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負荷架空線纜表面保護層擠出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0-05 16:00:59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電纜生產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負荷架空線纜表面保護層擠出系統。
背景技術:
線纜廣泛用於電力及通訊領域,對於推動工業裝備製造、基礎設施建設、經濟發展均有著重要作用。線纜結構中,線纜絕緣層對於線纜性能的發揮及使用安全性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線纜絕緣層的形成通常包括絕緣層擠出工藝和絕緣層冷卻成型工藝,在擠出工藝中,要求線纜導體勻速居中進入擠出機,提高絕緣層的規整度和均一性,在絕緣層冷卻成型工藝中,要求冷卻效率高,且避免擠出後線纜絕緣層表面溫度發生急劇變化,在絕緣層表面極易出現蜂窩狀突起及凹陷的缺陷。
現有的絕緣層擠出工藝容易出現導體偏心現象,影響絕緣層厚度的均一性。
現有用於線纜絕緣層擠出後的冷卻工藝通常採用循環冷卻水進行冷卻,冷卻後需要殘留的冷卻液進行快速清除,以便於快速進入後端加工程序。現有技術對於冷卻殘液的清除,大多採用自然風進行自然風乾,去除效率低下,且需要佔據冗長的生產線,浪費了車間空間。與此同時,線纜絕緣層表面由於冷卻速率不均一而容易出現微孔和微凸。
基於上述分析,需要對現有的線纜絕緣層擠出生產線進行改進,提高絕緣層厚度的均一性和穩固性,降低絕緣層表面的微孔和微凸,提高線纜絕緣效果,提高線纜等級。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高負荷架空線纜表面保護層擠出系統,改善線纜絕緣層擠出過程中導體偏心現象,提高絕緣層厚度的均一性和穩固性;改善絕緣層擠出後的冷卻系統降低絕緣層表面的微孔和微凸,提高線纜絕緣效果,提高線纜等級。
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高負荷架空線纜表面保護層擠出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依次相接的絕緣層擠出機(1)、冷卻氣體噴嘴(2)、一級導向輪(3)、二級導向輪(4)、冷卻水池(5)、吸水海綿套(6)和主動收線盤(7);
所述絕緣層擠出機(1)前端設置有相互對稱的一級上限位輪(91)和一級下限位輪(92);
一級上限位輪(91)和一級下限位輪(92)後端設置有與一級上限位輪(91)和一級下限位輪(92)相配合的二級上限位輪(101)和二級下限位輪(102),一級上限位輪(91)與二級上限位輪(101)正相對,一級下限位輪(92)與二級下限位輪(102)正相對;
所述一級上限位輪(91)和一級下限位輪(92)連線之間的中心線延伸方向設置有一級主動導導向輥(103)和二級主動導向輥(104),一級主動導導向輥(103)與二級主動導向輥(104)相配合;
所述冷卻水池(5)被絕熱板隔離為依次相接的第一冷卻區(51)、第二冷卻區(52)和第三冷卻區(53),所述第一冷卻區(51)底部設置有一級溫控式加熱器(501),第二冷卻區(52)底部設置有二級溫控式加熱器(502);
所述絕緣層擠出機(1)頂部設置絕緣料輸料筒(11);
所述冷卻氣體噴嘴(2)頂部設置冷卻氣泵(21);
所述吸水海綿套(6)裝配於離心轉動盤(61)上,離心轉動盤(61)內置有用於驅動離心轉動盤(61)轉動一級驅動電機(62)。
所述吸水海綿套(6)與主動收線盤(7)之間設置有高溫氣體吹風機(8),高溫氣體吹風機(8)外接電加熱器(81),電加熱器(81)外接PLC控制器(82),高溫氣體吹風機(8)出口端設置溫度感應器(83),溫度感應器(83)通過連接線連接至PLC控制器(82)。
所述冷卻氣體噴嘴(2)與冷卻氣泵(21)之間設置增加泵(22)。
所述吸水海綿套(6)可拆卸地裝配於離心轉動盤(61)上。
