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強度硬性耐磨材料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05:33:04 1
本發明涉及耐磨材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強度硬性耐磨材料。
背景技術:
耐磨材料是一大類具有特殊電、磁、光、聲、熱、力、化學以及生物功能的新型材料,是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能源技術等高技術領域和國防建設的重要基礎材料,同時也對改造某些傳統產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耐磨材料主要有以下幾大類:耐磨球、耐磨鋼板、耐磨焊條、耐磨陶瓷、耐磨地坪、耐磨橡膠、耐磨管道、耐磨軸承、耐磨焊材、耐磨鑄件等其它耐磨材料。
現有產品的耐磨材料均為鑄鐵材質,緻密度低,韌性差,耐磨性有待進一步提高;手工生產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難於實現清潔生產和機械化生產。而消失模鑄造是一項創新的鑄造工藝方法,其工藝流程包括預發泡、模型成型、模型簇組合、模型簇浸塗、澆注、落砂清理。採用該鑄造工藝,在技術、經濟、環保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可降低勞動強度,生產效率高,可有效地克服現有手工生產所存在的弊病;此外,鉻合金含量低的產品不耐磨,鉻合金含量高的雖然耐磨性有所提高,但成本較高,性價比較低。因此,加快磨球產品技術更新、換代步伐,開發性價比更高的替代產品,已經成為耐磨材料企業的重要責任和當務之急。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高強度硬性耐磨材料,強度和硬度高,耐磨性好。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高強度硬性耐磨材料,所述高強度硬性耐磨材料由1.9質量百分比以上且2.8質量百分比以下的C、1.4質量百分比以上且2.9質量百分比以下的Si、0.6質量百分比以上且0.8質量百分比以下的Mn、5質量百分比以上且12質量百分比以下的Cr、0.6質量百分比以上且1.2質量百分比以下Cu、0.1質量百分比以上且0.3質量百分比以下的Mo、0.01質量百分比以上且0.04質量百分比以下的P、0.01質量百分比以上且0.04質量百分比以下的S,剩餘部分由Fe及不可避免的雜質構成。
優選地,炭矽當量值(C+1/3Si)為2.8-3.2。
優選地,Mn、Cu及Mo的合計含量(Mn+Cu+Mo)與C的含量之比(Mn+Cu+Mo)/C以質量比計,滿足364<(Mn+Cu+Mo)/C<437。
優選地,Si含量與P含量之比Si/P以質量比計,滿足72.5<Si/P<140。
優選地,Cr含量與Mn含量之比Cr/Mn以質量比計,滿足25<Cr/Mn<45。
優選地,Cr、Cu及Mo的含量滿足如下述式:([%Cu]+10[%Cr])/2[%Mo]≤1,其中[%M]為M元素的耐磨材料中含量(質量%)。
(C):高錳鋼鑄件耐磨性不是含碳量越高越耐磨,而是有一個極限值,當含碳量>1.4%後鑄態析出碳化物很多,水韌處理時碳化物不能完全溶到奧氏體中去,間隙固溶的碳化物也達到了飽和,這樣不僅對耐磨性沒有好處,而且降低材料的強度和韌性,服役時容易斷裂。
(Si):含矽量高,降低碳在奧氏體中的溶解度,碳化物在晶界上析出增多且肥大,水韌處理後,在晶界上留下較大的顯微疏鬆。矽是使γ相區封閉的合金元素,它可使鋼的淬透性略有提高,使鋼的屈服強度有所提高。鋼中同時加入矽和錳兩種合金元素,可以發揮各自的優點,減弱二者的缺點
(Mn):高錳鋼由於含錳量高,鋼的鑄態組織為奧氏缽及碳化物,經1000℃左右加熱水淬處理(通常稱水韌處理)後。絕大部分碳化物固溶於奧氏體中,鋼的組織為單相奧氏體或奧氏體加少量碳化物,Mn是使γ相區擴大的合金元素,它可使鋼的淬透性增加,使Ms點降低,促進奧氏體晶粒長大。
(Cr):鉻是碳化物形成元素。鉻除與碳結合成碳化物外,其餘部分溶於基體內,從而提高基體的電極電位,對抗腐蝕是有利的。若其含量較小時,可能會出現M3C型碳化物,使硬度和韌性都降低。若其含量較大時,結晶時碳化物數量顯著增多,使韌性明顯下降,同時由於基體中含碳量降低,導致基體的硬度降低,從而耐磨性下降。但現在已經有部分廠家採用特殊的生產和處理工藝解決了這個問題,使鉻的含量最大可達到30%。
(Cu):銅是奧氏體形成元素,多加了組織中出現奧氏體。在屈氏體磨球中加鎳主要作用是提高基體電極電位,提高耐蝕性。
