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方法、製造裝置、壓縮機用渦旋盤以及渦旋式壓縮機與流程
2024-02-04 19:47:15 1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壓縮機的渦旋盤的製造方法、製造裝置、壓縮機用渦旋盤以及渦旋式壓縮機。
背景技術:
一般而言,渦旋式壓縮機具有:固定渦旋盤,在端板的一側面直立設置有渦旋狀的壁體;迴旋渦旋盤,在端板的一側面直立設置有與固定渦旋盤的壁體實質上為同一形狀的渦旋狀的壁體。然後,配置為:使固定渦旋盤與迴旋渦旋盤的各端面的一側面相向,並將相互的壁體組合。在此狀態下,通過使迴旋渦旋盤相對於固定渦旋盤進行公轉迴旋運動,逐漸減小形成於各壁體之間的壓縮室的容積,對該壓縮室內的流體進行壓縮。
關於用於這樣的壓縮機的渦旋盤,在以往,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渦旋式壓縮機的製造方法中示出了:通過在固定或迴旋的至少任一方的渦旋盤的端板(鏡板)的相向側(渦圈側)的面上噴射含有硬質微粒子的液體,從而在表面設置用於保持潤滑油的多個微小的凹陷。
另一方面,在以往,例如在專利文獻2中記載的金屬材料的殘留應力改善方法中示出了:為了防止在金屬材料的焊接部或其附近產生應力腐蝕開裂,通過水射流噴出使含有因氣穴現象產生的氣穴氣泡的液體流衝擊金屬材料表面,從而通過因氣穴氣泡的破裂產生的衝擊力來使金屬材料產生壓縮殘留應力。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9-74540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第3162104號公報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壓縮機的渦旋盤在運轉時,在端板與壁體的連接部分的角部產生應力集中,容易產生因疲勞造成的裂紋。因此,理想的是,在因疲勞造成的裂紋的產生顯著的上述所期望部位加載壓縮側的殘留應力,謀求疲勞強度的提高。作為該殘留應力的加載單元,雖然有噴丸等,但在通常的噴丸硬化等,噴丸用鋼球等無法到達上述所期望部位,因此並不適合應用於渦旋盤。此外,相對於噴丸,由水射流引起的氣穴氣泡即使是如上述所期望部位那樣的狹小的部位也能容易到達,因此向渦旋盤的應用而言與噴丸等相比更加合適。
但是,雖說水射流引起的氣穴氣泡更加合適,但渦旋盤是在端板直立設置有壁體的形狀,並不是如專利文獻2所示的試驗片那樣的板狀,因此具有難以使氣穴氣泡衝擊上述所期望部位,難以使該所期望部位產生壓縮殘留應力的問題。
本發明解決了上述問題,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使氣穴氣泡適當地衝擊渦旋盤的所期望部位的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方法、製造裝置、以及裂紋的產生得到防止的壓縮機用渦旋盤及渦旋式壓縮機。
技術方案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在本發明的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方法中,所述壓縮機用渦旋盤具有:第一渦旋盤,在第一端板的一側面設有渦旋狀的第一壁體;第二渦旋盤,在第二端板的一側面設有渦旋狀的第二壁體,在使該第二壁體嚙合於所述第一渦旋盤的所述第一壁體的狀態下,以一邊阻止自轉一邊能公轉迴旋的方式被支承,所述壓縮機用渦旋盤形成有:臺階部,使各所述端板的各所述一側面的高度在沿各所述壁體的漩渦的中心部側高而在外終端側低;以及臺階卡合部,使各所述壁體的高度在漩渦的中心部側低而在外終端側高,在各所述渦旋盤卡合於相互的所述臺階部,本發明的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方法的特徵在於,包含水射流噴丸工序:在水中使通過噴射水射流形成的氣穴氣泡朝向所述渦旋盤中的所述端板的所述一側面噴射,在使該氣穴氣泡的中心從所述端板中的所述壁體的渦旋狀的中心遠離的狀態下,使所述臺階部以及所述臺階卡合部位於所述氣穴氣泡的外周部分。