所述主動收線盤(7)底部設置有用於驅動主動收線盤(7)轉動的二級驅動電機(71)。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設計的高負荷架空線纜表面保護層擠出系統,絕緣層擠出機(1)前端設置有相互對稱的一級上限位輪(91)和一級下限位輪(92);一級上限位輪(91)和一級下限位輪(92)後端設置有與一級上限位輪(91)和一級下限位輪(92)相配合的二級上限位輪(101)和二級下限位輪(102),一級上限位輪(91)與二級上限位輪(101)正相對,一級下限位輪(92)與二級下限位輪(102)正相對;一級上限位輪(91)和一級下限位輪(92)連線之間的中心線延伸方向設置有一級主動導導向輥(103)和二級主動導向輥(104),一級主動導導向輥(103)與二級主動導向輥(104)相配合;上述設計結構,利用一級上限位輪(91)、一級下限位輪(92)、二級上限位輪(101)、二級下限位輪(102)及一級主動導導向輥(103)與二級主動導向輥(104)的相互配合,對絕緣層擠出前的線纜導體進行校正,提高線纜導體進入擠出機及進入絕緣冷卻系統後的矯直度,提升了絕緣保護層擠出及冷卻時滿足工藝標準和產品標準,有利於提升產品等級。
2、本實用新型設計的高負荷架空線纜表面保護層擠出系統,冷卻水池(5)被絕熱板隔離為依次相接的第一冷卻區(51)、第二冷卻區(52)和第三冷卻區(53),所述第一冷卻區(51)底部設置有一級溫控式加熱器(501),第二冷卻區(52)底部設置有二級溫控式加熱器(502);上述設計結構,利用一級溫控式加熱器(501)對第一冷卻區(51)的冷卻水溫度進行調節,利用二級溫控式加熱器(502)對第二冷卻區(52)的冷卻水溫度進行調節,實現了冷卻水池(5)中的冷卻水溫在第一冷卻區(51)、第二冷卻區(52)和第三冷卻區(53)中呈依次逐級梯度遞減的方式,避免溫度急劇變化在絕緣層表面極易出現蜂窩狀突起及凹陷,保證絕緣層的均一性和穩固性。
3、本實用新型設計的高負荷架空線纜表面保護層擠出系統,包括依次相接的絕緣層擠出機(1)、冷卻氣體噴嘴(2)、一級導向輪(3)、二級導向輪(4)、冷卻水池(5)、吸水海綿套(6)和主動收線盤(7);絕緣層擠出機(1)頂部設置絕緣料輸料筒(11);冷卻氣體噴嘴(2)頂部設置冷卻氣泵(21);吸水海綿套(6)裝配於離心轉動盤(61)上,離心轉動盤(61)內置有用於驅動離心轉動盤(61)轉動一級驅動電機(62);上述設計機構,在絕緣層擠出機(1)與一級導向輪(3)之間增加冷卻氣體噴嘴(2),利用冷卻氣體噴嘴(2)排出的高壓冷凍氣體對擠出後的絕緣層進行初步冷卻,降低了利用冷卻水池(5)對擠出絕緣層進行冷卻時冷卻液在擠出絕緣層表面的黏附,降低了冷卻液的殘留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冷卻液殘留的清理量和清理難度。
4、本實用新型設計的高負荷架空線纜表面保護層擠出系統,在冷卻水池(5)與主動收線盤(7)之間設置吸水海綿套(6),吸水海綿套(6)與主動收線盤(7)之間設置有高溫氣體吹風機(8),高溫氣體吹風機(8)外接電加熱器(81),電加熱器(81)外接PLC控制器(82),高溫氣體吹風機(8)出口端設置溫度感應器(83),溫度感應器(83)通過連接線連接至PLC控制器(82);上述設計結構,利用吸水海綿套(6)和高溫氣體吹風機(8)的相互配合,實現了對冷卻液殘留的快速清除,提高生產效率,與傳統冗長的冷卻液殘留去除生產線相比避免對生產空間的浪費。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高負荷架空線纜表面保護層擠出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一級主動導導向輥與二級主動導向輥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一級主動導導向輥與二級主動導向輥的注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1、圖2及圖3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具體如下: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負荷架空線纜表面保護層擠出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依次相接的絕緣層擠出機(1)、冷卻氣體噴嘴(2)、一級導向輪(3)、二級導向輪(4)、冷卻水池(5)、吸水海綿套(6)和主動收線盤(7);
所述絕緣層擠出機(1)前端設置有相互對稱的一級上限位輪(91)和一級下限位輪(92);
一級上限位輪(91)和一級下限位輪(92)後端設置有與一級上限位輪(91)和一級下限位輪(92)相配合的二級上限位輪(101)和二級下限位輪(102),一級上限位輪(91)與二級上限位輪(101)正相對,一級下限位輪(92)與二級下限位輪(102)正相對;
所述一級上限位輪(91)和一級下限位輪(92)連線之間的中心線延伸方向設置有一級主動導導向輥(103)和二級主動導向輥(104),一級主動導導向輥(103)與二級主動導向輥(104)相配合;
