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輪連接裝置和代步車的製作方法
2024-04-16 07:40:05 1
1.本實用新型涉及滑板車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車輪連接裝置和代步車。
背景技術:
2.相關技術中的代步及娛樂用的滑板車,輪轂電機通常採用止轉墊片加法蘭螺母實現在車體上的安裝,這樣的結構形式造成成本相對偏高,且佔用空間比較大。
技術實現要素:
3.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
4.為此,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出一種車輪連接裝置,該車輪連接裝置具有車輪連接成本低,佔用空間小的優點。
5.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還提出一種代步車。
6.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車輪連接裝置包括車輪、叉體、第一鋸齒鎖緊墊圈和第二鋸齒鎖緊墊圈,所述車輪包括本體和車輪軸,所述車輪軸與所述本體可樞轉地相連,所述車輪軸包括分別凸出於所述本體的兩側的第一軸段和第二軸段;所述叉體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叉板和第二叉板,所述第一軸段通過第一螺母與所述第一叉板相連,所述第二軸段通過第二螺母與所述第二叉板相連,所述本體可樞轉地配合在所述第一叉板和所述第二叉板之間;所述第一鋸齒鎖緊墊圈套設在所述第一軸段上並夾設於所述第一叉板和所述第一螺母之間,所述第二鋸齒套設在所述第二軸段上並夾設於所述第二叉板和所述第一螺母之間。
7.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車輪連接裝置,通過在第一叉板和第一螺母之間夾設有第一鋸齒鎖緊墊圈,第一鋸齒鎖緊墊圈上的鋸齒受壓變形以給予第一螺母沿第一螺母的軸向的作用力,由此有效防止第一螺母鬆脫。同理,第二鋸齒鎖緊墊圈上鋸齒受壓以給予第二螺母沿第二螺母的軸向的作用力,由此有效防止第二螺母鬆脫。而且,第一鋸齒鎖緊墊圈和第二鋸齒鎖緊墊圈相對止轉墊片的厚度更薄,且不需要配合使用法蘭螺母,由此車輪的連接成本更低,佔用空間更小。
8.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鋸齒鎖緊墊圈為內齒鎖緊墊圈、外齒鎖緊墊圈和內外齒鎖緊墊圈中的任意一者。
9.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鋸齒鎖緊墊圈為內齒鎖緊墊圈、外齒鎖緊墊圈和內外齒鎖緊墊圈中的任意一者。
1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均為薄螺母。
11.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的數量均為一個。
12.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叉板上設有第一安裝槽,所述第二叉板上設有第二安裝槽,所述第一軸段穿過所述第一安裝槽並與所述第一螺母螺紋配合,所述第二軸段穿過所述第二安裝槽並與所述第二螺母螺紋配合。
13.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裝槽和所述第二安裝槽均為異形槽,所述第一軸段
的橫截面形狀與所述第一安裝槽的橫截面形狀相匹配,所述第二軸段的橫截面形狀與所述第二安裝槽的橫截面形狀相匹配。
1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軸段上設有第一限位臺階,所述第一叉板朝向所述第二叉板的一面止抵所述第一限位臺階,所述第二軸段上設有第二限位臺階,所述第二叉板朝向所述第一叉板的一面止抵所述第二限位臺階。
15.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代步車包括如上述任一實施例所述的車輪連接裝置。
16.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代步車的技術優勢與上述車輪連接裝置的技術優勢相同,此處不再贅述。
17.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代步車為電動滑板車。
附圖說明
18.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車輪連接裝置的示意圖。
19.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車輪連接裝置的爆炸圖。
20.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車輪連接裝置的剖視圖。
21.附圖標記:
22.車輪1,本體11,車輪軸12,第一軸段121,第二軸段122,叉體2,第一叉板21,第一安裝槽211,第二叉板22,第一螺母3,第二螺母4,第一鋸齒鎖緊墊圈5,第二鋸齒鎖緊墊圈6。
具體實施方式
23.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24.下面以車輪1為前車輪,叉體2為前叉為例結合圖1-圖3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車輪連接裝置。
25.如圖1-圖3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車輪連接裝置包括車輪1、叉體2、第一鋸齒鎖緊墊圈5和第二鋸齒鎖緊墊圈6。車輪1包括本體11和車輪軸12,車輪軸12與本體11可樞轉地相連,車輪軸12包括分別凸出於本體11的兩側的第一軸段121和第二軸段122。叉體2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叉板21和第二叉板22,第一軸段121通過第一螺母3與第一叉板21相連,第二軸段122通過第二螺母4與第二叉板22相連,本體11可樞轉地配合在第一叉板21和第二叉板22之間。第一鋸齒鎖緊墊圈5套設在第一軸段121上並夾設於第一叉板21和第一螺母3之間,第二鋸齒鎖緊墊圈6套設在第二軸段122上並夾設於第二叉板22和第一螺母3之間。
26.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車輪連接裝置,通過在第一叉板21和第一螺母3之間夾設有第一鋸齒鎖緊墊圈5,第一鋸齒鎖緊墊圈5上的鋸齒受壓變形以給予第一螺母3沿第一螺母3的軸向的作用力,由此有效防止第一螺母3鬆脫。同理,第二鋸齒鎖緊墊圈6上鋸齒受壓以給予第二螺母4沿第二螺母4的軸向的作用力,由此有效防止第二螺母4鬆脫。而且,第一鋸齒鎖緊墊圈5和第二鋸齒鎖緊墊圈6相對止轉墊片的厚度更薄,且不需要配合使用法蘭螺母,由此車輪1的連接成本更低,佔用空間更小。
