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草菇的栽培方法
2023-12-01 05:31:41
一種草菇的栽培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草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準備培養基;(2)製備菌包,將培養基裝袋,滅菌,然後接種,培養得到菌絲;(3)出菇管理:a、將步驟(2)中製得的菌包從中部切斷,再將切斷後的菌包切面朝上置入筐中,覆蓋薄膜山、1?2天後掀開薄膜並噴水,噴水至筐內積水1?3cm深;(4)採收。本發明草菇的栽培方法,將菌包從中部橫向切斷,可刺激草菇原基在切面整齊形成;將菌包置入筐內進行出菇管理,操作更為方便,提高工作效率;框內灌水可很好維持菇房環境溼度,減少噴水的工作量,避免直接噴水於培養料上造成菇蕾萎縮和死菇的現象;通過框內灌水調節溼度的方法易於掌握,便於推廣。
【專利說明】一種草薛的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草菇的栽培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草菇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草菇是我國十大食用菌栽培品種之一,其味道鮮美,肉質脆嫩,是最受消費者喜愛 的食用菌品種之一。草菇栽培方式有發酵料栽培和熟料栽培2種,其中熟料栽培雖然成本 較高,但對原料的要求更靈活,對技術的要求較低,成功率更高,產量也更高更穩定。草菇 屬於高溫恆溫菇類,出菇適宜溫度在28?35°C,出菇無需溫差刺激,溫差大反而不利菇蕾 的形成和生長;草菇對水分要求非常嚴格,原基形成後不能直接噴水至培養料上,否則造成 原基萎縮和死菇,但環境空氣溼度又必須保持在90%以上,否則也會造成料面過幹,原基幹 縮,菇體開裂,產量下降;草菇原基形成及菇蕾生長都需要一定的通風條件,否則容易形成 畸形菇。草菇出菇管理的關鍵是如何協調好出菇環境的溫度、溼度和通風的關係,其中水分 管理尤為關鍵。目前,草菇出菇環境的溫度調節措施主要採取低溫時加熱保溫,高溫時通 風降溫,但是,無論是加熱還是加大通風都會導致出菇房環境溼度的降低;為了保持出菇環 境的溼度,種植戶通常採用在地板上灌水以及向空中噴霧狀水的辦法,但噴水需少量多次 (約每天3?6次),非常費工,並且稍不注意直接噴至培養料上就會導致菇蕾萎縮死亡,技 術要求高,不容易掌握。
[0003] 公開於該【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發明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 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發明內容】
[0004]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草燕的栽培方法,從而克服現有草燕栽培中草燕出燕 的水分管理費時費力且技術要求高,不容易掌握的缺點。
[0005]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草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準備培 養基;(2)製備菌包,將培養基裝袋,滅菌,然後接種,培養得到菌絲;(3)出菇管理:a、將步 驟(2)中製得的菌包從中部切斷,再將切斷後的菌包切面朝上置入筐中,將筐置於出菇房 的床架上,覆蓋薄膜;b、l?2天後掀開薄膜,噴水至筐內積水1?3cm深,關上菇房門,窗 戶留1/3的縫隙,適當光照,子實體即可形成和生長;(4)採收。
[0006]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步驟(3)的出菇管理,光照強度為50?1001UX,溫 度為28?35°C,空氣溼度為90?99%。
[0007]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步驟(3)的出菇管理的步驟a,菌包切斷後,菌包有 袋口的一端扭緊,將菌包切面朝上置入筐中,再將筐放置在出菇房的床架上。
[0008]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筐為塑料筐,高度為10?15cm,該框可盛5cm深 的水,筐壁的上半部設有透氣孔。
[0009]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步驟(1)製備培養基為,77?95%木薯渣、甘蔗渣、 玉米芯、廢棉和棉籽殼中的一種或任意組合,2?8%石灰,2?15%麥麩和花生麩中的一種 或兩種,加水攪拌均勻,調節至物料含水量為65?70%,然後堆慪2?4天。
