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飛機製造公司 有輝煌也有空難
2025-04-23 03:54:26
飛機是現在許多人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除了我國的一些飛機製造公司,就要說一說美國的波音飛機製造公司了,這個被稱為是世界上最大的飛機製造公司在百年時間裡製造出了許多良好的飛機,但也存在著一些大大小小的空難。
世界最大飛機製造公司
波音公司(The Boeing Company)是美國一家開發及生產飛機的公司,總部設於伊利諾州芝加哥,在航空業上擁有頗高的佔有率。波音公司是全球航空航天業的領袖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民用和軍用飛機製造商。波音公司成立於1916年7月1日,由威廉·愛德華·波音創建,並於1917年改名波音公司。建立初期以生產軍用飛機為主,並涉足民用運輸機。
1997年7月25日,美國波音公司和麥道公司股東批准合併。與麥道公司完成合併後的波音公司已經成為世界上航空航天領域規模最大的公司。波音公司由四個主要的業務集團組成:波音民用飛機集團(主要生產民用運輸機)、波音綜合國防系統集團(主要生產軍用飛機、飛彈以及運載火箭等產品)、波音金融公司(提供資產融資和租賃服務)、波音聯接公司(為飛機提供空中雙向網際網路及電視服務)。
軍用時代
20世紀三十年代中期,波音公司開始研製大型轟炸機,包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赫赫有名的B-17(綽號「空中堡壘」)、B-29轟炸機,以及東西方冷戰時期著名的B-47和B-52(綽號「同溫層堡壘」)戰略轟炸機,B-52服役後30多年中一直是美國戰略轟炸力量的主力。美國空軍中比較出名KC-135空中加油機以及E-3(綽號「望樓」)預警機也是由波音公司生產。
商用時代
20世紀六十年代以後,波音公司的主要業務由軍用飛機轉向商用飛機。1957年在KC-135空中加油機的基礎上研製成功的波音707是該公司的首架噴氣式民用客機,共獲得上千架訂貨。從此在噴氣式商用飛機領域內便一發不可收拾,先後發展了波音717、波音727、波音737、波音747、波音757、波音767、波音777、波音787、一系列型號,逐步確立了全球主要的商用飛機製造商的地位。其中,波音737是在全世界被廣泛使用的中短程窄體民航客機。波音747一經問世就長期佔據了世界最大的遠程寬體民航客機的頭把交椅,直到2008年才被A380取代。
美國總統的專機「空軍一號」也是由該公司出產的波音707以及波音747-200B特殊型號改裝而成。
民用時代
1997年,波音公司宣布,原波音公司與原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簡稱:麥道公司)完成合併,新的波音公司正式營運。麥道公司曾經是美國最大的軍用飛機生產商,著名的F-4「鬼怪」、F-15「鷹」、C-17軍用運輸機、DC系列以及MD系列商用飛機就產自該公司。
40多年來,波音一直是全球最主要的民用飛機製造商,同時也是軍用飛機、衛星、飛彈防禦、人類太空飛行和運載火箭發射領域的全球市場領先者。公司2003年營業額為505億美元。
為滿足用戶的需求,波音始終致力於不斷研發新產品,探索新技術。
波音歷代飛機
波音707
波音707是美國波音公司研製的四發遠程噴氣運輸機。原型機於1954年7月15日首飛,最初的型號是為美國空軍研製的KC-135空中加油機,經美國空軍同意,公司於1957年在KC-135基礎上研製成功波音707民用客機1958年交付使用。波音707主要型別有707-120、-220、-320、-420及-020(波音720),中國民航曾購買10架320C,它還被改裝成特種飛機。波音707共獲訂貨1010架,生產線於1991年關閉,1992年5月交付最後一架軍用型。(該機型已於1991年停產)
波音717
波音717飛機是專為短程客運市場而設計的,適合日益發展的支線航空市場。在外觀上保留了麥道飛機T型尾翼和後部裝發動機的特點,繼承了麥道飛機機體堅固耐用的特點,並在設計上作了較大的改進,達到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的目的。有趣的是,波音717是在波音767面世後才面世的,在波音717面世之前「波音717」指的是空中加油機KC-135。(該機型已於2006年停產)
波音727
