚否:已婚民族:漢族。
[0177]入院日期:2011-08-04。
[0178]主訴:發熱4天。現病史:患者自述況2011年7月31日晚9時在部隊無明顯誘因自感發熱、前額疼痛,測體溫38.8°C,伴全身乏力、噁心、欲吐、咳嗽,非刺激性該嗽,無痰、就診於部隊衛生所,給予退燒藥物(具體不詳)及藿香正氣水,噁心、欲吐好轉。8月I日晚再次出現發熱,測體溫39.6°C,給予靜滴液體治療:雙黃連、激素、維生素C.體溫未見明顯下降。8月3日開始靜滴:雙黃連、青黴素(上述藥品用量不詳),2天後仍發熱、咳嗽、頭痛,但無寒戰、咽痛、咳痰、腹痛、腹瀉、尿頻、尿急、尿痛、四膚關節腫痛及意識障礙。2011年6月3日我院查血常規:WBC 5.4X109/L;胸透未見明顯異常。
[0179]治療經過:入院後予以口服感冒顆粒每日三次,每次IOg及對症治療。
[0180]初步診斷:I發熱原因待查1.1上呼吸道感染。
[0181 ] 最後診斷:I上呼吸道感染。
[0182]住院天數:8天。
[0183]治療效果判斷:治癒。
[0184]22、姓名:袁德性別:男年齡:26 婚否:未婚民族:漢族入院日期:2011-08-10 。
[0185]主訴:發熱5天。現病史:患者於2011年8月100下午無明顯誘因出現發熱,體溫最高40°C,伴頭痛、乏力全身關節痛、咳嗽,少量清涕,無咳痰,無胸悶、呼吸團難等其他不適。當地衛生隊予以口服抗炎及對症藥物(具體不詳),效果欠佳,仍持續發熱。今為進一步診治來我院就醫,在急診查血常規、胸片未見明顯異常,擬發熱診斷為收入院。患者自患病以來,精神狀態較差,體力情況較差,食慾食量較差,睡眠情況較差,體重無明顯變化,大便正常,小便正常。
[0186]既往史:既往體健,無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特殊病史。
[0187]初步診斷:1上呼吸道感染。
[0188]最後診斷:I上呼吸道感染。
[0189]住院天數:14天。
[0190]治療經過:給予口服感冒顆粒每日三次,每次IOg及對症支持治療。
[0191]治療效果判斷:治癒。
[0192]23、姓名:史清華性別:女年齡:37已婚民族:漢族入院日期:2011-09-21。[0193]主訴:頭痛、發熱、咽痛I周。現病史:患者自述緣於I周前不慎受涼後出現問歇頭痛,以前額略明顯,發熱,體溫最高38.9°C,並伴有明顯咽痛頭暈,自行口服「頭孢氨苄、抗病毒膠囊」治療,體溫有所下降,感咽痛明顯,偶伴有刺激性乾咳,無咳痰,無高熱、寒戰,無喘息、呼吸困難等不適。今為求進一步診治,門診遂以I上呼吸道感染收住我科。病程中患者精神、飲食及睡眠可,無寒戰、無喘息、呼吸困難,無噁心、嘔吐,無心慌,無手抖,無胸悶、氣短,無全身乏力,無腹痛、腹瀉,無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
[0194]初步診斷:上呼吸道感染。
[0195]最後診斷:上呼吸道感染。
[0196]出院日期:2011-09-26住院天數:5天。
[0197]治療經過:給予口服感冒顆粒每日三次,每次IOg清熱解毒、止咳對症治療。 [0198]治療效果判斷:治癒。
[0199]24、姓名:梁大濤性別:男年齡:19未婚民族:漢族籍貫:河南許昌市入院日期:2011-09-30。
[0200]主訴:發作性頭痛、頭暈3頭。現病史:患者自訴於2011年9月28日感冒後出現頭痛、頭暈,呈右側頸部間斷性脹痛,頭暈,視物模糊,噁心、嘔吐,嘔吐物為胃內容物,乾咳,無痰。自行口服「吲哚美辛、複合維生素B片」等藥物治療,症狀無改善。為進一步診治今特來我院就醫,在門診擬「腦炎」收入院。病程中患者無高熱、寒戰,無鼻塞、流清涕,無咽痛,無胸悶、氣短,無飲水嗆咳、吞咽困難,無復視,無肢體麻木、無力、抽搐,無大小便障礙等不適,精神一般食慾、睡眠好,二便正常。
[0201]初步診斷:腦炎。
[0202]最後診斷:上呼吸道感染。
[0203]治療經過:給予口服感冒顆粒每日三次,每次10g。
[0204]出院情況:目前患者頭痛、頭暈已好轉,頭昏症狀較改善,視物模糊基本好轉,精神、食慾、睡眠好,二便正常。查體為雙側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反射(++),橈骨膜反射(++),膝、跟腱反射(+++),左側Babinski徵。
[0205]25、姓名:陳珂性別:男年齡:32已婚民族:漢族入院日期:2011-10-21。
