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生物醫藥的移動式原料乾燥處理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5-07 11:55:07 3

本發明涉及一種醫藥機械,具體是一種用於生物醫藥的移動式原料乾燥處理設備。
背景技術:
製藥產業與生物醫學工程產業是現代醫藥產業的兩大支柱。生物醫藥產業由生物技術產業與醫藥產業共同組成。各國、各組織對生物技術產業的定義和圈定的範圍很不統一,甚至不同人的觀點也常常大相逕庭。生物醫學工程是綜合應用生命科學與工程科學的原理和方法,從工程學角度在分子、細胞、組織、器官乃至整個人體系統多層次認識人體的結構、功能和其他生命現象,研究用於防病、治病、人體功能輔助及衛生保健的人工材料、製品、裝置和系統技術的總稱;在製藥過程中,還需要進行對藥物乾燥的過程,現有技術是利用加熱盤或加熱輥對物料進行加熱,這種設計結構較為簡單,但是容易物料在靜止狀態下,位於內部的物料難以完全乾燥,而外部的物料又容易出現因溫度過高而導致損壞的情況;且現有的乾燥設備不易移動,局限了設備的使用範圍。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生物醫藥的移動式原料乾燥處理設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於生物醫藥的移動式原料乾燥處理設備,包括罐體和上蓋;所述罐體設置成空心圓柱體,內部設置為乾燥腔,頂部開口處設置有上蓋;所述上蓋通過螺栓和螺母的相互旋合與罐體固定連接;上蓋上設置有進料管;所述乾燥腔中設置有原料提升攪拌裝置;所述原料提升攪拌裝置由第一電機、攪拌軸和螺旋攪拌葉組成;所述第一電機通過減速器與攪拌軸連接,且第一電機和減速器固定在上蓋上表面;所述攪拌軸表面設置有螺旋攪拌葉;所述螺旋攪拌葉表面均布有若干通孔,端部設置有擋邊;乾燥腔底部設置有乾燥裝置;所述乾燥裝置由傳動盒、第二電機、進氣管、旋轉軸和噴氣板組成;所述傳動盒固定在罐體底面,且傳動盒內部設置有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所述第一齒輪與第二電機的主軸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電機固定在傳動盒下表面;所述第二齒輪與第一齒輪相互嚙合,且第二齒輪底部與進氣管活動連接,頂部與旋轉軸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進氣管與傳動盒固定連接,且進氣管上設置有熱風機;所述旋轉軸頂部設置有噴氣板;所述噴氣板設置有四片,均布在旋轉軸上;噴氣板表面均布有若干噴氣孔,且噴氣板、旋轉軸和第二齒輪內部設置有流道;罐體底部設置有排料管;罐體外表面上設置有夾套;所述夾套頂部與導氣管的一端連通;所述導氣管的另一端與乾燥腔頂部連通,且連通處設置有擋料網;夾套底部側壁上設置有抽溼裝置;所述抽溼裝置由抽溼管、過濾罐和抽溼機組成;所述抽溼管的一端與夾套連通,且抽溼管上設置有過濾罐和抽溼機;罐體底面通過支架與腳輪連接。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上蓋和罐體均由不鏽鋼製成。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噴氣板與鉛垂面成30度夾角。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過濾罐內部設置有三層活性炭吸附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通過原料提升攪拌裝置的設置,利用第一電機驅動攪拌軸旋轉,攪拌軸帶動螺旋攪拌葉旋轉,利用螺旋攪拌葉端部設置的擋板將罐體底部的原料提升到罐體頂部,通過離心力的作用再次落回到罐體底部,便於原料進行均勻攪拌,利於原料的高效乾燥;通過螺旋攪拌葉表面設置的通孔便於熱風的通過;通過乾燥裝置的設置,利用熱風機將進氣管引入的空氣進行加熱,加熱後的空氣通過噴氣板表面均布的噴氣孔噴出,對原料進行均勻的乾燥處理,且通過第二電機為噴氣板提供旋轉動力,利於熱氣與原料進行均勻接觸,提高原料的乾燥質量,防止出現局部原料溫度過高導致原料的損壞;通過夾套和抽溼裝置的設置,利用抽溼裝置抽出的溼氣對罐體進行保溫處理,提高熱量的利用率,且通過抽溼裝置中過濾罐的設置,對溼氣中的原料粉末進行過濾,防止原料粉末直接排放汙染環境;通過腳輪的設置,方便整個設備的移動,擴大設備的使用範圍。
附圖說明