根據該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方法,在使氣穴氣泡的中心從端板中的壁體的渦旋狀的中心遠離的狀態下,當使臺階部以及臺階卡合部位於氣穴氣泡的範圍的外周部分時,氣穴氣泡的中心的位置成為在由壁體形成的渦旋狀的通道中到達臺階部以及臺階卡合部附近的壁體所接合的角部的直線上的位置,含有氣穴氣泡的液體流的流動不受壁體阻礙,因此能使氣穴氣泡衝擊角部。也就是說,能使氣穴氣泡適當地衝擊渦旋盤的所期望部位,能使該所期望部位產生壓縮殘留應力,防止裂紋產生。
此外,本發明的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方法的特徵在於,在所述水射流噴丸工序中,以包含所述氣穴氣泡和所述渦旋盤的所述位置並與用直線將所述臺階部和所述臺階卡合部連接的虛擬線交叉的方式,使所述氣穴氣泡與所述渦旋盤相對移動。
根據該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方法,能使氣穴氣泡適當地衝擊渦旋盤的所期望部位(角部),能使該所期望部位產生壓縮殘留應力,防止裂紋產生。
此外,本發明的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方法的特徵在於,在所述水射流噴丸工序中,在所述氣穴氣泡和所述渦旋盤的所述位置,使所述氣穴氣泡與所述渦旋盤的相對移動停止規定時間。
根據該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方法,能使氣穴氣泡充分地衝擊渦旋盤的所期望部位(角部),能使該所期望部位產生壓縮殘留應力,防止裂紋產生。
此外,本發明的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方法的特徵在於,在所述渦旋盤上實施表面處理之前,進行所述水射流噴丸工序。
根據該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方法,在渦旋盤實施表面處理之前,進行水射流噴丸工序,由此,能促進因氣穴氣泡的衝擊而引起的壓縮殘留應力的產生,能顯著地得到防止裂紋產生的效果。
此外,本發明的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方法的特徵在於,在產生所述氣穴氣泡的水中混入清洗液。
根據該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方法,能在進行水射流噴丸工序的同時,使用清洗液進行渦旋盤的清洗。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在本發明的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裝置中,所述壓縮機用渦旋盤具有:第一渦旋盤,在第一端板的一側面設有渦旋狀的第一壁體;第二渦旋盤,在第二端板的一側面設有渦旋狀的第二壁體,在使該第二壁體嚙合於所述第一渦旋盤的所述第一壁體的狀態下,以一邊阻止自轉一邊能公轉迴旋的方式被支承,所述壓縮機用渦旋盤形成有:臺階部,使各所述端板的各所述一側面的高度在沿各所述壁體的漩渦的中心部側高而在外終端側低;以及臺階卡合部,使各所述壁體的高度在漩渦的中心部側低而在外終端側高,在各所述渦旋盤卡合於相互的所述臺階部,
本發明的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裝置的特徵在於,具備:容器,裝滿水;定位單元,將所述渦旋盤定位並配置於所述容器內;以及水射流噴射單元,具有配置於所述容器內的水中並朝向所述渦旋盤噴射水射流的噴嘴,所述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裝置使通過所述水射流噴射單元的水射流而在所述容器的水中產生的氣穴氣泡朝向由所述定位單元定位的所述渦旋盤的所述一側面噴射,在使該氣穴氣泡的中心從所述端板中的所述壁體的渦旋狀的中心遠離的狀態下,使所述臺階部以及所述臺階卡合部位於所述氣穴氣泡的外周部分。
根據該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裝置,能實施上述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方法中的水射流噴丸工序。
此外,本發明的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裝置的特徵在於,所述定位單元具有卡合於所述渦旋盤中的所述端板而固定所述渦旋盤的固定機構。
