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地中海怎麼形成 你知道嗎

2023-07-05 15:44:48 1

  地中海作為世界上最大和最古老的陸間海,它孕育了多種燦爛的文明,沿岸有著19個國家和地區。地中海的美麗風景和人文情懷吸引了許多人前去旅遊,那你知道地中海是怎麼形成的嗎?那麼本期的城市文化,為你深入解析。

  地中海曾被認為是以前環繞東半球的特提斯海的殘留部分。知道它是在結構上較為年輕的盆地,其大陸棚相對較淺。最寬的大陸棚位於突尼西亞東海岸加貝斯灣,長275千米。亞得裡亞海海床的大部分亦為大陸棚。地中海海底是石灰、泥和沙構成的沉積物,以下為藍泥,海岸一般陡峭多巖,成很深的鋸齒狀。隆河、波河和尼羅河構成了地中海中僅有的幾個大三角洲。

  大西洋表層水的不斷注入是地中海海水的主要補充來源。其海水循環的最穩定組成部分為沿北非海岸經直布羅陀海峽注入的海流。整個地中海海盆構造活躍,常有地震發生。是世界上強地震帶之一。這裡水下地殼破碎、地震、火山頻繁,世界著名的維蘇威火山、埃特納火山即分布在本區。

  西西里島與非洲大陸之間有一海嶺將地中海分為東西兩個部分。西地中海中有3個由海嶺隔開的主要海盆。由西向東分別為:阿爾沃蘭海盆、阿爾及利亞海盆和第勒尼安海盆。地中海東部為愛奧尼亞海盆(其西北為亞得裡亞海)和勒旺海盆(其西北為愛琴海)。

  地中海中的大島嶼有馬略卡島、科西嘉島、薩丁尼亞島、西西里島、克裡特島、賽普勒斯島和羅得島。海域中的南歐三大半島及西西里島、撒丁島、科西嘉島等島嶼,將地中海分成若干個小海區:利古利亞海、第勒尼安海、亞得裡亞海、伊奧尼亞海、愛琴海等。

  地中海海底起伏不平,海嶺和海盆交錯分布,以亞平寧半島、西西里島到非洲突尼西亞一線為界,把地中海分為東、西兩部分。東地中海要比西地中海大得多,海底地形崎嶇不平,深淺懸殊,最淺處只有幾十米,最深處可達4000米以上。有的地方,一條航行著的船隻,船頭與船尾之間,水深相差竟有四五百米之多。

  1970年,地理學家Kenneth.J.Hsu和William.B.F.Ryan曾在海洋調查船Glomar Challenger號上致力收集調研資料。這次特別巡航的一個目的是調查地中海的地層以及解決關於其地質歷史的問題。其中一個問題是有關地中海地區無脊椎動物600百萬年前發生劇變的證據。大部分古老的生物都幾乎滅絕了,儘管一些頑強的種類得以生存。一些動物成功地遷移到了大西洋。不久後,這些動物又回來了,並帶回來新的物種。為什麼這最近的動物滅絕和遷移會發生呢?

  Glomar Challenger號上科學家們的另一個任務是嘗試去確定深埋在地中海海底穹頂狀巨塊的起源。這些結構在早些年被回聲探測器探測過,但是它們在探測過程中從未被穿透。它們是像美國海灣海岸一帶的含鹽圓頂狀巨塊嗎?如果是的話,為什麼在地中海海底之下會有這麼多堅硬的結晶鹽呢?

  帶著這些清楚擺在他們面前的問題,科學家們登上Glomar Challenger號前往地中海尋找答案。1970年8月23日,他們恢復了一個樣本。這個樣本由石膏鵝卵石和火山巖碎塊組成。周圍沒有鵝卵石被發現,這可能說明這些小石頭不來自附近的大陸。

  接下來的日子裡,隨著海底巖層穿透實驗的進行,石膏固體樣本被不斷地放在甲板上。而且這些膏狀物的組成和結構特性表明它們形成於沙漠。在石膏層上下的沉積物中包含了微小的海洋生物化石,這說明了是開放性的海洋環境。當鑽到地中海盆地中心的最深處時,科學家們從鑽管中獲得了堅實的、光亮的結晶鹽。跟結晶鹽相互嵌在一起的薄層像是被風吹起的泥沙層。

  時間明確地闡明了一個假設。調查者們構思了這樣的理論:大約2000萬年前,地中海是一條寬闊的航道,它通過兩條狹窄的海峽與大西洋連接。地殼運動封閉了海峽,被陸地包圍的地中海也開始蒸發。由蒸發引起的越來越高的鹽度造成無脊椎動物種類的滅絕。只有一些能抵抗高鹽度條件的物種保留下來。隨著蒸發的繼續進行,鹽水濃度太高以致硬地層的硫酸鈣發生沉澱。在盆地的中間深處,剩餘鹽水的持續蒸發形成更多的可溶的氯化鈉。

  後來,在上層沉澱物的重壓下,鹽向上形成了含鹽的圓頂。然而在這之前,地中海是一個3000米深的大沙漠。然後,550萬年前發生了洪水。作為地殼調整和斷層作用的結果,連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直布羅陀海峽打開了,水流像瀑布一樣壯觀地湧回地中海。湍急的水流衝擊並摧毀了堅硬的含鹽層,使把它們磨成了Challenger號獲得的第一份樣品中所觀察到的鵝卵石。

