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的好處有哪些?午睡時不應該做這些事?
2025-07-19 22:05:15
工作壓力大,適當的休息能讓身體放鬆、緩解身體的不適。很多上班族會在中午午睡,中午午睡可以保證下午的學習、工作效率更高,那麼我們午睡的時間大概要多久才能精力更充沛呢?選擇午睡又又哪些好處?一個正確的午睡方式讓你的精神狀態變的更好。
合適的午睡時間
1、午睡時間不適合太長
午睡時間有十幾分鐘就夠了,習慣睡較長時間的,也不要超過一個小時。因為睡多了以後,人會進入深度睡眠狀態,大腦中樞神經會加深抑制,體內代謝過程逐漸減慢,醒來後就會感到更加睏倦。
2、不宜飯後立即午睡
因為午飯後胃內充滿尚未消化的食物,此時立即臥倒會使人產生飽脹感。正確的做法是吃過午飯後,先做些輕微的活動,如散步、揉腹等,然後再午睡,這樣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
午睡的好處
1、免疫力更高
午餐後為幫助消化,身體會自動改由副交感神經主導,這時睡個短覺,可以更有效刺激體內淋巴細胞,增強免疫細胞活躍性。
2.保護心臟
一項希臘研究顯示,每周至少3次,每次午睡30分鐘,能舒緩心血管系統,並降低人體緊張度。
3.增強記憶力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午睡可以令人的精力和警覺性得到大幅度提高。有研究顯示,午睡不但可以消除疲勞,還能增強記憶力。
4.提高免疫力
德國精神病研究所的睡眠專家發現,中午1點是人在白天一個明顯的睡眠高峰。這時睡個短覺,可有效刺激體內淋巴細胞,增強免疫細胞活躍性。
5.振奮情緒,趕走抑鬱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發現,午後打盹可改善心情,降低緊張度,緩解壓力;每天午睡還可有效趕走抑鬱情緒。
6.消除疲勞,恢復精力
上午,人的精力比較旺盛,這是因為經過了一夜休息,內部機能獲得了休整,前一天的疲勞消失了。但是一個上午工作或學習以後,由於體力和腦力的高度集中和緊張,新的疲勞又產生了,並且人體內的熱量也有很大的消耗。這時候生理機能除了要求補償消耗掉的熱量外,也要求能夠適當地消除疲勞,恢復精力,在下午擁有一個相對良好的精神狀態來應對工作。
趴著午睡的壞處
1、影響胃的消化功能。
由於趴在胳膊上睡覺,多處神經受到壓迫,午睡時往往心中焦慮、睡不踏實。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飯後別急著午睡。因為如果吃了午飯就立刻趴在桌上午睡,會影響胃的消化功能,造成胃部的脹氣。
2、視力容易出問題。
因為趴著睡覺眼球受到壓迫,午睡後通常會出現暫時性的視力模糊。長時間這樣,會造成眼壓過高,久而久之會使眼球脹大、眼軸增長,形成高度近視,同時也容易增加青光眼的發病率。
3、神經麻痺或使臉部變形。
趴著睡覺,長期壓迫手臂和臉部,會影響正常血液循環和神經傳導,使兩臂、臉部發麻甚至感到酸痛。時間長了會演變成局部性神經麻痺或使臉部變形。
總結:午休可能只是人們為了躲避正午的烈日,後來逐漸變成一種習慣,但是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放鬆方式,尤其對於腦力勞動者來說更能體會到,因為午休後工作效率會大大提高。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