[0010]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 (1)將菌包從中部橫向切斷,可刺激草菇原基在切面整齊形成,將菌包置入筐內放 入出菇房進行出菇管理,操作更為方便,也易於採用機械化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0012] (2)在進行出菇管理時,僅需噴一次出菇水,之後至採收完一般不用再噴水,菇房 溼度可通過框內水緩慢蒸發得以維持,即使需要補水,也可直接添加至框內和灑在地面,操 作簡單,對管理人員的技術要求低,易於掌握;減少噴水次數,減少用工,降低了成本,還能 避免直接噴水於培養料上造成菇蕾萎縮和死菇的現象,還提高草菇的生物學轉化率。
[0013] (3)由於沒有脫袋,可減少各菌棒間互相汙染,增加成功率。
[0014] (4)採用筐裝方式,更便於上菇房床架和收後廢菌棒下架清理。
【具體實施方式】
[0015]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發 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
[0016] 實施例1
[0017] 一種栽培草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18] (1)準備培養基,將木薯渣50 %,玉米芯10 %,廢棉35 %,石灰5 %,水攪拌均勻,調 節至物料含水量為65%,然後堆慪2天。
[0019] (2)菌包製備,將步驟(1)製得的培養基裝袋,袋子規格為17cmX33cm(寬X長), 每袋裝鮮料重約2. 5斤,用塑料套壞封口後滅菌,滅菌後待袋內溫度降至35°C以下後接種, 接種後菌包置於30°C下養菌至菌絲滿袋。
[0020] (3)出菇管理,將步驟⑵製得的長滿菌絲的菌棒脫去封口的套壞,用刀從中部橫 切成2段,切面朝上放置於塑料筐中,其中有袋口的一端將袋口塑膠袋扭緊後再放置。塑 料筐規格為高10釐米,寬60釐米,長80釐米,每筐擺放菌棒12段。菌棒擺滿後,將筐置 於菇房的床架上,覆蓋薄膜2天,再掀開薄膜噴出菇水澆透菌棒,並灌水使得筐內有約1? 2釐米深的水,菇房的地面也用水淋溼,關上房門,保持菇房窗戶開三分之一,菇房內光照強 度為50?lOOlux。期間,每天檢查菇房1次,溫度高於36°C時,適當將窗戶開大些,若筐內 水幹,補充水分至1釐米深,補水時注意不要澆至培養料上。待草菇子實體長至蛋形期後採 收。
[0021] 經試驗測定,本實施例中,從噴出菇水至採收完共8天,期間僅補水2次,菇房溫度 穩定在28?35°C之間,空氣溼度在93?99%之間;整個過程未出現菇類萎縮和死菇現象; 原基形成整齊,數量較多;草菇子實體平均單粒重28. 6克,生物學轉化率達28. 5%。
[0022] 實施例2
[0023] -種栽培草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24] (1)準備培養基,將甘蔗渣50 %,玉米芯10 %,棉籽殼37 %,石灰3 %,水攪拌均勻, 調節至物料含水量為70%,然後堆慪2天。
[0025] (2)菌包製備,將步驟⑴製得的培養基裝袋,袋子規格為15cmX 24cm(寬X長), 每袋裝鮮料重約1. 2斤,用塑料套壞封口後滅菌,滅菌後待袋內溫度降至35°C以下後接種, 接種後菌包置於30°C下養菌至菌絲滿袋。
[0026] (3)出菇管理,將步驟⑵製得的長滿菌絲的菌棒脫去封口的套壞,用刀從中部橫 切成2段,切面朝上放置於塑料筐中,其中有袋口的一端將袋口塑膠袋扭緊後再放置。塑料 筐規格為高10釐米,寬60釐米,長80釐米,每筐擺放菌棒12段。菌棒擺滿後,將筐置於菇房 的床架上,覆蓋薄膜2天,再掀開薄膜噴出菇水澆透菌棒,並灌水使得筐內有約1釐米深的 水,菇房的地面也用水淋溼,關上房門,保持菇房窗戶開三分之一,菇房內光照強度約50? lOOlux。期間,每天檢查菇房1次,溫度高於36°C時,適當將窗戶開大些,若筐內水幹,補充 水分至1釐米深,補水時注意不要澆至培養料上。待草菇子實體長至蛋形期後採收。
[0027] 經試驗測定,本實施例中,從噴出菇水至採收完共8天,期間僅補水2次,菇房溫度 穩定在28?35°C之間,空氣溼度在92?99%之間;整個過程未出現菇類萎縮和死菇現象; 原基形成整齊,數量較多;草菇子實體平均單粒重29. 1克,生物學轉化率達31. 8%。
[0028] 實施例3
[0029] -種栽培草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30] (1)準備培養基,將甘蔗渣75 %,玉米芯10 %,麥麩10 %,花生麩2 %,石灰3 %,水 攪拌均勻,調節至物料含水量為70 %,然後堆慪2天;