[0206]主訴:發熱6天。現病史:自述2011年10月15日晚無明顯誘因出現發熱,體溫最高高39.3°C,伴雙側頸部跳痛、頭暈、全身關節疼痛,無咽痛、鼻塞、流涕,無咳嗽、咳痰,無腹痛、腹瀉。自服白+黑2片後無效。10月16日到中醫院就診查血常規正常給予四季抗病毒顆粒、雙黃連、金蓮清熱解毒顆粒口服,靜滴利巴韋林對症治療3天後體溫逐漸下降但仍未恢復正常,頭痛、頭暈、全身夫節疼痛明顯緩解。10月18日到市醫院就診,查胸片正常。診斷上呼吸道感染給予阿奇黴素靜滴治療後仍有發熱。10月19日到寧醫附院查血常規正常;胸部CT:雙肺頸部無抵杭克氏徵陰性。
[0207]初步診斷:1發熱1.1上呼吸道感染。
[0208]最後診斷:上呼吸道感染。
[0209]治療經過:給口服感冒顆粒每日三次,每次IOg及對症治療。
[0210]出院情況 治療效果判斷:治癒。[0211]26、姓名:李健性別:男年齡:13未婚民族:漢族籍貫:內蒙左旗入院日期:2011-10-24。
[0212]主訴:發熱I天。現病史:自述2011年10月23日受涼後於早9:00左右出現發熱,體溫最高39°C,伴咽痛、鼻塞、頭痛、頭暈、全身酸痛,咳嗽、咳少許黃色粘液痰,不易咳出,無腹痛、腹瀉。自服安乃近I片、嚴迪2片後無效。遂到左旗醫院就診。診斷:上呼吸道感染,給予病毒靈、川琥寧、菌必治靜滴及退熱對症治療後體溫仍未恢復正常。今日為進一步診治,來我院門診以「發熱1.1上呼吸道感染1.2肺炎待排」收住。病程中無皮疹、意識障礙,無胸悶、氣短精神、睡眠、飲食尚可,大小便正常。
[0213]初步診斷:1發熱1.1上呼吸道感染1.2肺部感染。
[0214]最後診斷:上呼吸道感染。
[0215]治療經過:給口服感冒顆粒每日三次,每次IOg及對症治療。
[0216]治療效果判斷:治癒。
[0217]27、姓名:張濤性別:男年齡:26未婚民族:漢族籍貫:遼寧瀋陽市入院日期:2011-10-28。
[0218]主訴:鼻塞、流涕、咽部不適3天。現病史:患者自述緣於3天前團不慎受涼後出現鼻塞、流涕、咽部不 適症狀,鼻涕呈清水樣,偶有咳嗽、該痰,無高熱、寒戰、抽搐,無頭痛、頭暈、胸痛、咯血、呼吸困難,無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無尿急、尿痛、尿頻,自行口服藥物治療(具體不詳),上述症狀稍有緩解,今為進一步診療,來我院就診,門診遂以「上呼吸道感染」收住我科,病程中,患者精神、食慾、睡眠尚可,無高熱、寒戰、抽搐,無頭痛、頭暈、胸痛、咯血、呼吸困難,無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無尿急、尿痛、尿頻大小便正常。
[0219]初步診斷:1上呼吸道感染。
[0220]最後診斷:1上呼吸道感染。
[0221]治療經過:給口服感冒顆粒每日三次,每次IOg及對症治療。
[0222]治療效果判斷:治癒。
[0223]28、姓名:許博性別:男年齡:22未婚民族:漢族籍貫:陝西商洛地區入院日期:2011-11-03。
[0224]主訴:發作性眩暈3天。現病史:患者於3天前「感冒後出現眩暈,自覺天旋地轉、軀體傾倒感眩暈呈發作性,眩暈持續時問短伴有面色蒼白、大汗。於昨日下午出現頭痛、噁心、嘔吐,頭痛為雙側額部脹痛,嘔吐為非噴射狀,嘔吐物為胃內容物,無寒戰、發熱,無膚體活動障礙及膚體麻木,無意識障礙及抽搐發作,無二便障礙。昨日晚就診我院急診科,頭顱CT檢查未見異常;肝腎功、電解質均正常;血常規WBC14.7X109/L,N 80%, RBC5.67X1012/L,PLT207X 109/L。急診以「眩暈」收住。病後精神欠佳,食欲不振,二便正常。
[0225]治療經過:給予口服感冒顆粒每日三次,每次IOg及丹七片口服,每日5次每次4片。
[0226]初步診斷:I眩暈。
[0227]最後診斷:1眩暈症2上呼吸道感染。
[0228]2輔助檢查結果:血常規正常;頭顱CT檢查來見異常;腦電圖結果正常;頸部血管彩超檢查結果正常。
[0229]3治療效果判斷:I眩暈症好轉,2、上呼吸道感染治癒。[0230]29、姓名:蔣浩性別:男年齡:21未婚民族:漢族籍貫:浙江杭州市入院日期:2011-12-16。
[0231]主訴:咳嗽、咳痰I天餘。現病史:患者自述2011年12月14日晚在本部宿舍,因受涼感冒,第二日晨起出現咳嗽、咳痰,咳白色粘痰不易咳出,伴鼻塞,無頭暈、頭痛無發熱、寒戰,無噴嚏、流涕。今為診治來我院門診以「上呼吸道感染」收入我科。自發病以來,自訴偶感上腹部疼痛不適,進食後偶感腹脹、噁心無嘔吐,無心慌、胸悶、氣短,,無腹痛服、噯氣、反酸等不適。精神、食慾尚可,唾眠欠佳。大小便如常。
[0232]初步診斷:1上呼吸道感染2慢性淺表性胃炎。
[0233]最後診斷:1上呼吸道感染2慢性淺表性胃炎。
[0234]治療經過 :給予口服感冒顆粒每日三次,每次IOg ;胃舒樂每日三次,每次10g。