波音727是美國波音公司研製生產的中短程民航飛機。是世界上首款投入商業運營的三發噴氣式客機,也是波音公司唯一一款三發噴氣式客機,在被波音737取代以前,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民航飛機。(該機型已於1984年停產)
波音737
波音737系列飛機是波音公司生產的雙發(動機)中短程運輸機,被稱為世界航空史上最成功的民航客機,也是民航業最大的飛機家族,波音737系列的所有機型已交貨7000多架,比空中巴士公司總交貨量還多,在民用航空史上,其他任何機型都未曾在銷量方面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在獲得德國漢莎航空公司10架啟動訂單後波音737飛機於1964年5月開始研製,採用波音707/727的機頭和機身橫截面,1967年4月原型機試飛,12月取得適航證,1968年2月投入航線運營。
波音747
波音747飛機是波音公司生產的四發遠程寬機身運輸機。是一種研製與銷售都很成功的寬機身客機。1965年8月開始研製,1969年2月原型機試飛,1970年1月首架747交付給泛美航空公司投入航線運營,開創了寬體客機航線服務的新紀元。在2005年11月14日,波音公司宣布將會開發747-8,駕駛艙和發動機技術與波音787一樣,而747-8的名稱亦因為採用波音787的技術而一樣有「8」字。
波音公司宣稱新飛機的設計,將會比以前更寧靜、更環保和更具燃油效益。747-8的機身延長了,由232英尺(70.8米)增加至250.8英尺(76.4米),意味著載客量將會隨之增加,並取代A340-600成為世界上機身最長的飛機。波音747-8的客機型號是747-8(Intercontinental,洲際型)在三級艙布置下載客量達467人,航程超過8000海裡(15000千米),巡航速度達0.855馬赫。747-8是747- 400的衍生型號,因此飛行員進行機種轉換所需時間減少,飛機某些零件更可以共用。波音747-8已在2011年投入服務。
(美國時間2016年8月30日,「747之父」喬-薩特離世,享年95歲。波音官網打出1921-2016字樣,更新首頁,以紀念致敬偉大的波音747之父。)
波音757
波音757飛機是波音公司生產的雙發(動機)窄體中遠程運輸機。1979年3月開始研製,它與同期研製的波音767在設計、製造和操作方面具有互換性,1982年2月第一架波音757飛機首飛,同年12月取得適航證,投入航線運營。1986年12月獲準雙發延程飛行。(該機型已於2005年停產)
波音767
波音767飛機是波音公司生產的雙發(動機)半寬體中遠程運輸機。 主要是用來爭奪80年代波音707、DC-8、波音727等200座機中遠程客機由於退役而形成的市場。1972年提出計劃,與義大利、日本方面合作生產三發遠程飛機,最初定名為7X7,不過該計劃沒有實現,隨後在經過方案論證和市場調查後,波音公司於1978年2月宣布發起波音767研製計劃,同年7月,獲得美國聯合航空公司30架767的確認訂單後,開始全面設計研製工作,聯合航空公司代表參與了設計全過程,以便更好地滿足用戶的要求。
波音777
波音777是美國波音公司研製生產的目前最大的雙發寬體客機。1990年10月29日正式啟動研製計劃,最開始被命名為767-X,1994年6月12日第1架波音777首次試飛,1995年4月19日獲得歐洲聯合適航證和美國聯邦航空局型號合格證,1995年5月30日獲準180分鐘雙發延程飛行,1995年5月17日首架交付用戶美國聯合航空。波音777 在大小和航程上介於B767-300和B747-400之間,具有座艙布局靈活、航程範圍大和不同型號能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的特點。
波音787
波音787夢想飛機(Dreamliner)是波音民用飛機集團研製生產的中型雙發(動機)寬體中遠程運輸機,最開始被命名為7E7,是波音公司1990年啟動波音777計劃後14年來推出的首款全新機型,目前其新型號還在組裝階段。波音787系列屬於200座至300座級飛機,航程隨具體型號不同可覆蓋6500至16000公裡。波音強調787的特點是大量採用複合材料,低燃料消耗、高巡航速度、高效益及舒適的客艙環境,可實現更多的點對點不經停直飛航線。2004年4月,隨著全日空確認訂購50架波音787飛機,該項目正式啟動。經多次延期後,於美國時間2009年12月15日成功試飛。2013年1月17日美國聯邦航天局宣布,由於之前連續出現安全事故,美國暫時停飛所有波音787「夢想」客機。現總工程師已宣布所有787已經修復問題,已經重返藍天。
波音飛機的空難記錄
1981年8月22日,遠東航空103號班機以波音737-200型飛機執行此航班任務時,由臺北飛往澎湖途中,由於空中解體在臺灣苗慄縣山區墜毀,機上110人全部遇難。