根據該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裝置,通過固定機構固定渦旋盤,從而在氣穴氣泡衝擊渦旋盤時保持渦旋盤,能使氣穴氣泡適當地衝擊所期望部位(角部),能使該所期望部位產生壓縮殘留應力,防止裂紋產生。
此外,本發明的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裝置的特徵在於,所述定位單元具有移動機構,該移動機構以包含所述氣穴氣泡和所述渦旋盤的所述位置並與用直線將所述臺階部和所述臺階卡合部連接的虛擬線交叉的方式,使所述渦旋盤移動。
根據該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裝置,能使氣穴氣泡適當地衝擊渦旋盤的所期望部位(角部),能使該所期望部位產生壓縮殘留應力,防止裂紋產生。
此外,本發明的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裝置的特徵在於,所述移動機構具有多個所述固定機構而使多個所述渦旋盤移動。
根據該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裝置,能使氣穴氣泡依次適當地衝擊多個渦旋盤的所期望部位(角部)。其結果是,能高效地實施上述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方法中的水射流噴丸工序。
此外,本發明的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裝置的特徵在於,所述水射流噴射單元具有以所述氣穴氣泡相對於所述渦旋盤迴旋的方式使所述噴嘴迴旋移動的迴旋機構。
根據該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裝置,氣穴氣泡直接衝擊作為端板與壁體的內角部的所期望部位(角部),因此能使氣穴氣泡充分地衝擊渦旋盤的所期望部位。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壓縮機用渦旋盤的特徵在於,使用上述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裝置來製作。
根據該壓縮機用渦旋盤,能防止裂紋產生,降低基於該裂紋的故障的產生。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渦旋式壓縮機的特徵在於,應用了上述壓縮機用渦旋盤。
根據該渦旋式壓縮機,能防止渦旋盤中的裂紋產生,降低基於該裂紋的故障的產生。
有益效果
根據本發明,能使氣穴氣泡適當地衝擊渦旋盤的所期望部位。
附圖說明
圖1為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渦旋式壓縮機的一例的剖面圖。
圖2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固定渦旋盤以及迴旋渦旋盤的立體圖。
圖3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固定渦旋盤的主視圖。
圖4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迴旋渦旋盤的主視圖。
圖5為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方法的概略圖。
圖6為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裝置的概略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接下來基於附圖對本發明中所涉及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實施方式。此外,在下述實施方式的構成要素中,包含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能夠且容易置換的要素、或者實質上相同的要素。
圖1為表示本實施方式的渦旋式壓縮機的一例的剖面圖,圖2為本實施方式的固定渦旋盤以及迴旋渦旋盤的立體圖,圖3為本實施方式的固定渦旋盤的主視圖,圖4為本實施方式的迴旋渦旋盤的主視圖。
