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兒童是怎麼形成的?腦癱兒童都有哪些症狀?
2025-07-20 02:55:11
腦癱兒童是一種還沒生出來就已經患有腦部疾病的小孩,而導致兒童患腦癱的原因有許多,包括:父母的吸毒、吸菸,懷孕期間感染病毒,孕婦營養不良等等都會導致胎兒的腦癱,最終點的是腦癱是沒有辦法完全醫治好的,所以在日常生活習慣就變得尤為重要,為了一個健康的孩子,這些都是你必須做的。
腦癱兒童是怎麼形成的
引發小兒腦癱的原因有很多,具體歸納為以下幾點:父母親吸菸、酗酒、吸毒、母患精神病,孕期患糖尿病、陰道出血、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前置胎盤、先兆流產或服用避孕藥治療不孕的藥物、保胎藥等;
高產次、早產、流產史、雙胎或多胎等,胎兒發育遲緩,宮內感染、宮內窘迫,胎盤早剝,胎盤功能不良、臍帶繞頸、產鉗分娩、臀位產產程長、早產兒或過期產兒低出生體重兒,生後窒息吸入性肺炎,缺氧缺血性腦病、核黃疸、顱內出血、感染、中毒及營養不良等。
腦癱兒童都有哪些症狀
1、誘發癲癇:有39%~50%的腦癱兒童由於大腦內的固定病灶而誘發癲癇,尤其是智力重度低下的孩子。
2、語言障礙:語言表達困難,發音不清或口吃。
3、運動障礙:運動自我控制能力差,嚴重的則雙手不會抓東西,雙腳不會行走,有的甚至不會翻身,不會坐起,不會站立,不會正常的咀嚼和吞咽。
4、姿勢障礙:各種姿勢異常,姿勢的穩定性差,3個月仍不能頭部堅直,習慣於偏向一側,或者左右前後搖晃。孩子不喜歡洗澡,洗手時不易將拳頭掰開。
5、智力障礙:智力正常的孩子約佔1/4,智力輕度、中度不足的約佔1/2,重度智力不足的約佔1/4。
6、視聽覺障礙:以內斜視及對聲音的節奏辨別困難較為多見。
7、生長發育障礙:矮小。
8、牙齒發育障礙質地疏鬆、易折。口面功能障礙,臉部肌肉和舌部肌肉有時痙攣或不協調收縮,咀嚼和吞咽困難,口腔閉合困難以及流口水。
9、情緒和行為障礙固執、任性、易怒、孤僻,情緒波動大,有時出現強迫、自傷、侵襲行為。
腦癱可以完全治癒嗎
首先,我們來看看腦癱的定義,「腦癱即腦性癱瘓,是一組持續存在的中樞性運動和姿勢發育障礙、活動受限症候群,這種症候群是由於發育中的胎兒或嬰幼兒腦部非進行性損傷所致。」腦癱患者中樞神經系統病變是永久性、不可逆的,說得通俗點,腦神經損傷後不可能再生,也不能被修復,所以我們說腦癱是不可治癒的。
腦癱怎麼控制病情
1、飲食療法
小兒腦癱患者的食物要容易克化吸收,營養富厚,要選高蛋白質的食物,蛋白質是智力活動的基礎與腦的記憶、思維有密切的瓜葛,牛奶、豆漿、雞蛋、酸奶、肉類等都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還多選維生素高的食物,因維生素A能增強身體的抵抗力,促進大腦的發育。
維生素B族能提高機體各類代謝功能,增強進食要求,維生素D能幫助鈣的吸收和利用。飲食要高熱量、高蛋白、高脂肪、高纖維素,還多種維生素、多種微量元素的平衡膳食。還應補充鈣與維生素A和D,以防止骨質脫鈣、疏鬆。
2、綜合康復醫療
如運動(體育)療法,包括粗大運動、精細運動、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訓練;如爬行、有目的的指認(鼻、耳等)、訓練抓物、持物、起坐、搖擺、扶行(背靠牆、面朝牆)、原地運動(彎腰拾物、抬腳訓練、單腳獨立、原地起跳)、行、跑等,但專家提醒,這種療法無法達到根治腦癱的目的。
3、運動療法
助力運動也稱為主動一輔助運動。也就是說憑藉治療者、小兒腦癱患者健側肢體、器械裝置(如滑輪、迴旋器等)、氣墊氣球、水浴等方法的鋪助或消除重力的影響下,引導和幫助小兒腦癱患者主動完成的運動。助力常常加於肌肉開始收縮和結束的時候,實際操作時要儘量以主動運動為主,助力運動為輔。主動運動:即在沒有輔助情況下小兒腦癱患者自己完成的運動。主動運動對儘快恢復小兒腦癱患者的自主運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怎麼預防腦癱兒
1、首先是孩子出生前:
(1)孕婦要積極進行早期產前檢查,做好圍產期保健,防止胎兒發生先天性疾病;
(2)應戒除不良嗜好,如吸菸、飲酒,不能濫用麻醉劑、鎮靜劑等藥物;
(3)預防流感、風疹等病毒感染,不接觸貓、狗等;
(4)避免與放射線等有害、有毒物質接觸及頻繁的B超檢查。
2、胎兒出生時,即分娩過程中。因分娩引起的胎兒窒息和顱內出血是造成小兒腦癱的一個重要原因。應預防早產、難產。醫護人員應認真細緻地處理好分娩的各個環節,做好難產胎兒的各項處理。
3、胎兒出生後一個月內要加強護理、合理餵養,預防顱內感染、腦外傷等。
4、有下列情況的孕婦應儘早做產前檢查:
(1)大齡孕婦(35歲以上)或男方50歲以上;
(2)近親結婚;
(3)有不明原因的流產、早產、死胎及新生兒死亡史;
(4)孕婦智力低下或雙方近親有癲癇、腦癱及其它遺傳病史。如果懷孕早期發現胎兒異常,應儘早終止妊娠。
總結:腦癱不像多數疾病,它是沒有辦法痊癒的,所以如果你有要孩子的打算,從現在開始就應該為之努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