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適性牙線棒的製作方法
2023-12-02 18:02:16 7
舒適性牙線棒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舒適性牙線棒,第一牙線杆和第二牙線杆的自由端向相反的方向彎曲,第一牙線杆自由端與牙線之間的角度為125゜~140゜,第二牙線杆自由端與牙線之間的角度為130゜~160゜,第一牙線杆與第二牙線杆自由端端部之間的距離為21~25mm,第一牙線杆與第二牙線杆牙線安裝部之間的距離為18~20mm;本實用新型第一牙線杆與第二牙線杆的自由端向相反的方向彎曲,既增大了牙線架開口端兩牙線杆之間的距離,又使牙線杆的端部朝向側面,在使用該牙線棒進行剔牙時,牙線杆的端部不會抵在使用者牙齦上,避免了現有技術中牙線棒的端部抵在牙齦上而給使用者帶來不適,提高了本實用新型牙線棒的舒適性。
【專利說明】舒適性牙線棒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牙齒清潔裝置,具體涉及一種舒適性牙線棒。
【背景技術】
[0002]牙線棒是一種在日常口腔護理中配合牙刷一起使用的潔牙護齒產品,其可用於剔除牙間和牙齦下牙刷接觸不到的食物殘渣、牙菌斑、牙垢等而不傷牙齒、牙齦,防止齲齒的產生。如圖1所示,現有的牙線棒包括手柄3^牙線架匕和牙線23 ;牙線架匕包括兩個牙線杆和一固定杆,兩個牙線杆與固定杆固定形成一 V型結構的牙線架匕;牙線架匕的固定杆與手柄%的一端固定,牙線%安裝在兩個牙線杆之間的開口處。使用時,用手持拿手柄3^將牙線%嵌入牙齒之間的縫隙即可進行剔牙動作,使用方便簡單。然而,由於兩個牙線杆均為直杆,牙線杆的端部距離牙線的安裝位置具有一定的距離,而兩個牙線杆端部之間的距離較短,在使用時,牙線杆的端部常常抵在使用者牙齦上,給使用者造成不適。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在使用時牙線杆不會抵在使用者牙齦上的舒適性牙線棒。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舒適性牙線棒,包括手柄、與手柄固定的牙線架以及固定在牙線架上的牙線,牙線架包括第一牙線杆、第二牙線杆和固定杆,固定杆的兩端分別與第一牙線杆和第二牙線杆固定,形成I型結構,牙線的兩端分別固定在第一牙線杆和第二牙線杆的自由端,所述第一牙線杆和第二牙線杆的自由端向相反的方向彎曲,第一牙線杆自由端與牙線之間的角度為125。~140。,第二牙線杆自由端與牙線之間的角度為130。~160。,第一牙線杆與第二牙線杆自由端端部之間的距離為第一牙線杆與第二牙線杆牙線安裝部之間的距離為 18~201111110
[0006]進一步,所述手柄和牙線架為一體注塑成型。
[0007]更進一步,所述手柄為扁平狀,在手柄的兩側分別設有手持部,在手持部上設有防滑紋。
[0008]更進一步,所述手柄的一端與牙線架的固定杆固定,手柄與固定杆之間的夾角為25。?40。。
[0009]更進一步,所述手柄的自由端向牙線架的一側折彎130。~145。,在其端部設有牙籤,牙籤與手柄折彎部的夾角為95。~110。。
[0010]更進一步,所述牙線的兩端穿過牙線杆、並燒結形成蒂頭,該蒂頭的直徑大於牙線的直徑。
[0011]相對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實用新型第一牙線杆與第二牙線杆的自由端向相反的方向彎曲,使第一牙線杆與第二牙線杆的內側為平滑過渡的曲面,既增大了牙線架開口端兩牙線杆之間的距離,又使牙線杆的端部朝向側面,在使用該牙線棒進行剔牙時,牙線杆的自由端可避開與牙齦接觸,或者即使與牙齦接觸也是平滑過渡曲面,其端部不會抵在使用者牙齦上,避免了現有技術中牙線棒的端部抵在牙齦上而給使用者帶來不適,提高了本實用新型牙線棒的舒適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現有技術牙線棒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牙線棒結構示意圖。
[0015]圖1中,Ia為牙線架,2a為牙線,3a為手柄。
