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可攜式自助照明型魚類解剖器具的製作方法
2023-12-09 00:28:01 2
多功能可攜式自助照明型魚類解剖器具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功能可攜式自助照明型魚類解剖器具,其包括透明的上蓋等,透明的上蓋和透明的下蓋固定並形成一個腔體,開關安裝在透明的上蓋的側面和透明的下蓋的側面,紐扣電池、LED燈都位於腔體內,LED燈與紐扣電池之間通過第一導線進行電性連接,開關與LED燈之間通過第三導線進行電性連接,開關與紐扣電池之間通過第二導線進行電性連接,連接頭固定在透明的下蓋的一側,鑷子或刀柄或勺子與連接頭固定。本實用新型在魚類解剖過程中給予照明和多功能替換,從而降低實驗難度,減少實驗器具的損耗。
【專利說明】多功能可攜式自助照明型魚類解剖器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解剖器具,特別是涉及一種多功能可攜式自助照明型魚類解剖器具。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多種魚類解剖器具存在使用過程中存在簡單、功能單一的現狀,無法面對不同魚類的組織特徵進行解剖,解剖鑷子、解剖勺等均分開。在攜帶過程中,需要攜帶多種器具,使用不方便。
[0003]目前大部分的實驗器材均為不鏽鋼,但由於質量的參差不齊及始終在水體中操作,導致經常生鏽,降低了實驗器具的使用有效時間,還汙染了實驗對象。魚類體液較多,難以在組織之間區分細小的實驗對象。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多功能可攜式自助照明型魚類解剖器具,其在魚類解剖過程中給予照明和多功能替換,從而降低實驗難度,減少實驗器具的損耗。
[0005]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一種多功能可攜式自助照明型魚類解剖器具,其特徵在於,其包括透明的上蓋、透明的下蓋、電池蓋、開關、紐扣電池、燈、鑷子、刀柄、勺子、第一導線、第二導線、第三導線、連接頭,透明的上蓋和透明的下蓋固定並形成一個腔體,開關安裝在透明的上蓋的側面和透明的下蓋的側面,紐扣電池、120燈都位於腔體內,[£0燈與紐扣電池之間通過第一導線進行電性連接,開關與1^0燈之間通過第三導線進行電性連接,開關與紐扣電池之間通過第二導線進行電性連接,連接頭固定在透明的下蓋的一側,鑷子或刀柄或勺子與連接頭固定。
[0006]優選地,所述開關的外側設有一個開關按鈕。
[0007]優選地,所述透明的上蓋與一個電池蓋卡合。
[0008]優選地,所述透明的下蓋的另一側設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
[0009]本實用新型的積極進步效果在於:一、使用範圍廣:本實用新型多功能照明型魚類解剖器具有多種解剖器具的替換頭,在魚類解剖過程中提供多功能替換裝置,從而降低實驗難度,減少實驗器具的損耗。二、本實用新型提高實驗效率:魚類體液較多,難以在組織之間區分細小的實驗對象。本實用新型中利用亞克力材料特有的透光特點,使得解剖器具具有自主照明特點。創造出在任何光照不良實驗條件下例如在海上等惡劣條件下都具有解剖魚類的條件。三、實驗對象保留率高:該實用新型利用八83樹脂及亞克力材料,在潮溼環境下不會產生化學反應,完好的保護了實驗對象,不在實驗過程中汙染實驗對象。四、使用壽命長:八83樹脂製作可替換式解剖頭及亞克力材料不會產生生鏽現象,可反覆多次使用。五、攜帶方便:傳統的實驗器具需要一個解剖刀架、一個解剖鑷子、一個解剖勺子,本實用新型使用可替換式解剖頭,僅需一個即可完成實驗操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多功能可攜式自助照明型魚類解剖器具的分解示意圖。
[0011]圖2為本實用新型多功能可攜式自助照明型魚類解剖器具組裝後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給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0013]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多功能可攜式自助照明型魚類解剖器具包括透明的上蓋1、透明的下蓋2、電池蓋3、開關5、紐扣電池6、120燈7、鑷子8、刀柄9、勺子10、第一導線11、第二導線12、第三導線13、連接頭14,透明的上蓋1和透明的下蓋2固定並形成一個腔體,開關5安裝在透明的上蓋1的側面和透明的下蓋2的側面,紐扣電池6、120燈7都位於腔體內,120燈7與紐扣電池6之間通過第一導線11進行電性連接,開關5與[£0燈7之間通過第三導線13進行電性連接,開關5與紐扣電池6之間通過第二導線12進行電性連接,連接頭14固定在透明的下蓋2的一側,鑷子8或刀柄9或勺子10與連接頭14固定。鑷子8或刀柄9或勺子10都是替換頭(也可稱為「可替換式解剖頭」)。透明的上蓋1的材料和透明的下蓋2的材料都為亞克力材料。120燈是一個照明裝置,這樣可以在魚類解剖過程中給予照明。
[0014]開關5的外側設有一個開關按鈕4,這樣方便對開關進行操作。
[0015]透明的上蓋1與一個電池蓋3卡合,這樣方便更換紐扣電池6。
[0016]透明的下蓋2的另一側設有第一插孔15和第二插孔16,鑷子8或刀柄9或勺子10可以插入在第一插孔15中或第二插孔16中,這樣方便攜帶或丟失。使用的時候,比如鑷子8與連接頭14固定,刀柄9、勺子10則分別與第一插孔15、第二插孔16連接,這樣在魚類解剖過程中給予多功能替換,從而降低實驗難度,減少實驗器具的損耗。
[0017]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多功能可攜式自助照明型魚類解剖器具,其特徵在於,其包括透明的上蓋、透明的下蓋、電池蓋、開關、紐扣電池、LED燈、鑷子、刀柄、勺子、第一導線、第二導線、第三導線、連接頭,透明的上蓋和透明的下蓋固定並形成一個腔體,開關安裝在透明的上蓋的側面和透明的下蓋的側面,紐扣電池、LED燈都位於腔體內,LED燈與紐扣電池之間通過第一導線進行電性連接,開關與LED燈之間通過第三導線進行電性連接,開關與紐扣電池之間通過第二導線進行電性連接,連接頭固定在透明的下蓋的一側,鑷子或刀柄或勺子與連接頭固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可攜式自助照明型魚類解剖器具,其特徵在於,所述開關的外側設有一個開關按鈕。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可攜式自助照明型魚類解剖器具,其特徵在於,所述透明的上蓋與一個電池蓋卡合。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可攜式自助照明型魚類解剖器具,其特徵在於,所述透明的下蓋的另一側設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
【文檔編號】A61D1/00GK204133635SQ201420469238
【公開日】2015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9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9日
【發明者】朱國平, 徐怡瑛, 李帥, 陶蔭中, 張飛翔, 俞京仁, 朱小豔, 李史民, 劉子俊 申請人:上海海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