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遮陽板的製作方法
2023-05-07 01:16:5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配件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汽車遮陽板。
(二)
背景技術:
汽車遮陽板用於為駕駛員遮擋強光,但傳統的遮陽板由於不透光,容易對駕駛員的視野造成影響,而且當光線強度變化較大時,需要手動對遮陽板進行操作,以防止其對駕駛員造成進一步的影響。
(三)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在過濾強光的同時,不會對駕駛員的視野造成影響,且在光線變化較大時能夠對是否濾光自動進行調節的汽車遮陽板。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汽車遮陽板,包括透明板,透明板的兩端分別與第一支撐體和第二支撐體固連;所述的第一支撐體和第二支撐體的內部為一中空腔體,在第一支撐體的中空腔體內設有沿透明板寬度方向設置的絲槓,絲杆上設置有與絲槓相配合的第一滑塊;在所述的第二支撐體的中空腔體內設有沿透明板寬度方向設置的杆,杆上套設有一第二滑塊;所述的第一支撐體的內側和第二支撐體的內側相對設有兩沿透明板寬度方向設置的開槽;所述的第一支撐體的後側的下部安裝有控制模塊和步進電機,步進電機通過一組齒輪機構與絲杆相連;在第一支撐體和第二支撐體之間的透明板後方設有一偏光鏡,偏光鏡與透明板平行設置,在偏光鏡左、右兩端的中部均連接一連接杆,偏光鏡左側的連接杆的外端穿過第一支撐體內側的開槽並與第一支撐體內的第一滑塊相連;偏光鏡右側的連接杆的外端穿過第二支撐體內側的開槽並與第二支撐體內的第二滑塊相連;所述的第一支撐體和第二支撐體的後側的上部分別與一支撐杆的一端相固連,所述的各支撐杆的另一端分別與一伸縮杆的一端相固連,所述的各伸縮杆的另一端分別與一固定夾相固連;所述的第一支撐體的前側從上向下等距分布有感光元件;所述的感光元件、步進電機分別與控制模塊電連接。
以上所述的汽車遮陽板,所述的感光元件為光照傳感器。
本實用新型採用上述結構,具有以下優點:
該汽車遮陽板在過濾強光的同時,不會對駕駛員的視野造成影響,在光線變化較大時能夠自動進行調節。
(四)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後視圖。
圖3是圖1的A-A向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1的B部的剖視圖。
圖5是圖1的C部的剖視圖。
圖中,1、透明板,2、偏光鏡,3、第一支撐體,4、第二支撐體,5、支撐杆,6、伸縮杆,7、固定夾,8、感光元件,9、控制模塊,10、步進電機,11、絲槓,12、第一滑塊,13、開槽,14、杆,15、第二滑塊。
(五)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並結合其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闡述。
如圖1-圖5中所示,該汽車遮陽板,包括透明板1,透明板1的兩端分別與第一支撐體3和第二支撐體4固連;所述的第一支撐體3和第二支撐體4的內部為一中空腔體,在第一支撐體3的中空腔體內設有沿透明板1寬度方向設置的絲槓11,絲杆上設置有與絲槓11相配合的第一滑塊12;在所述的第二支撐體4的中空腔體內設有沿透明板1寬度方向設置的杆14,杆14上套設有一第二滑塊15;所述的第一支撐體3的內側和第二支撐體4的內側相對設有兩沿透明板1寬度方向設置的開槽13;所述的第一支撐體3的後側的下部安裝有控制模塊9和步進電機10,步進電機10通過一組齒輪機構與絲杆11相連;在第一支撐體3和第二支撐體4之間的透明板1後方設有一偏光鏡2,偏光鏡2與透明板1平行設置,在偏光鏡2左、右兩端的中部均連接一連接杆,偏光鏡2左側的連接杆的外端穿過第一支撐體3內側的開槽13並與第一滑塊12相連;偏光鏡2右側的連接杆的外端穿過第二支撐體4內側的開槽13並與第二滑塊15相連;所述的第一支撐體3和第二支撐體4的後側的上部分別與一支撐杆5的一端相固連,所述的各支撐杆5的另一端分別與一伸縮杆6的一端相固連,所述的各伸縮杆6的另一端分別與一固定夾7相固連;所述的第一支撐體3的前側從上向下等距分布有感光元件8;所述的感光元件8、步進電機10分別與控制模塊9電連接。
以上所述的汽車遮陽板,所述的感光元件8為光照傳感器。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過程如下:
用固定夾7將本實用新型的汽車遮陽板夾到汽車自帶的遮陽板的邊框上,通過調整伸縮杆6的長度,調節透明板1和偏光鏡2的高度。當陽光不強時,位於第一支撐體3前側的光照傳感器會將光的強度轉化為電信號,並將電信號發送給控制模塊9,控制模塊9控制步進電機10正轉,步進電機10帶動第一支撐體3內的第一滑塊12沿絲槓11向上滑動,進而帶動第二滑塊15沿杆14在第二支撐體4內向上滑動,使偏光鏡2移動到透明板1的頂部,增強駕駛員視野的清晰度;隨著光線強度的變化,照射到光照傳感器上的光線強度大於設定值時,光照傳感器將電信號發送給控制模塊9,控制模塊9控制步進電機10反轉,步進電機10帶動第一支撐體3內的第一滑塊沿絲槓11向下滑動,使偏光鏡2下移到透明板1的底部,保證其有效濾光性能。上述工作過程保證了光線強度較高時,偏光鏡2自動下落至駕駛員面前,為駕駛者遮擋過強的光線照射,避免強光對駕駛員的視線造成影響的同時,也並不阻擋駕駛員的視線;而當光線強度較低時,偏光鏡2自動上升至透明板1的頂部,避免在光線較弱時,偏光鏡2對駕駛員視野清晰度造成影響。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本實用新型未詳述之處,均為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的公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