1986年2月16日,中華航空2265號班機為春節加班機,由一架波音737-200型客機執行,在馬公機場重飛失敗墜海,機上13人遇難。
1988年4月28日,阿羅哈航空243號班機為波音737-200型客機,從希洛前往檀香山途中,因金屬疲勞導至駕駛室後方一直到機翼附近的一大塊機艙天花板被撕裂飛脫,空服員卡拉芭尼?蘭辛(Clarabelle Lansing)不幸被吸出機艙外,至今仍失蹤。事件中,有65人受傷。
1989年10月26日,中華航空204號班機為波音737-200型客機,原訂由花蓮機場飛往臺北松山機場,起飛後不久即撞山墜毀,機上54人全部遇難。
1991年3月3日,聯合航空585號班機為波音737-291型客機,從丹佛國際機場前往科羅拉多泉機場途中,飛機垂直尾翼的方向舵突然不受控制轉向右面,繼而翻滾,之後直墜地面,機上20名乘客和5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
1994年9月7日,全美航空427號班機為波音737-300型客機,從芝加哥奧海爾國際機場前往匹茲堡國際機場途中,突然不受控制轉向,繼而翻滾,之後直墜地面,機上127名乘客和5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它的墜機方式與聯合航空585號班機很相似。其後發現原來波音737客機的方向舵液壓器在溫差很大時(30,000尺的-50度到地面的30度)會卡住,且不會有磨損過的痕跡。
1996年4月3日,美國空軍一架軍用版波音737-200(737-T43)型(軍方呼號IFO21),於克羅埃西亞杜布羅夫尼克因惡劣天氣及機師失誤撞山墜毀,機上35人全部罹難,包括美國商貿部部長布朗(Ron Brown)。
2003年3月6日,阿爾及利亞的一架波音737客機在塔曼拉塞特墜毀,機上97名乘客和6名機組人員僅1人生還。
2004年1月3日,埃及閃光航空604號班機為波音737-3Q8型客機,在前往開羅途中,飛機直插入紅海中,機上148人全部遇難。
2005年8月14日,賽普勒斯太陽神航空522號班機為波音737-400型客機型客機,在希臘首都雅典以北馬拉松附近山區墜毀,機上115名乘客和6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
2006年9月29日,戈爾航空1907號班機為波音737-800SFP型客機,由亞馬孫州州府瑪瑙斯飛往途中,在空中與一架巴西航空工業萊格塞600(Embraer Legacy 600)型飛機相撞並墜毀。機上機組人員6人,乘客149人,合計155人,全部遇難。
2007年1月1日,印尼亞當航空574號班機為波音737-400型客機型客機,從泗水祝安達國際機場(Juanda International Airport)前往蘇拉威西島曼納度途中墜毀。機上96名乘客和6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飛機殘骸及死難者遺體直至空難發生後10天才被發現。
2007年2月21日,印尼亞當航空172號班機為波音737-300型客機型客機,在泗水祝安達國際機場(Juanda International Airport)降落期間,機身中段開始斷開,然後被逼硬地。機上少數乘客被掉下來的行李打中受傷。
2007年3月7日,印尼嘉魯達航空200號班機為波音737-400型客機,於日惹機場降落時衝出跑道並起火,23人死亡。
2007年8月20日,中華航空120號班機為波音737-800型客機,在臺北飛往日本衝繩縣那霸機場降落後,右翼的二號引擎突然起火。當機上157名乘客與8名組員都順利疏散逃生後瞬間,飛機突然爆炸,共4人受傷送醫,其中包括2名職員。
2007年11月7日,南非全國航空723班機,下午3時50分從開普敦起飛,準備前往約翰尼斯堡,飛機起飛離地後10分鐘,右邊一具引擎竟然掉落,不過,機長仍然繼續起飛,在空中盤旋把油料洩光後才回到機場緊急降落,並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2008年8月24日,一架屬於伊泰航空公司的波音737客機在吉爾吉斯首都比什凱克馬納斯國際機場起飛後不久墜毀,導致至少68人死亡。這是吉爾吉斯脫離前蘇聯獨立以來,最嚴重的空難事件。
2008年9月14日,一架波音737客機在俄羅斯發生空難,機上87人全部罹難,地面無傷亡報告。飛機墜落一處廢墟後著火焚燒。出事客機,載有82名乘客及5名機組人員,包括7名兒童,由莫斯科出發,在西伯利亞地區、烏拉爾山脈中部彼爾姆市失事墜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