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補腎陽中藥酒及製備方法
2023-05-15 16:02:21 1
溫補腎陽中藥酒及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溫補腎陽中藥酒及製備方法,其主要原料及重量份分別是,丁香3份、山楂20份、黃芩30份、炙甘草30份、紅棗20份、仙靈脾50份、豆豉、黑豆皮、肉桂各30份,黃酒1000份。中藥酒的有益效果:有輕微中藥香味,無任何毒副作用,和胃降逆、健脾利溼效果明顯,用於治療胃氣不和、嘔惡上逆、脾腎兩虛、脘腹冷痛病症。
【專利說明】 溫補腎陽中藥酒及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中藥酒領域,具體涉及由中藥原料與酒配伍製成的中藥酒及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酒,素有「百藥之長"之稱,將強身健體的中藥與酒"溶"於一體的藥酒,不僅配製方便、藥性穩定、安全有效,而且因為酒精是一種良好的半極性有機溶劑,大部分水溶性物質及水不能溶解。中藥的多種成分如生物鹼、鹽類、鞣質、揮髮油、有機酸、樹脂、糖類及部分色素(如葉綠素、葉黃素)等均較易溶解於乙醇中。乙醇不僅有良好的穿透性,易於進入藥材組織細胞中,發揮溶解作用,促進置換、擴散,有利於提高浸出速度和浸出效果;還有防腐作用,可延緩許多藥物的水解,增強藥劑的穩定性。酒性溫,味辛而苦甘,有溫通血脈,宣散藥力,溫暖腸胃,祛散風寒,振奮陽氣,消除疲勞等作用。適量飲酒,可以怡情助興,但過飲則亂性,酗酒則耗損元氣,甚至於殞命。醫家之所以喜好用酒,是取其善行藥勢而達於臟腑、四肢百骸之性,故有「酒為百藥之長」的說法。其實,酒是一種最好的溶媒,許多用其他加工方法難以將其有效成分析出的藥物,大多可藉助於酒的這一特性而提取出來,並能充分發揮其防治疾病,延年益壽的藥效,這就是藥酒歷經數十年而不減其魅力的緣由所在。將酒與治病強身的藥「溶」為一體的藥酒,不僅具有配製、服用簡便,藥性穩定,安全有效的優點,更因為藥借酒力、酒助藥勢而充分發揮效力,提高療效。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和胃降逆、健脾利溼功效的中藥酒及製備方法,對胃氣不和、嘔惡上逆、脾腎兩虛、脘腹冷痛具有良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0004]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在於:所述中藥酒及製備方法,其主要原料及重量份分別是,丁香3份、山楂20份、黃芩30份、炙甘草30份、紅棗20份、仙靈脾50份、豆豉、黑豆皮、肉桂各30份,黃酒1000份。
[0005]本發明所述中藥酒的製備方法為以下步驟:
[0006]步驟一)、稱取原料丁香3份、山楂20份、黃芩30份、炙甘草30份、紅棗20份、仙靈脾50份、豆豉、黑豆皮、肉桂各30份共加工成粗碎,獲得無菌原材料;
[0007]步驟二)、將所獲得的無菌原材料,置於瓷壇內,再將黃酒1000份倒入瓷壇內,力口蓋密封,於水浴中加熱煮沸後,浸泡30日;
[0008]步驟三)、浸泡30日後,濾取酒液,殘渣壓榨後回收殘液中的酒液,合併過濾,貯瓶備用。
[0009]本發明所選擇的原料,其藥性和功效分別是:
[0010]丁香:有溫中、暖腎、降逆。溫中降逆;溫腎助陽之功能。主治:治呃逆、嘔吐、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痃癖、疝氣、癬症。
[0011]山楂:山楂以果實作藥用,性微溫,味酸甘,入脾、胃、肝經,有消食健胃、活血化淤、收斂止痢之功能。對肉積痰飲、痞滿吞酸、瀉痢腸風、腰痛疝氣、產後兒枕痛、惡露不盡、小兒乳食停滯等,均有療效。山楂能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擴張血管、強心、增加冠脈血流量、改善心臟活力、興奮中樞神經系統、降低血壓和膽固醇、軟化血管及利尿和鎮靜作用;防治動脈硬化,防衰老、抗癌的作用。山楂酸還有強心作用,對老年性心臟病也有益處。開胃消食、化滯消積、活血散瘀、化痰行氣。用於肉食滯積、症瘕積聚、腹脹痞滿、瘀阻腹痛、痰飲、洩瀉、腸風下血等。
