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化學研究茶葉浸泡液取樣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5 03:51:26 1
本實用新型屬於日常生活用具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化學研究茶葉浸泡液取樣裝置。
背景技術:
在對茶水進行化學取樣,進而檢測茶水的成分,而茶葉的種類不同,例如綠茶需要現泡現飲,茶與水的比例以1:50為佳,紅茶則可衝泡1~2次,茶葉可投入3~5克,而烏龍茶可以多次衝泡,並且投入量大,使得檢測茶水的過程較為繁瑣,並且茶水剛衝泡時進行取樣檢測,檢測結果最佳,而目前還沒有一種具體的設備可以進行取樣檢測。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化學研究茶葉浸泡液取樣裝置,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缺陷。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化學研究茶葉浸泡液取樣裝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裝加熱盤,加熱盤上設有金屬杯,底座四周各安裝支架,底座上方設有下開口的杯體,支架頂端與杯體底部固定連接,杯體頂部設有上蓋,杯體內頂部設有漏網,杯體底部開口處設有豎向的套管,套管內中部設有蝶閥,套管底部設有出水口,出水口位於金屬杯的上方。
如上所述的一種化學研究茶葉浸泡液取樣裝置,所述的金屬杯的外周設有隔熱套。
如上所述的一種化學研究茶葉浸泡液取樣裝置,所述的蝶閥與開關之間通過防水軸承連接,開關位於套管外部一側。
如上所述的一種化學研究茶葉浸泡液取樣裝置,所述的加熱盤為電磁加熱盤。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本實用新型通過加熱盤對金屬杯內的水進行加熱,水加熱完後,打開上蓋,將熱水從漏網倒入杯體內,蓋上上蓋,熱水對漏網中的茶葉進行衝泡,打開蝶閥,茶水從出水口可以接到別的杯子中;本實用新型結構一體,使用方便,本實用新型可以在茶水剛衝泡時進行取樣,使檢測結果更好。在生物化學中,可以對茶水的成份進行分析,進而研製出衝泡時口感更好的茶葉。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一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底座,2加熱盤,3金屬杯,4隔熱套,5支架,6杯體,7漏網,8上蓋,9蝶閥,10防水軸承,11套管,12出水口,13開關。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一種化學研究茶葉浸泡液取樣裝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安裝加熱盤2,加熱盤2上設有金屬杯3,底座1四周各安裝支架5,底座1上方設有下開口的杯體6,支架5頂端與杯體6底部固定連接,杯體6頂部設有上蓋8,杯體6內頂部設有漏網7,杯體6底部開口處設有豎向的套管11,套管11內中部設有蝶閥9,套管11底部設有出水口12,出水口12位於金屬杯3的上方。本實用新型通過加熱盤2對金屬杯3內的水進行加熱,水加熱完後,打開上蓋8,將熱水從漏網7倒入杯體6內,蓋上上蓋8,熱水對漏網7中的茶葉進行衝泡,打開蝶閥9,茶水從出水口12可以接到別的杯子中;本實用新型結構一體,使用方便,在飲用時,本實用新型無需人工操作,從而可以保持茶葉的香氣,飲用後周身舒坦。
具體而言,本實施例所述的金屬杯3的外周設有隔熱套4。在對金屬杯3加熱後,需要將金屬杯3中的水倒入杯體6的過程中,隔熱套4可以隔絕熱量,保護手不會被燙傷。
具體的,本實施例所述的蝶閥9與開關13之間通過防水軸承10連接,開關13位於套管11外部一側。防水軸承10可以使茶水不會流到套管11外,並可以使開關13安裝在套管11外部。
進一步的,本實施例所述的加熱盤2為電磁加熱盤。本實用新型可以採用傳統的電阻式加熱盤,但是傳統電阻加熱熱滯後較大,不易精準控溫,壽命短,維修量大,而電磁加熱圈加熱速度快、時間短,並且加熱後加熱盤2表面不會很熱,從而不會燙傷人,壽命長。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