[0031] (2)菌包製備,將步驟(1)製得的培養基裝袋,袋子規格為22cmX45cm(寬X長), 每袋裝鮮料重約4. 5斤,兩端用塑料套壞封口後滅菌,滅菌後待袋內溫度降至35°C以下後 接種,接種後菌包置於30°C下養菌至菌絲滿袋。
[0032] (3)出菇管理,將步驟⑵製得的長滿菌絲的菌棒脫去封口的套壞,用刀從中部橫 切成2段,將袋口塑膠袋扭緊,切面朝上放置於塑料筐中。塑料筐規格為高10釐米,寬60釐 米,長80釐米,每筐擺放菌棒12段。菌棒擺滿後,將筐置於菇房的床架上,覆蓋薄膜2天, 再掀開薄膜噴出菇水澆透菌棒,並灌水使得筐內有約2?3釐米深的水,菇房的地面也用水 淋溼,關上房門,保持菇房窗戶開三分之一,菇房內光照強度約50?lOOlux。期間,每天檢 查菇房1次,溫度高於36°C時,適當將窗戶開大些,若筐內水幹,補充水分至2釐米深,補水 時注意不要澆至培養料上。待草菇子實體長至蛋形期後採收。
[0033] 經試驗測定,本實施例中,從噴出菇水至採收完共10天,期間僅補水2次,菇房溫 度穩定在28?35°C之間,空氣溼度在93?99%之間;整個過程未出現菇類萎縮和死菇現 象;原基形成整齊,數量較多;草菇子實體平均單粒重27. 2克,生物學轉化率達26. 1 %。
[0034] 對照實驗
[0035] 一種栽培草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36] (1)準備培養基,將甘蔗渣75 %,玉米芯10 %,麥麩10 %,花生麩2 %,石灰3 %,水 攪拌均勻,調節至物料含水量為70 %,然後堆慪2天;
[0037] (2)菌包製備,將步驟(1)製得的培養基裝袋,袋子規格為22cmX45cm(寬X長), 每袋裝鮮料重約4. 5斤,兩端用塑料套壞封口後滅菌,滅菌後待袋內溫度降至35°C以下後 接種,接種後菌包置於30°C下養菌至菌絲滿袋。
[0038] (3)出菇管理,將步驟(2)製得的長滿菌絲的菌包脫去封口的套壞,將菌包外的塑 料袋全部脫去,直接平鋪與床架上,覆蓋薄膜2天,再掀開薄膜噴出菇水澆透菌包,菇房的 地面也用水淋溼,關上房門,保持菇房窗戶開三分之一,菇房內光照強度約50?lOOlux。期 間,每天檢查菇房1次,溫度高於36°C時,適當將窗戶開大些,若菌包水幹,及時補充水分, 待草菇子實體長至蛋形期後採收。
[0039] 表1不同處理草菇栽培試驗對比數據
[0040]
【權利要求】
1. 一種草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1) 準備培養基; (2) 製備菌包,將培養基裝袋,滅菌,然後接種,培養得到菌絲; (3) 出燕管理: a、 將步驟(2)中製得的菌包從中部切斷,再將切斷後的菌包切面朝上置入筐中,覆蓋 薄膜; b、 l?2天後掀開薄膜並噴水,噴水至筐內積水1?3cm深; (4) 米收。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草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3)的出菇管理,光 照強度為50?lOOlux,溫度為28?35°C,空氣溼度為90?99%。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草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3)的出菇管理的步 驟a,菌包切斷後,菌包有袋口的一端扭緊,將菌包切面朝上置入筐中,再把筐放置在菇房的 床架上。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草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筐為塑料筐,高度為 10?15cm,該框可盛5cm深的水,筐壁的上半部設有透氣孔。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草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1)製備培養基為, 77?95%木薯渣、甘蔗渣、玉米芯、廢棉和棉籽殼中的一種或任意的組合,2?8%石灰,2? 15%麥麩和花生麩中的一種或兩種,加水攪拌均勻,調節至物料含水量為65?70%,然後 堆慪2?4天。
【文檔編號】A01G1/04GK104206177SQ201410488659
【公開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3日
【發明者】吳聖進, 王燦琴, 韋仕巖, 吳小建, 陳麗新, 覃曉娟, 陳振妮, 黃卓忠 申請人: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