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條的製作方法
2023-11-30 22:08:16 2
專利名稱:匯流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例如用於具備多個電池的電源裝置,且將兩個電池的電極彼此相互地連接的匯流條。
背景技術:
在使用電動馬達行駛的電動汽車、並用電動馬達和發動機行駛的混合動カ車等中,為了實現圓滑的行駛,需要向上述電動馬達供給高電壓的電源。作為這樣的電源,在上述電動汽車、混合動カ車等中搭載將比較小型的多個電池串聯地連接而構成的電源裝置(例如,參見專利文獻I)。圖13是以往的電源裝置的俯視圖。電源裝置具備電池集合體(未圖示出)和被重疊在電池集合體上的匯流條模塊105。電池集合體具備多個電池等。這些多個電池以相互相鄰的電池彼此的正極和負極(電極)相互相鄰的方式在沿一方向排列的狀態下被保持。匯流條模塊105具備平板150和多個匯流條101。平板150由絕緣性的合成樹脂構成,作為整體的平面形狀被形成為與電池集合體的上面大致相等的形狀。平板150具備多個收容匯流條101的匯流條收容部152。各匯流條收容部152具備重疊有匯流條101並且貫通有與匯流條101的後述的孔123連通的孔的底壁152a和從底壁152a的外緣豎立設置的多個周壁152b,被形成為向上方開ロ的箱狀。匯流條101是對導電性的金屬板實施衝壓加工而得到的,被形成為大致長方形板狀。另外,在匯流條101上貫通使相互相鄰的電池的相互相鄰的正極和負極通過的ー對孔123。在組裝上述結構的電源裝置時,首先,將匯流條101安裝在平板150的匯流條收容部152,使匯流條101的孔123和匯流條收容部152的孔連通。而且,使電池的電極在該連通的孔通過,將匯流條模塊105重疊在電池集合體,將螺母擰入電扱。這樣ー來,各匯流條101將相互相鄰的電池的電極彼此連接,多個匯流條101,即、匯流條模塊105將多個電池串聯地連接。於是,電源裝置被組裝。但是,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上述的電源裝置的性能,需要監視各電池的剰餘容量(電壓)。因此,存在上述的電源裝置的電池經作為迴路體的電線106與作為控制部的E⑶(Electronic Control Unit)連接的情況。電線106是具備導電性的導體161和將導體161包覆的絕緣性的包覆部162的包覆電線。在電線106的一端,包覆部162被剝皮除去,導體161露出。該電線106的一端與電壓檢測端子109連接。電壓檢測端子109是對導電性的金屬板實施衝壓加工而得到的,一體地具備與電池的電極(匯流條101)連接的電池連接部191和與電線106連接的電線連接部192。電池 連接部191被形成為匯流條101的大約一半大小的大致正方形板狀,在其中央貫通有使電池的正極、負極通過的ー個孔193。電線連接部192具備與電池連接部191的外緣相連的長方形板狀的底板部和與底板部的寬度方向兩端相連的多個鉚接片。
上述電線106的一端將露出的導體161重疊在電線連接部192的底板部,將鉚接片鉚接,與電壓檢測端子109連接。而且,電壓檢測端子109通過使電池的電極在孔193內通過,使電池連接部191重疊在匯流條收容部152內的匯流條101,將上述的螺母擰入電極,而與電池的電極(匯流條101)連接。另外,在電線106的另一端安裝連接器,通過連接器連接而與E⑶連接。這樣,經電線106以及電壓檢測端子109 (以及匯流條101),將E⑶和電源裝置的電池連接,監視各電池的剰餘容量。在先技術文獻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I :日本特開2003-45409號公報在上述電源裝置中,在將電壓檢測端子109連接到與E⑶連接的電線106的一端後,將該電壓檢測端子109重疊在匯流條101,與電池的電極(匯流條101)連接,據此,將電線106和電池連接。