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震源振動器平板隔震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7 13:50:46 1
專利名稱:可控震源振動器平板隔震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控震源振動器平板隔震裝置。
二背景技術:
可控震源的隔震裝置主要作用有兩方面一是在振動器工作時承載車體重量,將車體的重量通過隔震裝置作用在振動器平板上;另外可以防止振動器產生的具有一定頻率的振動波傳遞給車體,使車體產生諧振,幹擾地震波的傳輸。現有的國內的KZ23型震源、法國的SM26震源由於其振動器框架結構的原因,其採用的是在立柱的壓蓋上設置隔震氣囊,這樣氣囊只壓在振動器平板的中心,容易導致平板兩端的變形。而美國的AHV IV型震源也由於其振動器框架結構的原因採用的是在平板兩側設置隔震氣囊,這樣容易導致平板中部的變形。
三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使振動器平板受力均勻的可控震源振動器平板隔震裝置。 為完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可控震源振動器平板隔震裝置,其包括多個氣囊,其中一部分氣囊安裝在振動器框架四導柱正下方的下框架與振動器平板之間;另一部分氣囊均勻分布在振動器重錘上壓蓋上,安裝在重錘上壓蓋上的氣囊上端有氣囊護罩,氣囊護罩被壓在振動器框架的上框架的壓板下端。 本實用新型的振動器框架採用的是四導柱框架,其不但在振動器平板的中心壓有氣囊,且在其外緣上壓有氣囊,使平板的受力比較均勻,儘可能的減小了由於反作用力所產生的平板變形,也加強了平板和地面的耦合狀態,更有利于振動器所產生的振動波對大地的傳輸。
四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0007]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0008] 圖2為
圖1的AA剖視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如
圖1 、圖2所示,本實施例包括十個氣囊,其中四個氣囊6安裝在振動器框架四導柱正下方的下框架5與振動器平板7之間;其餘六個氣囊3均勻分布在振動器重錘上壓蓋4上,六個氣囊3上端有氣囊護罩2,氣囊護罩2被壓在振動器框架的上框架的壓板1下端。
權利要求一種可控震源振動器平板隔震裝置,其包括多個氣囊,其特徵在於其中一部分氣囊(6)安裝在振動器框架四導柱正下方的下框架(5)與振動器平板(7)之間;另一部分氣囊(3)均勻分布在振動器重錘上壓蓋(4)上,安裝在重錘上壓蓋(4)上的氣囊(3)上端有氣囊護罩(2),氣囊護罩(2)被壓在振動器框架的上框架的壓板(1)下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控震源振動器平板隔震裝置,其包括多個氣囊,其中一部分氣囊安裝在振動器框架四導柱正下方的下框架與振動器平板之間;另一部分氣囊均勻分布在振動器重錘上壓蓋上,安裝在重錘上壓蓋上的氣囊上端有氣囊護罩,氣囊護罩被壓在振動器框架的上框架的壓板下端。本實用新型不但在振動器平板的中心壓有氣囊,且在其外緣上壓有氣囊,使平板的受力比較均勻,儘可能的減小了由於反作用力所產生的平板變形,也加強了平板和地面的耦合狀態,更有利于振動器所產生的振動波對大地的傳輸。
文檔編號F16F15/023GK201487126SQ20092010479
公開日2010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9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9日
發明者徐小剛 申請人:保定北奧石油物探特種車輛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