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秋冬鼻炎就反覆發作?這八招幫你提前預防
2025-07-22 08:54:09
作為一個鼻炎患者,最痛苦的事情就是它發作的時候會一直打噴嚏流鼻涕,嚴重的還會頭痛、頭暈。小編就患有過敏性鼻炎,最開始的時候以為是感冒,就一直沒管,結果就變成了過敏性鼻炎,嚴重的那幾年,幾乎是兩三天發作一次,那種痛苦的感覺至今難忘。為了治好它,吃了很多的要,還嘗試了很多的辦法,好在終於有了效果。所有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這些小方法!
鼻炎的類型
1、急性鼻炎
是鼻腔黏膜急性病毒感染性炎症,多稱為「傷風」或「感冒」,可有全身症狀;但與流行性感冒有別,故又稱為普通感冒。常延及鼻竇及咽部,傳染性強,多發於秋冬春季氣候交替季節;
2、慢性鼻炎
是常見的多發病,由急性鼻炎發展而來。與合併細菌繼發感染、治療不徹底和反覆發作有關。為鼻腔黏膜和黏膜下層的慢性炎症。很常見,臨床表現以黏膜腫脹、分泌物增多、無明確致病微生物感染、病程持續4周以上或反覆發作為特徵,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見病、多發病,也可為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現。按照現代觀點,慢性炎症反應是體液和細胞介質的免疫機制的表達,依其病理和功能紊亂程度,可分為慢性單純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二者病因相同,且後者多由前者發展而來,病理組織學上沒有絕對的界限,常有過渡型存在。
3、萎縮性鼻炎
是一種發展緩慢的鼻腔慢性炎性疾病,又稱臭鼻症、慢性臭鼻炎、硬化性鼻炎。其主要表現是鼻腔黏膜、骨膜、鼻甲骨、鼻腔異常寬大,鼻腔內有大量的黃綠色膿性分泌物積存,形成膿性痂皮,常有臭味,發生惡臭者,稱為臭鼻症,病人有明顯的嗅覺障礙。鼻腔的萎縮性病變可以發展到鼻咽、口咽、喉腔等處,提示本病可能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現。
4、乾酪性鼻炎
是一種罕見的鼻病。臨床特徵為鼻內乾酪樣物積聚,有惡臭,日久侵蝕軟組織和骨質,發生鼻內、外畸形。在乾酪樣物質中發現有脫落上皮、壞死組織、化膿細胞、膽固醇結晶及黴菌樣微生物。
5、乾燥性鼻炎
乾燥性鼻炎的發生與氣候和職業因素等有密切的關係。系鼻黏膜長期受刺激而發生粘液腺體萎縮、分泌減少引起,黏膜因而乾燥甚至有淺表糜爛。
6、藥物性鼻炎
是因長期使用鼻黏膜血管收縮劑而引起的鼻黏膜慢性中毒反應,因而亦稱為「中毒性鼻炎」。
7、過敏性鼻炎又稱(變應性鼻炎)
是鼻腔黏膜對吸入空氣中的某些成分高度敏感所致。它的症狀與感冒很相似,但一日內可多次發作;不發作時,則完全正常。過敏性鼻炎的發作有時與季節密切相關。
8、變態反應性鼻炎
俗稱過敏性鼻炎,其主要症狀是突然鼻癢、打噴嚏、流清涕、鼻塞,且反覆發作。一年四季均犯病者叫常年性變態反應性鼻炎,僅在固定的季節中發作者叫季節性變態反應性鼻炎
9、季節性鼻炎
