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吊抗風駐車器的製作方法
2024-02-24 03:55:15 1
專利名稱:門吊抗風駐車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門式起重機,具體是門吊抗風駐車器。
背景技術:
在碼頭、貨物集散地以及工廠的大型露天倉庫或結構製作場所大量安裝使用門式 起重機,俗稱門吊。門吊的最基本操作除起重吊鉤的起落外,便是車輛行走的啟動和制動。 對於現今的門式起重機的制動過程,主要靠安裝在行走電機及其輸出端的制動輪和液壓推 杆制動器來完成。採用液壓推桿制動器有一很大的缺點,在實際使用中不能將其制動彈簧 的壓力(制動預壓力)調得太大,否則門吊行車制動滑行距離太小,會產生甩鉤,無法滿足工 作控制和安全要求。在實際工作中,該制動器只能調為緩制動使用,其制動力根本無法達到 在較大風荷時的駐車要求。同時該制動器調整較麻煩,設計上也未對其從抗風駐車方面作 ^慮ο以10t、40m跨度門吊為例,門吊行走緩制動力其制動彈簧的剛度p=7Kg/mm,工作中一般緩制動對彈簧的預壓縮量在8 mm左右, 其反作用力約P=56 Kg。通過擺臂變比,轉換到制動輪的緩制動正壓力Ph =PXKlX η I =56X2. 2X0. 7=86 (Kg)及制動摩擦力矩M= PhXfX Φ0. 2 =86X0. 5X0. 2=8. 6 (Kg.m)其中、制動架擺臂變比Kl=2. 2,三鉸軸無潤滑傳動效率η 1=0. 7,制動帶摩擦係數 f=0. 5,制動輪Φ=0· 2 m、雙側受力。最終經減速器傳遞到大車輪的緩制動力為F=MXiX n2 + R0. 35=8. 6X51X0. 9 + 0. 35=1128 (Kg)其中、減速器速比i =51,效率η 2=0. 9,大車輪半徑R=O. 35 m。一般為門吊雙側制 動,制動力應2倍1128,因而總緩制動力約為2256Kg。門吊風荷推力門吊最大擋風面積A=120 m2,基本風壓^=3 / m2,綜合風阻係數μ=1. 1,其風 荷推力為W= W0XAX μ =35X120X 1. 1=4620 (Kg)由以上可見,在強風下原制動器是無法進行駐車的。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今的門吊制動預壓力不能達到要求,且未對抗風駐 車方面作考慮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手動控制且在制動輪處制動的門吊抗風駐車器。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門吊抗風駐車器,包括制動器底座、設置在制動器底座上的旋轉機構、設置在旋轉機構上端的制動瓦、設置在制動瓦上部的制動輪、與旋轉機構連接的頂推拉杆、與頂推拉杆 連接的手把、以及與手把連接的手把定位裝置。所述的制動器底座包括兩平行座板,所述的旋轉機構插裝在兩平行座板之間。所述的制動瓦上設有銷接在兩平行座板上的兩根「η」型第一彈簧。所述的旋轉機構主要由一端與制動瓦背部接觸的轉柄凸輪、以及貫穿轉柄凸輪和 兩平行座板的中心軸銷組成;所述轉柄凸輪相對於接觸制動瓦端的另一端連接有一外伸軸 銷。所述的頂推拉杆一端連接在外伸軸銷上,且其另一端設有細牙調節螺帽;所述的 頂推拉杆還包括鎖緊螺帽、雙向連接鉸頭、彈簧座套、彈簧預壓套以及設置在彈簧座套和彈 簧預壓套之間的第二彈簧。所述的手把包括手把杆、分別設置在手把杆兩端的手把柄和夾板、以及銷接在夾 板上並固定在頂推拉杆上的手把支架。所述的手把定位裝置主要由弧齒板支臂和一端固定在弧齒板支臂上的弧齒板組 成;所述的弧齒板支臂固定在手把支架上;所述的弧齒板的下端設有鋸狀齒。所述的手把杆內設有帶棘齒的止逆齒板,所述的弧齒板的鋸狀齒嵌合在止逆齒板 的棘齒中;所述的手把杆上還設有控制弧齒板與止逆齒板嵌合狀態的按鈕。所述的手把杆與弧齒板支臂之間設有傳感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在制動輪處制動,可完成對動力、傳動、工作輪的全系統制動,並且力 矩較在行走車輪上制動的力矩小,制動預壓力能滿足抗風制動壓力的要求,且無能源消耗。