[0235]治療效果判斷:1、痊癒;2、好轉。
[0236]30、姓名:陳曉斌性別:男年齡:23未婚民族:漢族籍貫:甘肅秦安縣入院日期:2011-12-29。
[0237]主訴:發熱5天。現病史:自述2011年12月24日無明顯誘因出現發熱,體溫最高38.50°C,伴頭痛,以枕部明顯,表現為持續性悶痛,可忍受,同時感全身酸痛不適,無咽痛、鼻塞、流涕,無咳嗽、咳痰,無尿頻、尿急、尿痛,無皮疹、出血點,無盜汗,到單位衛生隊就診,給予藥物(具體不詳)靜滴治療3天體溫下降後仍有反覆。
[0238]初步診斷:1上呼吸道感染。
[0239]最後診斷:1上呼吸道感染。
[0240]給予口服感冒顆粒每日三次,每次10g。
[0241]治療效果判斷:治癒。
【具體實施方式】
[0242]實施例1
按重量比取:膽木40份、板藍根40份、連翹40份、蘆根30份、紫蘇葉15份、白藥子15份、蘇梗15份、生石膏15份、阿斯巴甜I~10份、麥芽糊精20~40份。
[0243]取處方量紫蘇葉粉碎成粗粉後蒸餾提取揮髮油,蒸餾後的水溶液(含揮髮油)另器收集。
[0244]取膽木處方量粗粉,加乙醇浸提(採用8倍量85%的乙醇浸提,浸提時間7天。),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8~1.19(60°C測)的清膏,加4倍量的石膏粉,混勻,70~80°C減壓乾燥,粉碎成50目粉,加乙醇使含醇量達85%,攪拌提取三次,冷藏,靜置24小時,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加純化水至相對密度為1.02~1.03 (600C ),冷至室溫,用10%鹽酸溶液調節PH值至2.0~3.0,冷藏,靜置24小時,濾過,濾液用20 %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7.0,冷藏,靜置12小時,濾過,得濾液,另器收集。
[0245]將上述提取紫蘇葉剩下的藥渣及提取膽木剩下的藥渣與板藍根、連翹、蘆根、白藥子、蘇梗、生石膏共同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1.25 (90°C),加乙醇使含醇量達到60%,靜置24小時,分取上清液,加膽木回流液,減壓回收乙醇至無醇味,並繼續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3 (65°C)的稠膏,加麥芽糊精適量,混勻,製成顆粒,乾燥,噴加揮髮油(紫蘇葉水溶液),混勻,分裝即得顆粒劑。[0246]實施例2
按重量比取:膽木40份、板藍根40份、連翹40份、蘆根30份、紫蘇葉15份、白藥子15份、蘇梗15份、生石膏15份、糊精20~40份。
[0247]取處方量紫蘇葉粉碎成粗粉後蒸餾提取揮髮油,蒸餾後的水溶液(含揮髮油)另器收集。
[0248]取膽木粗粉,加乙醇浸 提(採用6倍量85%的乙醇浸提,浸提時間7天。),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8~1.19(60°C測)的清膏,加4倍量的石膏粉,混勻,70~80°C減壓乾燥,粉碎成50目粉,加乙醇使含醇量達85%,攪拌提取三次,冷藏,靜置24小時,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加純化水至相對密度為1.02~1.03 (600C ),冷至室溫,用10%鹽酸溶液調節pH值至2.0~3.0,冷藏,靜置24小時,濾過,濾液用20%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7.0,冷藏,靜置12小時,濾過,得濾液,另器收集。
[0249]將上述提取紫蘇葉剩下的藥渣及提取膽木剩下的藥渣與板藍根、連翹、蘆根、白藥子、蘇梗、生石膏共同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1.25 (90°C),加乙醇使含醇量達到60%,靜置24小時,分取上清液,加膽木回流液,減壓回收乙醇至無醇味,並繼續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3 (65°C)的稠膏,加澱粉、糊精適量,混勻,製成顆粒,乾燥,噴加揮髮油,乾燥,混勻,過篩,裝膠囊即得膠囊劑。
[0250]實施例3
按重量比取:膽木40份、板藍根40份、連翹40份、蘆根30份、紫蘇葉15份、白藥子15份、蘇梗15份、生石膏15份、糊精10~30份、硬脂酸鎂15~30份。