又稱為「花粉症」,其發病有明顯的季節性,春秋兩季是高發季節。鼻子對這種冷熱交替過快的氣候變化適應能力較差,在還沒有適應冷空氣的情況下,就容易誘發季節性鼻炎。季節性過敏性鼻炎並不是注意保暖就可以預防的,還需加強鼻子對冷空氣的適應能力。秋冬季節,洗臉時多用冷水衝洗鼻子,能加強鼻子對冷空氣的適應能力,相反,經常用溫水或熱水洗臉的人,更容易在天氣突然變冷的氣節誘發季節性鼻炎。
10、慢性肥厚性鼻炎
由慢性單純性鼻炎而來,是長期慢性炎症、淤血而使鼻黏膜、鼻甲出現增生所致。此時黏膜增厚、組織彈性下降、鼻腔通氣能力差,從而危害鼻的生理功能。
11、血管運動性鼻炎
血管運動性鼻炎是神經內分泌對鼻黏膜血管、腺體功能調節失衡而引起的一種高反應性鼻病。本病病理機制錯綜複雜,許多環節仍不甚清楚,故給臨床確切診斷和有效治療帶來一定困難。發病無顯著性別差異,兒童很少有血管運動性鼻炎發生。
12、鼻息肉
鼻息肉是贅生於鼻腔或鼻竇黏膜上突起的腫塊。好發於鼻腔的外側壁及鼻頂部。鼻息肉並非真性腫瘤,往往是變態反應和鼻竇慢性發炎引起的鼻黏膜水腫的結果。分為三型:(1)過敏性息肉。(2)炎症性息肉。(3)鼻後孔息肉。鼻息肉有造成鼻塞、呼吸不通暢,或呈活瓣樣啟閉;伴有嗅覺障礙、頭痛、說話時鼻音過重等症狀。
13、鼻竇炎
鼻竇炎,正確的名稱為?副鼻竇炎,副鼻竇乃臉部骨骼中充滿氣體的空腔,這些空腔內充滿著黏膜。副鼻竇炎乃指空腔中之黏膜腫脹及發炎。
有許多不同的刺激原會造成副鼻竇炎,副鼻竇常發生於鼻傷風後,但並非全是如此。細菌、病毒及過敏也有可能是致病因。
鼻竇炎為細菌感染、變態反應等引起的鼻竇黏膜卡他性炎症和化膿性炎症。因為鼻竇炎常繼發於鼻炎,而且常同時存在。
鼻竇炎包括
(1)急性鼻竇炎
急性鼻竇炎系鼻竇黏膜的急性炎症。多繼發於急性鼻炎。急性傳染病、牙根感染、變態反應、氣壓性損傷、鼻腔異物、腫物、腺樣體肥大、慢性疾病以及機體抵抗力差等均可誘發。致病菌以化膿性球菌多見,如肺炎雙球菌、鏈球菌、葡萄球菌等。真菌感染較少。主要症狀為鼻塞、流膿涕、頭痛、重者畏寒、發熱、全身不適。以上頜竇及篩竇多見。X線檢查為確診手段之一。
(2)慢性鼻竇炎
慢性鼻竇炎,亦稱慢性化膿性鼻竇炎。常因急性化膿性鼻竇炎反覆發作未能得到適當治療所致。以多粘液或膿性鼻涕、鼻塞、頭痛及嗅覺減退或消失為主要臨床症狀。現代西醫學除穿刺衝洗、手術療法外,尚無理想的治療措施。?
(3)兒童鼻竇炎
兒童鼻竇炎較為常見,近年來頗受重視。其病因、症狀、診斷和治療與成人者不盡相同。各竇之發病率與其發育先後不同有關;上頜竇和篩竇較早發育,故常先受感染,額竇和蝶竇一般在2—3歲後才開始發育,故較遲受累。兒童鼻竇炎的診斷比較困難,鼻竇CT對成人鼻竇炎有重要的診斷價值。兒童鼻竇炎的診斷主要依據病史分析和細緻的臨床檢查。兒童鼻竇炎的症狀與成人不同,咳嗽、鼻漏及慢性中耳炎在兒童常見,成人則表現為慢性頭痛、鼻阻塞及異常引流。
(4)氣壓創傷性鼻竇炎
氣壓傷性鼻竇炎是鼻竇內外氣壓不平衡時,造成的鼻竇黏膜損傷性疾病。本症是由於外界大氣壓急劇變化時鼻竇內的負壓和外界氣壓不能及時取得平衡所引起的鼻竇黏膜損傷和炎症。好發於額竇和上頜竇。飛行員與潛水員易得此病。
(5)鼻源性顱內併發症
鼻源性硬腦膜外膿腫常繼發於急性額竇炎和額骨骨髓炎,為竇壁破壞或靜脈炎所引起而在顱骨與硬腦膜之間形成局限性膿腫。鼻源性顱內併發症較耳源性者少見,鼻及鼻竇外傷、異物和手術所引起的感染較單純發生於炎症之後者又為多見。鼻源性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也是較為嚴重的顱內併發症之一。鼻源性顱內併發症的腦膿腫以額竇炎引起的額葉腦膿腫較為多見。