圖1所示的渦旋式壓縮機10主要用於對車輛用空調裝置的製冷劑進行壓縮。該渦旋式壓縮機10在外殼11的內部配設有包括作為第一渦旋盤的固定渦旋盤12以及作為第二渦旋盤的迴旋渦旋盤13的渦旋式壓縮機構。
外殼11由外殼主體11A和蓋體11B構成。外殼主體11A是一體形成有筒狀的大徑部11Aa和小徑部11Ab的中空形狀。外殼主體11A的大徑部11Aa側以在其開口端部嵌合有碗形的蓋體11B的狀態通過多個螺栓20固定而被堵塞。外殼主體11A的小徑部11Ab側插通有驅動軸14,通過軸密封件11D將其與驅動軸14之間密封。如此,外殼11構成為包住渦旋式壓縮機構整體的密閉容器。
如圖2所示,固定渦旋盤12具有呈圓盤形狀的端板(圓盤)12A和直立設置於該端板12A的一側面並形成為渦旋狀的壁體(渦圈)12B。
如圖2以及圖3所示,固定渦旋盤12在端板12A中直立設置有壁體12B的一側面,以沿壁體12B的漩渦方向在中心部側高而在外終端側低的方式形成有臺階部12Aa。此外,固定渦旋盤12在壁體12B以在漩渦的中心部側低而在外終端側高的方式形成有臺階卡合部12Ba。而且,固定渦旋盤12在壁體12B的端緣形成有槽,在該槽設有葉端密封件12Bb。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3所示,固定渦旋盤12在端板12A形成有用於防止後述的壓縮室S1的過度壓縮的旁通孔12Ab。
如圖2所示,與固定渦旋盤12同樣,迴旋渦旋盤13具有呈圓盤形狀的端板(圓盤)13A和直立設置於該端板13A的一側面並形成為渦旋狀的壁體(渦圈)13B。
如圖2以及圖4所示,與固定渦旋盤12同樣,迴旋渦旋盤13在端板13A中直立設置有壁體13B的一側面,以沿壁體13B的漩渦方向在中心部側高而在外終端側低的方式形成有臺階部13Aa。此外,迴旋渦旋盤13在壁體13B以在渦旋的中心部側低而在外終端側高的方式形成有臺階卡合部13Ba。而且,迴旋渦旋盤13在壁體13B的端緣形成有槽,在該槽設有葉端密封件13Bb。
如圖1所示,這些固定渦旋盤12以及迴旋渦旋盤13配設於外殼主體11A的大徑部11Aa內,使相互的端板12A、13A的一側面相向,壁體12B、13B以相位僅錯開180°嚙合的方式組合且頂端接觸於端板12A、13A的一側面,在此狀態下,在由端板12A、13A以及壁體12B、13B劃分出的空間形成壓縮室S1。此時,固定渦旋盤12以及迴旋渦旋盤13在相互組合的狀態下,相互的臺階部12Aa、13Aa和臺階卡合部12Ba、13Ba卡合。此外,如圖1所示,在外殼主體11A內,在組合了固定渦旋盤12以及迴旋渦旋盤13的各壁體12B、13B的外周形成有與壓縮室S1連通的吸入室S3。然後,外殼主體11A形成有吸入製冷劑氣體的吸入口11Ac,該吸入口11Ac開口於吸入室S3。
此外,如圖1所示,固定渦旋盤12在端板12A的另一側面的外周部密接且嵌合於蓋體11B的內周面的狀態下,通過多個螺栓21在多個部位固定於蓋體11B。如此,在固定渦旋盤12的端板12A的另一側劃分出作為與外殼11的蓋體11B之間的空間的排出室S2。固定渦旋盤12在端板12A中作為壁體12B的渦旋狀的中央的位置,設有以連通於壓縮室S1以及排出室S2的方式貫通形成的排出口12C。此外,固定渦旋盤12在端板12A設有排出閥12D,該排出閥12D以僅在作用有規定的大小以上的壓力的情況下打開排出口12C的方式由板簧形成。
此外,迴旋渦旋盤13的端板13A的另一側面抵接於作為外殼主體11A內的大徑部11Aa與小徑部11Ab的邊界的壁面11Ad,由此,限制迴旋渦旋盤13朝作為驅動軸14的延伸方向的軸向的移動。
如上所述,驅動軸14插通於外殼主體11A的小徑部11Ab。如圖1所示,驅動軸14以在小徑部11Ab內,一端部14A由軸承22支承,形成於中央部的大徑的圓盤部14B由軸承23支承的方式設置為旋轉自如。此外,在驅動軸14的另一端部,相對於驅動軸14的旋轉中心偏心的偏心軸14C一體設置於圓盤部14B。該偏心軸14C伴隨驅動軸14的旋轉而迴旋移動。
在偏心軸14C的外周部嵌合有平衡襯套24。平衡襯套24與偏心軸14C一體迴旋移動。此外,平衡襯套24一體設置有用於消除在迴旋渦旋盤13產生的不平衡量的平衡塊24A。平衡襯套24的嵌合於偏心軸14C的部分形成為圓柱形狀,在其外周部裝配有圓環狀的驅動襯套25。