所述冷卻水池(5)被絕熱板隔離為依次相接的第一冷卻區(51)、第二冷卻區(52)和第三冷卻區(53),所述第一冷卻區(51)底部設置有一級溫控式加熱器(501),第二冷卻區(52)底部設置有二級溫控式加熱器(502);
所述絕緣層擠出機(1)頂部設置絕緣料輸料筒(11);
所述冷卻氣體噴嘴(2)頂部設置冷卻氣泵(21);
所述吸水海綿套(6)裝配於離心轉動盤(61)上,離心轉動盤(61)內置有用於驅動離心轉動盤(61)轉動一級驅動電機(62)。
所述吸水海綿套(6)與主動收線盤(7)之間設置有高溫氣體吹風機(8),高溫氣體吹風機(8)外接電加熱器(81),電加熱器(81)外接PLC控制器(82),高溫氣體吹風機(8)出口端設置溫度感應器(83),溫度感應器(83)通過連接線連接至PLC控制器(82)。
作為改進,所述冷卻氣體噴嘴(2)與冷卻氣泵(21)之間設置增加泵(22)。
作為改進,所述吸水海綿套(6)可拆卸地裝配於離心轉動盤(61)上。
作為改進,所述主動收線盤(7)底部設置有用於驅動主動收線盤(7)轉動的二級驅動電機(71)。
與現有技術相比,
本實用新型設計的高負荷架空線纜表面保護層擠出系統,絕緣層擠出機(1)前端設置有相互對稱的一級上限位輪(91)和一級下限位輪(92);一級上限位輪(91)和一級下限位輪(92)後端設置有與一級上限位輪(91)和一級下限位輪(92)相配合的二級上限位輪(101)和二級下限位輪(102),一級上限位輪(91)與二級上限位輪(101)正相對,一級下限位輪(92)與二級下限位輪(102)正相對;一級上限位輪(91)和一級下限位輪(92)連線之間的中心線延伸方向設置有一級主動導導向輥(103)和二級主動導向輥(104),一級主動導導向輥(103)與二級主動導向輥(104)相配合;上述設計結構,利用一級上限位輪(91)、一級下限位輪(92)、二級上限位輪(101)、二級下限位輪(102)及一級主動導導向輥(103)與二級主動導向輥(104)的相互配合,對絕緣層擠出前的線纜導體進行校正,提高線纜導體進入擠出機及進入絕緣冷卻系統後的矯直度,提升了絕緣保護層擠出及冷卻時滿足工藝標準和產品標準,有利於提升產品等級。
本實用新型設計的高負荷架空線纜表面保護層擠出系統,冷卻水池(5)被絕熱板隔離為依次相接的第一冷卻區(51)、第二冷卻區(52)和第三冷卻區(53),所述第一冷卻區(51)底部設置有一級溫控式加熱器(501),第二冷卻區(52)底部設置有二級溫控式加熱器(502);上述設計結構,利用一級溫控式加熱器(501)對第一冷卻區(51)的冷卻水溫度進行調節,利用二級溫控式加熱器(502)對第二冷卻區(52)的冷卻水溫度進行調節,實現了冷卻水池(5)中的冷卻水溫在第一冷卻區(51)、第二冷卻區(52)和第三冷卻區(53)中呈依次逐級梯度遞減的方式,避免溫度急劇變化在絕緣層表面極易出現蜂窩狀突起及凹陷,保證絕緣層的均一性和穩固性。
本實用新型設計的高負荷架空線纜表面保護層擠出系統,包括依次相接的絕緣層擠出機(1)、冷卻氣體噴嘴(2)、一級導向輪(3)、二級導向輪(4)、冷卻水池(5)、吸水海綿套(6)和主動收線盤(7);絕緣層擠出機(1)頂部設置絕緣料輸料筒(11);冷卻氣體噴嘴(2)頂部設置冷卻氣泵(21);吸水海綿套(6)裝配於離心轉動盤(61)上,離心轉動盤(61)內置有用於驅動離心轉動盤(61)轉動一級驅動電機(62);上述設計機構,在絕緣層擠出機(1)與一級導向輪(3)之間增加冷卻氣體噴嘴(2),利用冷卻氣體噴嘴(2)排出的高壓冷凍氣體對擠出後的絕緣層進行初步冷卻,降低了利用冷卻水池(5)對擠出絕緣層進行冷卻時冷卻液在擠出絕緣層表面的黏附,降低了冷卻液的殘留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冷卻液殘留的清理量和清理難度。
本實用新型設計的高負荷架空線纜表面保護層擠出系統,在冷卻水池(5)與主動收線盤(7)之間設置吸水海綿套(6),吸水海綿套(6)與主動收線盤(7)之間設置有高溫氣體吹風機(8),高溫氣體吹風機(8)外接電加熱器(81),電加熱器(81)外接PLC控制器(82),高溫氣體吹風機(8)出口端設置溫度感應器(83),溫度感應器(83)通過連接線連接至PLC控制器(82);上述設計結構,利用吸水海綿套(6)和高溫氣體吹風機(8)的相互配合,實現了對冷卻液殘留的快速清除,提高生產效率,與傳統冗長的冷卻液殘留去除生產線相比避免對生產空間的浪費。
按照以上說明,即可完成對本實用新型的應用。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技術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