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凸輪和制動瓦部分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凸輪的示增力原理示意圖;圖4為凸輪轉動α角度的工作曲線示意圖。本實用新型附圖中所對應的附圖標記為1、制動器底座,2、旋轉機構,3、制動瓦, 4、制動輪,5、頂推拉杆,51、細牙調節螺帽,52、鎖緊螺帽,53、雙向連接鉸頭,54、彈簧座套, 55、彈簧預壓套,6、手把,61、手把杆,62、手把柄,63、夾板,64、手把支架,65、止逆齒板,7、手 把定位裝置,71、弧齒板支臂,72、弧齒板,8、傳感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於 此。實施例如圖1及圖2所示,門吊抗風駐車器,包括制動器底座1,制動器底座1上設有旋轉 機構2,設置在旋轉機構2的上端設有制動瓦3,制動瓦3的上部設有制動輪4,制動輪4加 裝在原制動架座的位置並與電機連接。[003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制動器底座1包括兩平行座板,旋轉機構2插裝在兩平行 底座板之間,制動瓦3的邊部設有螺釘,螺釘下壓裝有「η」型第一彈簧,且該第一彈簧的兩 端設計為圈狀,並銷結在兩平行座板上。第一彈簧對制動瓦3具有支承、伏正、定位和回位 的作用。旋轉機構2主要由一端與制動瓦3背部接觸的轉柄凸輪21及貫穿轉柄凸輪21和 兩平行座板的中心軸銷22組成。制動瓦3通過其背部向下延伸一開口槽塊,具有槽底圓弧 面,該開口槽塊卡裝在轉柄凸輪21上,轉柄凸輪21具有與開口槽塊相切的圓弧面,採用開 槽卡裝的形式,便於拆裝。轉柄凸輪21相對於接觸制動瓦3端的另一端連接有一外伸軸銷23,旋轉機構2通 過外伸軸銷23與頂推拉杆5的一端連接,該頂推拉杆5另一端設有細牙調節螺帽51 ;頂推 拉杆5還包括鎖緊螺帽52、雙向連接鉸頭53、彈簧座套Μ、彈簧預壓套55以及設置在彈簧 座套M和彈簧預壓套陽之間的第二彈簧,第二彈簧為一個測力裝置,當其所受的力超過制 動預壓力時,第二彈簧被壓縮。可以通過將彈簧預壓套55和鎖緊螺帽52調整到鬆動狀態, 然後通過調節細牙調節螺帽51來調整頂推拉杆5的長度,從而克服由於製造誤差、轉柄凸 輪21安裝的起始角度偏差以及相應部件磨損給制動帶來的影響。當套裝在外伸軸銷23上 的頂推拉杆5作水平運動時,將帶動轉柄凸輪21繞中心軸銷22作旋轉運動。頂推拉杆5與手把6連接,其主要通過雙向連接鉸頭53兩端伸出的小段轉軸插裝 在手把6的夾板63上,頂推拉杆5還通過手把支架64與夾板63連接。雙向連接鉸頭53 使得本實用新型不僅具有手把6轉動和頂推拉杆5轉動兩轉動軸線,而且便於安裝以及頂 推拉杆5的調整和運動。手把6還包括手把杆61,且手把杆61與夾板63分別設置在手把 杆61的兩端。手把6連接有手把定位裝置7,手把定位裝置7主要由弧齒板支臂71和一端固定 在在弧齒板支臂71上的弧齒板72組成,弧齒板支臂71固定連接在手把支架74的背部,弧 齒板72開有向下的鋸狀齒。手把杆61內設有帶棘齒的止逆齒板65,棘齒嵌合在弧齒板72 的鋸齒口中。手把杆61上還設有控制弧齒板72與止逆齒板65嵌合狀態的按鈕66。止逆 齒板65下端裝有第三彈簧、將棘齒與向下的鋸齒口頂緊並定位,只有將止逆齒板65上端的 按鈕66向下按住,方能脫出。鋸齒為單向性,其斜面也可產生向下分力,在不按壓按鈕66 的情況下,手把6可快速按逆時針方向拉動,易於達到所要求的力度,同時順時針方向無法 推動,保證了力的穩定平衡和工作可靠。而要順時針推動手把來解除制動時,則必須按動按 鈕66。手把杆61與弧齒板支臂71之間設有傳感器8,傳感器8為常分型磁控幹簧管。如圖3所示,轉柄凸輪21與制動瓦3的圓弧面大致在II處相切。當轉柄凸輪21 通過外伸銷軸23,在推頂拉杆5的推力Τ』作用下,由I點轉到I 』點,轉柄凸輪21的凸輪 切點也由II點轉換到II』點,轉柄凸輪21的凸輪和轉柄都同時旋轉一角度α=α』。