這樣,因為匯流條101和電壓檢測端子109是分體零件,所以,存在零件數量增多這樣的問題。另外,因為有必要將匯流條101和電壓檢測端子109這兩者安裝在匯流條收容部152,所以,裝配エ序多,煩雜,存在裝配作業花費時間這樣的問題。本發明以解決這樣的問題為目的。即、本發明以提供一種能夠減少零件數量,使裝配作業性提高的匯流條為目的。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實現目的,技術方案I記載的發明是ー種匯流條,是具備將兩個電池的電極彼此相互地連接的電池連接部的匯流條,其特徵在於,具備與上述電池連接部相連,重疊有迴路體的導體並與上述迴路體直接連接的迴路體連接部。技術方案2記載的發明是在技術方案I記載的匯流條中,其特徵在於,上述迴路體連接部具備焊接有上述迴路體的上述導體的焊接部、將上述焊接部和上述電池連接部連結的連結部,且上述連結部的沿與將上述焊接部和上述電池連接部連結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的截面積形成得比上述焊接部的沿上述交叉方向的截面積小。技術方案3記載的發明是在技術方案2記載的匯流條中,其特徵在於,在上述焊接部設置從該焊接部的表面突出,且重疊並焊接有上述迴路體的上述導體的突部。技術方案4記載的發明是在技術方案I至技術方案3中的任一項記載的匯流條中,其特徵在於,上述電池連接部具備具有使上述電池的上述電極通過的孔,並且相互地重合了的多個平板部、將上述平板部彼此相互地連結的第二連結部。發明效果根據技術方案I記載的發明,因為迴路體與匯流條直接連接,所以,不需要連接在迴路體上並與匯流條連接的分體零件的端子。因此,能夠減少零件數量。另外,由於不需要上述端子,所以,裝配エ序減少,能夠縮短裝配作業的時間,能夠使裝配作業性提高。根據技術方案2記載的發明,因為連結部的截面積比焊接部的截面積小,所以,在焊接匯流條和迴路體時,在焊接部產生的熱在連結部傳遞,難以向電池連接部流出。因此,能夠有效地使焊接部和導體熔融,能夠切實地焊接匯流條和迴路體。根據技術方案3記載的發明,通過在從焊接部的表面突出的突部上重疊並焊接電線的導體,能夠縮小焊接部和導體的接觸部分的面積。因此,在對匯流條和迴路體進行電阻焊接時,在上述接觸部分產生集中電阻,容易產生電阻發熱,另外,所產生的電阻發熱難以向連結部流出。因此,能夠有效地使焊接部和導體熔融,能夠切實地焊接匯流條和迴路體。根據技術方案4記載的發明,相互重合了的多個平板部與該多個平板部的合計厚度的一張板的平板部相比,容易撓曲。因此,在電池的電極的高度存在不一致的情況下,多個平板部撓曲,能夠吸收電極的高度的不一致。因此,能夠將匯流條和電池的電極切實地連接。另外,因為能夠通過對更薄的金屬板實施衝壓加工來形成匯流條,所以,能夠成品率高地製造匯流條,能夠降低製造成本。
圖I是表示有關本發明的ー實施方式的匯流條的立體圖。圖2是使用了圖I所示的匯流條的電源裝置的分解立體圖。圖3是圖I所示的匯流條的側視圖。圖4是圖I所示的匯流條的展開圖。圖5是表示在圖I所示的匯流條上重疊了電線的導體的狀態的立體圖。圖6是表示在圖5所示的匯流條上焊接了電線的導體的狀態的立體圖。圖7是表示圖I所示的匯流條被安裝在匯流條收容部的狀態的俯視圖。圖8是表示在圖7所示的匯流條上焊接了電線的導體的狀態的俯視圖。圖9 (a)是沿圖I中的A-A線的剖視圖。(b)是沿圖I中的B-B線的剖視圖。圖10是表示圖I所示的匯流條將電池的電極彼此連接了的狀態的剖視圖。圖11是表示圖10所示的電極的高度存在不一致的狀態的剖視圖。圖12 Ca)是沿圖6中的XII-XII線的剖視圖。(b)是將圖12 Ca)所示的ー對平板部做成一張板的平板部時的剖視圖。圖13是表示以往的電源裝置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照圖I至圖12,說明有關本發明的ー實施方式的匯流條。有關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圖I所示的匯流條I構成圖2所示的電源裝置10。