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空壓機的氣控裝置及其方法
2023-10-11 19:40:44 2
專利名稱:一種用於空壓機的氣控裝置及其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氣控裝置及其方法,特別是一種用於空壓機的氣控裝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術:
壓縮氣體可以作為氣動設備的動力源或者氣控設別的工作用氣,具有十分廣泛的應用。空氣壓縮機是氣源裝置中的主體,它將機械能轉換成氣體壓力能,是壓縮空氣的氣壓發生裝置。受工作環境和狀況的限制,需要對空壓機的氣體輸送進行控制。目前空壓機的普遍採用直流閥進行控制。直流閥的主要特點是氣流沿閥片切向流過,近似直線,氣流對閥片的衝擊及氣體的流動阻力遠低於一般氣閥。因此,直流閥是一種高效、節能、低噪音、長壽命的氣閥。但是,目前的直流閥普遍存在機構複雜,工藝難度高,控制複雜,製造困難等問題。現在人們渴望一種用於空壓機的新型氣控裝置來解決現實中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用於空壓機的氣控裝置及其方法。用於空壓機的氣控裝置包括堵頭、卸荷活塞、第一密封圈、銅襯套、卸荷彈簧、卸荷活塞杆、蓋板、第二螺母、第二密封圈、壓蓋、氣缸蓋、第三密封圈、閥座、閥芯、第一墊圈、第二墊圈、排氣升程限制器、第一螺母、第三墊圈;
壓蓋與氣缸蓋連接並由第三密封圈密封,閥座固定在氣缸蓋中並由第二密封圈密封,閥芯經由第二螺母、第一螺母固定在閥座上,排氣升程限制器經由第一墊圈、第二墊圈、第三墊圈與閥座連接,銅襯套經由堵頭固定在壓蓋的內部,卸荷活塞杆與壓蓋連接,卸荷活塞固定在卸荷活塞杆的一端,蓋板固定在卸荷活塞杆的另一端,卸荷活塞與銅襯套接觸並由第一密封圈密封,卸荷彈簧固定在卸荷活塞與壓蓋之間。所述的具有由堵頭、卸荷活塞、第一密封圈、銅襯套、卸荷彈簧、卸荷活塞杆、蓋板構成氣控裝置。所述的閥芯為正十邊形稜狀中空的桶狀結構,在閥芯的每個稜邊的上端均開設有圓形孔,下端均開始有條形孔。用於空壓機的氣控方法是壓縮氣體從堵頭的氣孔進入,推動卸荷活塞克服卸荷彈簧反方向的彈性力,經由卸荷活塞杆帶動蓋板運動,實現對壓蓋上進氣口的關閉動作;當壓縮氣體壓力減小時,卸荷彈簧的彈簧力反方向推動協和活塞,使得蓋板復位,壓蓋上的進氣口打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閥體與閥芯採用分體式設計,解決了當前普遍存在的製造難題,降低了製造和生產成本;採用氣動控制的卸荷方式,結構簡單、可靠性好、成本低廉;整個閥體採用裝配式設計,在保證裝配簡單的基礎上,降低了零件的加工難度,從而進一步降低了成本並提升了生產效率;同時,裝配式設計保證了設備拆卸和維護的便利性,減少了維修工作量,縮短了維修時間;此外,該設備還具有壓力損失小、氣缸利用率高等優點。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 圖2為閥芯14的零件 圖中,堵頭1、卸荷活塞2、第一密封圈3、銅襯套4、卸荷彈簧5、卸荷活塞杆6、蓋板7、第二螺母8、第二密封圈9、壓蓋10、氣缸蓋11、第三密封圈12、閥座13、閥芯14、第一墊圈15、第二墊圈16、排氣升程限制器17、第一螺母18、第三墊圈19。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2所示,用於空壓機的氣控裝置包括堵頭1、卸荷活塞2、第一密封圈3、銅襯套4、卸荷彈簧5、卸荷活塞杆6、蓋板7、第二螺母8、第二密封圈9、壓蓋10、氣缸蓋11、第三密封圈12、閥座13、閥芯14、第一墊圈15、第二墊圈16、排氣升程限制器17、第一螺母18、第三墊圈19 ;