同時轉 柄凸輪21的頂點使制動瓦3上升一高度Δ,消除了制動瓦3與制動輪4的間隙,並使制動 輪4獲得由Τ』轉換來的更大的壓力,以滿足抗風制動壓力PwW要求。本實用新型的計算 均以10t、40m跨度門吊為例,由輸入功等於輸出功的原理可得N1= η 2 N1H2為轉柄凸輪21傳動效率於是有[0046]n2XT' XS= PffX Δ考慮路程S與半徑R、轉角α關係後η2 Τ,( 2X π XRX α +360) =PwX Δ則可求出推頂拉杆5的推力T 』T' = ( PffX Δ X 180) / ( n2X Ji XRX α )①其中轉柄凸輪21力的變比K2= ( Ji XRX α ) /180X Δ= ( Ji XRX α ) /180 Δ。由於受轉柄凸輪21及原制動架座的結構限制,K2還不足以將一般人的拉力放大到 抗風制動壓力Pw的要求,因而增加一級手把槓桿的力變比K1,使Τ』的大小先得到一定提高。手把柄62處握力中心到轉動軸心的距離,遠大於轉動心軸到拉杆孔的距離,兩者 的比值為Kp此變比K2使人手的拉力由T、增大到①式中轉柄凸輪21所需的推頂拉杆5的 推力T=TK1Jl1② 其中,H1為槓桿傳動效率;將②代入①T K1 Il1= (PffX Δ X 180)/ ( n2X Ji XRX α )可反推出,要達到制動輪4上抗風荷制動壓力Pw、所需的手把人工拉力TT= ( PffX Δ Χ180)/ ( η2)Χ π XRX α XK1Il1)③又因K2= ( π XRX α +180) /Δ= ( ji XRX α ) / (180Δ )最終手把人工拉力T= Pw / ( K1 K2 Il1 η2)。如圖4所示,轉柄凸輪21的凸輪設計轉動α角度,工作段曲線基本為阿基米德螺 旋線,具有等轉角等升程特點,其餘部份為圓弧線。其中a-b 起始過渡段,圓弧線,其與制動瓦3背槽底圓弧面的半徑一致,曲線無實際 功能作用。b-c 主要工作段,由圓弧線過渡到阿基米德螺旋線,螺旋線具按角度有1/ K2升 高比的曲率,其中前b—b』段為修圓區。螺旋線處邊界自鎖條件,應通過手把6對其進行定 位。c-d 磨損補償段,為工作段磨損後的轉角補償預留。變曲率螺旋線為0. 5/ K2。升 高比,螺旋線處淺自鎖條件,手把6應能使其退出。d—e:終了過渡段,螺旋線對圓弧線過渡。變曲率螺旋線為0.25/ K2升高比,處深 度自鎖條件,應設定轉角限制,避免進入此段工作。e—f 非工作段,圓弧直徑為ef。f-a 圓弧過渡段直徑ef圓弧對制動瓦3背槽底圓弧段過渡。當本實用新型停車後,按圖1箭頭方向拉動手把6到左始點,手把6的下端將推動 頂推拉杆5向右移動,從而使轉柄凸輪21轉動。轉柄凸輪21頂面因轉動升高,並頂起制動 瓦3與制動輪4接觸,同時加壓。這樣當施加壓力達到抗風制動壓力值時,便能實現抗風駐 車的目的。此時傳感器8已斷開,無法啟動本實用新型進行運行。當本實用新型開始工作時,按圖1箭頭的相反方向推動手把6到右始點與傳感器8接觸,本實用新型可接通電源及運行。同時,頂推拉杆5和轉柄凸輪21應按上述相反的方 向產生運動,轉柄凸輪21頂面下降並脫開制動瓦3,在制動瓦3自重及輔助第一彈簧的作用 下,制動瓦3即脫開制動輪4,解除抗風駐車狀態。 如上所述,則能很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
權利要求1.門吊抗風駐車器,其特徵在於包括制動器底座(1)、設置在制動器底座(1)上的旋 轉機構(2)、設置在旋轉機構(2)上端的制動瓦(3)、設置在制動瓦(3)上部的制動輪(4)、與 旋轉機構(2)連接的頂推拉杆(5)、與頂推拉杆(5)連接的手把(6)、以及與手把(6)連接的 手把定位裝置(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門吊抗風駐車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制動器底座(1)包括兩 平行座板,所述的旋轉機構(2)插裝在兩平行座板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門吊抗風駐車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制動瓦(3)上設有銷接 在兩平行座板上的兩根「η」型第一彈簧。