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不鏽鋼拖把盤的製作方法
2023-05-06 20:00:21
專利名稱:一種不鏽鋼拖把盤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拖把附屬部件,特別是ー種不鏽鋼拖把盤。
技術背景目前,市面上的拖把用拖把盤均為塑料結構,強度低,用久後會變形,也容易出現開裂、破損等現象,使用壽命較短,而且也不美觀,有待於改迸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美觀、耐用的不鏽鋼拖把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ー種不鏽鋼拖把盤,所述拖把盤為一至少部分採用不鏽鋼材料製作的盤狀體,該盤狀體中部設置有連接孔。具體來說,所述拖把盤可以是單層全不鏽鋼製盤狀體,其開ロ端端部設置有向內翻裹形成的包邊,其中部向上凸起形成臺階部,所述臺階部的中心開設有所述連接孔,所述拖把盤的壁厚為O. 6-1. 5mm。所述拖把盤也可以是雙層部分不鏽鋼製盤狀體,其由塑料底盤和不鏽鋼扣盤組成,所述不鏽鋼扣盤扣於塑料底盤的外表面將其包裹;所述塑料底盤的開ロ端端部設計有裹邊,並略凸出於所述不鏽鋼扣盤的開ロ端端部;所述塑料底盤的中部向上凸起形成臺階部,相應的,所述不鏽鋼扣盤的中部也凸設有與其配合的臺階部,且兩個臺階部的中心均開設有所述連接孔;所述不鏽鋼扣盤的壁厚為O. 6-lmm。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採用全不鏽鋼製或部分不鏽鋼製拖把盤結構,提高了拖把盤的強度,使其經久耐用,不會變形,更不會出現開裂、破損等不良現象,使用壽命大大增加。同時,不鏽鋼盤表面還可以印製各種花紋,使產品更加美觀。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詳細介紹本實用新型。圖I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另ー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該不鏽鋼拖把盤為單層全不鏽鋼製盤狀體,壁厚O. 6-1. 5_。其開ロ端端部設置有向內翻裹形成的包邊I,這樣可以避免在安裝或更換拖布時割傷手。其中部向上凸起形成臺階部2,臺階部2的中心開設有連接孔3,用於拖把盤與拖把杆連接時供連接頭穿過用。如圖2所示,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ー種實施例,該不鏽鋼拖把盤為雙層部分不鏽鋼製盤狀體,其由塑料底盤I和不鏽鋼扣盤2組成,不鏽鋼扣盤2扣於塑料底盤I的外表面將其包裹。不鏽鋼扣盤2的壁厚為O. 6-1_,塑料底盤I的壁厚可以比不鏽鋼扣盤2略厚。塑料底盤I的開ロ端端部設計有裹邊11,並略凸出於不鏽鋼扣盤2的開ロ端端部21,這樣可以避免在安裝或更換拖布時割傷手。塑料底盤I的中部向上凸起形成臺階部12,相應的,不鏽鋼扣盤2的中部也凸設有與其配合的臺階部22,且兩個臺階部12、22的中心均開設有連接孔121、221,用於拖把盤與拖把杆連接時供連接頭穿過用。上述實施例僅供說明本實用新型之用,而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有關技術領 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還可以做出各種變化和變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也屬於本實用新型的範疇,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應由各權利要求限定。
權利要求1.ー種不鏽鋼拖把盤,其特徵在於所述拖把盤為一至少部分採用不鏽鋼材料製作的盤狀體,該盤狀體中部設置有連接孔。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不鏽鋼拖把盤,其特徵在於所述拖把盤為單層全不鏽鋼製盤狀體,其開ロ端端部設置有向內翻裹形成的包邊,其中部向上凸起形成臺階部,所述臺階部的中心開設有所述連接孔。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ー種不鏽鋼拖把盤,其特徵在於所述拖把盤的壁厚為O.6-1. 5mm。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不鏽鋼拖把盤,其特徵在於所述拖把盤為雙層部分不鏽鋼製盤狀體,其由塑料底盤和不鏽鋼扣盤組成,所述不鏽鋼扣盤扣於塑料底盤的外表面將其包裹。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ー種不鏽鋼拖把盤,其特徵在於所述塑料底盤的開ロ端端部設計有裹邊,並略凸出於所述不鏽鋼扣盤的開ロ端端部。
6.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ー種不鏽鋼拖把盤,其特徵在於所述塑料底盤的中部向上凸起形成臺階部,相應的,所述不鏽鋼扣盤的中部也凸設有與其配合的臺階部,且兩個臺階部的中心均開設有所述連接孔。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ー種不鏽鋼拖把盤,其特徵在於所述不鏽鋼扣盤的壁厚為O. 6~1mnin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不鏽鋼拖把盤,該拖把盤為一至少部分採用不鏽鋼材料製作的盤狀體,盤狀體中部設置有連接孔。具體來說,該拖把盤可以是單層全不鏽鋼製盤狀體,也可以是雙層部分不鏽鋼製盤狀體,由塑料底盤和不鏽鋼扣盤組成,不鏽鋼扣盤扣於塑料底盤的外表面將其包裹。本實用新型採用部分或全不鏽鋼製拖把盤結構,提高了拖把盤的強度,使其經久耐用,不會變形,更不會出現開裂、破損等不良現象,使用壽命大大增加,同時,不鏽鋼盤表面還可以印製各種花紋,使產品更加美觀。
文檔編號A47L13/254GK202636856SQ201220348808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9日
發明者呂雙寶 申請人:呂雙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