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拆洗密封圈的電飯煲的製作方法
2023-05-07 05:47:06 2
專利名稱:一種可拆洗密封圈的電飯煲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可拆洗密封圈的電飯煲,屬於電飯煲的改造技術。
2、背景技術市售的鍋蓋扣合式電飯煲,鍋蓋內常設有密封圈,電飯煲工作時,密封圈與內鍋鍋沿緊密接觸,可防止水蒸汽從內鍋與鍋蓋之間排出,使水蒸汽只能從設定的蒸汽口排出,提高了電飯煲的使用安全性能和米飯的質量,且使電飯煲更美觀大方。但是,由於現有電飯煲的密封圈採用固定安裝在鍋蓋上的結構,以至不方便清洗密封圈,或密封圈不容易清洗乾淨,當密封圈有損壞時,必須將電飯煲拿到售後網點用專用工具才能拆換密封圈,給用戶的使用帶來極大的不便,費時費力。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考慮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方便用戶使用的可拆洗密封圈的電飯煲。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如附圖所示,包括有煲體(7)及鉸裝在煲體(7)上、可開合的鍋蓋組件(1),煲體(7)內設有置放食物的內鍋(3),鍋蓋組件(1)的底面周邊設有扣合後密封在內鍋(3)鍋沿的密封圈(2),其中鍋蓋組件(1)的底面周邊設有與密封圈(2)的內徑或外徑相配合的過盈配合面(1A),並設有避免密封圈(2)上下位移或脫落的支撐面(1B),密封圈(2)可通過人為手動的彈性變形脫離鍋蓋組件(1)底面周邊設有的過盈配合面(1A)及支撐面(1B)。
上述鍋蓋組件(1)底面周邊設有向下凸出的凸緣,凸緣的外圓面為與密封圈(2)的內徑相配合的過盈配合面(1A),凸緣的下端設有防止密封圈(2)上下位移或脫落的擋圈或若干擋塊(5),擋圈或若干擋塊(5)的頂面為避免密封圈(2)上下位移或脫落的支撐面(1B)。
上述鍋蓋組件(1)底面周邊設有徑向外凹的周槽,周槽的內環面為與密封圈(2)的外徑相配合的過盈配合面(1A),周槽底部設有防止密封圈(2)向下位移或脫落的下檔圈(5),下檔圈(5)的頂面為避免密封圈(2)向下位移或脫落的支撐面(1B)。
上述鍋蓋組件(1)鍋蓋體及裝設在其底面的可拆防溢蓋板(4),防溢蓋板(4)的周邊設有向上凸出的凸緣,凸緣的外圓面為與密封圈(2)的內徑相配合的過盈配合面(1A),防溢蓋板(4)的底部設有防止密封圈(2)上下位移或脫落的擋圈(5),檔圈(5)的頂面為避免密封圈(2)向下位移或脫落的支撐面(1B)。
上述鍋蓋組件(1)的底面設有環形支架(6),密封圈(2)的內側設有徑向環形凹槽,環形支架(6)的外圓面為與密封圈(2)的環形凹槽相配合的過盈配合面(1A),密封圈(2)內側的環形凹槽套裝在環形支架(6)的外圓面上,環形支架(6)上部的圓弧面為避免密封圈(2)向下位移或脫落的支撐面(1B)。
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可以手工方便地拆裝密封圈的結構,因此,用戶可以及時清洗密封圈及密封圈的安裝部位,還可以及時方便地更換掉變形失去密封作用的密封圈,從而提高了食品衛生和食品烹飪質量。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設計巧妙,性能優良,方便實用的可拆洗密封圈的電飯煲。
