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燃氣灶的燃燒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11:03:14 3
專利名稱:家用燃氣灶的燃燒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燃燒氣體燃料的燃燒器,更具體地指一種家用燃氣灶的燃燒器。
在現代家庭使用的嵌入式燃氣灶具中,為適應廚房設備的造型變化,灶具趨於薄型化設計。人們對傳統的大氣式燃燒器的結構進行一些改進,如為了使灶具薄型化,對傳統燃燒器的引射結構作了相應的變動,使原來的橫式引射管改變為立式引射管。另外,由於灶具是「埋入」在廚房的料理臺面下部,料理臺上僅露出灶面以上的零部件,因此燃燒所需空氣的補給口也只能由檯面上部供給,目前市場上銷售的「上進風」嵌入式家用燃氣灶,無論是進口的,還是國產的,儘管燃燒器的種類各不相同,在實際使用中,大多數使用者都會感到,這些燃氣灶的燃燒器均存在著如下缺陷如進口的燃氣灶中雖然使用了「上進風」形式,但燃氣灶燃燒時,其外圈火焰方向平坦,這種燃氣灶適用於平底鍋的烹調,由於中國與外國的烹飪習慣有所不同,平坦的火焰達不到尖底鍋的中餐烹調所需的火力要求;同時內圈火焰由於結構性問題而偏硬,使燃燒器容易產生回火;此外,內外圈的火焰由於結構上的原因不能形成各自獨立腔體分別操作;再就是燃燒器的材質由鋁合金壓鑄而成,鋁合金材料熔點過低,易在回火後受熱變形。
上述市售的燃氣灶的燃燒器存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上進風」燃氣灶的推廣和普及,也不符合中餐烹調的習慣,因此,傳統的燃燒器有待於進一步的改進。
為此,本實用新型目的在於克服上述傳統燃氣灶的燃燒器存在的缺點,提出一種家用燃氣灶的燃燒器,以解決燃氣灶的火力平坦、回火而引起的材質變形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該家用燃氣灶的燃燒器包括火蓋座、火蓋、火蓋蓋板、燃氣進氣管,火蓋座呈圓盤形,其內為可使燃氣進入混合氣通道,火蓋呈圓盤形並蓋合於火蓋座上,火蓋與火蓋座共同形成燃氣混合腔;燃氣進氣管豎設於火蓋座的中心,進氣管與火蓋座相連接並與燃氣混合腔相通;火蓋上具有內外二個環形火圈,其特徵在於內外二個環形火圈側部圓周分別開設有數個小火火孔和大火火孔,各小火火孔和大火火孔均與燃氣混合腔相通;火蓋蓋板包含內外蓋板,分別罩合於內外環形火圈上;內外環形火圈上部圓周還開設有數個小火輔助火孔和大火輔助火孔,各小火輔助火孔和大火輔助火孔均與燃氣混合腔相通。
所述的火蓋於內環形火圈處的內壁開設有凹環形緩衝區。
所述的火蓋於外環形火圈處的內壁開設有凹環形緩衝區。
該燃燒器還包括空氣分流架,火蓋座架設在空氣分流架上,火蓋座與空氣分流架形成的空氣通道分隔為一次空氣通道和二次空氣通道。
在所述的內外環形火圈之間開設有內火圈二次空氣補充孔。
所述的內火圈二次空氣補充孔為四個呈等距對稱分布腰圓孔。
由於本實用新型的燃燒器除了在火蓋的內外二個環形火圈側部圓周分別開設有數個小火火孔和大火火孔外,還在內外環形火圈上部圓周還開設有小火輔助火孔和大火輔助火孔,小火輔助火孔和大火輔助火孔均與燃氣混合腔相通;且在火蓋於內環形火圈處的內壁開設有凹環形緩衝區。因此,該燃燒器可克服傳統的燃燒器存在的平坦的火焰達不到尖底鍋的中餐烹調所需的火力要求、內圈火焰偏硬、容易產生回火的缺點,該燃燒器有利於使「上進風」燃氣灶的推廣和普及,更能適應用尖底鍋烹調的中國烹飪習慣。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一詳細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燃燒器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燃燒器分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燃燒器去除火蓋蓋板後的俯視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燃燒器空氣通道分隔示意圖。
請先參閱
圖1、圖2所示,括火蓋座1、火蓋2、火蓋蓋板3、燃氣進氣管4,火蓋座1呈圓盤形,其內為可使燃氣進入的混合氣通道,火蓋2呈圓盤形並蓋合於火蓋座1上,火蓋2與火蓋座1共同形成燃氣混合腔;燃氣進氣管4豎設於火蓋座1的中心,進氣4管與火蓋座1相連接並與燃氣混合腔相通。火蓋2上具有內外二個環形火圈21、22,在本實用新型中,內外環形火圈21、22不處於一個平面上而呈塔狀分布,內環形火圈21的水平位置高於外環形火圈22,內外環形火圈21、22的側部均設計成傾斜坡面狀,內外二個環形火圈21、22側部圓周分別開設有數個小火火孔211和大火火孔221,各小火火孔211和大火火孔221均與燃氣混合腔相通,小火火孔211、大火火孔221與火蓋座1的中心軸線的夾角分別大致為45°和30°,這樣的設計可以獲取不同的燃燒效應,使在燃燒器上的鍋底受熱更加均勻,當然也可為其它不同的夾角,但必須保證內外環形火圈21、22上的火孔均與燃氣混合腔均相通。火蓋蓋板3包含內外蓋板31、32,分別罩合於內外環形火圈21、22上,內外蓋板31、32與內外環形火圈側部圓周的小火火孔211和大火火孔221之間形成火焰層。除此以外,內外環形火圈21、22上部圓周還開設有數個小火輔助火孔212和大火輔助火孔222,各小火輔助火孔212和大火輔助火孔222均與燃氣混合腔相通,小火輔助火孔212和大火輔助火孔222的設計可使燃燒器達到中式烹調所需的火力幅度。