壓蓋10與氣缸蓋11連接並由第三密封圈12密封,閥座13固定在氣缸蓋11中並由第二密封圈9密封,閥芯14經由第二螺母8、第一螺母18固定在閥座13上,排氣升程限制器17經由第一墊圈15、第二墊圈16、第三墊圈19與閥座13連接,銅襯套4經由堵頭I固定在壓蓋10的內部,卸荷活塞杆6與壓蓋10連接,卸荷活塞2固定在卸荷活塞杆6的一端,蓋板7固定在卸荷活塞杆6的另一端,卸荷活塞2與銅襯套4接觸並由第一密封圈3密封,卸荷彈簧5固定在卸荷活塞2與壓蓋10之間。所述的具有由堵頭1、卸荷活塞2、第一密封圈3、銅襯套4、卸荷彈簧5、卸荷活塞杆6、蓋板7構成氣控裝置。所述的閥芯14為正十邊形稜狀中空的桶狀結構,在閥芯14的每個稜邊的上端均開設有圓形孔,下端均開始有條形孔。用於空壓機的氣控方法是壓縮氣體從堵頭I的氣孔進入,推動卸荷活塞2克服卸荷彈簧4反方向的彈性力,經由卸荷活塞杆6帶動蓋板7運動,實現對壓蓋10上進氣口的關閉動作;當壓縮氣體壓力減小時,卸荷彈簧4的彈簧力反方向推動協和活塞2,使得蓋板7復位,壓蓋10上的進氣口打開。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空壓機的氣控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堵頭(I)、卸荷活塞(2)、第一密封圈(3)、銅襯套(4)、卸荷彈簧(5)、卸荷活塞杆(6)、蓋板(7)、第二螺母(8)、第二密封圈(9)、壓蓋(10)、氣缸蓋(11)、第三密封圈(12)、閥座(13)、閥芯(14)、第一墊圈(15)、第二墊圈(16)、排氣升程限制器(17)、第一螺母(18)、第三墊圈(19); 壓蓋(10)與氣缸蓋(11)連接並由第三密封圈(12)密封,閥座(13)固定在氣缸蓋(11)中並由第二密封圈(9)密封,閥芯(14)經由第二螺母(8)、第一螺母(18)固定在閥座(13)上,排氣升程限制器(17)經由第一墊圈(15)、第二墊圈(16)、第三墊圈(19)與閥座(13)連接,銅襯套(4)經由堵頭(I)固定在壓蓋(10)的內部,卸荷活塞杆(6)與壓蓋(10)連接,卸荷活塞(2)固定在卸荷活塞杆(6)的一端,蓋板(7)固定在卸荷活塞杆(6)的另一端,卸荷活塞(2 )與銅襯套(4)接觸並由第一密封圈(3 )密封,卸荷彈簧(5 )固定在卸荷活塞(2 )與壓蓋(10)之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空壓機的氣控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具有由堵頭(I)、卸荷活塞(2)、第一密封圈(3)、銅襯套(4)、卸荷彈簧(5)、卸荷活塞杆(6)、蓋板(7)構成氣控裝置。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空壓機的氣控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閥芯(14)為正十邊形稜狀中空的桶狀結構,在閥芯(14)的每個稜邊的上端均開設有圓形孔,下端均開始有條形孔。
4.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空壓機的氣控方法,其特徵在於壓縮氣體從堵頭(I)的氣孔進入,推動卸荷活塞(2)克服卸荷彈簧(4)反方向的彈性力,經由卸荷活塞杆(6)帶動蓋板(7)運動,實現對壓蓋(10)上進氣口的關閉動作;當壓縮氣體壓力減小時,卸荷彈簧(4)的彈簧力反方向推動 協和活塞(2),使得蓋板(7)復位,壓蓋(10)上的進氣口打開。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於空壓機的新型氣控裝置及其控制方法。它包括堵頭、卸荷活塞、第一密封圈、銅襯套、卸荷彈簧、卸荷活塞杆、蓋板、第二螺母、第二密封圈、壓蓋、氣缸蓋、第三密封圈、閥座、閥芯、第一墊圈、第二墊圈、排氣升程限制器、第一螺母、第三墊圈。本發明適用於空氣壓縮機的控制。本發明採用了閥芯閥體分體式設計,降低了零件的加工難度;氣動式控制方法,在保證可靠性的基礎上降低了機構的複雜程度;整體結構採用裝配式設計,便於裝配拆卸以及零件的更換。本發明具有結構簡潔、製造難度低、可靠性好、成本低廉、生產效率高、壓力損失小、氣缸利用率高、維修保養容易,維護成本低等優點。
文檔編號F04B49/22GK103075332SQ20131006093
公開日2013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27日
發明者馬德康, 程國華 申請人:浙江衢州尚品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