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平凡的世界》觀後感
2023-08-06 05:59:47 1
《平凡的世界》觀後感_篇一
《平凡的世界》,全景式地描寫了中國現代城鄉生活,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平等人為代表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人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奮鬥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盪氣迴腸。
最讓我賞識的是,從這些平凡人的故事中,作者給我們引發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們怎麼去生活,和我們對生活的態度的與思考,書中多次提到對人生的感嘆,這可能是這本書的深邃所在,也是這本書的精華
人生啊!是這樣不可預測.沒有用永恆的痛苦,沒有永恆的幸福。生活像流水一般,有時是那麼平展,有時又是那麼曲折。命運總是不如人願。但往往是在無數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艱辛中才使人成熟起來,堅強起來,雖然這些東西在實際感受中給人帶來的並不都是歡樂。.
在一個喧囂浮躁、道德危機的時代,每一個還擁有夢想並在追夢的人們都該再重溫《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儘管命運是那樣的不公,儘管社會有那麼多的不平,可只要你能夠不屈不撓、艱苦奮鬥、勇往直前,終能獲得最後的成功。看看《平凡的世界》,傾聽那些久遠的聲音,或許那樣,我們會在這個因欲望日益膨脹而扭曲的時代,儘快找到自己的方向,不至於到油盡燈枯時,我們還在迷惘……
過去曾經為自己不公的命運而怨天憂人,為自己悲慘的遭遇而傷痛,這些人生哲理讓我醒悟,給了我迷津,這是這本書給我的最大的體會.我們都是平凡人,但我們不能因為平凡而不去生活,我們要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勇敢的挑戰,努力的進取,在平凡中創造出不平凡。
在路遙的世界中出現的都是平凡的人物,這是在這些平凡的人物裡他描寫著人性中的善與美,醜與惡。在他的世界裡,人的最大的優點就是認識到自己是平凡的。這點從孫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體現。他真實,頑強,這樣的意志定會鼓舞很多人,腳踏實地的向前。美好而寒酸的初戀,卻是靠最簡樸的飯食而引起的同病相憐;貧富地位如天壤之別的溫暖熱烈,卻以陰陽之隔而讓人盪氣迴腸,真是欲哭無淚。最後走向的是什麼?儘管不得而知,但經歷之多,人生歷練之厚重,不會阻礙他前進的步伐。
貧窮曾讓許多有理想的人們意志消亡,可在逆境中人們的自卑與懦弱我們沒有理由去嘲笑它,相反我們要用另外一種眼光去學會欣賞。那種戰勝自我,重塑信心的渴望中所表現出自卑裡的堅強讓我敬畏,因為那也是一種精神。戰勝困難,擺脫束縛,讓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如何的體會生活中間的親情、友情、愛情,學會生活,懂得珍惜,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也是一種警醒
我們因為年輕而茫然,生活簡單,有時覺得無聊,更有甚之無激情,骨子裡的我嚮往美麗廣袤的草原,嚮往碧藍浩瀚的大海,嚮往巍峨深邃的高山,我喜歡那些的地方的平靜安詳,喜歡那裡的洶湧澎湃,喜歡那裡的多姿多彩,希望去那理想的王國,大起大落,轟轟烈烈,每每自己覺得現實與理想差距甚遠心煩意亂、失意落魄之時,看看這本《平凡的世界》,淨化自己的心智,要在努力奮鬥的同時提醒自己保持一顆平凡的心。生活源於自然,平平淡淡,我要在這喧鬧多彩的大染缸中,在這「平凡的世界」裡,書寫自己的人生。
它讓我們懂得了怎樣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境和磨難,首先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微笑生活,戰勝自己,在快樂中度過每一天。在這平凡的世界裡,平凡的人,歷經苦難,享受愛情親情友情,領悟生活的基本要素,站穩自己,讓思想去飛,肆意奔放。也有自卑,落泊的日子,走過,變成記憶,變成財富,鍛鍊出不羈的靈魂。人,無論在什麼位置,無論多麼貧寒,只要有一顆火熱的心在,只要熱愛生活,上帝對他就是平等的。只有作一名勞動者,不把不幸當作負擔,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誠的心去體驗,畢竟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這是一部用生命來寫成的書。在亙古的大地與蒼涼的宇宙間,有一種平凡的聲音,盪氣迴腸。讓我能夠認識到平凡的人的平凡的生活
是最偉大的,能夠讓我在努力奮鬥的同時提醒自己保持一顆平凡的心。但願自己在今後的人生歲月中,不管是失意落魄,還是輝煌興奮的時候,都
能夠想起路遙,想起《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觀後感_篇二
每次回家,我都要看一遍《路遙全集》。每次看過人生後,我都很困惑,到底人要過怎樣樣的一生才算幸福呢?我嚮往大都市的繁華與熱鬧。可這樣我就一定幸福了嗎?相反,在家鄉,過著雖然清貧但寧靜的生活,我就一定不幸福了嗎?我知道我還年輕。而年輕的人就容易理想化。但我也不是沒想過物質。畢竟大多數人的一生都不容易大富大貴。當一個人努力工作達到吃飽穿暖,也能供養家人時。那麼一個懂得生活情趣的所謂文化人和鄉村裡快快樂樂的莊稼漢,幸福對於他門而言,有什麼不同呢?我知道我將和大多數人一樣,過著平凡普通的生活,但我的心一直在找安寧之所。
前幾天遇到一個朋友,我說,如果碰到喜歡的人,畢業就嫁。她很不以為然。說那你們的物質基礎在哪?當別人都買房甚至買車時。他能給你什麼呢?恐怕那時你就不可能感覺幸福了。聽著他的話,我沉吟了良久。是啊,這世上多數人還是以物質衡量別人的多啊,不過,我為什麼要和別人比物質上的享受呢。如果別人可以有那麼多的物質,當然有他的道理。我沒有,也有我的理由。我清貧,但我在我的世界是一個王者,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和喜歡的人在一起,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幸福了。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權利。別人看不起我,只能說明他的思想境界太底,不知道這世上真正的快樂是什麼。一笑了之是最好的回應。
只有認真生活的人。才能得到生活最真誠的回報,哪怕並沒有豐厚得物質。每條生活道路每個人生的選擇,都很艱難。而選擇之後必然要有大量的無怨無悔的付出。只要選擇了,就應該義無返顧!
