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光跳纖或光尾纖的盤纖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11 16:49:42 3
專利名稱:一種光跳纖或光尾纖的盤纖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通信領域的一種光跳纖或光尾纖的盤纖裝置,尤其是一種在一個裝置上可以環狀盤繞多根光跳纖或光尾纖,盤繞或取出任何一根光跳纖或光尾纖,不影響在同一個裝置上已盤繞的其他光跳纖或光尾纖。此裝置可用於光跳纖或光尾纖的活動連接,以及光跳纖或光尾纖存儲和運輸。
背景技術:
當今的通信領域,普遍用光纖作為有線通信信道的介質,傳輸大容量或遠距離的通信信號。
光纖作為傳輸有線通信信號的介質,以巨大的容量,低損耗,低誤碼,遠距離無中繼,抗幹擾,抗竊聽等優點,被愈來愈多的廣泛運用。
由於通信的不斷發展,新增業務和業務量的不斷變化,以及突發事件等,經常需要調度光纖,也就是光纖的重新連接,分配使用。
光纖的連接有二種固定連接,活動連接。
光纖的固定連接即熔接,使用專用,昂貴的熔接機進行雷射焊接,是一種專業,高精度,耗時的操作。顯然,用熔接的辦法調度光纖是不及時,不方便的。
光纖的活動連接即用類似插頭插座的方式連接光纖。顯然活動連接的辦法調度光纖是很及時,方便的。
光纖的活動連接有三種光跳纖、光適配器、光跳纖的活動連接;光跳纖、光適配器、光尾纖(光纜)的活動連接;光尾纖(光纜)、光適配器、光尾纖(光纜)的活動連接。
光跳纖是一根二端連接有光纖活動連接器插頭的單芯光纜,外面有較薄保護層。用於較近距離的光纖活動連接。跳纖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損壞。
光尾纖是一根一端連接有光纖活動連接器插頭的單芯光纜,外面有較薄保護層。尾纖用於熔接光纜內的光纖,使光纜內的光纖也能活動連接。光尾纖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損壞。
光跳纖或光尾纖必須在製造廠的特殊條件下製造,製造的光跳纖或光尾纖都有確定的長度,長度在使用現場不能改變。為了保證使用,一般光跳纖或光尾纖必須有富餘長度。使用時富餘長度部分、以及存儲和運輸都需要盤繞。
光纖細而脆弱的(直經小於0.1mm),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損壞。因此,除光纖熔接時,均在光纖外有保護層,有保護層的光纖即光纜。
光纖的轉彎半徑有一定要求,否則光纖內的信號衰耗增大,甚至損壞光纖。因此光纜走線的轉彎,富餘長度部分的盤繞,光纜存儲和運輸都有最小半徑的要求。最小半徑以內的空間是不盤繞光纖的,稱為最小轉彎半徑內的空間。
光跳纖有幾米到幾十米長,為減小盤纖裝置,通常採用環狀多圈盤繞。
通常,在通信領域,在一處的光纖活動連接處有幾十到幾千芯光跳纖或光尾纖。如果每根光跳纖或光尾纖富餘長度環狀盤繞都有自己的最小轉彎半徑內的空間,是相當浪費空間的,所以一般光纖活動連接處是共用最小轉彎半徑內的空間。
現有技術在盤繞富餘長度的光跳纖或光尾纖時採用固定在同一連接板上的兩個繞纖筒的裝置(參見附圖1),在該裝置中雖然共用最小轉彎半徑內的空間,但盤繞操作時不小心,會對光跳纖或光尾纖有拉力,產生損壞。幾十到上千根光跳纖盤繞一起,很容易纏繞,混亂,相互影響。要從幾十到上千根盤繞光跳纖中找出需要調度的光跳纖是困難的,操作過程中,易對光跳纖造成外力損壞。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光跳纖或光尾纖的盤纖裝置,可以單獨盤繞的多根跳纖或光尾纖,不但可以節約空間,盤繞操作規範,方便,不產生拉力;並且在一個裝置上盤繞或取出任何一根光跳纖或光尾纖時,不會影響在同一個裝置上己盤繞的其他光跳纖或光尾纖,有利於光跳纖或光尾纖的保護,方便光纖活動連接的光跳纖或光尾纖的調度,節約存儲和運輸的包裝空間。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方案是這樣的即一種光跳纖或光尾纖的盤纖裝置,其特徵是盤繞裝置一面具有至少一個滿足光纖最小轉彎半徑的環狀繞纖道,盤繞裝置上具有用於光纖穿進穿出的缺口或孔。
