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的《七殺碑》真的存在嗎?張獻忠的《七殺詩》
2023-11-06 09:55:03
朝代更迭,戰亂禍害,往往都會讓所在地區受到巨大的損害。打仗不僅要看兵力,同時也要拼物資,戰爭的消耗往往能讓一個國家生生被拖死。而在諸多消耗品中,最大的消耗便是人力。這不僅僅指上戰場的士兵,還有那些被屠戮的生產物資的百姓平民。一場戰爭下來,當地的人口會急速銳減。
明末清初之際,朝代更迭,社會動蕩,明朝對外要和清軍打,對內要鎮壓農民起義,內憂外患。國家動蕩,戰亂頻發,遭受最多迫害的往往是手無寸鐵的平民。一場戰爭下來,總是會帶走無數無辜的生命。據考擦,明朝天啟年間人口5165萬,可是到了清朝順治十七年,就只剩下了1908萬。也就是說,在這一期間,漢人慘死3200萬,人口減少近三分之二!這個數據實在讓人驚駭,也讓人看到了戰爭的殘酷。
明清交迭之際,」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張獻忠屠蜀「等等,都是造成人口銳減的重要原因。其中張獻忠的屠蜀,因為史料的不符與時間的相背性,存在著一定的爭論。而在這個爭論中,還有著一個小的爭論,那就是」七殺碑「。
四川當地流傳有許多張獻忠殘暴殺人的故事傳說,說張獻忠就是上蒼派下來的魔頭,殺人成性。如遇上有孕者,刨腹驗其男女。對懷抱中嬰幼兒則將其拋擲空中,下以刀尖接之,觀其手足飛舞而取樂。此命名為:雪鰍。稍大一些的兒童或少年,則數百人一群,用柴薪點火圍成圈,士兵圈外用矛戟刺殺,看其呼號亂走以助興致。此命名:貫戲。?
最讓人覺得可怕的是,張獻忠說他殺人是帶著使命的,殺人是上天的旨意。《蜀難敘略》記載,」逆嘗向天詛云:人民甚多且狡,若吾力所不及,願天大降災殃,滅其種類。又每於隨身夾袋中取書冊方二三寸許,屏人檢閱,然逆初不識字,不知何故。「
張獻忠後來立了一個石碑,上面刻有七個殺字,讓人一看就感到濃濃的殺氣和血腥之氣鋪面而來。而這個石碑,就是他殺人明神志的東西。《七殺碑》記:」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善以報天,殺、殺、殺、殺、殺、殺、殺「。
不過經現在一些學者考證,他們認為所謂的張獻忠的《七殺碑》,是清廷為抹黑張獻忠所記。張獻忠的確曾經立過一個石碑,不過不是」七殺碑「,而是」聖諭碑「。」聖諭碑「與」七殺碑「前半截一樣,只不過後半截卻是截然不同的意思。《聖諭碑》:」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善以報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這原是一句告誡自己的話語,後來經過清朝的改動,最後成了」七殺碑「,也使得張獻忠成為了一個殘暴不堪,殺人如魔的屠夫。
雖然直到現在,也沒有人能肯定」七殺碑「到底是不是張獻忠所立,但是依小編個人看法,的確很有可能是清廷污衊,畢竟清廷的尿性大家都了解,抹黑前朝的事情做了不少。作為一直與清廷抗擊,直到康熙初年的張獻忠所部,被其污衊也是有可能的。
除了」七殺碑「之外,還有一首」七殺詩「,諸位可以品鑑一下。
《七殺詩》
天生萬物以養民,民無一善可報天。
殺殺殺殺殺殺殺!不忠之人曰可殺!
不孝之人曰可殺!不仁之人曰可殺!
不義之人曰可殺!不禮不智不信人,
大西王曰殺殺殺!我生不為逐鹿來,
都門懶築黃金臺, 狀元百官都如狗,
總是刀下觳觫材。傳令麾下四王子,
破城不須封刀匕。山頭代天樹此碑,
逆天之人立死跪亦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