圖1-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圖1-2是圖1-1中A處的放大圖;圖2-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圖2-2是圖2-1中B處的放大圖;圖3-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圖3-2是圖3-1中C處的放大圖;圖4-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的結構示意圖;圖4-2是圖4-1中D處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1、圖1-2所示,包括有煲體7及鉸裝在煲體7上、可開合的鍋蓋組件1,煲體7內設有置放食物的內鍋3,鍋蓋組件1的底面周邊設有扣合後密封在內鍋3鍋沿的密封圈2,其中鍋蓋組件1的底面周邊設有與密封圈2的內徑或外徑相配合的過盈配合面1A,並設有避免密封圈2上下位移或脫落的支撐面1B,密封圈2可通過人為手動的彈性變形脫離鍋蓋組件1底面周邊設有的過盈配合面1A及支撐面1B。
上述鍋蓋組件1底面周邊設有向下凸出的凸緣,凸緣的外圓面為與密封圈2的內徑相配合的過盈配合面1A,凸緣的下端設有防止密封圈2上下位移或脫落的擋圈或若干擋塊5,擋圈或若干擋塊5的頂面為避免密封圈2上下位移或脫落的支撐面1B。
本實用新型在密封圈2需要拆卸時,用手扯住密封圈2周邊的某個位置,以適當的力量向下方一拉,密封圈的直徑會彈性變大,穿過防止密封圈脫落的擋圈5,再用另一隻手向下方拉扯密封圈的其它部位,密封圈就可以方便地拆卸下來;需要安裝時,先將密封圈的大部分套裝在鍋蓋組件1底面所設凸緣的外圓面上,一隻手扶住,另一隻手拉扯密封圈的未安裝部位,使密封圈發生彈性變形,穿過防止密封圈脫落的擋圈5,然後鬆手使其恢復到正常的安裝狀態,則密封圈2完全套裝在鍋蓋組件1底面所設凸緣的外圓面上。
實施例2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1、圖2-2所示,上述鍋蓋組件1底面周邊設有徑向外凹的周槽,周槽的內環面為與密封圈2的外徑相配合的過盈配合面1A,周槽底部設有防止密封圈2向下位移或脫落的下檔圈5,下檔圈5的頂面為避免密封圈2向下位移或脫落的支撐面1B。
本實用新型在密封圈2需要拆卸時,用手扯住密封圈2周邊的某個位置,以適當的力量向下方一拉,密封圈的直徑會彈性變大,穿過防止密封圈脫落的擋圈5,再用另一隻手向下方拉扯密封圈的其它部位,密封圈就可以方便地拆卸下來;需要安裝時,先將密封圈的大部分套裝在鍋蓋組件1底面周邊所設徑向外凹的周槽上,一隻手扶住,另一隻手拉扯密封圈的未安裝部位,使密封圈發生彈性變形,穿過防止密封圈脫落的擋圈5,然後鬆手使其恢復到正常的安裝狀態,則密封圈2完全套裝在鍋蓋組件1底面周邊所設徑向外凹的周槽上。
實施例3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3-1、圖3-2所示,上述鍋蓋組件1鍋蓋體及裝設在其底面的可拆防溢蓋板4,防溢蓋板4的周邊設有向上凸出的凸緣,凸緣的外圓面為與密封圈2的內徑相配合的過盈配合面1A,防溢蓋板4的底部設有防止密封圈2上下位移或脫落的擋圈5,檔圈5的頂面為避免密封圈2向下位移或脫落的支撐面1B。
本實用新型在密封圈2需要拆卸時,用手扯住密封圈2周邊的某個位置,以適當的力量向下方一拉,密封圈的直徑會彈性變大,穿過防溢蓋板4的底部設有的防止密封圈脫落的擋圈5,再用另一隻手向下方拉扯密封圈的其它部位,密封圈就可以方便地拆卸下來;需要安裝時,先將密封圈的大部分套裝在防溢蓋板4周邊設有的凸緣的外圓面上,一隻手扶住,另一隻手拉扯密封圈的未安裝部位,使密封圈發生彈性變形,穿過防止密封圈脫落的擋圈5,然後鬆手使其恢復到正常的安裝狀態,則密封圈2完全套裝在防溢蓋板4周邊所設凸緣的外圓面上。
實施例4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4-1、圖4-2所示,上述鍋蓋組件1的底面設有環形支架6,密封圈2的內側設有徑向環形凹槽,環形支架6的外圓面為與密封圈2的環形凹槽相配合的過盈配合面1A,密封圈2內側的環形凹槽套裝在環形支架6的外圓面上,環形支架6上部的圓弧面為避免密封圈2向下位移或脫落的支撐面1B。