另一方面,迴旋渦旋盤13設有在端板13A的另一側的中央部突出的凸臺13C。在凸臺13C形成有在作為壁體12B的渦旋狀的中央的位置具有中心的圓形的凹部13D。然後,在該迴旋渦旋盤13的凹部13D,藉由軸承26可相對旋轉地插入有驅動襯套25。此外,迴旋渦旋盤13在端板13A的另一側的外周部形成有圓形的限制自轉凹部13E。限制自轉凹部13E以凹部13D為中心設有多個。該限制自轉凹部13E插入有固定於外殼主體11A的防止自轉銷11Ae。通過防止自轉銷11Ae插入到限制自轉凹部13E,阻止迴旋渦旋盤13的自轉。
此外,驅動軸14通過驅動部15而驅動旋轉。驅動部15具有通過裝配於外殼主體11A的小徑部11Ab的外周部的軸承27而旋轉自如地支承的帶輪15A。此外,驅動部15具有通過螺母28固定於驅動軸14的一端部14A的旋轉板15B。在旋轉板15B的外周部連接有支承環15C。然後,帶輪15A的端面固定於該支承環15C。此外,在帶輪15A的內部設有電磁離合器15D。該帶輪15A介由未圖示的驅動帶傳遞來自驅動源(例如發動機)的旋轉。
如此構成的渦旋式壓縮機10在解除了電磁離合器15D的狀態下,驅動源的旋轉傳遞至驅動部15的帶輪15A,驅動軸14旋轉。通過該驅動軸14的旋轉,偏心軸14C偏心地旋轉移動。然後,偏心軸14C的旋轉移動介由平衡襯套24以及驅動襯套25傳遞至迴旋渦旋盤13。迴旋渦旋盤13通過限制自轉凹部13E與防止自轉銷11Ae的卡合而一邊阻止自轉一邊公轉迴旋。由此,製冷劑氣體從吸入口11Ac被吸入到外殼11內的吸入室S3,該吸入室S3的製冷劑氣體被吸入到壓縮室S1。然後,當迴旋渦旋盤13繼續迴旋時,伴隨於此,壓縮室S1朝向各個渦旋盤12、13的中央逐漸變窄,容積減少,由此,內部的製冷劑氣體一邊被壓縮,一邊流動到各個渦旋盤12、13的中央部,最終到達排出口12C,排出閥12D通過壓縮室S1與排出室S2的差壓進行開閉。即,壓縮室S1的製冷劑氣體被壓縮而該壓力變得比排出室S2的壓力高,由此,該製冷劑氣體擠開排出閥12D而流出到排出室S2。隨後,高壓的製冷劑氣體從排出室S2經過形成於蓋體11B的排出口(未圖示)而排出到外殼11的外部,導入於搭載於車輛的空調機。
以下,對本實施方式的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方法以及製造裝置進行說明。圖5為表示本實施方式的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方法的概略圖。圖6為表示本實施方式的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裝置的概略側視圖。需要說明的是,在以下說明中,壓縮機用渦旋盤包括上述固定渦旋盤12以及迴旋渦旋盤13,以下簡稱為渦旋盤。此外,在以下說明中,為了方便,作為渦旋盤將迴旋渦旋盤13圖示於圖5以及圖6來進行說明。
在本實施方式的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方法以及製造裝置,為了改善渦旋盤13的端板13A與壁體13B的角部上的裂紋產生,在水中通過水射流噴出而使包含因氣穴現象產生的氣穴氣泡的液體流衝擊該角部,由此通過由氣穴氣泡的破裂而產生的衝擊力而在金屬材料上產生壓縮殘留應力。
此處,如圖5所示,容易顯著表現出裂紋的部分,即想要產生壓縮殘留應力的所期望部位具有:設有臺階卡合部13Ba的附近的漩渦的壁體13B根部的角部A、以及設有臺階卡合部13Aa的附近的漩渦的壁體13B根部的各角部B。該角部A、B形成為容易應力集中的形狀。此外,特別是,該角部B變為角部與角部合併的部分,特別容易應力集中。由此,理想的是,使氣穴氣泡衝擊角部A、B。
於是,如圖5所示,在本實施方式的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方法中,作為水射流噴丸工序,使氣穴氣泡C朝向渦旋盤13中的端板13A的一側面噴射,在使該氣穴氣泡C的中心P從端板13A中的壁體13B的渦旋狀的中心O遠離的狀態下,使臺階部13Aa以及臺階卡合部13Ba位於氣穴氣泡C的範圍(在圖5中用雙點劃線表示的圓的範圍)的外周部分。如圖5所示,氣穴氣泡C的中心P的位置具有:在由壁體13B形成的渦旋狀的通道中角部A、B位於直線上的P1;在由壁體13B形成的渦旋狀的通道中角部B位於直線上的P2;在由壁體13B形成的渦旋狀的通道中角部B位於直線上的P3。
例如,在使氣穴氣泡C的中心P位於端板13A中的壁體13B的渦旋狀的中心O上的情況下,由於在由壁體13B形成的渦旋狀的通道中角部A、B並不位於直線上,因此含有氣穴氣泡C的液體流的流動受到壁體13B阻礙而變亂,所以認為氣穴氣泡C難以衝擊到角部A、B。