電源裝置10被搭載在使用電動馬達行駛的電動汽車、並用電動馬達和發動機行駛的混合動カ車等,向上述電動馬達供給電力。電源裝置10如圖2所示,具備電池集合體4和匯流條模塊5。電池集合體4具備多個電池41、端板45、固定綁帶46等。電池41具備電池主體42、正極43、負極44。電池主體42被形成為扁平的箱狀。正極43和負極44被形成為棒狀,從電池主體42的被配置在圖2中上方的上面向同方向突出。正極43和負極44相互地平行地被設置。下面有將正極43和負極44 一併稱為電極43,44的情況。正極43和負極44相當於權利要求書記載的電極。多個電池41以各電池主體42的上面被配置在同一平面上,且相互相鄰的電池41彼此的正極43和負極44相互相鄰的方式沿箭頭H所示的一方向H排列。S卩、電池41在正極43和負極44交替地成為相反朝向的狀態被重疊,沿一方向H排列。端板45由絕緣性的合成樹脂構成,設有一対。一對端板45被分別重疊在像上述那樣沿一方向H排列的多個電池41中的兩端的電池41,在相互之間夾著多個電池41。一對端板45和多個電池41沿一方向H排列。固定綁帶46被形成為帶狀,設有一対。ー對固定綁帶46沿一方向H配置,相互平行並且相互隔開間隔。固定綁帶46被重疊在中央部沿一方向H排列的多個電池41的電池主體42的上面以及端板45的上面,貫通有螺栓孔的兩端部被重疊在端板45的側面。固定綁帶46的上述兩端部由未圖示出的螺栓固定在端板45上,將多個電池41和端板45 —體化地保持。匯流條模塊5被安裝在電池集合體4上,將多個電池41串聯連接。匯流條模塊5具備平板50和被安裝在平板50上的多個匯流條I (圖I等)。平板50由絕緣性的合成樹脂構成。平板50如圖2所示,作為整體的平面形狀被形成為與電池集合體4的上面大致相等的長方形狀。平板50如圖2所示,一體地具備熱敏電阻收容部51、匯流條收容部52、電線布線部53、焊接部分收容部54 (圖7)。熱敏電阻收容部51設有多個。各熱敏電阻收容部51具備貫通了使熱敏電阻溫度計通過的孔的底壁、從上述底壁的外緣豎立設置的多個周壁,被形成為在上方開ロ的箱狀。在上述周壁卡定熱敏電阻溫度計,形成對熱敏電阻溫度計以總是與電池主體42的上面接觸的方式進行彈壓的突起。多個熱敏電阻收容部51被設置在平板50的寬度方向中央,沿平板50的長度方向排列。熱敏電阻收容部51遍及平板50的長度方向全長排列。上述的熱敏電阻收容部51在內側收容熱敏電阻溫度計和一端與熱敏電阻溫度計連接的電線。該電線的另一端安裝有連接器,由連接器連接與作為控制部的ECU (未圖示出。Electronic Control Unit)連接。EQJ與冷卻電池集合體4的冷卻裝置連接。EQJ根據來自熱敏電阻溫度計的電池41的溫度信息控制冷卻裝置,將電池集合體4保持在適當的溫度。匯流條收容部52設置有多個。各匯流條收容部52如圖7等所示,具備重疊了匯流條I的底壁52a、從底壁52a的外緣豎立設置的多個周壁52b,被形成為在上方開ロ的箱狀。匯流條收容部52在內側收容匯流條I。多個匯流條收容部52沿平板50的長度方向(圖7中為左右方向),遍及平板50的長度方向全長排列。相鄰的匯流條收容部52彼此相互地隔開間隔,且相互相対的周壁52b由合頁52c連結。排列了這些多個匯流條收容部52的列沿平板50的寬度方向相互隔開間隔地設置二列。二列匯流條收容部52的列以將熱敏電阻收容部51定位在相互之間的方式配置。另外,在各匯流條收容部52的底壁52a貫通ー對與匯流條I的後述的孔23連通的孔52d (圖10)。連通的孔52d和匯流條I的孔23使相互相鄰的電池41的相互相鄰的正極43和負極44在內側通過。另外,在匯流條收容部52的從熱敏電阻收容部51離開的ー側(圖7中為上側)的周壁52b形成使匯流條I的後述的電線連接部3通過的匯流條通過孔52e。匯流條通過孔52e被設置在周壁52b的長度方向中央,通過從周壁52b的離開底壁52a的端部朝向底壁52a,將該周壁52b切開而形成。電線布線部53設置有多個。各電線布線部53如圖7所示,具備重疊有被焊接在各匯流條I上的電線6 (後述)的長方形狀的底壁53a、從底壁53a的寬度方向兩端豎立設置的一對側壁53b,被形成為在上方開ロ的水槽狀。