本實用新型在密封圈2需要拆卸時,用手扯住密封圈2周邊的某個位置,以適當的力量向下方一拉,密封圈的直徑會彈性變大,穿過防止密封圈脫落的環形支架6,再用另一隻手向下方拉扯密封圈的其它部位,密封圈就可以方便地拆卸下來;需要安裝時,先將密封圈的大部分套裝在鍋蓋組件1底面所設環形支架6上,一隻手扶住,另一隻手拉扯密封圈的未安裝部位,使密封圈發生彈性變形,穿過防止密封圈脫落的環形支架6,然後鬆手使其恢復到正常的安裝狀態,則密封圈2完全套裝在鍋蓋組件1底面所設的環形支架6上。
權利要求1.一種可拆洗密封圈的電飯煲,包括有煲體(7)及鉸裝在煲體(7)上、可開合的鍋蓋組件(1),煲體(7)內設有置放食物的內鍋(3),鍋蓋組件(1)的底面周邊設有扣合後密封在內鍋(3)鍋沿的密封圈(2),其特徵在於鍋蓋組件(1)的底面周邊設有與密封圈(2)的內徑或外徑相配合的過盈配合面(1A),並設有避免密封圈(2)上下位移或脫落的支撐面(1B),密封圈(2)可通過人為手動的彈性變形脫離鍋蓋組件(1)底面周邊設有的過盈配合面(1A)及支撐面(1B)。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洗密封圈的電飯煲,其特徵在於上述鍋蓋組件(1)底面周邊設有向下凸出的凸緣,凸緣的外圓面為與密封圈(2)的內徑相配合的過盈配合面(1A),凸緣的下端設有防止密封圈(2)上下位移或脫落的擋圈或若干擋塊(5),擋圈或若干擋塊(5)的頂面為避免密封圈(2)上下位移或脫落的支撐面(1B)。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洗密封圈的電飯煲,其特徵在於上述鍋蓋組件(1)底面周邊設有徑向外凹的周槽,周槽的內環面為與密封圈(2)的外徑相配合的過盈配合面(1A),周槽底部設有防止密封圈(2)向下位移或脫落的下檔圈(5),下檔圈(5)的頂面為避免密封圈(2)向下位移或脫落的支撐面(1B)。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洗密封圈的電飯煲,其特徵在於上述鍋蓋組件(1)鍋蓋體及裝設在其底面的可拆防溢蓋板(4),防溢蓋板(4)的周邊設有向上凸出的凸緣,凸緣的外圓面為與密封圈(2)的內徑相配合的過盈配合面(1A),防溢蓋板(4)的底部設有防止密封圈(2)上下位移或脫落的擋圈(5),檔圈(5)的頂面為避免密封圈(2)向下位移或脫落的支撐面(1B)。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洗密封圈的電飯煲,其特徵在於上述鍋蓋組件(1)的底面設有環形支架(6),密封圈(2)的內側設有徑向環形凹槽,環形支架(6)的外圓面為與密封圈(2)的環形凹槽相配合的過盈配合面(1A),密封圈(2)內側的環形凹槽套裝在環形支架(6)的外圓面上,環形支架(6)上部的圓弧面為避免密封圈(2)向下位移或脫落的支撐面(1B)。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可拆洗密封圈的電飯煲。包括有煲體(7)及鉸裝在煲體(7)上、可開合的鍋蓋組件(1),煲體(7)內設有置放食物的內鍋(3),鍋蓋組件(1)的底面周邊設有扣合後密封在內鍋(3)鍋沿的密封圈(2),其中鍋蓋組件(1)的底面周邊設有與密封圈(2)的內徑或外徑相配合的過盈配合面(1A),並設有避免密封圈(2)上下位移或脫落的支撐面(1B),密封圈(2)可通過人為手動的彈性變形脫離鍋蓋組件(1)底面周邊設有的過盈配合面(1A)及支撐面(1B)。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可以手工方便地拆裝密封圈的結構,因此,用戶可以及時清洗密封圈及密封圈的安裝部位,還可以及時方便地更換掉變形失去密封作用的密封圈,從而提高了食品衛生和食品烹飪質量。
文檔編號A47J27/00GK2848042SQ20052006733
公開日2006年12月20日 申請日期2005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2005年11月15日
發明者林毅 申請人:美的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