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動脈粥樣硬化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2023-12-06 15:56:16 2
本發明涉及醫藥領域,特別是一種治療動脈粥樣硬化的中藥。
背景技術:
動脈粥樣硬化是西方發達國家的主要死亡原因。隨著中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飲食習慣改變,該病也成為中國主要死亡原因。動脈粥樣硬化始發兒童時期而持續進展,通常在中年或者中老年出現症狀。由於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表現為脂質和壞死組織的驟聚,因此往往認為動脈粥樣硬化是退行性病變。現在認為,本病變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首先是病變處於平滑肌細胞、巨噬細胞及T淋巴細胞的聚集;其次是包括膠原、彈性纖維及蛋白質多糖等結締組織基質和平滑肌細胞的增生;第三是脂質,其中主要含膽固醇結晶及游離膽固醇和結締組織。粥樣硬化斑塊中脂質及結締組織的含量決定斑塊的穩定性以及是否易導致急性缺血事件發生,臨床上的常用藥物,臨床效果不佳,毒副作用較大,而手術治療創傷大,且容易復發,因此,治療動脈粥樣硬化藥物上的改進是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情況,為解決現有技術之缺陷,本發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治療動脈粥樣硬化的中藥,可有效解決動脈粥樣硬化的用藥問題。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方案是,該中藥是由以下重量計的原料藥物製成:鱉甲12-18g、太子參12-18g、浙貝母12-18g、全瓜蔞12-18g、水蛭4-6g、全蟲8-12g、紅花12-18g和三七粉2-4g,其中,將上述原料藥物除三七外混合在一起,加水浸沒,浸泡30-60min,武火煎煮至沸騰後,改用文火煎煮20-30min,過濾,得濾液,濾渣再加水浸沒,武火煎煮至沸騰後,改用文火煎煮20-30min,過濾,得濾液,合併兩次濾液,加入三七粉,混勻即成。
本發明原料豐富,組份科學,合理配伍,互相支持,諸藥合用共奏益氣養陰,活血化痰,軟堅消積之功效,有效用於治療動脈粥樣硬化,療效好,用藥安全,是治療動脈粥樣硬化藥物上的創新。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
本發明在具體實施時,可由以下重量計的原料藥物製成:鱉甲13g、太子參17g、浙貝母13g、全瓜蔞17g、水蛭4g、全蟲11g、紅花11g和三七粉4g,其中,將上述原料藥物除三七外混合在一起,加水浸沒,浸泡30-60min,武火煎煮至沸騰後,改用文火煎煮20-30min,過濾,得濾液,濾渣再加水浸沒,武火煎煮至沸騰後,改用文火煎煮20-30min,過濾,得濾液,合併兩次濾液,加入三七粉,混勻即成。
實施例2
本發明在具體實施時,還可由以下重量計的原料藥物製成:鱉甲15g、太子參15g、浙貝母15g、全瓜蔞15g、水蛭5g、全蟲10g、紅花15g和三七粉3g,其中,將上述原料藥物除三七外混合在一起,加水浸沒,浸泡30-60min,武火煎煮至沸騰後,改用文火煎煮20-30min,過濾,得濾液,濾渣再加水浸沒,武火煎煮至沸騰後,改用文火煎煮20-30min,過濾,得濾液,合併兩次濾液,加入三七粉,混勻即成。
實施例3
本發明在具體實施時,還可由以下重量計的原料藥物製成:鱉甲17g、太子參13g、浙貝母17g、全瓜蔞13g、水蛭6g、全蟲9g、紅花17g和三七粉2g,其中,將上述原料藥物除三七外混合在一起,加水浸沒,浸泡30-60min,武火煎煮至沸騰後,改用文火煎煮20-30min,過濾,得濾液,濾渣再加水浸沒,武火煎煮至沸騰後,改用文火煎煮20-30min,過濾,得濾液,合併兩次濾液,加入三七粉,混勻即成。
在本發明組分中:
鱉甲:滋陰潛陽,退熱除蒸,軟堅散結。用於肝腎陰虛證;癥瘕積聚;
太子參:補益脾肺,益氣生津。治肺虛咳嗽,脾虛食少,心悸,怔忡,水腫,消渴,精神疲乏;
浙貝母:清熱化痰,散結消癰。用於風熱、痰熱咳嗽;瘰癧,癭瘤,乳癰瘡毒,肺癰;
全瓜蔞:清熱滌痰,寬胸散結,潤燥滑腸。用於肺熱咳嗽,痰濁黃稠,胸痺心痛,結胸痞滿,乳癰,肺癰,腸癰腫痛,大便秘結;
水蛭:破血逐瘀,通經,用於蓄血,症瘕,積聚,婦女經閉,幹血成癆,跌扑損傷,目亦痛,雲翳;
全蟲:息風止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作用。痙攣抽搐,瘡瘍腫毒痰核瘰癧,風溼頑痺,頑固性偏正頭痛;
紅花:活血通經、祛瘀止痛。用於痛經,經閉,產後血暈,瘀滯腹痛,胸痺心痛,血積,跌打瘀腫,關節疼痛,中風癱瘓;
三七粉:三七粉的成分和三七主根一樣,富含三七皂苷、三七多糖、三七素、黃酮有效成分,具有止血、活血化瘀、消腫定痛、滋補強壯、抗疲勞、耐缺氧、抗衰老、降血脂、降血糖、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等作用。