多個電線布線部53沿平板50的長度方向遍及平板50的長度方向全長排列。相鄰的電線布線部53彼此相互隔開間隔,且相互相、鄰的底壁53a彼此由合頁53c連結。排列了這些多個電線布線部53的列被配置在平板50的寬度方向兩端,沿平板50的寬度方向相互隔開間隔地設置二列。二列電線布線部53的列以將匯流條收容部52的列定位在相互之間的方式配置。各電線布線部53與各匯流條收容部52相対。在電線布線部53內布線多個電線6。另外,各電線布線部53具備電線保持片53d、上壁53e、蓋部53f、電線通過孔53g。電線保持片53d被形成為圓柱狀,從底壁53a突出並設有多對。電線保持片53d將電線6定位在相互之間,保持被布線在電線布線部53內的電線6。上壁53e從側壁53b的從底壁53a離開的端部以與底壁53a相對的方式延伸。上壁53e防止電線6從電線布線部53內飛出。蓋部53f (圖2)經合頁與側壁53b相連,覆蓋電線布線部53的開ロ。電線通過孔53g被設置在匯流條收容部52側的側壁53b,被設置在側壁53b的與匯流條通過孔52e相 對的部分,電線通過孔53g通過從側壁53b的從底壁53a離開的端部朝向底壁53a將該側壁53b切開而形成。電線通過孔53g使電線布線部53內的電線6通過,並向焊接部分收容部54內引導。焊接部分收容部54如圖7所不,被設置在匯流條收容部52和電線布線部53之間,將匯流條收容部52和電線布線部53連結。焊接部分收容部54具備一端與匯流條收容部52的底壁52a相連,另一端與電線布線部53的底壁53a相連的長方形狀的底壁54a、從底壁54a的寬度方向兩端豎立設置的一對側壁54b,被形成為水槽狀。在底壁52a上貫通使後述的電阻焊接裝置的電極通過的孔。側壁54b的一端與匯流條收容部52的匯流條通過孔52e的緣相連,另一端與電線布線部53的電線通過孔53g的緣相連。焊接部分收容部54的內部空間與匯流條收容部52的內部空間和電線布線部53的內部空間這兩者連通。在焊接部分收容部54定位有匯流條I的後述的焊接部31和電線6的一端,定位有匯流條I和電線6的焊接部分。電線6 (相當於權利要求書記載的迴路體)是與匯流條I直接連接的電線。電線6如圖I等所示,是具備導電性的導體61和包覆導體61的絕緣性的包覆部62的包覆電線。電線6被形成為截面圓形狀。導體61是通過將多個線料(未圖示出)捻在一起而形成的。該線料由導電性的金屬材料構成,在本實施方式中由無氧銅(Jis H3100中的C1020)構成。另外,導體61也可以由ー根線料構成。包覆部62由絕緣性的合成樹脂構成。包覆部62在電線6的一端被剝皮並被除去,將導體61露出。上述的電線6如圖6所示,將在一端露出的導體61焊接在匯流條I上。另外,電線6的另一端安裝有連接器,通過連接器連接與上述的ECU連接。ECU經電線6以及匯流條I與各電池41的電極43、44連接。E⑶檢測各電池41的電極43、44之間的電位差(電壓)等,監視各電池41的剰餘容量等。匯流條I由導電性的金屬材料構成,在本實施方式中由無氧銅(JIS H3100中的C1020)構成。匯流條I可通過對上述的由無氧銅構成的金屬板實施衝壓加工而得到。匯流條I如圖I、圖3以及圖4等所示,一體地具備電池連接部2、作為迴路體連接部的電線連接部3。電池連接部2具備ー對(多個)平板部21和將ー對平板部21彼此相互連結的第二連結部22。ー對平板部21被形成為將四角切掉的長方形板狀,被形成為相互大致同一形狀。ー對平板部21相互重合。另外,平板部21也可以使三張以上的平板部21相互重合。另外,ー對平板部21具有使電池41的電極43、44通過的ー對孔23。各孔23被形成為俯視圓形狀,將ー對平板部21貫通。各孔23通過將各平板部21貫通了的孔23a因一對平板部21重合而連通而被形成。ー對孔23在平板部21的中央沿該平板部21的長度方向被排列設置,相互隔開間隔。第二連結部22通過將平板彎曲成截面C字狀而被形成,設有一対。各第二連結部22的C字狀的一端與一方的平板部21的寬度方向一端相連,另一端與另一方的平板部21的寬度方向一端相連,將ー對平板部21的上述一端彼此相互連結。ー對第二連結部22沿平板部21的長度方向排列,相互隔開間隔。