[0251]取處方量紫蘇葉粉碎成粗粉後蒸餾提取揮髮油,蒸餾後的水溶液(含揮髮油)另器收集。
[0252]取膽木粗粉,加乙醇浸提(採用8倍量85%的乙醇浸提,浸提時間7天。),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8~1.19 (60°C測)的清膏,加4倍量的石膏粉,混勻,70~80°C減壓乾燥,粉碎成50目粉,加乙醇使含醇量達85%,攪拌提取三次,冷藏,靜置24小時,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加純化水至相對密度為1.02~1.03 (600C ),冷至室溫,用10%鹽酸溶液調節pH值至2.0~3.0,冷藏,靜置24小時,濾過,濾液用20%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7.0,冷藏,靜置12小時,濾過,得濾液,另器收集。
[0253]將上述提取紫蘇葉剩下的藥渣及提取膽木剩下的藥渣與連翹、膽木、蘆根、白藥子共同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1.25(90°C),加乙醇使含醇量達到60%,靜置24小時,分取上清液,加膽木回流液,減壓回收乙醇至無醇味,並繼續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3 (65°C)的稠膏,加糖粉、糊精、硬脂酸鎂適量,混勻,製成顆粒,乾燥,噴加揮髮油,混勻,壓片即得片劑。
[0254]實施例4
按重量比取:膽木50份、板藍根30份、連翹30份、蘆根30份、紫蘇葉10份、白藥子10份、糖漿10~20份、純化水30~60份。
[0255]取處方量紫蘇葉粉碎成粗粉後蒸餾提取揮髮油,蒸餾後的水溶液(含揮髮油)另器收集。
[0256]取膽木粗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5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8~1.19(60°C測)的清膏,加4倍量的熟石膏粉,混勻,70~80°C減壓乾燥,粉碎成50目粉,加乙醇使含醇量達85%,攪拌提取二次,冷藏,靜置24小時,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加純化水至相對密度為1.02~1.03 (600C ),冷至室溫,用10%鹽酸溶液調節pH值至2.0~3.0,冷藏,靜置24小時,濾過,濾液用20 %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7.0,冷藏,靜置12小時,濾過,得濾液,另器收集。
[0257]將上述提取紫蘇葉剩下的藥渣及提取膽木剩下的藥渣與板藍根、連翹、蘆根、白藥子、蘇梗、生石膏共同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1.25 (90°C),加乙醇使含醇量達到60%,靜置24小時,分取上清液,加膽木回流液,減壓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加阿斯巴甜和紫蘇葉揮髮油,加純化水適量,溶解,混勻,調節PH5.6~6.8,濾過,灌裝,滅菌,包裝即得口服液。
[0258]實施例5
按重量比取:膽木40份、板藍根40份、連翹50份、蘆根20份、紫蘇葉10份、白藥子15份、生石膏10份、糖漿20-40份、純化水40-70份。
[0259]取處方量紫蘇葉粉碎成粗粉後蒸餾提取揮髮油,蒸餾後的水溶液(含揮髮油)另器收集。
[0260]取膽木粗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5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8~1.19(60°C測)的清膏,加4倍量的熟石膏粉,混勻,70~80°C減壓乾燥,粉碎成50目 粉,加乙醇使含醇量達85%,攪拌提取二次,冷藏,靜置24小時,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加純化水至相對密度為1.02~1.03 (600C ),冷至室溫,用10%鹽酸溶液調節pH值至2.0~3.0,冷藏,靜置24小時,濾過,濾液用20%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7.0,冷藏,靜置12小時,濾過,得濾液,另器收集。
