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的鎖緊套的製作方法
2023-05-16 05:40:36 3
專利名稱:一種新型的鎖緊套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鑽的核心部件,尤其涉及一種電鑽的鎖緊套。
背景技術:
鎖緊套為電鑽的核心部件,現有技術中產品結構複雜,熱處理變形大,尺寸較難控制。
發明內容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實用新型通過設計一種獨特結構的鎖緊套,使得在生產鎖緊套時熱處理變形變小,尺寸較容易控制。一種新型的鎖緊套,其特徵在於包括圓柱狀主體、第一圓臺、第二圓臺、第一圓環、第二圓環、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和第四孔,所述圓柱狀主體的一側開一投影面為長方形的小口,所述圓柱狀主體還開有一缺口,所述圓柱狀主體缺口的底部呈圓弧狀,所述第一圓環、第二圓環分別設置於所述圓柱狀主體底部並且兩個圓環之間設有縫隙,所述第一圓臺、第二圓臺設於所述小口與所述第一圓環之間,所述第一圓臺、第二圓臺設有缺口且與所述圓柱狀主體的缺口弧度相同並位於相同軸線上,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設於所述第一圓環、第二圓環上且大小相同並位於相同軸線上,所述第三孔設於所述第一圓環上,所述第四孔設於所述第二圓環上,所述圓柱狀主體的缺口圓弧狀底部位於所述第二圓臺與所述第一圓環之間。在所述第一圓環與所述第二圓環還設有一小缺口,所述兩個小缺口並列在一起且方向相對。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通過設計這種獨特形狀的鎖緊套,使得鎖緊套在製造時熱處理變形變小,尺寸較容易控制。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正視圖;圖3為圖2從A-A面的剖面圖;圖4為圖3從B-B面的剖面圖;圖5為圖3從D-D面的剖面圖;圖6為圖3從E-E面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如圖1、圖3、圖5和圖6所示一種新型的鎖緊套,其特徵在於包括圓柱狀主體3、 第一圓臺4、第二圓臺5、第一圓環6、第二圓環10、第一孔8、第二孔9、第三孔11和第四孔 12,所述圓柱狀主體的一側開一投影面為長方形的小口 1,如圖4所示所述圓柱狀主體還開有一缺口 2,如圖2所示所述圓柱狀主體缺口的底部呈圓弧狀,所述第一圓環6、第二圓環10 分別設置於所述圓柱狀主體3底部並且兩個圓環之間設有縫隙,所述第一圓臺4、第二圓臺 5設於所述小口與所述第一圓環6之間,所述第一圓臺4、第二圓臺5設有缺口且與所述圓柱狀主體3的缺口弧度相同並位於相同軸線上,所述第一孔8和第二孔9設於所述第一圓環6、第二圓環10上且大小相同並位於相同軸線上,所述第三孔11設於所述第一圓環6上, 所述第四孔12設於所述第二圓環10上,所述圓柱狀主體3的缺口圓弧狀底部位於所述第二圓臺5與所述第一圓環6之間。在所述第一圓環6與所述第二圓環10還設有一小缺口 7,所述兩個小缺口並列在一起且方向相對。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的鎖緊套,其特徵在於包括圓柱狀主體、第一圓臺、第二圓臺、第一圓環、 第二圓環、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和第四孔,所述圓柱狀主體的一側開一投影面為長方形的小口,所述圓柱狀主體還開有一缺口,所述圓柱狀主體缺口的底部呈圓弧狀,所述第一圓環、第二圓環分別設置於所述圓柱狀主體底部並且兩個圓環之間設有縫隙,所述第一圓臺、 第二圓臺設於所述小口與所述第一圓環之間,所述第一圓臺、第二圓臺設有缺口且與所述圓柱狀主體的缺口弧度相同並位於相同軸線上,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設於所述第一圓環、 第二圓環上且大小相同並位於相同軸線上,所述第三孔設於所述第一圓環上,所述第四孔設於所述第二圓環上,所述圓柱狀主體的缺口圓弧狀底部位於所述第二圓臺與所述第一圓環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的鎖緊套,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第一圓環與所述第二圓環還設有一小缺口,所述兩個小缺口並列在一起且方向相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的鎖緊套,其特徵在於包括圓柱狀主體、第一圓臺、第二圓臺、第一圓環、第二圓環、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和第四孔,所述圓柱狀主體的一側開一投影面為長方形的小口,所述圓柱狀主體還開有一缺口,所述圓柱狀主體缺口的底部呈圓弧狀,所述第一圓環、第二圓環分別設置於所述圓柱狀主體底部並且兩個圓環之間設有縫隙,所述第一圓臺、第二圓臺設於所述小口與所述第一圓環之間,所述第一圓臺、第二圓臺設有缺口且與所述圓柱狀主體的缺口弧度相同並位於相同軸線上,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設於所述第一圓環、第二圓環上且大小相同並位於相同軸線上,所述第三孔設於所述第一圓環上,所述第四孔設於所述第二圓環上,所述圓柱狀主體的缺口圓弧狀底部位於所述第二圓臺與所述第一圓環之間。通過將鎖緊套設計成一種特殊結構,使得鎖緊套在製造時熱處理變形變小,尺寸較容易控制。
文檔編號B25F5/00GK202071065SQ20112015968
公開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18日
發明者周業峰 申請人:寧波五峰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