上述結構的電池連接部2分別使相互相鄰的電池41的相互相鄰的正極43和負極44在平板部21的ー對孔23內通過,將正極43和負極44相互連接。而且,多個匯流條I將除沿一方向H排列的多個電池41中的位於一端的電池41(圖2中,用符號41a表示。下同)的正極43 (用符號43a表不)和位於另一端的電池41 (用符號41b表不)的負極44 (用符號44a表示)以外的相鄰的正極43和負極44連接,將電池集合體4的多個電池41串聯連接。電線連接部3如圖I等所示,與電池連接部2相連,從一方的平板部21的第二連結部22所相連的ー側的一端的中央突出。電線連接部3由ー張板形成,是與ー張平板部21的厚度相等的厚度。電線連接部3 —體地具備焊接部31和連結部32。焊接部31被形成為長方形板狀,以長度方向與平板部21的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式被配置。在焊接部31的一方的表面上重疊電線6的導體61,焊接有該導體61的突部31a突出。突部31a被形成俯視長方形狀。連結部32被形成為板狀,設有一対。一對連結部32相互隔開間隔,相互平行地配置。各連結部32沿與平板部21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配置。各連結部32的長度方向一端與焊接部31相連,另一端與一方的平板部21,S卩、電池連接部2相連,將焊接部31和電池連接部2連結。另外,一方的連結部32與焊接部31的長度方向一端相連,另一方的連結部32與焊接部31的長度方向另一端相連。如上所述,一對連結部32相互隔開間隔。因此,如圖9所示,一對連結部32的沿與該連結部32的長度方向(即、將焊接部31和電池連接部2連結的方向)正交(交叉)的方向C (圖I以及圖9中用箭頭C表示)的截面積SI比焊接部31的沿上述正交(交叉)的方向C的截面積S2小。在上述結構的電源裝置10中,在將匯流條I和電線6直接連接時,首先,將匯流條I安裝在匯流條收容部52,將電池連接部2定位在匯流條收容部52內,將焊接部31定位在焊接部分收容部54內。此後,將電線6布線在電線布線部53內,將電線6的一端露出的導體61重疊在焊接部分收容部54內的焊接部31的突部31a上(圖5以及圖7)。此後,使用公知的電阻焊接裝置(未圖示出),對匯流條I和電線6的導體61進行電阻焊接。將在突部31a上重疊了導體61的焊接部31定位在電阻焊接裝置的一對電極之間。而且,將焊接部31和導體61夾在ー對電極之間,對ー對電極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加壓,對ー對電極間通電焊接電流。這樣ー來,在突部31a和導體61的接觸部分產生電阻發熱,上述接觸部分熔融等,進行接合,突部31a和導體61被電阻焊接(圖6以及圖8)。這樣,匯流條I和電線6被直接連接。但是,因為匯流條I (和導體61)由無氧銅構成,電阻率低(導電率高),所以,難以產生上述的電阻發熱,難以進行電阻焊接。但是,通過將導體61重疊在突部31a上,焊接部31和導體61的接觸部分的面積變小,在上述接觸部分產生集中電阻,容易產生電阻發熱。另外,因為匯流條I (和導體61)由無氧銅構成,熱傳導率高,所以,電阻發熱容易從上述接觸部分依次沿焊接部31、連結部32傳遞,向電池連接部2釋放。但是,因為連結部32的截面積SI比焊接部31的截面積S2小,所以,電阻發熱難以沿連結部32向電池連接部2流出。另外,通過像上述那樣,將導體61重疊在突部31a上,焊接部31和導體61的接觸部分的面積變小,電阻發熱難以向連結部32流出。在像上述那樣,將匯流條I和電線6焊接後,使電池41的電極43、44在連通了的匯流條I的孔23和匯流條收容部52的孔52d通過,將匯流條模塊5重疊在電池集合體4。 此後,如圖10所示,將螺母24擰入電極43、44,將匯流條模塊5安裝在電池集合體4。