我很喜歡孫少安,他選擇做莊稼漢,做商人,都是命運推著他走的,可他每一步都走的那麼艱辛,那麼激昂,也走的那麼完滿。在他心中,生活就是奮鬥,而奮鬥的最終目標不是別的,是吃的飽,穿的暖,在人前活的有尊嚴。他做到了。成功是什麼,並不是別人眼裡的榮耀,羨慕。而是堅持不懈的完成自己的目標,或許這目標在別人眼裡是如此低微!我更愛少平,這個從黃土地上走出來的小子。對於他,我簡直不能說什麼,在他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可我不是他,也碰不到象曉霞的另一位。什麼是苦,什麼是甜,而幸福又是什麼模樣?酸甜苦辣才是人生,我們不過是這平凡的世界中的芸芸眾生。
每次看到曉霞的死,我都忍不住會淚流滿面。現實的生活為什麼就不能與完滿的愛情相統一,非要和他作對呢??整個平凡的世界確實是平凡人的世界,而最後,路遙卻難免走了唯美的路線,讓曉霞的死來升華了愛情的純潔與崇高,讓我們避免看到了一般純文學類小說中那類表現粗糙和世俗的現實與理想的衝突。或許人生是由無數個忽而醜陋忽而美好的人性組成。表現人生的真相是必須的,但人類還需要那種源於生活高於世俗的崇高感情存在,因為生活已有無數個讓人失望的地方,而精神上的明燈正是讓人們達到光明彼岸的唯一!
現在很多人是否過的都很實在呢?考慮的事都以發展的眼光來看的呢?或許因為我還沒出校門,並沒有經歷過找不到工作的彷徨,找到工作後得不到更好發展的迷茫,但我總認為人生在世,許多的東西在我們的心中應該永遠是純潔而至上的。例如婚姻和感情,它們到底應該是屈從於生活,附屬於生活,還是主導生活的呢?讀者上有一篇文章是這樣說的。有一家人生活的和和美美。有一天。有三位老人來到他家門口,主人看到了就要他們到家歇歇,可三位老人說,他們分別是成功,財富和愛,只能選一個。主人回到家中和家人商量了一下,最後決定讓愛進屋。沒想到,另兩位老人也隨著愛的老人一起進屋了。主人很奇怪,三個老人笑著說,只要有愛的地方就會有成功和財富。當然,這個故事只是一個虛構。世上有多少相親相愛的家庭還很悲慘。但它至少告訴我們,我們應該因為愛而選擇生活,正因為有愛有情有牽,才使生活如此美好。才讓我們對生命眷戀不已,從而熱愛他,積極的為他而奮鬥。有人分擔,困難挫折都不是那麼難忍耐。如果僅為活者而生活,僅為生活而生活,那麼我們這一輩子是否也太隨而安,太暗淡無光了呢?
《平凡的世界》觀後感_篇三
她把潤葉塑造成了聖母,他讓少安變得那麼老土,他把少平演老了十歲。不管怎樣,再拍《平凡世界》,就是向勤勞而忠誠的路遙致敬,向還在懷揣夢想,繼續做夢的人送幾片安魂藥。
少安是勤勞的,姐夫王滿銀腦筋是靈活的,潤葉是忠於愛情的,少平是刻苦好學的,正常情況下,這樣的家庭是和樂而幸福的。但他們多舛的命運
是誰造成的。這是導演無意中留給全民的考題嗎?我不得而知。
現在的孩子們或許不理解,高富帥的官二代李向前咋就pk不過土的掉渣的少安呢?在愛情至上的潤葉眼裡,向前的體貼懂事會幹家務等諸多優點都是那麼令人生厭,因為不愛,你所有的付出便是多餘。她對少安的痴戀,值也不值。換做現在,她這樣出身的人根本對少安不屑一顧。懷念那個年代,那個還有愛情的年代。
少平的長相讓我想到了一個高中同學,一個從未犯過話的同學,記得高三那個下雪的冬天,同學回家一周,再來臂纏黑紗,原來母親暴病而死。此前從未注意過那個瘦瘦的男生,那個同學喪母后變得話多而貧,有男生在背後議論他和他家,這下好了,四個光棍了,燒火不發愁了。後來陸續知道同學是老大,下有三個弟弟,母親是在民辦教師轉公辦的考場上突發腦溢血而亡。
三十多年過去,想想我的高中時代,與男同學幾乎無話,男女之間視如空氣。75年的陝北難道比80年代的河北還開放?還是我家鄉的小縣城太封閉抑或是我自己太封閉,與男生毫無交集。伴隨三年高中的是飢餓,這點與孫少平一樣。吃黃的白的乾糧,冬天五分錢的白菜湯都捨不得買。高三那年,臘月27放假,正月初四開學,中午買了一份白菜湯,湯裡漂著一片白肉,幾個黑色的麋蟲的記憶固化在記憶深處,那時的天好藍好冷。
情願回到過去,只是為了看到藍天,再次與你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