同一根光跳纖或光尾纖纏繞在所述環狀繞纖道內,盤繞操作不產生拉力,光跳纖或光尾纖的進纖端和出纖端從缺口或孔處的盤繞裝置背面穿進和穿出所述的環狀繞纖道,需要取出光纖時,取出任何環狀繞纖道內的一根光跳纖或光尾纖,不影響在同一個裝置其它環狀繞纖道已盤繞的光跳纖或光尾纖。
本裝置節約空間,保護光跳纖或光尾纖,方便調度。
圖1是現有技術中有包裝的光跳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的K向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2的A-A剖視圖。
參見附圖圖中1--光跳纖或光尾纖、2-繞纖筒、3-盤纖裝置、4--環狀繞纖道、5-盤纖裝置上的缺口或孔、6-出纖槽、7-進纖槽。
參見附圖1圖中,顯然,雖然多根光跳纖或光尾纖1共用最小轉彎半徑內的空間。但盤繞操作時不小心會有拉力,對光跳纖或光尾纖1產生損壞。幾十到上千根光跳纖1盤繞一起,很容易纏繞,混亂,相互影響。要從幾十到上千根盤繞光跳纖1找出需要調度的光跳纖1是困難的,操作過程中,易對光跳纖1造成外力損壞。
具體實施方法圖2~4中,一種光跳纖或光尾纖盤纖裝置,裝置上有多個環狀繞纖道4,可盤繞多根光跳纖或光尾纖1。多個環狀繞纖道共用一個最小轉彎半徑內的空間,可節約空間。環狀繞纖道中「放入」光跳纖或光尾纖1,盤繞數圈,盤繞操作不產生拉力。盤纖裝置上至少有一個缺口或孔5,使環狀盤繞道部分斷開。需要盤繞的每一根光跳纖或光尾纖1,從盤纖裝置3背後穿過所述的缺口或孔處,進入一個盤纖裝置的環狀繞纖道中,盤繞後又從缺口或孔處離開環狀盤繞道,從盤繞裝置3背後出裝置。在附圖給出的非限定性的實施例中,盤繞裝置上只有一處有缺口或孔,在所述缺口或孔處,環狀繞纖道的間距逐漸增大,便於光跳纖或光尾纖1從已盤繞的光跳纖或光尾纖1之間穿入或穿出。
所述盤纖裝置上還可以存在多個的缺口或孔,用於光跳纖或光尾纖1穿入或穿出環狀繞纖道。
本實用新型所述盤纖裝置的缺口或孔處的背面具有進纖道7、出纖道6。用於光纖穿進穿出時不會串位。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一種光跳纖或光尾纖的盤纖裝置,可以單獨盤繞的多根跳纖或光尾纖,節約空間,盤繞操作規範,方便,不產生拉力。在一個裝置上盤繞或取出任何一根光跳纖或光尾纖,不影響在同一個裝置上已盤繞的其他光跳纖或光尾纖1,有利於光跳纖或光尾纖的保護,方便光纖活動連接的光跳纖或光尾纖的調度,節約存儲和運輸的包裝空間。
權利要求1.一種光跳纖或光尾纖的盤纖裝置,其特徵是盤纖裝置一面具有至少一個滿足光纖最小轉彎半徑的環狀繞纖道,環狀繞纖道上具有至少一個用於光纖穿進、穿出的缺口或孔(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跳纖或光尾纖的盤纖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盤纖裝置的缺口或孔處的背面具有進纖道(7)、出纖道(6)。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跳纖或光尾纖的盤纖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盤纖裝置上只有一處有缺口或孔,在所述缺口或孔處,環狀繞纖道的間距逐漸增大。
專利摘要一種光跳纖或光尾纖的盤纖裝置,其特徵是盤纖裝置一面具有至少一個滿足光纖最小轉彎半徑的環狀繞纖道4,環狀繞纖道上具有至少一個用於光纖穿進、穿出的缺口或孔5。本實用新型由於所述結構,可以單獨盤繞的多根跳纖或光尾纖,節約空間,盤繞操作規範,方便,不產生拉力。在一個裝置上盤繞或取出任何一根光跳纖或光尾纖,不影響在同一個裝置上已盤繞的其他光跳纖或光尾纖1,有利於光跳纖或光尾纖的保護,方便光纖活動連接的光跳纖或光尾纖的調度,節約存儲和運輸的包裝空間。
文檔編號G02B6/46GK2793756SQ20052003293
公開日2006年7月5日 申請日期2005年1月21日 優先權日2005年1月21日
發明者楊波 申請人:重慶鴻雁通信器材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