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藥及其製備方法
2023-12-03 11:18:36
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藥及其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藥及其製備方法。其配方為:竹葉100~1000份、枇杷葉100~1000份、蘆根100~1000份、梨皮100~500份、甘草100~500份、當歸100~300份。其製備方法為:將配方中的原料按比例混合後加水煎煮,過濾,將所得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1.20的濃縮液;濃縮液按常規方法與藥用輔料製成口服製劑。該感冒中藥見效快,不反彈無副作用,同時可以有效改善頭疼、全身酸痛等感冒症狀。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藥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中藥製劑,具體涉及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藥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感冒是由呼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性鼻炎,其中以冠狀病毒和鼻病毒為主要致病病毒。感冒起病時鼻內有乾燥感及癢感、打噴嚏、全身不適或有低熱,並漸伴有鼻塞、嗅覺減退、流大量清水鼻涕、鼻黏膜充血、水腫等症狀。目前治療感冒藥品大都是解熱、消炎為主的西藥,副作用較大,治標不治本,治療效果有限。而現有的中藥大多以清熱消毒藥為主,用於感冒的中晚期或風寒已發生病變等重症時,其起效慢,療效欠佳。因此研製出一種可迅速緩解感冒症狀,有效縮短療程而且無副作用的中藥感冒製劑是當前市場所急需的。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藥及其製備方法,該感冒中藥見效快,不反彈無副作用,同時可以有效改善頭疼、全身酸痛等感冒症狀。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藥,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製成:
[0006]竹葉100~1000份、枇杷葉100~1000份、蘆根100~1000份、梨皮100~500份、甘草100~500份、當歸100~300份。
[0007]上述原料最佳的重量份數為:
[0008]竹葉500份、枇杷葉500份、蘆根500份、梨皮250份、甘草250份、當歸200份。
[0009]所述的治療感冒的中藥的製備方法,將配方中的原料按比例混合後經2~4次煎煮提汁,每次加入水重量相當於混合料重量的5~7倍,每次煎煮溫度控制在90~100°C,每次煎煮時間為I~2小時,合併煎煮液過濾,待溫度降至50~60°C,將所得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1.20的濃縮液;濃縮液按常規方法與藥用輔料製成口服製劑。
[0010]進一步,所述濾液濃縮後添加蔗糖和/或蜂蜜。
[0011]優選的,所述蔗糖和/或蜂蜜添加的量為濃縮液重量的5~10%。
[0012]優選的,所述混合料經3次煎煮,其煎煮時間依次分別為:2小時、1.5小時、I小時。
[0013]本發明所述的口服試劑是指醫學上可接受的各種口服劑型,包括口服液、顆粒劑、片劑或膠囊等。
[0014]本發明所述的藥用輔料為常規製劑中所採用的各種輔料。
[0015]本發明的藥理如下:
[0016]梨皮,性寒味酸,具有清心潤肺,止咳化痰、降火生津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風熱咳嗽,止腹瀉等症狀。
[0017]竹葉,味甜辛淡性寒,具有消痰止渴,清熱除煩,清肝明目,生津利尿的作用,主治咳逆吐紐,治白池,退熱,散痔瘡毒。[0018]枇杷葉,味苦性寒,具有降氣清肺止咳之功,用治肺熱、風熱咳嗽,清肺化痰止咳。
[0019]蘆根,味甘性寒,歸肺、胃經。有清熱生津,除煩止嘔,利尿的功能,應用於熱病煩渴,胃熱嘔噦,肺熱咳嗽,肺癰吐膿,熱淋澀痛。
[0020]甘草,性平,味甘,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0021]當歸,性溫,味甘辛,歸心、肝、脾經,補血和血,潤燥滑腸,症瘕結聚,崩漏;血虛頭痛,眩暈,痿痺;腸燥便難,赤痢後重。
[0022]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
[0023]1、配方中寒、溫藥並用。配方中竹葉、枇杷葉、蘆根、梨皮性寒涼,能清熱解毒、解肌疏表;當歸為辛溫之品,有較強的疏散表邪之功。溫寒藥並用可涼而不寒,溫而不燥熱,藥用時可發揮兩者之長;
[0024]2、配方中解表和止咳藥並用,既可以解除感冒的其他症狀(如鼻塞流涕、頭暈等),又有顯著的止咳之效;
[0025]3、配方中解表疏邪和清熱解毒並用,可達到標本同治的作用,而且見效快,不反覆無副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但本發明不局限於這些實施例。
[0027]實施例1: 口服液
[0028]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藥,它組成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
[0029]竹葉500份、枇杷葉500份、蘆根500份、梨皮250份、甘草250份、當歸200份。
[0030]其製備方法為:按重量份稱取配方中的竹葉、枇杷、蘆根、梨皮、甘草、當歸混合後,加入7倍量的水,於95°C條件下煎煮2小時,過濾,得濾液I ;煎煮後的藥渣再加入6倍水,於95°C條件下煎煮1.5小時,過濾,得濾液II ;再將煎煮後的藥渣再加入5倍水,於95°C條件下煎煮I小時,過濾,得濾液III;將濾液1、濾液I1、濾液III合併,待溫度降至55°C,將所得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的濃縮液;向濃縮液加入其重量7%的蜂蜜和適量的增溶劑羥丙基-β -環糊精,滅菌,以IOmL/瓶裝瓶,密封,包裝得到產品。