這樣,電源裝置10被組裝。此時,存在若從電池主體42的上面開始的電極43、44的高度(突出量)不一致D(圖11),則在匯流條I的平板部21相對於電池主體42的表面傾斜地配置的狀態下,螺母24被擰入電極43、44。因此,存在電池連接部2和電極43、44的接觸不穩定或向電極43、44施加了大的應力的情況。但是,通過將ー對平板部21重合而形成電池連接部2,能夠像下述那樣,在與由相同厚度的一張板的平板部21A形成時相比,容易撓曲。而且,通過ー對平板部21撓曲,如圖11所示,能夠吸收電極43、44的高度的不一致D。若設各平板部21的厚度為T,則ー對平板部21的厚度合計為2T。因此,對厚度2T的一張板的平板部21A和將兩張厚度T的平板部21重疊了的ー對平板部21進行容易撓曲程度的比較。一般來說,已知截面二次力矩越大,物體越難以撓曲。另外,截面長方形狀的物體的截面二次カ矩I在以軸為X (圖12),以截面的寬度為b,截面的高度為h時,用I = bh3/12...(算式 I)表示。根據算式I以及圖12 (a),兩張重疊的平板部21的截面二次カ矩I2使高度h為厚度T,成為I2 = 2X (bXT3/12) = 2bT3/12。另外,根據算式I以及圖12 (b),一張板的平板部21A的截面二次カ矩I1使高度h為厚度2T,成為I1 = bX (2T) 3/12 = 8bT3/12。這樣,兩張重疊的平板部21的截面二次カ矩I2為ー張板的平板部21A的截面ニ次カ矩I1的1/4,通過做成兩張重疊的平板部21,與相同厚度的一張板的平板部21A相比,能夠容易撓曲約4倍。根據本實施方式,因為電線6與匯流條I直接連接,所以,不需要與電線6連接並與匯流條I連接的分體零件的端子。因此,能夠減少零件數量。另外,通過不需要上述端子,裝配エ序減少,能夠縮短裝配作業的時間,能夠提高裝配作業性。另外,因為連結部32的截面積SI比焊接部31的截面積S2小,所以,在對匯流條I和電線6進行電阻焊接時,在焊接部31產生的電阻發熱沿連結部32傳遞,難以向電池連接部2流出。因此,能夠使焊接部31和導體61有效地熔融,能夠切實地焊接匯流條I和電線6。另外,通過在從焊接部31的表面突出的突部31a上重疊並焊接電線6的導體61,能夠減小焊接部31和導體61的接觸部分的面積。因此,在上述接觸部分產生集中電阻,容易產生電阻發熱,另外,所產生的電阻發熱難以向連結部32流出。因此,能夠有效地使焊接部31和導體61熔融,能夠切實地焊接匯流條I和電線6。另外,相互重合的ー對平板部21與ー對平板部21的合計的厚度一張板的平板部21A相比容易撓曲。因此,在電池41的電極43、44的高度存在不一致D的情況下,ー對平板部21撓曲,能夠吸收電極43、44的高度的不一致D。因此,能夠將匯流條I和電池41切實地連接。另外,因為能夠對更薄的金屬板實施衝壓加工來形成匯流條1,所以,能夠成品率好地製造匯流條1,能夠降低製造成本。尤其是,因為電線連接部3具備連結部32、突部31a,是複雜的形狀,所以,存在成品率不佳的可能性,但是,通過用更薄的金屬板形成匯流條1, 能夠成品率好地製造匯流條I。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通過電阻焊接將匯流條I和電線6的導體61直接連接。但是,在本發明中,也可以是電線連接部3具備與平板部21相連的底板部和與底板部的兩端相連的多個鉚接片,通過將導體61重疊在底板部上,對鉚接片進行鉚接,將匯流條I和導體61連接。另外,也可以通過電阻焊接以外的焊接將匯流條I和導體61直接連接。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作為迴路體,以電線6為例進行了說明,但是,也可以使迴路體為 FPC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FC (Flexible Flat Cable)等。