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關電位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06 14:48:41 2
專利名稱:開關電位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電器元器件技術領域,特指開關電位器。
技術背景.-
目前,市場上廣泛用於各種不同電器的開關電位器,起到菜單 切換、音量控制作用,但是,目前的開關電位器,結構設計複雜, 一個開關電位器要有幾十個零部件構成,其生產成本高、生產裝配 工序繁瑣,同時成品不良率高,且各部件之間容易鬆動以至脫落, 造成開關功能不穩定或失靈。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開關電位器, 其結構設計簡單科學、利於裝配、成品不良率低,且生產成本低、 使用性能穩定。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其包括軸心、 軸套、殼體、撥動件、開關切換片構成,軸心的一端與軸套連接, 軸心上設有止擋片,軸套與電阻片之間也設有止擋片,電阻片與殼 體形成塑封件,殼體內設有動片,軸心通過動片與開關殼體內的撥 動件連接,撥動件的一側對應設有開關切換片,開關切換片上的轉 動耳與設置在開關殼體內的開關端子按觸,開關切換片的一端壓緊 設置在開關殼體內的壓簧,開關殼體的外端設有護蓋,殼體與開關 殼體通過鉚釘連接;所述的撥動件的柱體上開設有撥動牙; 所述的殼體與護蓋扣接;
所述的軸心通過動片與開關殼體內的撥動件為套接。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為殼體內設有動片,軸心通過動片與開 關殼體內的撥動件連接,撥動件的一側對應設有開關切換片,開關 切換片上的轉動耳與設置在開關殼體內的開關端子按觸,開關切換 片的一端壓緊設置在開關殼體內的壓簧,其改變了原來的複雜結構, 簡單科學、利於裝配、成品不良率低,且生產成本低、使用過程中
不易用出現故障,開關殼體的外端設有護蓋,殼體與開關殼體通過
鉚釘連接,可有效保護內部零件正常工作。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3是圖2中A處的放大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撥動件、開關切換片位置裝配圖。
具體實施方式
見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l、軸套2、殼體3、撥動 件4、開關切換片5構成,軸心1的一端與軸套2連接,軸心1上設 有止擋片6,軸套2與電阻片7之間也設有止擋片6,電阻片7與殼 體3形成塑封件100,殼體3內設有動片8,軸心1通過動片8與開 關殼體9內的撥動件4連接,撥動件4的一側對應設有開關切換片5, 開關切換片5上的轉動耳51與設置在開關殼體9內的開關端子11按觸,開關切換片5的一端壓緊設置在開關殼體9內的壓簧10,開 關殼體9的外端設有護蓋12,殼體3與開關殼體9通過鉚釘13連接;
所述的撥動件4的柱體上開設有撥動牙41,當轉動軸心1時, 撥動牙41會撥動件4起到開關的作用,此時壓簧10會起到彈力和 復位的作用。
所述的殼體9與護蓋12扣接,防止雜物進入,可有效保護內部 零件正常工作。
所述的軸心1通過動片8與開關殼體9內的撥動件4為套接。 使用本實用新型時,將本實用新型裝配於各種不同電器上作為 開關使用。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 利申請範圍所述的構造、特徵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 括於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範圍內。
權利要求1、開關電位器,其包括軸心(1)、軸套(2)、殼體(3)、撥動件(4)、開關切換片(5)構成,其特徵在於軸心(1)的一端與軸套(2)連接,軸心(1)上設有止擋片(6),軸套(2)與電阻片(7)之間也設有止擋片(6),電阻片(7)與殼體(3)形成塑封件(100),殼體(3)內設有動片(8),軸心(1)通過動片(8)與開關殼體(9)內的撥動件(4)連接,撥動件(4)的一側對應設有開關切換片(5),開關切換片(5)上的轉動耳(51)與設置在開關殼體(9)內的開關端子(11)按觸,開關切換片(5)的一端壓緊設置在開關殼體(9)內的壓簧(10),開關殼體(9)的外端設有護蓋(12),殼體(3)與開關殼體(9)通過鉚釘(13)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開關電位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撥 動件(4)的柱體上開設有撥動牙(41)。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關電位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殼 體(9)與護蓋(12)扣接。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開關電位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軸 心(1)通過動片(8)與開關殼體(9)內的撥動件(4)為套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電器元器件技術領域,特指開關電位器,其包括軸心、軸套、殼體、撥動件、開關切換片構成,軸心的一端與軸套連接,軸心上設有止擋片,軸套與電阻片之間也設有止擋片,電阻片與殼體形成塑封件,殼體內設有動片,軸心通過動片與開關殼體內的撥動件連接,撥動件的一側對應設有開關切換片,開關切換片上的轉動耳與設置在開關殼體內的開關端子按觸,開關切換片的一端壓緊設置在開關殼體內的壓簧,開關殼體的外端設有護蓋,殼體與開關殼體通過鉚釘連接,其結構設計簡單科學、利於裝配、成品不良率低,且生產成本低、使用性能穩定。
文檔編號H01C10/50GK201315209SQ20082020484
公開日2009年9月23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2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2日
發明者陳新義 申請人:東莞市合星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