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體總成吊具的製作方法
2023-12-11 00:34:02
專利名稱:車體總成吊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車體總成吊具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吊具,尤其涉及一種吊運汽車車體總成的吊具。背景技術:
現有汽車的下車體總成吊具,大都是剪刀叉式的工作方式,參見圖1所示的下車 體總成吊具,該車體總成吊具包括吊具框架3、導向杆7,該車體總成吊具通過氣缸8帶動第 一搖臂2、第二搖臂9、第三搖臂4和第四搖臂6做打開及閉合動作,從而完成將車體總成夾 緊及鬆開的工作。當氣缸8的活動杆向外推進至最大行程時,所述四個搖臂為閉合狀態; 當氣缸8的活動杆做向內收縮運動時,氣缸8帶動第二搖臂9做向上朝外翻轉動作。第一 搖臂2通過連接杆1與第二搖臂9鋼性連接,所以第一搖臂2同第二搖臂9進行同步運動; 第四搖臂6也通過一連接杆與第三搖臂4鋼性連接,所以第三搖臂4同第四搖臂6也進行 同步運動。連接杆5 —端與第二搖臂9相連,連接杆5另一端與第四搖臂6相連。當氣缸 8的活動杆做向內收縮運動時,第一搖臂2和第二搖臂9做向上朝外翻轉運動,同時在連接 杆5的帶動作用下使得第四搖臂6和第三搖臂4也一起向上朝外翻轉,即完成打開動作。 同理,當氣缸8的活動杆向外推進運動時,所述四個搖臂做向下朝內翻轉動作,即完成閉合 動作。該車體總成吊具通過完成閉合動作,即所述四個搖臂做向下朝內翻轉動作將車體總 成夾緊,從而完成吊運工作。所述四個搖臂分別與託架10相連,通過託架10將車體總成託 起。但是,此種吊具只適合吊運結構相對簡單的車體總成,而且吊運過程中要給吊具留有足 夠的工作空間,否則吊具很有可能會與車體總成發生幹涉,例如託架10與車體總成的某一 零件發生幹涉,從而影響了正常的工作,工作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吊具不適合吊運結構複雜的車體總成,且吊具會與車體總成 發生幹涉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車體總成吊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車體總成吊具,包括吊具框架、第一搖臂、第二搖臂、第一 固定臂、第二固定臂、氣缸,所述吊具框架分別與所述第一固定臂和所述第二固定臂固定連 接,所述氣缸安裝在所述吊具框架上,所述第一搖臂和所述第二搖臂與所述吊具框架為活 動連接,所述氣缸驅動所述第一搖臂和所述第二搖臂進行同步擺動,所述第一搖臂、所述第 二搖臂、所述第一固定臂和所述第二固定臂分別連接有託起車體總成的託架。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該車體總成吊具還包括使所述第一搖臂和所述第 二搖臂進行同步擺動的同步連接機構,所述氣缸的活動杆與所述同步連接機構相連;所述 氣缸的活動杆做向外推進運動,驅動所述述第一搖臂和所述第二搖臂做打開動作,從而託 起車體總成。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同步連接機構為至少一根連接杆,所述連接 杆與所述第一搖臂和所述第二搖臂固定連接。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連接杆為兩根,所述同步連接機構還包括氣缸連接塊,所述氣缸連接塊與所述兩根連接杆相連,所述氣缸的活動杆與所述氣缸連接塊 相連。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固定臂和所述第二固定臂之間連接有至 少兩根固定杆,所述吊具框架設置有定位塊,所述定位塊與所述固定杆相連。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吊具框架設置有氣缸固定支架,所述氣缸安 裝在所述氣缸固定支架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車體總成吊具的吊具框架分別與所述第一固定臂和 所述第二固定臂固定連接,而僅通過氣缸驅動所述第一搖臂和所述第二搖臂進行同步擺動 來調節該車體總成吊具與車體總成的位置關係,從而實現將車體總成吊起的目的,使得起 吊的空間需求縮小了很多並避免了與車體總成的任何車型的不同結構造成幹涉。使得整個 布置緊湊、科學,成本低、工作可靠,提高了吊具的工作效率,同時吊具在擺放車體總成總成 的過程中操作簡便、快捷、準確。
圖1是現有車體總成吊具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車體總成吊具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車體總成吊具,包括吊具框架12、第一搖臂 11、第二搖臂19、第一固定臂13、第二固定臂15、氣缸17,所述吊具框架12分別與所述第一 固定臂13和所述第二固定臂15固定連接,所述氣缸17安裝在所述吊具框架12上,所述第 一搖臂11和所述第二搖臂19與所述吊具框架12為活動連接,所述氣缸17驅動所述第一 搖臂11和所述第二搖臂19進行同步擺動,所述第一搖臂11、所述第二搖臂19、所述第一固 定臂13和所述第二固定臂15分別連接有託起車體總成的託架18。通過各託架18將車體 總成託起。該車體總成吊具還包括使所述第一搖臂11和所述第二搖臂19進行同步擺動的同 步連接機構,所述氣缸17的活動杆與所述同步連接機構相連;所述氣缸17的活動杆做向 外推進運動,驅動所述述第一搖臂11和所述第二搖臂19做打開動作,即做向上朝外翻轉動 作,從而託起車體總成。