對此,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方法,如上所述,在使氣穴氣泡C的中心P從端板13A中的壁體13B的渦旋狀的中心O遠離的狀態下,當使臺階部13Aa以及臺階卡合部13Ba位於氣穴氣泡C的範圍的外周部分時,氣穴氣泡C的中心P的位置成為在由壁體13B形成的渦旋狀的通道中到達臺階部13Aa以及臺階卡合部13Ba附近的壁體13B的角部A、B的直線上的位置P1、P2、P3,含有氣穴氣泡C的液體流的流動不受壁體13B阻礙,因此能使氣穴氣泡C衝擊角部A、B。也就是說,能使氣穴氣泡C適當地衝擊渦旋盤13的所期望部位,能使該所期望部位產生壓縮殘留應力,防止裂紋產生。
此外,如圖5所示,在本實施方式的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方法中,在水射流噴丸工序中,以包含氣穴氣泡C和渦旋盤13的所述位置P1、P2、P3並與用直線將臺階部13Aa和臺階卡合部13Ba連接的虛擬線L交叉的方式,使氣穴氣泡C與渦旋盤13相對移動。關於移動,使氣穴氣泡C或渦旋盤13或氣穴氣泡C以及渦旋盤13移動。
根據該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方法,能使氣穴氣泡C適當地衝擊渦旋盤13的所期望部位(角部A、B),能使該所期望部位產生壓縮殘留應力,防止裂紋產生。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的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方法中,在水射流噴丸工序中,在氣穴氣泡C與渦旋盤13的所述位置P1、P2、P3,使氣穴氣泡C與渦旋盤13的相對移動停止規定時間。
根據該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方法,能使氣穴氣泡C充分地衝擊渦旋盤13的所期望部位(角部A、B),能使該所期望部位產生壓縮殘留應力,防止裂紋產生。需要說明的是,規定時間是指在所期望部位產生壓縮殘留應力所需要的時間。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的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方法中,在渦旋盤13實施表面處理之前,進行水射流噴丸工序。
表面處理例如有:在渦旋盤13由鋁合金形成的情況下,為了提高其耐腐蝕性以及耐磨損性,用耐酸鋁對表面進行塗覆的耐酸鋁處理。當實施該表面處理時,抑制因氣穴氣泡C的衝擊引起的壓縮殘留應力的產生,有防止裂紋產生的效果降低的顧慮。因此,根據該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方法,通過在渦旋盤13實施表面處理之前,進行水射流噴丸工序,來能促進因氣穴氣泡C的衝擊而引起的壓縮殘留應力的產生,能顯著地得到防止裂紋產生的效果。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的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方法中,在產生氣穴氣泡C的水中混入清洗液。
根據該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方法,能在進行水射流噴丸工序的同時,使用清洗液進行渦旋盤13的清洗。
此處,對用於實施上述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方法的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裝置進行說明。
如圖6所示,本實施方式的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裝置1具備:容器2,裝滿水;定位單元3,將渦旋盤13定位並配置於容器2內;以及水射流噴射單元4,具有配置於容器2內的水中並朝向渦旋盤13噴射水射流J的噴嘴4A。
容器2是可以得到能由從噴嘴4A噴射出的水射流J產生的氣穴氣泡C相對於由定位單元3定位的渦旋盤13實施上述水射流噴丸工序的水深的裝置。
定位單元3將渦旋盤13定位並配置於容器2內,以便能實施上述水射流噴丸工序。定位單元3例如具有:抵接部3A,抵接於渦旋盤13中的端板13A的另一側面;卡盤部3B,卡合於渦旋盤13中的端板13A的周緣的多個部位(例如三個部位)。