(6)鼻源性眶內併發症
鼻源性眶內併發症是因為鼻竇感染引發眶內併發症,其機制為:①鼻竇與眶相鄰,僅一骨板之隔,骨板菲薄,且鼻眶之間有血管神經的自然通道;②鼻竇經竇口引流障礙;③鼻竇手術損傷或創傷累及相關眶壁未及時處理;④機體免疫力降低。
(7)鼻竇膽脂瘤
鼻竇膽脂瘤,又稱角質瘤、角質囊腫等,較少見。各竇發病率高低不等,以額竇為多,篩竇,上頜竇少見,蝶竇為罕見。
秋冬鼻炎發作的治療辦法
1、鹽水洗鼻
配製鹽水(100毫升瓶內放食鹽兩匙,開水稀釋),用牙籤卷上棉球蘸鹽水洗鼻孔,然後把藥棉暫留鼻孔內,此時或頭上仰或身平躺,用食指和拇指按鼻兩側,並用力吸吮,使棉球上飽蘸的鹽水流入鼻腔內,再流入咽喉部。開始時感到鼻內辛辣難忍,幾次即適應,也可先用淡些的鹽水洗逐漸加濃,使鼻腔慢慢適應。
2、槐花蜜塗抹鼻腔患處
每天早晚洗臉時,用小手指蘸流動的自來水在鼻孔內清洗,清除鼻腔內的結痂和分泌物,充分暴露鼻黏膜後,用棉籤或手指蘸市售的槐花蜜均勻地塗在鼻腔患處。治療過程可達兩個多月。
3、大蒜汁滴鼻
將大蒜一瓣搗爛,用乾淨的豆包布包好,擠壓出蒜汁滴入每個鼻子孔內兩滴(當時刺激的很痛)再用手壓幾下鼻扇使其鼻孔內都能粘敷到蒜汁,輕者一次,重者二次即愈(編者註:大蒜刺激性強,請從微量試起;大蒜過敏者禁用)。
4、冷水治鼻炎
洗臉不用熱水,用冷水,用手心盛自來水管放出來的冷水,捂在鼻子上,把冷水吸進鼻孔裡,而後擤出來,再盛水吸進去,再擤出來,連續幾次,每天堅持。
5、慢跑
跑步能減輕鼻炎的痛苦。每天早晨或傍晚堅持慢跑40分鐘,堅持了兩個月,病情可能有所好轉。
6、香油滴鼻
香油就是普通的食用香油,每天三到五次,每次五滴左右,滴入鼻內。
注意:鼻塞嚴重時不要滴,可變換一下體位,待鼻子通氣後再滴,滴前將鼻涕擤乾淨。
7、按摩眼框
雙手食指按在兩眼下的眼框骨邊上有個很淺的小坑,用些力上下揉動一二百下,每天不少於兩次,堅持一段時間即可生效。
8、蔥白抹患處
新鮮生蔥,洗淨,取蔥白,搗爛,放幾小團指甲蓋大小的藥棉浸蔥汁備用。治療時先用棉籤沾淡鹽水清潔鼻孔,然後將浸了蔥汁的小棉花團塞入鼻孔內,保持數分鐘,一開始感到刺鼻,漸漸會失去刺激性,當效力消失後再換新棉團。每次如此塞半小時至一小時左右。一天可兩三次。
鼻炎的預防
1、注意工作、生活環境的空氣清淨,避免接觸灰塵及化學氣體特別是有害氣體。
2、加強營養,增強正氣。
3、加強鍛鍊,提高身體素質。通過運動,可使血液循環改善,鼻甲內的血流不致阻滯。經常運動,
4、改掉挖鼻的不良習慣。
5、及時矯正一切鼻腔的畸形。如 鼻中隔偏曲 等。
6、根治病灶,徹底治療 扁桃體炎 、 鼻竇炎 等慢性疾病。
7、慎用鼻黏膜收縮劑,尤其不要長期不間斷使用。(滴鼻淨、麻黃素、必通、呋麻滴鼻液等)。
8、減少冷空氣對鼻黏膜的刺激,適當時候注意戴上口罩。 洗澡後應儘量擦乾頭髮再進行睡眠,避免感冒。
9、注意保暖,氣候轉變極易感冒引發鼻炎。季節轉換注意觀看天氣預報及時進行適當添衣。
10、日常飲食要清淡,不要吃辛辣的食物,魚蝦等腥味的食物要少吃。
總結:上面就小編給大家分享的辦法,還有日常的預防,這些辦法每天都可以做的,不是一定要等到秋冬季節的時候在來預防哦!長時間的堅持是會有效果的,希望大家都不要生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