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長期蓄熱太陽能供熱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15 19:59:11 1
專利名稱:地下長期蓄熱太陽能供熱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太陽能供熱系統,尤其涉及一種主要應用於溫差較大地區的溫室的地下長期蓄熱太陽能供熱系統。
背景技術:
土壤中的溫度分布是作物生長的環境要素之一,土壤溫度可影響植物根系的生長發育和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動。在高寒地區過冬,除了要有適宜的空氣溫度外,還要有適宜的土壤溫度,適宜的空氣溫度可以通過構築溫室來滿足,而適宜的土壤溫度則只能通過對地下供熱來實現。通常的太陽能溫室只對溫室內的空氣加熱,然而空氣熱容較小,不易保溫, 嚴冬時室內地溫不足,難以滿足喜溫蔬菜對溫度的要求,而現有地下供熱系統也主要是以燃氣為能源的熱水循環系統,對能源的浪費比較大,不適宜推廣使用。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於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主要應用於溫差較大地區的溫室的地下長期蓄熱太陽能供熱系統。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包括太陽能集熱器、水管、水箱、水泵、上層地管和下層地管,其中,所述太陽能集熱器的出水管與所述上層地管和所述下層地管的進水管並聯連接,所述太陽能集熱器的進水管與所述水泵的出水管通過所述水管連接,所述水泵的進水管與所述水箱的出水管連接,所述水箱的進水管與所述上層地管和所述下層地管的出水管並聯連接。上層地管和下層地管為兩套獨立的放熱管,分別埋在距離地表較淺和較深的土壤裡。在夏季溫度高時採用下層地管,使夏季本實用新型的太陽能集熱器吸收的大量熱量被釋放到深層土壤中;冬季時採用上層地管,一方面太陽能集熱器吸收的熱量可以快速到達地表土壤,另一方面深層土壤中的熱量緩慢地釋放出來補充冬季產生熱量的不足,儘可能達到依靠太陽能實現四季恆溫的目的。具體地,所述太陽能集熱器為全銅平板集熱器;所述上層地管和所述下層地管為鋼管。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本實用新型主要用於冬季和夏季溫差很大的中國北方地區的溫室,在夏季溫度高的時期用深埋地下的下層地管放熱利用深層土壤儲蓄太陽能集熱器收集的熱量,在冬季溫度低的時候深層土壤的熱量會釋放出來補充上層地管釋放熱量的不足,以達到依靠太陽能一年四季基本恆溫的目的。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太陽能集熱器1、水管3、水箱2、水泵4、上層地管5 和下層地管6,其中,太陽能集熱器1的出水管與上層地管5和下層地管6的進水管並聯連接,太陽能集熱器1的進水管與水泵4的出水管通過水管3連接,水泵4的進水管與水箱2 的出水管連接,水箱2的進水管與上層地管5和下層地管6的出水管並聯連接。如附圖所示,太陽能集熱器1為全銅平板集熱器;上層地管5和下層地管6為鋼管。如附圖所示,上層地管5和下層地管6為兩套獨立的放熱管,分別埋在距離地表較淺和較深的土壤裡。在夏季溫度高時採用下層地管6,使夏季本實用新型的太陽能集熱器1 吸收的大量熱量被釋放到深層土壤中;冬季時採用上層地管5,一方面太陽能集熱器1吸收的熱量可以快速到達地表土壤,另一方面深層土壤中的熱量緩慢地釋放出來補充冬季產生熱量的不足,儘可能達到依靠太陽能實現四季恆溫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地下長期蓄熱太陽能供熱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太陽能集熱器、水管、水箱、 水泵、上層地管和下層地管,其中,所述太陽能集熱器的出水管與所述上層地管和所述下層地管的進水管並聯連接,所述太陽能集熱器的進水管與所述水泵的出水管通過所述水管連接,所述水泵的進水管與所述水箱的出水管連接,所述水箱的進水管與所述上層地管和所述下層地管的出水管並聯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長期蓄熱太陽能供熱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太陽能集熱器為全銅平板集熱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長期蓄熱太陽能供熱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上層地管和所述下層地管為鋼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地下長期蓄熱太陽能供熱系統,包括太陽能集熱器、水管、水箱、水泵、上層地管和下層地管,其中,所述太陽能集熱器的出水管與所述上層地管和所述下層地管的進水管並聯連接,所述太陽能集熱器的進水管與所述水泵的出水管通過所述水管連接,所述水泵的進水管與所述水箱的出水管連接,所述水箱的進水管與所述上層地管和所述下層地管的出水管並聯連接。本實用新型主要用於冬季和夏季溫差很大的中國北方地區的溫室,在夏季溫度高的時期用深埋地下的下層地管儲蓄太陽能集熱器收集的熱量,在冬季溫度低的時候下層地管的熱量會釋放出來補充上層地管釋放熱量的不足,以達到一年四季基本恆溫的目的。
文檔編號F24J2/00GK202190595SQ20112030422
公開日2012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19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19日
發明者李庭福, 羅季芳, 胡國梁 申請人:四川軟測技術檢測中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