[0261]將上述提取紫蘇葉剩下的藥渣及提取膽木剩下的藥渣與板藍根、連翹、蘆根、白藥子、蘇梗、生石膏共同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1.25 (90°C),加乙醇使含醇量達到60%,靜置24小時,分取上清液,加膽木回流液,減壓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加糖漿和紫蘇葉揮髮油,混勻,加水適量,攪拌混勻,調節PH5.6~6.8,濾過,滅菌,灌裝,包裝即得糖漿劑。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感冒的中成藥,其特徵在於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製成的藥劑:膽木20~50份,板藍根20~50份連翹20~50份,蘆根15~40份,紫蘇葉10~30份,白藥子7~15份,蘇梗7~15,生石膏5~10。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感冒的中成藥,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藥劑是任何一種藥劑學上所說的劑型。
3.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治療感冒的中成藥,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藥劑是膠囊劑、片劑、顆粒劑、口服液或糖漿劑。
4.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感冒的中成藥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其工藝步驟為: 1)將紫蘇葉粉碎成粗粉後蒸餾提取揮髮油,蒸餾後的揮髮油另器收集備用; 2)將膽木粉碎成粗粉,用乙醇浸提或加水煎煮提取,濾過,所得濾液濃縮至60°C條件下相對密度為1.18~1.19的清膏,加4倍量的熟石膏粉,混勻,在70~80°C下減壓乾燥,粉碎成50目粉,加乙醇使含醇量達85%,攪拌提取,冷藏,靜置24小時後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加純化水至60°C條件下相對密度為1.02~1.03,冷卻至室溫,調節pH值至2.0~3.0,冷藏,再次靜置24小時,濾過,調節濾液pH值至7.0,冷藏,三次靜置12小時,濾過,所得濾液即為膽木提取液; 3)將上述過程I)和過程2)剩下的藥渣與板藍根、連翹、蘆根、白藥子、蘇梗、生石膏混合後加水煎煮,濾過,所得濾液濃縮至90°C條件下相對密度1.2~1.25,然後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到60%,靜置24小時,分取上清液,加入過程I)所得的膽木提取液,減壓回收乙醇至無醇味,並繼續濃縮至65°C條件下相對密度為1.33的稠膏; 4)在過程3)所得稠膏,按照常規製劑方法制粒,製成的顆粒乾燥後噴入紫蘇葉揮髮油,製成顆粒劑、膠囊劑或片劑;或者將過程3)所得稠膏,按照常規製劑方法加揮髮油、糖漿和水適量,攪勻,濾過,灌裝,滅菌即得糖漿劑或口服液。
5.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治療感冒的中成藥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過程2)中乙醇浸提是採用6~8量85%的乙醇浸提,浸提時間7天。
6.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治療感冒的中成藥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過程2)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5小時,合併煎液。
【文檔編號】A61P31/16GK103961575SQ201410192000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8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8日
【發明者】肖勇 申請人:肖勇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