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門吊抗風駐車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旋轉機構(2)主要由 一端與制動瓦(3)背部接觸的轉柄凸輪(21)、以及貫穿轉柄凸輪(21)和兩平行座板的中心 軸銷(22)組成;所述轉柄凸輪(21)相對於接觸制動瓦(3)端的另一端連接有一外伸軸銷 (23)。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門吊抗風駐車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頂推拉杆(5)—端連接 在外伸軸銷(23)上,且其另一端設有細牙調節螺帽(51);所述的頂推拉杆(5)還包括鎖緊 螺帽(52)、雙向連接鉸頭(53)、彈簧座套(54)、彈簧預壓套(55)以及設置在彈簧座套(54) 和彈簧預壓套(55)之間的第二彈簧。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門吊抗風駐車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手把(6)包括手把杆 (61)、分別設置在手把杆(61)兩端的手把柄(62)和夾板(63)、以及銷接在夾板(63)上並固 定在頂推拉杆(5)上的手把支架(64)。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門吊抗風駐車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手把定位裝置(7)主要 由弧齒板支臂(71)和一端固定在弧齒板支臂(71)上的弧齒板(72)組成;所述的弧齒板支 臂(71)固定在手把支架(64)上;所述的弧齒板(72)的下端設有鋸狀齒。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門吊抗風駐車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手把杆(61)內設有帶 棘齒的止逆齒板(65),所述的弧齒板(72)的鋸狀齒嵌合在止逆齒板(65)的棘齒中;所述的 手把杆(61)上還設有控制弧齒板(72)與止逆齒板(65)嵌合狀態的按鈕(66)。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門吊抗風駐車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手把杆(61)與弧齒板 支臂(71)之間設有傳感器(8)。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門吊抗風駐車器,包括制動器底座(1)、設置在制動器底座(1)上的旋轉機構(2)、設置在旋轉機構(2)上端的制動瓦(3)、設置在制動瓦(3)上部的制動輪(4)、與旋轉機構(2)連接的頂推拉杆(5)、與頂推拉杆(5)連接的手把(6)、以及與手把(6)連接的手把定位裝置(7)。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上裝置,對部件的調整方便,且能輕鬆的實現抗風駐車的目的。
文檔編號B66C9/18GK201825654SQ20102056723
公開日2011年5月11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19日 優先權日2010年10月19日
發明者喬秀坤 申請人:中國五冶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