[0012]黃芩:黃芩別名山茶根、土金茶根。為唇形科植物黃芩,以根入藥。有清熱燥溼,涼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溫熱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熱咳嗽、溼熱黃膽、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動不安、高血壓、癰腫癤瘡等症。黃芩的臨床應用抗菌比黃連還好,而且不產生抗藥性。我們藉助廣譜抗菌作用強的特點,用在真菌培養雜菌感染特厲害,用黃芩提取液效果很好,它是農業病害防治最理想的一味藥。
[0013]炙甘草:含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多糖等多種化學成分,具有抗炎及抗變態反應作用,可調節機體免疫功能,抗腫瘤和止痛作用。因此炙甘草的主要功效是和中緩急,潤肺,解毒,調和諸藥。常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動悸,脈結代,可解附子毒。
[0014]紅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的功能;而現代的藥理學則發現,紅棗含有蛋白質、脂肪、醣類、有機酸、維生素A、維生素C、微量鈣多種胺基酸等豐富的營養成份。棗能提高人體免疫力,並可抑制癌細胞:藥理研究發現,紅棗能促進白細胞的生成,降低血清膽固醇,提高血清白蛋白,保護肝臟,紅棗中還含有抑制癌細胞,甚至可使癌細胞向正常細胞轉化的物質。
[0015]豆豉:【性味】性平,味鹹。【歸經】歸肺、胃經。【功效】和胃,除煩,解腥毒,去寒熱。
[0016]黑豆皮:中藥稱"料豆衣",有解毒利尿的作用。性味:甘,平。歸肝,腎經。功用作用:1,滋陰養血,平肝益腎:適用於肝血不足,血虛肝旺,或陰虛陽亢所致的頭痛眩暈。2,滋陰清熱:用於陰虛潮熱盜汗。
[0017]肉桂:為樟科植物天竺桂、陰香、細葉香桂、肉桂或川桂等樹皮的通稱。性味:辛;甘;性溫。歸經:脾?』胃;肝;腎。功能主治:溫脾胃;暖肝腎;祛寒止痛;散瘀消腫。主脘腹冷痛;嘔吐洩瀉;腰膝酸冷;寒疝腹痛;寒溼痺痛;瘀滯痛經;血痢;腸風;跌打腫痛。
[0018]黃酒以大米、黍米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為14% -20%,屬於低度釀造酒。黃酒含有豐富的營養,含有21種胺基酸,其中包括有數種未知胺基酸,而人體自身不能合成必須依靠食物攝取8種必需胺基酸黃酒都具備,故被譽為「液體蛋糕」。黃酒是醫藥上很重要的輔料或「藥引子」。中藥處方中常用黃酒浸泡、燒煮、蒸炙一些中草藥或調製藥丸及各種藥酒,據統計有70多種藥酒需用黃酒作酒基配製。
[0019]本發明中藥酒的有益效果:有輕微中藥香味,無任何毒副作用,和胃降逆、健脾利溼效果明顯,用於治療胃氣不和、嘔惡上逆、脾腎兩虛、脘腹冷痛病症。
[0020]具體實施方法
[0021]所述溫補腎陽中藥酒及製備方法,其主要原料及重量份分別是,丁香3份、山楂20份、黃芩30份、炙甘草30份、紅棗20份、仙靈脾50份、豆豉、黑豆皮、肉桂各30份,黃酒1000份。
[0022]本發明所述中藥酒的製備方法為以下步驟:
[0023]步驟一)、稱取原料丁香3份、山楂20份、黃芩30份、炙甘草30份、紅棗20份、仙靈脾50份、豆豉、黑豆皮、肉桂各30份共加工成粗碎,獲得無菌原材料;
[0024]步驟二)、將所獲得的無菌原材料,置於瓷壇內,再將黃酒1000份倒入瓷壇內,力口蓋密封,於水浴中加熱煮沸後,浸泡30日;
[0025]步驟三)、浸泡30日後,濾取酒液,殘渣壓榨後回收殘液中的酒液,合併過濾,貯瓶備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溫補腎陽中藥酒,其特徵在於,其主要原料及重量份分別是,丁香3份、山楂20份、黃芩30份、炙甘草30份、紅棗20份、仙靈脾50份、豆豉、黑豆皮、肉桂各30份,黃酒1000份。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酒,其特徵在於,製備方法為以下步驟: 步驟一)、稱取原料丁香3份、山楂20份、黃芩30份、炙甘草30份、紅棗20份、仙靈脾50份、豆豉、黑豆皮、肉桂各30份共加工成粗碎,獲得無菌原材料; 步驟二)、將所獲得的無菌原材料,置於瓷壇內,再將黃酒1000份倒入瓷壇內,加蓋密封,於水浴中加熱煮沸後,浸泡30日; 步驟三)、浸泡30日後,濾取酒液,殘渣壓榨後回收殘液中的酒液,合併過濾,貯瓶備用。
【文檔編號】A61P1/00GK104383032SQ201410572583
【公開日】2015年3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17日
【發明者】弋盤芹 申請人:弋盤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