27.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鋸齒鎖緊墊圈5為內齒鎖緊墊圈、外齒鎖緊墊圈和內外齒鎖
緊墊圈中的任意一者。第二鋸齒鎖緊墊圈6為內齒鎖緊墊圈、外齒鎖緊墊圈和內外齒鎖緊墊圈中的任意一者。
28.內齒鎖緊墊圈中的多個鋸齒周向設置在墊圈的內周面上,外齒鎖緊墊圈中的多個鋸齒周向設置在墊圈的外周面上,內外齒鎖緊墊圈的多個鋸齒中的部分周向設置在墊圈的內周面上,部分周向設置在墊圈的外周面上。
29.如圖1所示,第一鋸齒鎖緊墊圈5和第二鋸齒鎖緊墊圈6均為內齒鎖緊墊圈,以第一鋸齒鎖緊墊圈5為例,其上的多個鋸齒止抵第一螺母3朝向第一叉板21的側面和第一叉板 21朝向第一螺母3的側面,由此,隨著第一螺母3與第一軸段121的螺紋配合,第一螺母 3壓迫鋸齒變形,以使得第一鋸齒鎖緊墊圈5成為大體平墊圈,由此,車輪1連接後第一鋸齒鎖緊墊圈5的厚度更小,佔用第一叉板21外的空間更小。
30.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螺母3和第二螺母4均為薄螺母。
31.由此,相比於普通螺母,薄螺母的厚度更薄,進而第一螺母3和第一鋸齒鎖緊墊圈5 佔用第一叉板21外的空間更小,第二螺母4和第二鋸齒鎖緊墊圈6佔用第二叉板22外的空間更小。
32.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螺母3和第二螺母4的數量均為一個。
33.通過採用第一鋸齒鎖緊墊圈5/第二鋸齒鎖緊墊圈6,只需一個第一螺母3/第二螺母4 即可實現第一軸段121/第二軸段122與第一叉板21/第二叉板22的相連,降低連接成本的同時,佔用空間更小。
34.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叉板21上設有第一安裝槽211,第二叉板22上設有第二安裝槽,第一軸段121穿過第一安裝槽211並與第一螺母3螺紋配合,第二軸段122穿過第二安裝槽並與第二螺母4螺紋配合。
35.如圖1-圖3所示,第一安裝槽211和第二安裝槽分別設在第一叉板21的下端和第二叉板22的下端且均為下端開口的開口槽,由此便於第一軸段121/第二軸段122在第一安裝槽211/第二安裝槽內的配合。
36.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安裝槽211和第二安裝槽均為異形槽,第一軸段121的橫截面形狀與第一安裝槽211的橫截面形狀相匹配,第二軸段122的橫截面形狀與第二安裝槽的橫截面形狀相匹配。
37.如圖2所示,第一安裝槽211和第二安裝槽均為u形槽,即均包括兩個相互平行的平面,第一軸段121和第二軸段122的外表面同樣包括兩個相互平行的平面,第一軸段121/ 第二軸段122配合在第一安裝槽211/第二安裝槽內後,u形槽內的兩個平面分別與軸段上的兩個平面貼合接觸,由此阻止車輪軸12相對第一叉板21和第二叉板22轉動,有效保證第一軸段121/第二軸段122與第一叉板21/第二叉板22的穩定相連。
38.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軸段121上設有第一限位臺階,第一叉板21朝向第二叉板22 的一面止抵第一限位臺階,第二軸段122上設有第二限位臺階,第二叉板22朝向第一叉板 21的一面止抵第二限位臺階。
39.由此,第一限位臺階/第二限位臺階有效阻止第一叉板21/第二叉板22朝車輪1的本體11彎折,由此保證第一叉板21/第二叉板22和第一螺母3/第二螺母4對第一鋸齒鎖緊墊圈5/第二鋸齒鎖緊墊圈6的有效夾緊,進而有效防止第一螺母3/第二螺母4鬆脫。
40.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代步車包括如上述任一實施例的車輪連接裝置。
41.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代步車的技術優勢與上述車輪連接裝置的技術優勢相同,此處不再贅述。
42.在一些實施例中,代步車為電動滑板車。
43.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後」、「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軸向」、「徑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44.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徵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徵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徵。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45.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或彼此可通訊;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係,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46.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徵直接接觸,或第一和第二特徵通過中間媒介間接接觸。而且,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正上方或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徵水平高度高於第二特徵。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正下方或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徵水平高度小於第二特徵。
47.在本實用新型中,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於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須針對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將本說明書中描述的不同實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實施例或示例的特徵進行結合和組合。
48.儘管上面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內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