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的電機冷卻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5-06 05:13:31 2
一種新型的電機冷卻設備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新型的電機冷卻設備,具體涉及冷卻裝置【技術領域】。電機冷卻裝置(1)的內側設置有冷卻液填充倉(2),冷卻液填充倉(2)的內部中間設置有電機裝置槽(3),電機裝置槽(3)的內部設置有電機轉子(4),所述的冷卻液填充倉(2)的四角設置有熱交換插片(5),熱交換插片(5)通過導熱管(6)與電機冷卻裝置(1)外側的散熱片(7)連接。它結構簡單,將散熱片與冷卻液遊俠的結合在一起,利用冷卻液迅速吸收電子轉子產生的熱量,在通過多個散熱片進行散熱,散熱效率高,環境影響小。
【專利說明】一種新型的電機冷卻設備
[0001]【技術領域】:
[0002]本實用新型涉及冷卻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的電機冷卻設備。
[0003]【背景技術】:
[0004]電機是指依據電磁感應定律實現電能轉換或傳遞的一種電磁裝置。它的主要作用是產生驅動轉矩,作為用電器或各種機械的動力源。發電機在電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目前最常用的是,利用熱能、水能等推動發電機轉子來發電。
[0005]但是現有的電機都是自由散熱,通過電機自身的金屬外殼配合外殼表面的凹凸結構進行散熱,這種方式散熱效果差,電機熱量高,老化快。
[0006]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的電機冷卻設備,它結構簡單,將散熱片與冷卻液結合在一起,利用冷卻液迅速吸收電子轉子產生的熱量,再通過多個散熱片進行散熱,散熱效率高,環境影響小。
[0008]為了解決【背景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是採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電機冷卻裝置1、冷卻液填充倉2、電機裝置槽3、電機轉子4、熱交換插片5、導熱管6、散熱片7,所述的電機冷卻裝置I的內側設置有冷卻液填充倉2,冷卻液填充倉2的內部中間設置有電機裝置槽3,電機裝置槽3的內部設置有電機轉子4,所述的冷卻液填充倉2的四角設置有熱交換插片5,熱交換插片5通過導熱管6與電機冷卻裝置I外側的散熱片7連接。
[0009]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在電機正常運行時,轉子散發出來的熱量通過空氣迅速傳遞給冷卻液填充倉中被冷卻液吸收,然後冷卻液再通過熱交換插片、導熱管以及散熱片向電機外散發熱量。
[0010]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結構簡單,將散熱片與冷卻液結合在一起,利用冷卻液迅速吸收電子轉子產生的熱量,再通過多個散熱片進行散熱,散熱效率高,環境影響小。
[0011]【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3]【具體實施方式】:
[0014]參看圖1,本【具體實施方式】採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電機冷卻裝置1、冷卻液填充倉2、電機裝置槽3、電機轉子4、熱交換插片5、導熱管6、散熱片7,所述的電機冷卻裝置I的內側設置有冷卻液填充倉2,冷卻液填充倉2的內部中間設置有電機裝置槽3,電機裝置槽3的內部設置有電機轉子4,所述的冷卻液填充倉2的四角設置有熱交換插片5,熱交換插片5通過導熱管6與電機冷卻裝置I外側的散熱片7連接。
[0015]本【具體實施方式】工作原理:在電機正常運行時,轉子散發出來的熱量通過空氣迅速傳遞給冷卻液填充倉中被冷卻液吸收,然後冷卻液再通過熱交換插片、導熱管以及散熱片向電機外散發熱量。
[0016]本【具體實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結構簡單,將散熱片與冷卻液結合在一起,利用冷卻液迅速吸收電子轉子產生的熱量,再通過多個散熱片進行散熱,散熱效率高,環境影響小。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的電機冷卻設備,其特徵在於它包含電機冷卻裝置(I)、冷卻液填充倉(2)、電機裝置槽(3)、電機轉子(4)、熱交換插片(5)、導熱管(6)、散熱片(7),所述的電機冷卻裝置(I)的內側設置有冷卻液填充倉(2),冷卻液填充倉(2)的內部中間設置有電機裝置槽(3),電機裝置槽(3)的內部設置有電機轉子(4),所述的冷卻液填充倉(2)的四角設置有熱交換插片(5),熱交換插片(5)通過導熱管(6)與電機冷卻裝置(I)外側的散熱片(7)連接。
【文檔編號】H02K5/18GK203504355SQ201320679340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31日
【發明者】劉淑傑, 方濤 申請人:黑龍江建龍鋼鐵有限公司