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匯流條收容部52和電線布線部53被一體地形成,但是,也可以使匯流條收容部52和電線布線部53分體,預先在匯流條收容部52內安裝匯流條1,並且在電線布線部53內布線電線6,在匯流條收容部52安裝電線布線部53,將導體61重疊在突部3Ia上,此後,將匯流條I和電線6焊接。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將匯流條I安裝在匯流條收容部52並且將電線6布線在電線布線部53後,將匯流條I和電線6焊接,但是,也可以將預先被焊接的匯流條I和電線6安裝在平板50上。在這種情況下,也可以將匯流條I和電線6排列固定在託盤狀的夾具上,在該夾具上進行電阻焊接作業。另外,上述實施方式只不過表示了本發明的代表性的方式,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的實施方式。即、能夠在不脫離本發明的主_的範圍內,進行各種變形來實施。符號說明I :匯流條;2 電池連接部;3 電線連接部(迴路體連接部);6 電線(迴路體);21 平板部;22 :第二連結部;23、23a :孔;31 :焊接部;31a :突部;32 :連結部;41、41a、41b :電池;43、43a :正極(電極);44、44a :負極(電極);61 :導體;C :與連結的方向正交(交叉)的方向;S1 :連結部的截面積;S2 :焊接部的截面積。
權利要求
1.ー種匯流條,是具備將兩個電池的電極彼此相互地連接的電池連接部的匯流條,其特徵在幹, 具備與上述電池連接部相連,重疊有迴路體的導體並與上述迴路體直接連接的迴路體連接部。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匯流條,其特徵在於,上述迴路體連接部具備焊接有上述迴路體的上述導體的焊接部、將上述焊接部和上述電池連接部連結的連結部,且 上述連結部的沿與將上述焊接部和上述電池連接部連結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的截面積形成得比上述焊接部的沿上述交叉方向的截面積小。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匯流條,其特徵在於,在上述焊接部設置從該焊接部的表面突出,且重疊並焊接有上述迴路體的上述導體的突部。
4.如權利要求I至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匯流條,其特徵在於,上述電池連接部具備 具有使上述電池的上述電極通過的孔,並且相互地重合了的多個平板部、 將上述平板部彼此相互地連結的第二連結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用於具備多個電池的電源裝置,將兩個電池的電極彼此相互連接的匯流條。在以往的電源裝置中,通過將電壓檢測端子重疊在匯流條並與電池的電極連接,而將與迴路體連接的電線和電池連接。在這種情況下,由於匯流條和電壓檢測端子是分體零件,所以,存在零件數量增多,且裝配工序增多,裝配作業性不佳等問題。本發明的匯流條(1)具備電池連接部(2)和作為迴路體連接部的電線連接部(3),上述電線連接部具備與電池連接部(2)相連,且焊接有電線(6)的導體(61)的焊接部(31)、將該焊接部(31)和電池連接部(2)連結的連結部(32),將連結部(32)的沿與將焊接部(31)和電池連接部(2)連結的方向正交的方向(C)的截面積形成得比焊接部(31)的沿上述正交的方向C的截面積小,謀求解決上述問題。
文檔編號H01M2/20GK102687308SQ20108004340
公開日2012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14日 優先權日2009年8月18日
發明者井上秀樹, 柳原真一, 池田智洋 申請人:矢崎總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