水射流噴射單元4具有:噴嘴4A;支承噴嘴4A的噴嘴支承部4B;以及將高壓水供給於噴嘴4A的高壓水泵4C。
然後,該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裝置1使通過水射流噴射單元4的水射流J而在容器2的水中產生的氣穴氣泡C朝向由定位單元3定位的渦旋盤13的一側面噴射,如圖5所示,在使該氣穴氣泡C的中心P從端板13A中的壁體13B的渦旋狀的中心O遠離的狀態下,使臺階部13Aa以及臺階卡合部13Ba位於氣穴氣泡C的外周部分。
根據這樣的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裝置1,能實施上述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方法中的水射流噴丸工序。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的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裝置1中,定位單元3具有作為卡合於渦旋盤13中的端板13A而固定渦旋盤13的固定機構的抵接部3A以及卡盤部3B。
根據該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裝置1,通過固定機構而固定渦旋盤13,從而在氣穴氣泡C衝擊渦旋盤13時保持渦旋盤13,能使氣穴氣泡C適當地衝擊所期望部位(角部A、B),能使該所期望部位產生壓縮殘留應力,防止裂紋產生。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的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裝置1中,如圖5以及圖6所示,定位單元3具有移動機構3C,該移動機構3C以包含氣穴氣泡C和渦旋盤13的所述位置P1、P2、P3並與用直線將臺階部13Aa和臺階卡合部13Ba連接的虛擬線L交叉的方式,使渦旋盤13移動。
移動機構3C在支承固定機構(抵接部3A以及卡盤部3B)的狀態下使其平行移動,例如優選為帶式輸送機。
根據該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裝置1,能使氣穴氣泡C適當地衝擊渦旋盤13的所期望部位(角部A、B),能使該所期望部位產生壓縮殘留應力,防止裂紋產生。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的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裝置1中,移動機構3C具有多個固定機構而使多個渦旋盤13移動。
根據該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裝置1,能使氣穴氣泡C依次適當地衝擊多個渦旋盤13的所期望部位(角部A、B)。其結果是,能高效地實施上述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方法中的水射流噴丸工序。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的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裝置1中,水射流噴射單元4具有以氣穴氣泡C相對於渦旋盤13迴旋的方式使噴嘴4A迴旋移動的迴旋機構4D。
迴旋機構4D設置於噴嘴支承部4B,使由噴嘴4A產生的水射流J的噴射方向相對於圖6所示的鉛直線V傾斜,且以鉛直的軸為中心旋轉。通過如此設定,氣穴氣泡C直接衝擊作為端板13A與壁體13B的內角部的所期望部位(角部A、B),因此能使氣穴氣泡C充分地衝擊渦旋盤13的所期望部位。
符號說明
1 壓縮機用渦旋盤的製造裝置
2 容器
3 定位單元
3C 移動機構
4 水射流噴射單元
4A 噴嘴
4D 迴旋機構
12 固定渦旋盤(第一渦旋盤)
12A 端板
12Aa 臺階部
12B 壁體
12Ba 臺階卡合部
13 迴旋渦旋盤(第二渦旋盤)
13A 端板
13Aa 臺階部
13B 壁體
13Ba 臺階卡合部
A、B 角部
C 氣穴氣泡
J 水射流
L 虛擬線
O 中心
P 中心
P1、P2、P3 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