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追尋生命的意義讀後感

2023-10-13 08:54:04 1

  萬聖節是國外的盛大節日,但在中國也是年輕人們熱衷的節日了。在這個節日裡,有許多的活動和趣事發生。日記應該怎麼寫,快來看看吧,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追尋生命的意義讀後感【篇一】

  我懷疑醫生是否能夠用一般性的詞彙來回答這一問題。因為生命的意義因人而異,因時而變。因此,重要的不是一般性的生命意義,而是一個人在某一特定時間內生活的特定意義。用一般性詞彙來解釋這一問題類似於象棋冠軍提出這樣的問題:「大師,請您告訴我,世界上最好的一步棋是什麼?」除了某一棋局中的某一特定情境或某一對手的特定個性之外,不存在任何所謂最好的甚至較好的一步棋。

  人的存在也是這樣。人不應該尋求抽象的生命意義。每一個人在他的生活中都擁有需要完成的特定的事業或使命。而此,他的個體不能被替代,他的生活也不能被重複。因此,每個人的任務與他實現這一任務的特定機會一樣,是獨一無二的。因為生活中的每一種情形代表了對於人的一種挑戰,提出了一種需要他加以解決的問題,生命意義的問題實際上被顛倒了。最終,人不應該問他的生命意義是什麼,相反,他應該認識到,被詢問的應當是他自己。總之,每個人都應追問生命的意義;並且,每個人只有通過承擔他自己的生活才能向生命做出回答;他只有通過成為負責的人的人才能對生活做出反應。因此,意義療法從責任中看到了人的存在的真正實質。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個感悟。人不應該問他的生命意義是什麼,相反,他應該認識到,被詢問的應當是他自己。

  無論是誰,腰纏萬貫,亦或者平淡一生。很多一生都找不到自己生命的意義,碌碌無為,在歷史的潮流裡翻不起一絲的波浪。但每個人都有他存在的特定的意義,每個人的生活不能被重複,獨一無二。驗證一句話,存在即合理。

  我想起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保爾·柯察金最後的一段話: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這是他的追求,也可能很相似我們的追求,或者與我們的不同。但對我們來說仍然有巨大的啟發意義。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問問自己。

  追尋生命的意義讀後感【篇二】

  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呢?生命到底有何意義?我想每個人都問過自己這樣的問題。不同的人對於生命的意義一定有不同的解答,一個人在不同的階段也可能會對生命的意義有不同的理解。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些明白自己要什麼,知道自己為什麼活著的人,他們有更加強大的力量去面對生活給他們的打擊與痛苦。可見,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對我們來說是多麼重要。

  仔細想想,生命對於我自己來說有什麼意義呢?是為了自己快樂,或者是為了別人快樂?還是努力地去做一切事情,就是為了自己能夠舒適地活著?我們一無所有來到這世界,不管怎麼努力,到最後還不是一無所有地離開,那些東西看上去屬於我們,可是實際上,它們是不屬於任何人的,因為你不能永遠地擁有一樣東西。這樣想來,作為一個普通人,就這樣平平淡淡地生存,似乎有那麼一點無聊。不過試想一下,如果我是一名生活在納粹集中營裡每日受盡苦難,連溫飽都無法滿足,甚至每一秒都活在也許下一秒就會消失在這個世界的不安和恐懼之中的俘虜,我又能堅持活多久呢?人似乎都有一種生存的本能,但是如果他靜下來開始思考活著的原因時,似乎根本無法解釋這種強烈的本能。生活這麼艱難,充滿了難以預料的痛苦,然而大多數人還是選擇痛苦地活著,這究竟是為什麼呢?《追尋生命的意義》一書的作者弗蘭克爾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出了他的答案。

  這本書的第一部分是作者對於自己身陷集中營的慘痛體驗的描述,也是他作為一個科學家的觀察總結。一個普通俘虜每天生活在集中營裡,會有怎樣的心理歷程?這就是作者想要研究的問題。我著實佩服作者超然的視角和冷靜的頭腦。處在那樣艱難的一個環境中,連生命都受到了威脅,卻依然能夠立足內心,以專業的態度去記錄每一個要點,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做到的。

  想像一下書中描寫的場景:在冰天雪地中,穿著不能稱作鞋的「鞋」,雙腳長滿了凍瘡,饑寒交迫,還要忍受獄頭的打罵做繁重的工作。這個時候,俘虜們滿腦子想的都是怎樣在晚飯時間多得幾顆豆子,怎樣穿著這樣單薄破爛的衣服熬過冬天,怎樣避免被換到陌生殘暴的獄頭手下„„這個時候的人的想法是多麼的現實和卑微,毫無雄心壯志可言。然而他們除了小心翼翼地計劃著如何活得更久一點,還能想些什麼呢?在痛苦讓人難以忍受的時候,作者會游離於當前的環境,在心裡和摯愛的妻子聊天。我想那個時候作者是幸福的。正如作者所說:「能夠運用想像力從現實中抽離,是人獨一無二的本領,幫助人在極端惡劣的環境裡存活。」