同理,當氣缸17的活動杆做向內收縮運動時,驅動所述述第一搖臂 11和所述第二搖臂19做閉合動作,即做向下朝內翻轉動作,從而將車體總成放下。僅通過 氣缸17驅動所述第一搖臂11和所述第二搖臂19做向上朝外翻轉動作,從而託起車體總 成,使得起吊的空間需求進一步縮小了很多並避免了與車體總成的任何車型的不同結構造 成幹涉。該同步連接機構為至少一根連接杆21,所述連接杆21與所述第一搖臂11和所述 第二搖臂19固定連接,通過連接杆21起到使第一搖臂11和第二搖臂19同步運動的作用。 所述連接杆21也可以為兩根,所述同步連接機構還包括氣缸連接塊20,所述氣缸連接塊20 與所述兩根連接杆21相連,所述氣缸17的活動杆與所述氣缸連接塊20相連,通過氣缸17 的活動杆驅動連接塊20,從而帶動第一搖臂11和第二搖臂19進行擺動。所述第一固定臂13和所述第二固定臂15之間連接有至少兩根固定杆,所述吊具框架12設置有定位塊14,所述定位塊14與所述固定杆相連。通過定位塊14和固定杆使得 第一固定臂13和第二固定臂15與吊具框架12連接更加牢固。所述吊具框架12設置有氣 缸固定支架16,所述氣缸17安裝在所述氣缸固定支架16上。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 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於這些說明。對於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 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 為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車體總成吊具,其特徵在於包括吊具框架(12)、第一搖臂(11)、第二搖臂 (19)、第一固定臂(13)、第二固定臂(15)、氣缸(17),所述吊具框架(12)分別與所述第一固 定臂(13)和所述第二固定臂(15)固定連接,所述氣缸(17)安裝在所述吊具框架(12)上, 所述第一搖臂(11)和所述第二搖臂(19)與所述吊具框架(1 為活動連接,所述氣缸(17) 驅動所述第一搖臂(11)和所述第二搖臂(19)進行同步擺動,所述第一搖臂(11)、所述第二 搖臂(19)、所述第一固定臂(13)和所述第二固定臂(15)分別連接有託起車體總成的託架 (1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體總成吊具,其特徵在於該車體總成吊具還包括使所述 第一搖臂(11)和所述第二搖臂(19)進行同步擺動的同步連接機構,所述氣缸(17)的活動 杆與所述同步連接機構相連;所述氣缸(17)的活動杆做向外推進運動,驅動所述述第一搖 臂(11)和所述第二搖臂(19)做打開動作,從而託起車體總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車體總成吊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同步連接機構為至少一根 連接杆(21),所述連接杆與所述第一搖臂(11)和所述第二搖臂(19)固定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體總成吊具,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杆為兩根,所述 同步連接機構還包括氣缸連接塊(20),所述氣缸連接塊OO)與所述兩根連接杆相連, 所述氣缸(17)的活動杆與所述氣缸連接塊OO)相連。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車體總成吊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固定臂 (13)和所述第二固定臂(1 之間連接有至少兩根固定杆,所述吊具框架(1 設置有定位 塊(14),所述定位塊(14)與所述固定杆相連。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車體總成吊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吊具框架(1 設置有氣缸 固定支架(16),所述氣缸(17)安裝在所述氣缸固定支架(16)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車體總成吊具。該車體總成吊具的吊具框架分別與所述第一固定臂和所述第二固定臂固定連接,而僅通過氣缸驅動所述第一搖臂和所述第二搖臂進行同步擺動來調節該車體總成吊具與車體總成的位置關係,從而實現將車體總成吊起的目的,使得起吊的空間需求縮小了很多並避免了與車體總成的任何車型的不同結構造成幹涉。使得整個布置緊湊、科學,成本低、工作可靠,提高了吊具的工作效率,同時吊具在擺放車體總成總成的過程中操作簡便、快捷、準確。
文檔編號B66C1/22GK201834666SQ20102027136
公開日2011年5月18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23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23日
發明者管菁, 蘇飛宇 申請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