[0031]實施例2:膠囊
[0032]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藥,它組成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
[0033]竹葉1000份、枇杷葉100份、蘆根100份、梨皮500份、甘草100份、當歸200份。
[0034]其製備方法為:按重量份稱取配方中的竹葉、枇杷、蘆根、梨皮、甘草、當歸混合後,加入6倍量的水,於90°C條件下煎煮2小時,過濾,得濾液I ;煎煮後的藥渣再加入6倍水,於90°C條件下煎煮2小時,過濾,得濾液II ;將濾液1、濾液II合併,待溫度降至50°C,將所得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0的濃縮液;向濃縮液加入其重量5%的蜂蜜和適量澱粉混合均勻,低溫乾燥後以每0.25g裝入膠囊中,包裝得到產品。
[0035]實施例3:藥片
[0036]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藥,它組成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
[0037]竹葉100份、枇杷葉600份、蘆根500份、梨皮100份、甘草300份、當歸300份。
[0038]其製備方法為:按重量份稱取配方中的竹葉、枇杷、蘆根、梨皮、甘草、當歸混合後,加入7倍量的水,於100°C條件下煎煮I小時,過濾,得濾液I ;煎煮後的藥渣再加入7倍水,於100°C條件下煎煮I小時,過濾,得濾液II ;再將煎煮後的藥渣再加入5倍水,於95°C條件下煎煮I小時,過濾,得濾液III ;再一次將煎煮後的藥渣再加入5倍水,於95°C條件下煎煮I小時,過濾,得濾液IV ;將濾液1、濾液I1、濾液II1、濾液IV合併,待溫度降至50°C,將所得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0的濃縮液;向濃縮液加入其重量10%的蔗糖和適量澱粉混合均勻,制粒,壓成3g/片即得。
[0039]實施例4:衝劑
[0040]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藥,它組成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
[0041]竹葉450份、枇杷葉1000份、蘆根100份、梨皮300份、甘草500份、當歸100份。
[0042]其製備方法為:按重量份稱取配方中的竹葉、枇杷、蘆根、梨皮、甘草、當歸混合後,加入5倍量的水,於95°C條件下煎煮2小時,過濾,得濾液I ;煎煮後的藥渣再加入5倍水,於90°C條件下煎煮1.5小時,過濾,得濾液II ;再將煎煮後的藥渣再加入5倍水,於90°C條件下煎煮I小時,過濾,得濾液III ;將濾液1、濾液I1、濾液III合併,待溫度降至50°C,將所得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5的濃縮液;向濃縮液加入其重量3%的蔗糖、4%的蜂蜜和適量的可溶性澱粉混合均勻,制 粒,烘乾,過篩,分裝成IOg/袋即得。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藥,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製成:竹葉100~1000份、枇杷葉100~1000份、蘆根100~1000份、梨皮100~500份、甘草100~500份、當歸100 ~300 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感冒的中藥,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製成:竹葉500份、枇杷葉500份、蘆根500份、梨皮250份、甘草250份、當歸200份。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感冒的中藥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將配方中的原料按比例混合後經2~4次煎煮提汁,每次加入水重量相當於混合料重量的5~7倍,每次煎煮溫度控制在90~100°C,每次煎煮時間為I~2小時,合併煎煮液過濾,待溫度降至50~60°C,將所得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1.20的濃縮液;濃縮液按常規方法與藥用輔料製成口服製劑。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治療感冒的中藥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濾液濃縮後添加蔗糖和/或蜂蜜。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治療感冒的中藥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蔗糖和/或蜂蜜添加的量為濃縮液重量的5~10%。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治療感冒的中藥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混合料經3次煎煮,其煎煮時間依次分別為: 2小時、1.5小時、I小時。
【文檔編號】A61P11/00GK103463486SQ201310394413
【公開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30日
【發明者】謝松芬 申請人:謝松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