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太極拳的勁
2025-08-02 00:37:16
勁與力一直是太極拳界爭論不休的問題。從物理的角度來看,力是勁的母本,沒有力就無所謂勁,勁離不開力的範疇。勁者,乃力之至,力之曲(巛),力之工(工與功相通),力之法,力之效,力之運化也。力僅以大小、疾緩、方向論,而勁既有剛柔之屬性,又具其位,且含其變。故「勁為曲使之道,力為直出之門」。從化學的方面來理解,勁是精、氣、神、意、力綜合因素「釀化」的結果,它具備了虛實、剛柔、陰陽之屬性,性質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虛實陰陽,變轉神會,剛柔二元相摩相推,諧和一體反覆變化轉換,勁力的演繹就千變萬化,生生不息。這時的勁寓力之因素,但決非力之等同,也不再是力這樣簡單,或重複了。它是力的柔化、協調、整合和統一。它粘黏隨意,傳遞疾速,應變靈活,而又至柔至剛,剛柔互運,剛柔互乘,剛柔渾然,陰陽合德。所以有人又稱勁為「活力」,一個活字點出了太極勁的特點。歷來的太極拳家強調松靜,以鬆柔為法,進行用意不用力的鍛鍊,活化勁力,積儲內勁,而不是用意不要力。《太極指明法》(見楊澄甫《太極拳使用法》)中明確指出:「用勁不對,不用力(指柔而無剛)不對,綿而有剛對。」 楊澄甫老師在《太極純雜論》中也指出:「世間練太極者不在少數。宜知分別純雜,以其味不同也。純粹太極,其臂如棉裹鐵,柔軟沉重。推手之時,可以分辨。其拿人之時,手極輕而人不能過。其放人之時,如脫彈丸,迅速乾脆,毫不受力。被跌出者,但覺一動,並不覺痛,已跌出丈餘矣。其黏人之時,並不抓擒,輕輕黏住,即如膠而不能脫,使人雙臂酸麻不可耐。此乃真太極也。」所謂的真太極,也就是楊澄甫《太極拳練習談》中說的:「太極拳,乃柔中寓剛,綿裡藏針之藝術……」而綿裡所藏之「針」即為內勁,亦即太極勁。(原作:王志遠)吳圖南師爺常說:「所謂太極勁乃學力也。」就是說我們與生俱來的或通過鍛鍊而產生的力,我們一般稱之為本力。而通過太極拳或太極勁訓練,所產生的特殊的力,我們則稱之為---太極勁。(原作: 李璉)太極勁是從身體中發掘出的一種能量,可蓄可發,可剛可柔,懂得控制和利用它,就是懂勁,只要懂勁,太極拳就算登堂入室了。所以,勁,在太極拳中具有決定性的核心作用。沒有勁,就不是太極拳。(文章來源:太極求真——太極勁) 祖國傳統文化認為:精、氣、神為人身三寶,是人體各種機能的物質基礎,「精」作為一種物質,通過修煉,就可不斷轉化為「氣」,它可在意念的調控下周身流動,促使人體新陳代謝增強,從而產生能源,產生力量。這一過程就是祖國醫學所說的「氣化」過程。這種由精氣化生,由意指揮,要哪有哪,能剛能柔,忽隱忽現,變化莫測的勁稱太極勁。太極拳內勁,是通過練內功而激發的一種潛能,在技擊中只靠內勁也是不夠的,必須練就周身一氣的功夫,練就一種整體勁。所以,太極拳強調,「勁發於腳,起於腿,主宰於腰。」(原作:馬國相)太極勁彙編(三),太極勁到底如何理解?答:太極勁由兩個勁組成,一是由外向內的收勁,一是由內向外的透勁,收透二勁相吻接便是太極勁。收,吸收、接收、內收之義。收勁是由外向內的勁。收勁意欲把放出的勁收回,如有巨大的力量把外面的東西吸收進來。透,滲透、穿透、通透之義。透勁是由內向外的勁。透勁意欲把收人體內的勁向外透達,如有巨大的力量從體內向外奔發。二勁相吻接,即指收勁是透勁的內收,收勁要有助於透勁的向外通達,透勁是收勁的外放,透勁要有助於收勁的向內吸人。至此,二勁貫通,首尾相接,故名之為太極勁。太極勁與非太極勁(外力)中的陰陽配合是兩種不同的結構系統,因而它們表現出不同的結構功能。在外力系統中,對立的二勁各自為陣.處於交替運行的狀態,如收勁與透勁是截然相反的兩種勁,但它們通過互相讓位的方式來配合,取得了二者的協同。而在太極勁系統中,對立的二勁則是同時並存、互相滲透,形成了交互運行的狀態。(原作:田金龍)太極勁彙編(四)太極勁分三種,長勁,短勁,沉勁,在此基礎上衍生出許多勁法.長勁作用與人身上可將人彈發出去,但人身體不會覺得疼,短勁(透勁)可傷人身體內(勁透到了身體內部,使內部受損)但皮肉不會疼,松沉勁可傷人表皮(如同軟鞭作用在人身上,打皮肉疼).(原作:作者:朱亞林)勁的建立重要的就是「頂頭懸(虛領頂勁)和充實丹田氣」。屬於內在的修為。我們常說的「太極勁」,即是出於「似松非松,將展未展」。也就是《太極拳論》上說的「得機得勢」。(原文:吳式太極拳體用要義)太極勁彙編(五)太極勁的練法柔化,為運化功力之基。孟乃昌先生說:「柔也是勁,柔即內勁,內勁含剛。」「柔軟之後的發展方向必然是輕靈虛無。這才符合小力勝大力和以柔克剛的原則。」 輕靈,是太極拳勁的主要特點,也是入門的主要途徑。吳鑑泉說:「......輕是太極下手處。」輕而不飄,靈而不滯,神舒體展,四肢百骸,松空圓活,輕靈通透,氣血流暢,內勁自生。 沉,李雅軒老師曰:「沉重和輕靈都是自身松淨過後的一種感覺。果能松淨了,則全身都有沉重的感覺(是自然的重,不是用力)。」楊公澄甫曰:「太極拳功夫純熟之人,臂膊如棉裹鐵,分量極沉。」這既是說勁的鬆柔又是說勁的沉重,是真正太極勁的寫照。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
打太極拳克服三個難題,你就會了 哈佛研究太極拳可促進新陳代謝、治療抑鬱症 學不會太極拳?太極拳練法和原理你知道嗎? 太極拳到底能不能實戰?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太極拳 如何練好太極拳 練習太極拳的5階段5要求7要領 老人練習太極拳正確姿勢 老人練太極拳4大注意事項 2017太極拳8大特點7大要點 2017年太極名家心法匯總 初學者練手太極拳的8大技巧與7大禁忌 你都學會了嗎? 練習太極劍對身體有什麼好處?太極劍的練習方法 太極拳都分為哪些流派?初學者先學習哪種流派較好? .太極研究
暫時沒有相關數據熱門文章
太極拳24式分解教學
廣場舞歌曲大全下載-廣場舞音樂下載
糖豆廣場舞視頻下載頁_萱萱廣場舞教學視頻下載
42式太極拳口令音樂下載
太極拳24式視頻分解教學
応子廣場舞康巴情正面背面演示教學 廖芊芊《康巴情》歌詞MP3下載
今日最新
© 2016 51區 Designed by 世界未解之謎大全 網站地圖備案號:
去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