所述的火蓋2於內環形火圈21處的內壁開設有凹環形緩衝區213,同樣,火蓋2於外環形火圈22處的內壁開設有凹環形緩衝區223。緩衝區213、223的設計可調整燃燒器的火焰的硬度,減少回火現象。
請結合圖4所示,該燃燒器還包括空氣分流架5,火蓋座1架設在空氣分流架5上,火蓋座1與空氣分流架5形成的空氣通道分隔為一次空氣通道51(虛直線箭頭表示)和二次空氣通道52(實直線箭頭表示)。
在所述的內外環形火圈21、22之間開設有內環形火圈21的二次空氣補充孔23(見圖3、圖4)。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內環形火圈21二次空氣補充孔23為四個呈等距對稱分布的腰圓孔。
在
圖1和圖4中,虛直線箭頭也表示一次空氣的流向,實直線箭頭也表示二次空氣的流向,二次空氣經過二次空氣補充孔23直接流向內環形火圈21,而一次空氣則經過火蓋座1與空氣分流架5之間所形成開口51流向進氣管4的進氣口,一次空氣與燃氣形成混合氣體共同從進氣管4進入燃氣混合腔(
圖1中的空心直線剪頭),然後再從內外環形火圈21、22的小火火孔211、小火輔助火孔212、大火火孔221、大火輔助火孔222流出燃燒。
請再參見
圖1、2,編號6是燃燒器座,本實用新型的燃燒器在使用時置於燃燒器座6上,火噴咀7對準進氣管4的下埠,該燃燒器的燃燒過程是當燃氣從火噴咀7以一定的速度流出,靠本身的流速吸入一次空氣(虛直線箭頭)在進氣管4內形成燃氣與空氣的混合物(
圖1中的空心直線剪頭)並通過各自通道進入內外環形火圈21、22再經其上的火孔和輔助火孔流出後點火燃燒。此外,內環形火圈21的二次空氣補給經二次空氣補充孔23直接流向內環形火圈21。另一方面,外環形火圈22所需的二次空氣還直接由灶臺上的外部空間的二次空氣直接補給,這樣形成的燃燒所需的空氣補給使燃燒器在燃氣壓力穩定的情況下能進行正常的工作,達到符合標準的燃燒工況。
權利要求1.一種家用燃氣灶的燃燒器,該燃燒器包括火蓋座、火蓋、火蓋蓋板、燃氣進氣管,火蓋座呈圓盤形,其內為可使燃氣進入混合氣通道,火蓋呈圓盤形並蓋合於火蓋座上,火蓋與火蓋座共同形成燃氣混合腔;燃氣進氣管豎設於火蓋座的中心,進氣管與火蓋座相連接並與燃氣混合腔相通;火蓋上具有內外二個環形火圈,其特徵在於內外二個環形火圈側部圓周分別開設有數個小火火孔和大火火孔,各小火火孔和大火火孔均與燃氣混合腔相通;火蓋蓋板包含內外蓋板,分別罩合於內外環形火圈上;內外環形火圈上部圓周還開設有數個小火輔助火孔和大火輔助火孔,各小火輔助火孔和大火輔助火孔均與燃氣混合腔相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燃氣灶的燃燒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火蓋於內環形火圈處的內壁開設有凹環形緩衝區。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燃氣灶的燃燒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火蓋於外環形火圈處的內壁開設有凹環形緩衝區。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燃氣灶的燃燒器,其特徵在於該燃燒器還包括空氣分流架,火蓋座架設在空氣分流架上,火蓋座與空氣分流架形成的空氣通道分隔為一次空氣通道和二次空氣通道。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燃氣灶的燃燒器,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的內外環形火圈之間開設有內火圈二次空氣補充孔。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家用燃氣灶的燃燒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內火圈二次空氣補充孔為四個呈等距對稱分布腰圓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家用燃氣灶的燃燒器,該燃燒器除了在火蓋的內外二個環形火圈側部圓周分別開設小火火孔和大火火孔外,還在內外環形火圈上部圓周還開設小火輔助火孔和大火輔助火孔,且在火蓋於內環形火圈處的內壁開設有凹環形緩衝區。該燃燒器可克服傳統的燃燒器存在的平坦的火焰達不到中餐烹調所需的火力要求、內圈火焰偏硬、容易產生回火的缺點,更能適應用尖底鍋烹調的中國烹飪習慣。
文檔編號F24C3/08GK2486852SQ0123853
公開日2002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01年3月28日 優先權日2001年3月28日
發明者孔衛國 申請人:上海山富燃氣用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