  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下,一個人被剝奪到只剩自己的身體和心靈,他仍然有自由選擇用怎樣的態度面對環境,是積極地艱難地利用每一個條件活下去,還是放棄生的欲望,向命運低頭。態度的選擇,就是唯一的全部的尊嚴和意義。對妻子的愛以及完成這本書願望就是支撐作者活下去的理由,而他也用具體事例告訴讀者:在任何情況下,即使是在最悲慘的境遇中,生命始終具有其潛在意義。

  弗蘭克爾把人的主觀意志放在比較重要的地位。他希望用各種方法去幫助病人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命意義。弗蘭克爾深信每個人都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命意義,他將找到生命意義的方法總結成了三點:1、創造和工作;2、體驗某種事物或愛一個人;3、受苦。我想他說得很對。一個人無論面對怎樣的環境,都能決定用什麼樣的態度去應對。每個人都會有沮喪失意的時候,也不必為此感到羞恥。學會把自己從悲觀的情緒中拯救出來,自信自尊得去面對,真的就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正如集中營裡那些相信自己尚需完成某種使命的人,他們最有能力生存。具有念想,有自尊的人才會是一個充實的人。我自己也應該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偶爾會產生的悲觀的情緒,的確會對自己造成很大的影響。我想,找到自己的生命意義,做一個真正有價值的人,才不枉在這個世界來辛苦地走一遭。因為至少,我們的存在並不會因其短暫而失去意義。

  在書的第二部分作者介紹了他的意義療法。這個療法讓病人直接面對自己的缺點,有些自嘲的意味在裡面。作者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一個出汗症病人因為害怕別人發現他出汗厲害,拼命想在人前掩飾他這一病症,卻因為緊張而出了更多的汗。醫生通過意義療法給他治療,建議他向人們坦白:自己是一個出汗大王。結果病人在經過一周的治療後就擺脫了折磨他四年的病症。意義療法運用了逆理意向,就比如口吃病人想口吃時,反而不行了。正如作者所說,意義療法對於強迫症和恐懼症具有極好的治療效果,不過,它還是有自己的局限性。我想並不是每個病人都能夠承受這種療法,如果沒有把握好這個度,也許反而會加重病人的自卑感,從而適得其反。而且這個療法並不適用於生理性病症的病人。如果一個病人是由於生理方面的原因出汗多或口吃等等,這個意義療法能起到的作用又有多大呢?

  不過不論如何,意義療法都是一項偉大的成就,在實際的治療中,將各種療法根據病人自身的情況相結合也許會取得更好的效果。每個人都應該關注自己生命的價值,而作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地去幫助人們追尋他們生命的意義。這一點值得讓人尊敬和學習,我想,這也就是作者生命的意義吧。

  追尋生命的意義讀後感【篇三】

  關於生命的價值,作者提出要忘記自我:「人越是忘記自己——投身於某種事業或獻身於所愛的人——他就越有人性,越能實現自己的價值」。就工作而言,由於現代社會看重功利,很多人都是把工作僅僅當成一種賺錢的方式、養家餬口的途徑而已,卻忘記了工作中所能體現出來的個人價值。而通過工作實現個人價值,不是簡單的目標實現式的;而是心中有個目標,然後忘我地勤奮工作,這樣成功往往會不期而至,因為「成功就像幸福一樣,可遇而不可求」。所以,如果人們能夠充分認識到工作的價值(這裡所說的「工作」是廣義的概念,比如周末去做一個志願者也是一項工作),能夠認識到通過自己的工作可以為團隊、為集體、為一個大的事業貢獻出的綿薄之力,那本身將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情。

  而現實中,很多時候人們在工作中容易喪失自我,就像叔本華所講的那樣「人註定要徘徊在焦慮和厭倦這兩極之間」,焦慮是因為擔心做不好而有壓力,厭倦是因為認識不到工作的價值而產生虛無感。所以,我想在現在這樣的一個社會裡,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靜下來想想,在工作中我能夠為這個團隊創造什麼、為他人帶來什麼,我能從中收穫什麼、能夠得到哪些方面的成長與提高,這兩個方面的思考和總結有助於提高個人的成就感。但是,我需要重申一點,答案未必是高大上的,往往是很普通、很平凡的。比如一個交通協管員,如果他覺得自己是一個可有可無的擺設,那麼他將度過一天又一天無聊的時光;而另外一個交通協管員,每次看到紅燈亮起時在他的召集和勸解下安穩的人群,綠燈亮起時大家有序通過的樣子,覺得這種感覺真好,那麼他工作一天之後回到家裡心情都是舒暢的。所以,善於發現工作中點滴的美好,尤其是和自己相關的點滴美好(倒不一定是與自己的行動有因果關係),更容易讓我們工作得快樂些。