  隨著盆地的填充,普通的海洋生物又回來了。不久後海洋軟泥層開始在老的硬地層上堆積。鹽、石膏、動物區系的變更,還有不尋常的沙礫層都為地中海曾經是塊沙漠的理論提供了充分的證據。

同类文章
桂林必遊 兩江四湖

桂林必遊 兩江四湖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是我們小學語文課本裡的內容,描述了桂林山水風景如畫、美不勝收的樣子。那麼大家知道去桂林旅遊必去的十大景點都有哪些地方呢?讓城市文化來告訴大家去桂林遊玩不可錯過景點。  兩江四湖  兩江四湖是指——兩江,指灕江的市區段和桃花江的市區段;四湖,指市中心的杉湖、榕湖、桂湖、木龍湖
灕江西岸 靖江王城

灕江西岸 靖江王城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是我們小學語文課本裡的內容,描述了桂林山水風景如畫、美不勝收的樣子。那麼大家知道去桂林旅遊必去的十大景點都有哪些地方呢?讓城市文化來告訴大家去桂林遊玩不可錯過景點。  靖江王城坐落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灕江西岸,是明朝藩王靖江王朱守謙的藩王府,始建於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
桂林最佳景點之一 龍勝溫泉

桂林最佳景點之一 龍勝溫泉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是我們小學語文課本裡的內容,描述了桂林山水風景如畫、美不勝收的樣子。那麼大家知道去桂林旅遊必去的十大景點都有哪些地方呢?讓城市文化來告訴大家去桂林遊玩不可錯過景點。  著名的龍勝溫泉是大桂林旅遊圈裡最佳的景點之一。是人類童年時代留下的一片淨土,可謂天下一座絕版的溫泉。它坐落
桂林山水的璀璨明珠 蘆笛巖

桂林山水的璀璨明珠 蘆笛巖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是我們小學語文課本裡的內容,描述了桂林山水風景如畫、美不勝收的樣子。那麼大家知道去桂林旅遊必去的十大景點都有哪些地方呢?讓城市文化來告訴大家去桂林遊玩不可錯過景點。  蘆笛巖自1959年發現,是桂林山水的一顆璀璨明珠,她位於桂林市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裡,是一個以遊覽巖洞為主
必遊景點 桂林象鼻山

必遊景點 桂林象鼻山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是我們小學語文課本裡的內容,描述了桂林山水風景如畫、美不勝收的樣子。那麼大家知道去桂林旅遊必去的十大景點都有哪些地方呢?讓城市文化來告訴大家去桂林遊玩不可錯過景點。  桂林象鼻山  象鼻山原名漓山,又叫儀山、沉水山,簡稱象山,位於廣西省桂林市內桃花江與灕江匯流處,是桂林名山
旅遊天堂 桂林十大旅遊景點

旅遊天堂 桂林十大旅遊景點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是我們小學語文課本裡的內容,描述了桂林山水風景如畫、美不勝收的樣子。那麼大家知道去桂林旅遊必去的十大景點都有哪些地方呢?讓城市文化來告訴大家去桂林遊玩不可錯過景點。  桂林最美風景區 灕江  桂林美最美是灕江,它發源於桂林東北興安縣的貓兒山,流經桂林、陽朔,至平樂縣恭城河口
夏季適合旅遊的地方之青海湖

夏季適合旅遊的地方之青海湖

  炎炎夏日,出遊不得不面對著炎夏的高溫天氣。也許大多數人出遊會選擇有水可以遊玩的地方,比如擁有水上樂園的地方。但是這類地方大多已經人滿為患。所以夏天旅遊我們應選擇些清靜涼爽的去處。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跟著城市文化一起來了解下夏季適合旅遊的地方之青海湖。  青海湖  青海湖位於青藏高原上,距西寧15
夏季適合旅遊的地方之莫幹山

夏季適合旅遊的地方之莫幹山

  炎炎夏日,出遊不得不面對著炎夏的高溫天氣。也許大多數人出遊會選擇有水可以遊玩的地方,比如擁有水上樂園的地方。但是這類地方大多已經人滿為患。所以夏天旅遊我們應選擇些清靜涼爽的去處。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跟著城市文化一起來了解下夏季適合旅遊的地方之莫幹山。  浙江莫幹山  莫幹山位於德清縣西部,系天目
夏季適合旅遊的地方之廬山

夏季適合旅遊的地方之廬山

  炎炎夏日,出遊不得不面對著炎夏的高溫天氣。也許大多數人出遊會選擇有水可以遊玩的地方,比如擁有水上樂園的地方。但是這類地方大多已經人滿為患。所以夏天旅遊我們應選擇些清靜涼爽的去處。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跟著城市文化一起來了解下夏季適合旅遊的地方之廬山。  廬山  廬山是我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廬山雄奇
夏季適合旅遊的地方之北戴河

夏季適合旅遊的地方之北戴河

  炎炎夏日,出遊不得不面對著炎夏的高溫天氣。也許大多數人出遊會選擇有水可以遊玩的地方,比如擁有水上樂園的地方。但是這類地方大多已經人滿為患。所以夏天旅遊我們應選擇些清靜涼爽的去處。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跟著城市文化一起來了解下夏季適合旅遊的地方之北戴河。  北戴河  北戴河是秦皇島久享盛名的旅遊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