(Mo):鉬的主要作用是細化基體,細化碳化物,提高基體的電極電位,提高耐蝕性,在金屬型鑄造條件下,加入少量即可起明顯作用,實用於有特殊要求的耐磨材料。
(P):磷單獨溶解在鋼中很少,常以Fe2p,Fe3P的形式存在於晶界上使鋼的強度、韌性和耐磨性大為降低,碳含量高加劇了P以共晶形式析出在晶界上。
(S):由於鋼中含錳量高,能生成大量的MnS從渣中排出。又由於是在鹼性渣中熔煉,硫可順利降低到0.03%以下。這樣低的硫量對鋼的強度、韌性和耐磨性均無明顯影響。
本發明通過對高強度硬性耐磨材料的組分進行合理選擇,並控制P、S兩種雜質的含量,提升了耐磨件的耐磨性能和耐腐蝕性能,延長了使用壽命;控制Mn、Cu及Mo的含量,使Mn、Cu及Mo相互配比,並控制與C的配比,Mn是使γ相區擴大的合金元素,它可使鋼的淬透性增加,使Ms點降低,促進奧氏體晶粒長大,銅是奧氏體形成元素,多加了組織中出現奧氏體。鉬的主要作用是細化基體,細化碳化物,提高基體的電極電位,提高耐蝕性,在金屬型鑄造條件下,加入少量即可起明顯作用,實用於有特殊要求的耐磨材料;控制與C含量的配比,能有效提高耐磨材料的硬度,進而有效提高了耐磨材料的抗衝擊性能。鉻其含量較小時,可能會出現M3C型碳化物,使硬度和韌性都降低。若其含量較大時,結晶時碳化物數量顯著增多,使韌性明顯下降,同時由於基體中含碳量降低,導致基體的硬度降低,從而耐磨性下降。但現在已經有部分廠家採用特殊的生產和處理工藝解決了這個問題,使鉻的含量最大可達到30%。鑄鐵合金中的碳矽元素是促使形成粗片狀珠光體的重要因素,碳矽量的過高,會嚴重影響形成白口,降低硬度。適當降低碳矽含量,還可增強基體組織的強韌性指標,降低因衝擊而破碎的可能性,但是如果過於降低碳矽當量,又有可能使磨球的韌性指標過高,硬度降低,耐磨性變差,因此本發明控制了炭矽當量值(C+1/3Si)為2.8-3.2,從而有效提高了硬度和耐磨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出詳細說明,應當了解,實施例只用於說明本發明,而不是用於對本發明進行限定,任何在本發明基礎上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換等均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
實施例1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高強度硬性耐磨材料,所述高強度硬性耐磨材料由2.35質量百分比的C、2.15質量百分比的Si、0.7質量百分比的Mn、8.5質量百分比的Cr、0.9質量百分比Cu、0.2質量百分比的Mo、0.025質量百分比的P、0.025質量百分比的S,剩餘部分由Fe及不可避免的雜質構成。
實施例2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高強度硬性耐磨材料,所述高強度硬性耐磨材料由1.9質量百分比的C、2.9質量百分比的Si、0.6質量百分比的Mn、12質量百分比的Cr、0.6質量百分比Cu、0.3質量百分比的Mo、0.01質量百分比的P、0.04質量百分比的S,剩餘部分由Fe及不可避免的雜質構成。
實施例3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高強度硬性耐磨材料,所述高強度硬性耐磨材料由2.8質量百分比的C、1.4質量百分比的Si、0.8質量百分比的Mn、5質量百分比的Cr、1.2質量百分比Cu、0.1質量百分比的Mo、0.04質量百分比的P、0.01質量百分比的S,剩餘部分由Fe及不可避免的雜質構成。
實施例4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高強度硬性耐磨材料,所述高強度硬性耐磨材料由2.0質量百分比的C、2.8質量百分比的Si、0.65質量百分比的Mn、11質量百分比的Cr、0.7質量百分比Cu、0.25質量百分比的Mo、0.02質量百分比的P、0.03質量百分比的S,剩餘部分由Fe及不可避免的雜質構成。
實施例5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高強度硬性耐磨材料,所述高強度硬性耐磨材料由2.7質量百分比的C、1.5質量百分比的Si、0.75質量百分比的Mn、6質量百分比的Cr、1.1質量百分比Cu、0.15質量百分比的Mo、0.03質量百分比的P、0.02質量百分比的S,剩餘部分由Fe及不可避免的雜質構成。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