[0016]圖2中,I為牙線架,11為第一牙線杆,12為固定杆,13為第二牙線杆,2為牙線,21為帝頭,3為手柄,31為手持部,32為折彎部,33為牙籤。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8]參見圖2:舒適性牙線棒,包括手柄3、與手柄3固定的牙線架I以及固定在牙線架I上的牙線2,手柄3與牙線架I為一體注塑成型。。牙線架I為一端開口的U型結構,牙線架I包括第一牙線杆11、第二牙線杆13和固定杆12,固定杆12的兩端分別與第一牙線杆11和第二牙線杆13固定,形成U型結構,牙線2的兩端分別固定在第一牙線杆11和第二牙線杆12的自由端(即牙線架I的開口端)。第一牙線杆11和第二牙線杆13的自由端向相反的方向彎曲,使第一牙線杆11與第二牙線杆13的內側為平滑過渡的曲面。第一牙線杆11自由端與牙線2之間的角度為125 °~140 °,第二牙線杆13自由端與牙線2之間的角度為130 °~160 °,第一牙線杆與第二牙線杆自由端端部之間的距離為21~25mm,第一牙線杆與第二牙線杆牙線安裝部之間的距離為18~20mm。將第一牙線杆11與第二牙線杆13設計為向相反方向彎曲,既增大了牙線架I開口端兩牙線杆之間的距離,又使牙線杆的端部朝向側面,在使用該牙線棒進行剔牙時,牙線杆的自由端可避開與牙齦接觸,或者即使與牙齦接觸也是平滑過渡曲面,其端部不會抵在使用者牙齦上,避免了現有技術中牙線棒的端部抵在牙齦上而給使用者帶來不適,提高了本實用新型牙線棒的舒適性。
[0019]手柄3的一端與牙線架I的固定杆12固定,手柄3與固定杆12之間的夾角為25°~40。,該角度設置更有更於牙線進行剔牙操作。手柄3為扁平狀,在手柄3的兩側分別設有手持部31,在手持部31上設有防滑紋,起防滑作用。手柄3的自由端向牙線架I的一側折彎130。~145。,形成折彎部32。在折彎部32的端部設有牙籤33,牙籤33與折彎部32的夾角為95 °~110。,使本牙線棒同時也可當牙籤使用。
[0020]為了加大牙線的牢固性,牙線2的兩端穿過牙線杆、並燒結形成蒂頭21,該蒂頭21的直徑大於牙線2的直徑。
[0021]最後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技術方案,儘管 申請人: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那些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技術方案的宗旨和範圍,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
【權利要求】
1.舒適性牙線棒,包括手柄、與手柄固定的牙線架以及固定在牙線架上的牙線,牙線架包括第一牙線杆、第二牙線杆和固定杆,固定杆的兩端分別與第一牙線杆和第二牙線杆固定,形成U型結構,牙線的兩端分別固定在第一牙線杆和第二牙線杆的自由端,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牙線杆和第二牙線杆的自由端向相反的方向彎曲,第一牙線杆自由端與牙線之間的角度為125 °~140。,第二牙線杆自由端與牙線之間的角度為130 °~160。,第一牙線杆與第二牙線杆自由端端部之間的距離為21~25mm,第一牙線杆與第二牙線杆牙線安裝部之間的距離為18~20mmo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舒適性牙線棒,其特徵在於,所述手柄和牙線架為一體注塑成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舒適性牙線棒,其特徵在於,所述手柄為扁平狀,在手柄的兩側分別設有手持部,在手持部上設有防滑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舒適性牙線棒,其特徵在於,所述手柄的一端與牙線架的固定杆固定,手柄與固定杆之間的夾角為25 ° ~4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舒適性牙線棒,其特徵在於,所述手柄的自由端向牙線架的一側折彎130 °~145。,在其端部設有牙籤,牙籤與手柄折彎部的夾角為95 °~110 °。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舒適性牙線棒,其特徵在於,所述牙線的兩端穿過牙線杆、並燒結形成蒂頭,該蒂頭的直徑大於牙線的直徑。
【文檔編號】A61C15/04GK204233237SQ201420723079
【公開日】2015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7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7日
【發明者】蒲高成 申請人: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