圖1為用於生物醫藥的移動式原料乾燥處理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用於生物醫藥的移動式原料乾燥處理設備中原料提升攪拌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用於生物醫藥的移動式原料乾燥處理設備中抽溼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用於生物醫藥的移動式原料乾燥處理設備中乾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進料管,2-上蓋,3-導氣管,4-夾套,5-罐體,6-乾燥裝置,7-腳輪,8-支架,9-排料管,10-抽溼裝置,11-原料提升攪拌裝置,12-乾燥腔,13-第一電機,14-擋邊,15-螺旋攪拌葉,16-通孔,17-攪拌軸,18-減速器,19-抽溼機,20-過濾罐,21-抽溼管,22-活性炭吸附板,23-噴氣孔,24-流道,25-噴氣板,26-第一齒輪,27-傳動盒,28-第二電機,29-進氣管,30-熱風機,31-第二齒輪,32-旋轉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4,一種用於生物醫藥的移動式原料乾燥處理設備,包括罐體5和上蓋2;所述罐體5設置成空心圓柱體,內部設置為乾燥腔12,頂部開口處設置有上蓋2;所述上蓋2通過螺栓和螺母的相互旋合與罐體5固定連接,且上蓋2和罐體5均由不鏽鋼製成;上蓋2上設置有進料管1;所述乾燥腔12中設置有原料提升攪拌裝置11;所述原料提升攪拌裝置11由第一電機13、攪拌軸17和螺旋攪拌葉15組成;所述第一電機13通過減速器18與攪拌軸17連接,且第一電機13和減速器18固定在上蓋2上表面;所述攪拌軸17表面設置有螺旋攪拌葉15;所述螺旋攪拌葉15表面均布有若干通孔16,端部設置有擋邊14;通過原料提升攪拌裝置11的設置,利用第一電機13驅動攪拌軸17旋轉,攪拌軸17帶動螺旋攪拌葉15旋轉,利用螺旋攪拌葉15端部設置的擋板14將罐體5底部的原料提升到罐體5頂部,通過離心力的作用再次落回到罐體5底部,便於原料進行均勻攪拌,利於原料的高效乾燥;通過螺旋攪拌葉15表面設置的通孔16便於熱風的通過;乾燥腔12底部設置有乾燥裝置6;所述乾燥裝置6由傳動盒27、第二電機28、進氣管29、旋轉軸32和噴氣板25組成;所述傳動盒27固定在罐體5底面,且傳動盒27內部設置有第一齒輪26和第二齒輪31;所述第一齒輪26與第二電機28的主軸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電機28固定在傳動盒27下表面,用於提供旋轉動力;所述第二齒輪31與第一齒輪26相互嚙合,且第二齒輪31底部與進氣管29活動連接,頂部與旋轉軸32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進氣管29與傳動盒27固定連接,且進氣管29上設置有熱風機30;所述旋轉軸32頂部設置有噴氣板25;所述噴氣板25設置有四片,均布在旋轉軸32上,且噴氣板25與鉛垂面成30度夾角;噴氣板25表面均布有若干噴氣孔23,且噴氣板25、旋轉軸32和第二齒輪31內部設置有流道24;通過乾燥裝置6的設置,利用熱風機30將進氣管29引入的空氣進行加熱,加熱後的空氣通過噴氣板25表面均布的噴氣孔23噴出,對原料進行均勻的乾燥處理,且通過第二電機28為噴氣板25提供旋轉動力,利於熱氣與原料進行均勻接觸,提高原料的乾燥質量,防止出現局部原料溫度過高導致原料的損壞;罐體5底部設置有排料管9;罐體5外表面上設置有夾套4;所述夾套4頂部與導氣管3的一端連通;所述導氣管3的另一端與乾燥腔12頂部連通,且連通處設置有擋料網;夾套4底部側壁上設置有抽溼裝置10;所述抽溼裝置10由抽溼管21、過濾罐20和抽溼機19組成;所述抽溼管21的一端與夾套4連通,且抽溼管21上設置有過濾罐20和抽溼機19;所述過濾罐20內部設置有三層活性炭吸附板22;通過夾套4和抽溼裝置10的設置,利用抽溼裝置10抽出的溼氣對罐體5進行保溫處理,提高熱量的利用率,且通過抽溼裝置10中過濾罐20的設置,對溼氣中的原料粉末進行過濾,防止原料粉末直接排放汙染環境;罐體5底面通過支架8與腳輪7連接;通過腳輪7的設置,方便整個設備的移動,擴大設備的使用範圍。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並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範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