  談到工作,我其實很佩服你。你雖處於困境之中,但是你熱愛著你的工作,你沒有放棄,你一直在努力。由於心理上的一些困擾,很多時候,你承載的比別人要多,你所遭遇的內心的波瀾別人可能不理解。其實,我也難以全面理解,只不過我稍微學過一些心理學的知識,所以我能理解很多時候一個人想控制自己的內心是多麼的難,而你無疑是一個堅強者。記得有次聊天,你告訴我,有時候你工作時心裡根本平靜不下來,記憶力也很差,由於睡眠很差,白天工作的狀態一塌糊塗;有時候,由於內心的焦慮、低落,甚至從不遠的住處走到單位,都要花費很大的勇氣,每走一步都感覺很艱辛;有時候,由於內心不平靜,很難與別人打交道,很想逃避,甚至和熟人見面,打個招呼都是那麼的困難,沒有勇氣面對人群、面對身邊的朋友和同事,……而這一切,你都在承受,你沒有放棄,你默默地用自己的雙肩勇敢地扛起來。我還清晰地記得,你告訴我想在工作中有所作為,你深愛著你的工作、你的團隊、你的好夥伴們,你甚至有時候覺得對不起他們,他們關愛著你、幫著你、替你承擔著工作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你希望以後自己可以慢慢好起來,可以做得更多。所以,我真心佩服你,無論在多麼困難的情況下,你沒有放棄自己的職責,沒有放棄自己作為團隊一份子的存在感或是榮耀感,這一點真的很贊。

同类文章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

  【範例1】  在一個美好的下午,我閒著沒事就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很奇怪: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兩句話作為文章的題目呢?  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著這篇文章,原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寫了第一首詩,我很吃驚,這不可能吧!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孩子就會寫這樣好的詩?真的很難

兩隻螞蟻讀後感400字(優秀)

  【範例1】  今天,我在語文課本上讀了一篇文章——《兩隻螞蟻》。主要寫的是兩隻螞蟻要去完成一項任務,但是有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它們的去路。一隻螞蟻毫不猶豫地往上爬,一次,兩次,三次........累得氣喘籲籲,最後,他終於爬了過去。另一隻螞蟻試了一次,兩次,爬不上去,便繞道而行,也完成了任務

《落花生》讀後感500字

  【範例1】  今天,我讀了《落花生》後,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這篇文章是通過一家人收花生時議論花生的好處,並以花生的可貴之處——藏而不露,向人們闡明一個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的確,一個人如果處處想著自己,而不顧別人的利益,那麼他就不會受到大家的尊敬。

名著《茶花女》讀後感500字

  【範例1】  自古以來愛情是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每一個人都盼望領有一份純潔的愛情,可是在殘暴的道德觀點和虛假的殘害之下,那一段高貴純潔的愛情卻幻滅了,那段愛情就是出自《茶花女》這本書中。書中講述的是,一個漂亮仁慈的煙花女子,瑪格麗特與誕生名門的男子阿芒彼此相愛,可終極卻陰陽永隔,天各一方

輸贏讀後感(精選)

  【範例1】  《輸贏》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文學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對即將參加工作的我心靈的啟迪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其去評價其文學價值,倒不如去研究它的實用價值,特別是對我這個即將在銷售領域裡摸爬滾打的在校學生。  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主人公周銳臨危不懼,選擇了忍辱負重,接受重任。成為了低靡

小學生綠野仙蹤讀後感300字

  【範例1】  初次翻開這本帶著油墨香氣的的書時,就被一個稀奇古怪的小題目所吸引住了。「空中旅行」。咦?空中怎麼會旅行呢?作者該不會腦子壞掉了吧?空中「旅行」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就是這一個疑惑,使我走進了《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萊曼·弗蘭克·鮑母撰寫的。這本

課文《烏塔》讀後感400字

  【範例1】  烏塔,你真勇敢,你都敢自己去遊歐洲。烏塔,你真細心,,旅遊前都準備了三年,在家裡都設計好了旅行路線,還閱讀了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烏塔,你真懂事,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但你也不問爸爸媽媽要一分錢,到一個地方就給家裡打個電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400字【精編】

  【範例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我知道了稻草人的骨架是用竹子做的,肌肉是用黃稻草做的,帽子是用荷葉做的。他站在田裡,用來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雀。  一天晚上,稻草人遇見了三件讓人傷心的事。第一件事是:一位眼睛模糊的老太太八九年前死了丈夫,她只

愛的藝術讀後感【經典】

  篇一:  讀完了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很好的一本薄薄的書。  人的孤獨感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克服的辦法一是創造,主動去改造自然,實現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聯通;另一個就是愛,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和人群之間的聯通。無論是創造還是愛,都是主動性的行為;所以弗洛姆提倡「創造性的人格」。  通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第1篇】  周恩來從小就熱愛學習,所以他的成績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天,校長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而讀書?」有的說為父母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輪到周恩來時,他大聲的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聽後大為滿意,後來實踐證明,這是他長期以來樹立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