本發明對於氣陰兩虛、痰瘀互結、脈積形成致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立益氣養陰、活血化痰、軟堅消積為治療大法,以經驗方消積軟斑方加減應用,組方由鱉甲、太子參、浙貝母、全瓜蔞、水蛭、全蟲、紅花、三七組成,其中鱉甲軟堅散結消積是為君藥;浙貝母、全瓜蔞化痰;水蛭、全蟲、紅花、三七活血,共為臣藥以達活血化痰之功;太子參益氣養陰,扶助人體正氣,為佐使之藥。全方如此配伍,共奏益氣養陰,活血化痰,軟堅消積之功。
通過臨床對照研究,發現本發明臨床療效顯著,為臨床治療動脈粥樣硬化疾病提供有效的、切實可行的從多病因多病機治療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的手段。臨床療效顯著,用藥安全,並經臨床實驗得到了充分證明,有關臨床實驗資料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選取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門診患者206例,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103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病情等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2、診斷標準
1、患者常有血膽固醇、甘油三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減低,脂蛋白電泳圖形異常,多數患者表現為第Ⅲ或第Ⅳ型高脂蛋白血症。
2、X線檢查可見主動脈伸長、擴張和扭曲,有時可見鈣質沉著。
3、動脈造影可顯示四肢動脈、腎動脈與冠狀動脈由於粥樣硬化所造成的管腔狹窄、病變部位及範圍。
4、都卜勒超聲波檢查有助於判斷四肢動脈、腎動脈血流通暢情況。
3、納入標準:
1、無症狀隱匿期:(對應於I~IV和Va型病變)粥樣硬化斑塊已形成,但尚無明顯狹窄,因此無器官受累臨床表現。脂質條紋多於5~10歲的兒童開始,粥樣斑塊始見於20歲。
2、缺血期:(對應於Vb、Vc及部分Va型病變)粥樣硬化斑塊導致血管狹窄、器官缺血,根據累及器官不同臨床表現也不同:①腦動脈狹窄:記憶力減退、頭暈、頭痛、暈厥。長期缺血可引起腦萎縮,表現為痴呆及精神變態。②冠狀動脈狹窄:心肌缺血表現為心絞痛。長期缺血可導致心肌纖維化,表現為心功能減退、心力衰竭。③腎動脈狹窄:可引起頑固性高血壓。④腸繫膜動脈狹窄:消化不良、腸道張力降低。⑤四肢動脈狹窄:下肢發涼、麻木、間歇性跛行,嚴重時可持續性疼痛、足背動脈搏動感減弱或消失。⑥其它器官血管狹窄:出現相應器官缺血症狀。
3、壞死期:動脈堵塞或血管腔內血栓形成造成相應器官組織壞死產生的症狀:
①腦血管閉塞:表現為腦梗死,出現頭痛、眩暈、嘔吐,意識喪失、肢體偏癱、偏盲、失語等。
②冠狀動脈閉塞:表現為急性心肌梗死。
③腎動脈閉塞:腎區疼痛、少尿、發熱等。
④腸繫膜動脈閉塞:劇烈腹痛、腹脹、發熱,腸壁壞死時,可引起便血、麻痺性腸梗阻、休克等。
⑤四肢動脈閉塞:表現為肢體壞疽。
⑥其它器官血管閉塞:出現相應器官組織壞死症狀。
4、纖維化期:長期缺血導致相應器官組織纖維化萎縮而產生的症狀:
①腦萎縮:可引起痴呆,表現為精神病態、行動失常、智力和記憶力減退、性格完全變態等。②心臟纖維化:心臟擴大、心功能不全、心率失常等。
③腎萎縮:可發展為腎衰竭。
(不少患者不經壞死期而進入纖維化期,而已進入纖維化期的患者也可重新進入缺血期)
4、治療方案
4.1對照組患者均予服用消膽胺,4g-5g/次,3次/日,同時服用潘生丁每次25-50mg,一日3次。
4.2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配合本發明中藥湯劑,早晚各一次,溫服,每次200-300ml,60天為一個療程;
4.3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臨床症狀明顯減輕、實驗室檢查明顯改善;
好轉:臨床症狀減輕、實驗室檢查稍有改善;
無效:臨床症狀體徵及心電圖沒有改善。
5、統計學處理
5.1按上述治療方案,口服本發明給出的中藥組合物湯劑,通過對206例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病人隨機分組,並順利完成治療、觀察及數據統計分析工作。治療組103例,顯效68例,有效25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90.2%;對照組103例,顯效65例,有效23例,無效15例,總有效率為85.4%。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顯效、有效及總有效率有顯著統計學差異,且服用本發明中藥無明顯不良反應,用藥安全,治療結果見表1。
表1兩組治療結果比較例(%)
6、結論
本發明組份科學,原料豐富,合理配伍,互相支持,諸藥合用共奏益氣養陰,活血化痰,軟堅消積之功效,適用於氣陰兩虛,痰瘀互結,脈積形成的動脈粥樣硬化,療效好,用藥安全,有效率高達90%以上,是中藥上的一大創新,具有實際的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